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富可敌国的宝藏究竟去了哪里?为何至今都毫无音信?

声屏障钢立柱铁件加工


太平天国建立之初,洪秀全即实施“圣库”制度。传说这是他与外国耶稣会的传教士爱约瑟,讨论天堂虚还是实的问题有关。当时洪秀全问爱约瑟,既然天堂是实的,那天堂是用什么东西做起来的?

爱约瑟回答,那是用金银财宝堆起来,而且还得用大量的红、绿宝石和金子等。结果,洪秀全听信了爱约瑟的话,为了这番连爱约瑟自己也不知真假、更没见过的话,开始大肆敛财。

至于这二人到底嘀咕了什么?是否真有其事才令洪秀全制订“圣库”制度的,这个只有天知道了。不过,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确实令财富高度集中倒是个事实。


天王府遗址

“圣库”制度规定了凡是战斗当中缴获的所有钱财,全部要上缴到所谓的“圣库”。而生活必需品只能由“圣库”统一配给,私藏钱财者斩。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洪秀全还伙同自家兄弟一起卖官。

据史料记载,洪秀全总共封了二千七百个王。反正就跟批发一样,只要给足了钱就能封王,甚至有的王号已给出去了,就再来个“一王多卖”。到最后,早已“财源广进”的洪秀全又想出了一招,就是削价销售,“含泪大甩卖”了不少比“王”低了一级的“尘”。

“生财有道”的洪秀全将聚集的大量财宝都堆放到了重金打造的天王府里,整座建筑的核心是“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按照东王杨秀清 的说法就是,“高广几等太和殿”,金龙殿与朝廷的太和殿无异。

而这批巨量的财宝,在湘军攻破天京(南京)后,却离奇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清政府也多次派人打探。甚至有传言,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实际上就是为了调查这批财宝的去向。这批太平天国的财宝到底在哪?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不翼而飞”的宝藏

1864年7月,围城三年的湘军最终攻陷天京。曾国荃和提督萧孚泗率先进入天王府。按照惯例,曾国荃每打下一城,必定让手下士兵在城内烧杀抢掠三天。而在打下天京后,却允许士兵可抢掠七天七夜并寻找窖藏财物。更下令“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

曾国荃在天王府是否找到了洪秀全“金银如海,百货充盈”的藏宝?若从曾国荃当时的举动来看,应该没有找到。因为在天王府里,曾国荃曾掘地三尺,甚至将洪秀全的遗体也挖出来拖到长江边烧掉,再将骨灰塞进火炮然后炮打。这样的举动更像是其因找不到藏宝,而恼羞成怒。

随后,湘军抓到了忠王李秀成,曾国荃即以各种手段逼其说出藏宝之处。一直追问: “城中窖瘗金银能指出数处否?”而李秀成总是以“国库无存米” 、“家内无存金银” 来回应。

几天过后,曾国藩也到了天京。因为洪秀全聚敛了巨量财物已不是什么秘密,清政府也想着攻下天京后能得到这批藏宝,用以补充因连年征战而日渐虚空的国库。于是,派出了僧格林沁和多隆阿到南京督促。

可是,曾国藩兄弟二人,在得到了李秀成的口供后,诡异的一幕出现了,李秀成当即被处决,天王府也被纵火焚烧。另外,曾国荃在给朝廷的奏报中说,圣库已全然没有金银。这样的说法招致了左宗棠、沈葆桢上奏弹劾曾国藩兄弟二人私吞财宝。

天京事变

宝藏下落之谜

流传至今的太平天国宝藏,并非藏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分散到了各处,相传可能藏在五个地方。

一、被曾国藩兄弟二人运回湖南老家

据《能静居士日记》记载,湘军“在伪天王府取出金银不资,即纵火烧屋以灭迹” 。而成立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则在1866年5月19 日的一篇报道上说,“曾国藩的夫人由金陵回湖南,护送的船只足有 200 多艘。”

报道上虽没说船上的东西是什么,可有什么东西需要这么多船,从南京运回湖南老家?最大的可能就是太平天国的宝藏,并将其分别藏于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的富厚堂,和天坪村白杨坪的曾国藩两处故居。

二、重庆王坪山

1857年6月,石达开在天京事变后率部出走。而石达开在出走时,曾带走了太平天国大部分的财物。在大渡河战败前夕,将携带的大量金银隐匿起来。而这笔巨额宝藏在石达开死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据说石达开曾留下一张藏宝图,图上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 的暗语。到了近代,传闻石达开藏宝的地方就在重庆南充县山王坪,并且以“太平山”为标记。


广东始兴县“曾氏银库”

三、广东“曾氏银库”

据说当年曾国荃拿到太平天国财宝后, 将其中一部分藏于广东省始兴县东湖坪的“曾氏银库” 中,在曾氏银库的外墙上,刻有一张藏宝图。据说,只要破解了这张藏宝图,就能找到太平天国的部分宝藏。

据当地的传说,曾国荃事成之后, 将到手的金银分为九份,四处藏匿。因东湖坪靠近他的老家湖南,被曾国荃相中,并将其中的部分金银存放在曾氏银库内。

据当地曾氏后人介绍,“曾氏银库”里的财富从人们的视野里彻底消失是在1945年。 那一年的冬天,日本人进犯粤北, 在战火即将烧到东湖坪的前夜, 当时的族长选派村中36名男丁,将银库里所剩的金银连夜转移到了附近的 山里。

后来,这36名埋藏财物的男丁全部牺牲,只留下了,“两江夹一河,江江十八箩。左一丈、右一丈、前一丈、后一丈、跳一 跳、 让一让,一脚踢出个元宝缸。”的寻宝口诀。


南京蒋园

四、南京天王府

有说当年曾国荃在天王府内虽然掘地三尺,但仍一无所获。这主要是洪秀全在建造天王府时,曾专程从广西重金聘请了两位工匠,这两位工匠在建造天王府时,修建一条秘密地道,而这条秘道的尽头就是放置大量金银的地方。由于秘道入口只有洪秀全一个人知道,在他死后这个秘密也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谜团。

五、南京石头山某处

据《红羊佚闻·蒋驴子轶事》记载,“有金银数千箱,命驴往,埋于石头山某所。” 蒋氏曾经帮太平天国以驴子运送金银,湘军攻破天京后不久,忽然某天蒋某突然暴富,成了近代金陵的巨富。民间怀疑其暴富的原因,就是其得到了洪秀全“圣库”里的藏宝。

结语:

上述五大藏宝之处多是传闻,至于是真是假,恐怕只有在藏宝重见天日之时才可得知。


夜不闭户深耕半夜


从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开始到1864年天京陷落,其间经历了14年之久。受“不要钱粮”的施政纲领所困,太平天国一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赋税制度,那么拿什么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呢?实际比收税更可怕,他们反复地劫掠老百姓。据说洪秀全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1864年8月随着天京一段城墙的轰然倒塌,湘军士兵如潮水般涌入城内,他们一边大肆厮杀,擒获俘虏,一边不遗余力的搜查宝藏,甚至要求俘虏协助虏掠财富,为了钱财竟然使洪秀全的儿子洪天福贵漏网逃出南京城,可见当时之乱象。当时坊间一直流传着洪秀全窖藏金银财宝,“金银如海”,形成所谓的圣库。但是根据历史记载曾国藩和曾国荃在审讯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时,他却对宝藏矢口否认,其自述中也写有“国库无存艮银米”。总之洪秀全宝藏存在与否,如果存在去向何处已成无头公案,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现据实推测如下:

1. 确如李秀成所言,钱粮已被消耗怠尽,也就是说不存在所谓的宝藏,这种可能性当然是有的,毕竟几十万人的军队,开销也是很庞大的

2. 财富已被湘军化整为零运回湖南,当时民间有传说湘军运送财物的船只布满了长江,一时间千船百舸争流,日夜不停,竟长达一个多月。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湘军靠喝粥攻下南京城靠的不是什么保家卫国的信念,完全就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特别是曾国荃的吉字营因为烧杀抢掠太过凶残,多次受到清廷的斥责,可谓恶名远扬,早在安庆攻占之时就曾出现过刨棺求财的恶性事件。 另外,在战后曾国荃盖了一处非常大而豪华的府第,没钱拿什么建?后来曾国藩及曾国荃所呈战报俘获之少引起清廷怀疑,遂派马新贻为两江总督查访此事,结果闹出了晚清四大迷案的“刺马案”,因为怕激起湘军事变,清廷也只能息事宁人。

3. 第三种可能就是真的有宝藏,至今还没被发现。希望如此,把财富留给后世子孙吧!


字匠甲


太平天国运动是满清时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由领导者洪秀全、李秀成、杨秀清等人一手建立,于1853年3月定都南京。在太平天国中,洪秀全建立了以基督教为核心的统治制度。其中圣库制度是洪秀全建立主要经济制度,这项制度要求太平天国内的所有军民不能私藏金银、玉石等财物,要将这些财物全部缴纳到圣库中由国家统一分配。圣库中收纳了无数金银财宝,然而在天平天国灭亡后,这笔富可敌国的财富却再也不见踪影,那么洪秀全的宝藏究竟到了什么地方呢?

在一些历史记载中,认为圣库中的财富绝大多数都被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挥霍掉了。在定都南京后,洪秀全等人再也没有雄心壮志,由洪秀全开始,大肆享受贵族腐败的生活。洪秀全在南京城内建造华丽至极的宫殿,名为天王府,日夜笙歌,极尽奢侈之能事。天平天国诸王依样画葫芦,互相攀比,尽情享乐。

据说,洪秀全曾偷偷命人将大量的财宝埋在天王府地下的洞穴中,那时中外都称洪秀全富可敌国,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后来,曾国荃带领军队终于攻入南京,却只得到南京城内表面上的一些财物,根本没有发现太平天国所谓的圣库和洪秀全埋下的宝藏。据相关记载,找不到宝藏的曾国荃极为恼火,在南京城中和周边地区四处挖掘,甚至放火烧了天王府,却毫无所获。

然而,还有一种说法是曾国荃的哥哥曾国藩得到了宝藏,有记载称曾国荃将太平天国首领之一忠王李秀成抓获后,交由曾国藩审理。曾国藩对李秀成严刑逼供,终于将宝藏的下落盘问出来,然后立即将李秀成处死,这也是李秀成死得时间相对较晚的原因。而有明确记载称,曾国藩的夫人从南京返回湖南时,曾由超过两百艘船只护送,这些船只中运送的很有可能就是洪秀全的宝藏。

你对于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到评论区留言吧~


财源滚滚达三江


洪秀全的宝藏来源于太平天国运动,当时身为创始人之一的洪秀全建立了以基督教为核心的统治制度。

其中圣库制度是洪秀全建立的主要经济制度,洪秀全的财富就来源于圣库制度,他要求太平天国内的所有军民不能私藏金银,玉石等财物,必须要将财宝, 金银,等财物全部交到圣库中由国家统一分配。 圣库中收纳了无数金银财宝,然而在太平天国灭亡之后,这笔富可敌国的财宝却不见踪影。

据史料记载,圣库中的财宝绝大多数都被以洪秀全代表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挥霍掉了,自从定都南京之后,洪秀全等人再也没有雄心壮志,每天安心享乐,大肆过着贵族腐败的生活,洪秀全在南京城内建造华丽至极的宫殿,名为天王府,日夜笙歌,极尽奢侈之事,太平天国诸王看洪秀全如此堕落挥霍,也跟着造仿。互相攀比,尽情享乐。但是据我分析就算如此挥霍也不至于把这么多的宝藏财富挥霍一空。

还有一种说法, 洪秀全曾偷偷命人将大量财宝埋藏在天王府地下, 当时中外都称洪秀全富可敌国,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后来曾国荃带领军队攻入南京,只得到南京城内,天王府表面的一些财物,真正太平天国收来的财宝,曾国荃根本就没找到。 据相关记载,曾国荃未找到财宝极为恼火,在南京城中和周边四处挖掘,甚至放火烧了天王府,都毫无所获。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曾国荃哥哥曾国籓得到了宝藏,

这就是为什么曾国籓几次上奏说:贼人宫殿早已一把火化成灰烬,并没有什么宝藏,宝藏说法均是误传,但是曾国籓还下令,若是有人挖到宝藏必须充公,违令者治罪。 这就互相矛盾了

有记载称曾国荃将太平天国首领之一李秀成交给曾国籓审理, 很可能在曾国籓严刑逼供,软硬兼施之下, 李秀成将宝藏的下落交代出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天突然李秀成被杀的原因,如此也死无对证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秀成死的比较晚的原因。

还有明确记载曾国籓的夫人从南京返回湖南时,曾有超过200艘船护送, 这些船中很有可能是洪秀全的宝藏。 清政府也曾几次派人调查,都没有线索,之后也就作罢了, 总总迹象都表明曾国籓有很大嫌疑。







带你走进中国历史长河


在太平天国中,洪秀全建立了以基督教为核心的统治制度,其中圣库制度是洪秀全建立主要经济制度,这项制度要求太平天国内的所有军民不能私藏金银、玉石等财物,要将这些财物全部缴纳到圣库中由国家统一分配。圣库中收纳了无数金银财宝,然而在天平天国灭亡后,这笔富可敌国的财富却再也不见踪影,那么洪秀全的宝藏究竟到了什么地方呢?

在一些历史记载中,认为圣库中的财富绝大多数都被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挥霍掉了。在定都南京后,洪秀全等人再也没有雄心壮志,由洪秀全开始,大肆享受贵族腐败的生活。洪秀全在南京城内建造华丽至极的宫殿,名为天王府,日夜笙歌,极尽奢侈之能事,其他诸王也是如此大肆挥霍。

据说,洪秀全曾偷偷命人将大量的财宝埋在天王府地下的洞穴中,那时中外都称洪秀全富可敌国,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后来,曾国荃带领军队终于攻入南京,却只得到南京城内表面上的一些财物,根本没有发现太平天国所谓的圣库和洪秀全埋下的宝藏。据相关记载找不到宝藏的曾国荃极为恼火,在南京城中和周边地区四处挖掘,甚至放火烧了天王府,却毫无所获。

然而,还有一种说法是曾国荃的哥哥曾国藩得到了宝藏,有记载称曾国荃将太平天国首领之一忠王李秀成抓获后,交由曾国藩审理。曾国藩对李秀成严刑逼供,终于将宝藏的下落盘问出来,然后立即将李秀成处死,这也是李秀成死得时间相对较晚的原因。而有明确记载称,曾国藩的夫人从南京返回湖南时,曾由超过两百艘船只护送,这些船只中运送的很有可能就是洪秀全的宝藏。


历史TOP榜


当年天京的宝藏,一方面在南京被围困前,有可能一部分被转运了出去,到了两广的大山里面,包括贵州。也有可能是被曾国荃搬走了,南京城破,曾国荃的一件大事就是找到宝藏,可是他自己说翻遍了南京城也没见到,这就奇怪了,一个答案就是自己拿走了,拿到了湖南老家进行藏匿








小小国民良人


都是骗人的


用户950879422972


这批宝藏大概率被湘军抢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