三家分晉:看趙魏韓三家在成為諸侯過程中分封制暴露出的弊端

中華民族浩浩蕩蕩上下五千年,經歷了許多個發展階段,從結繩記事的原始社會到痴迷於青銅的奴隸社會,從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再到和平民主的現代社會。每個歷史階段有其順應時代需求的社會制度進行約束與管理,就好似不同體積的水需要不同的容器才能裝下。而周朝的“容器”就是——分封制。

三家分晉:看趙魏韓三家在成為諸侯過程中分封制暴露出的弊端

分封制,奴隸社會君王對功臣和宗親封賞的一種制度。君王將土地作為封賞賜予諸侯們,諸侯們對於自己的封地,得到土地的諸侯們在自己的封地內可以行使一切的權力這就是諸侯國。諸侯們得到了封賞同時也要履行應盡的義務,他們需要聽從天子的命令為天子守衛疆土、隨從作戰、定期納貢與朝見等。

在諸侯國內依舊有類似的分封制度,諸侯分封的對象是卿大夫,卿大夫又對氏族內部分封,那麼就形成了等級森嚴的“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分封制度。

分封制度就像一個程序,隨著時間的推移程序依舊在運行著,可也暴露出了許多的漏洞和缺陷。到了東周時期,起初依靠血緣關係建立起的君臣諸侯關係逐漸淡化,功臣的後代也變得不那麼忠心,周天之子在諸侯的心中的地位持續下降。率先崛起的鄭莊公已經公開和周天子叫板,實力強盛的齊桓公開始兼併周邊諸侯國的土地,吳國和越國天天互相掐架,周天子就像失去威嚴的武林盟主,各大門派變得不聽號令。

三家分晉:看趙魏韓三家在成為諸侯過程中分封制暴露出的弊端

春秋時期不僅僅只有天子諸侯國之間存在矛盾,就連諸侯國內的也存在的許許多多的矛盾,目光長遠有見識的諸侯國在發現問題時便開始尋求變法將原有的制度完善或者推倒重來,也有的諸侯國因為卿大夫氏族的勢力發展壯大導致諸侯國分崩離析的,三家分晉就是在分封制下卿大夫的世家階層發展成為諸侯一個例子。

當晉國發生了“曲沃代翼”之後,晉國把更多的土地都分封給了卿大夫,以至於晉國的政權長期都在趙、魏、韓、欒、郤等十一個世家共同把控著,前期晉國還能在世家相互攻伐和聯合之間保持著一個制衡的狀態,維持著晉國的穩定。到了晉悼公時期卿大夫的世家勢力已經失去平衡,趙、韓、魏的勢力越來越強,已經出現了三家把控晉國的趨勢。

晉平公十三年,吳延陵季子始於晉,曰:“晉國之政卒歸於趙武子、韓宣子、魏獻子之後矣。”——《史記》


三家分晉:看趙魏韓三家在成為諸侯過程中分封制暴露出的弊端

晉國發展到大權都握在卿大夫手裡時就暴露出了分封制在卿大夫層面出現的弊端,卿大夫向下能握有土地財產,向上在諸侯國的朝堂上又可以把持朝政,若諸侯君王沒有實力壓制他們,那麼卿大夫就會發展成新的諸侯,舊的諸侯將會被架空甚至取代。

動物生來就有領地的意識,作為哺乳動物的人也不例外,從部落集居的原始人就常常因為領地的問題展開搏鬥。以農耕為主的奴隸社會靠著奴隸的勞動力創造財富,農業創造價值的方式是離不開土地的,以至於在奴隸社會中土地的價值越發凸顯,得土地者得天下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是一種公認的看法,以至於諸侯國們紛紛開始土地的兼併統一戰爭,諸侯國中的卿大夫之間也在做著相互兼併的權力爭鬥。

歷史上是有可能出現四家分晉的情況,末期的晉國已經從原先十一個世家變成了四大世家,其中智氏在世家亂戰中兼併許多的土地成為最有權力的世家,智氏野心勃勃一直都想著兼併其它三個世家。智氏先是聯合魏氏和韓氏攻打趙氏,怎麼奈趙氏是最不好惹的,後來被趙氏反過來聯合韓氏與魏氏打敗了智氏還吞併了智氏的土地。

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後而三分其地。靜公遷為家人,晉絕不祀。——《史記》


三家分晉:看趙魏韓三家在成為諸侯過程中分封制暴露出的弊端

在三家聯合滅掉智氏以後,晉國再也無法繼續約束趙魏韓三大世家,三大世家也對晉國這個可有可無的諸侯國不再依戀,就將所剩無幾的晉國封地一併瓜分了,並向周天子提出將晉國一分為三的申請。

周天子本應該拒絕這無理申請,按理晉國是周朝分封一個諸侯國,也是中原地區最強幾個諸侯國之一,周天子不能看著它被家臣給一分為三。可也正是因為晉國原本是個強大的諸侯國,即便是分為三個諸侯國也是實力不容小覷的,與其說是三家對周天子提出申請,不如說是以這種形式告知周天子和諸侯國,晉國已經滅亡,分成趙、魏、韓三個諸侯國。三家分晉事件發生後也徹底的說明周朝已經是名存實亡,周天子的最後一點權威也被消耗殆盡,就連一個世家周天子也無法再約束了,這也讓後來同樣是以下犯上的田氏代姜變得“順理成章”。就像《資治通鑑》中所說的一樣,三家分晉不是趙魏韓三家把禮教崩壞了,而是周天子自己把禮法最後一塊遮羞布摘下了,暗示了諸侯國可以被世家取代,那麼周天子也是可以被取代的。

故三晉之列於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資治通鑑》


三家分晉:看趙魏韓三家在成為諸侯過程中分封制暴露出的弊端

東周時期的分封制本就依靠著綱常禮法維持著君臣關係,周天子分封諸侯土地,諸侯自覺履行義務,但趙魏韓觸碰了這一規則,而周天子不能硬氣的維持禮教,直接加速了周朝的滅亡。三家分晉也因此被看成是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

分封制下的諸侯們可以在自己的領地行使一切權力這一弊端在春秋時期徹底的暴露。在秦國的商鞅變法中就將貴族們特權進行限制,並且實行小家庭制抑制大夫氏族勢力的發展,用郡縣制代替了諸侯分封制。

結語:分封制是周王朝鞏固統治的一種制度,依靠土地的分封制定的等級森嚴的階級制度在長時間的發展過後是一定會暴露出諸侯、或者卿大夫之間土地相互兼併的結果,也因此出現了春秋戰國諸侯紛爭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