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為了幫忙照顧孫子和年輕人住在一起,但是在一起難免有些摩擦,作為兒媳婦應該怎麼辦?

煙消雲散的日子


哈哈,我爸媽最近也去了我弟家貓冬(我們東北人冬天了農村人沒什麼事了,在家裡待著叫貓冬),我還特意囑咐我爸媽,要少說話,儘量不要管年輕人的事,能幹啥就乾點啥,哎,老人就是那樣,在窮日子過來的,還好弟妹是個心大的人,沒辦法你既要他們給你哄孩子,還要按照你的方式去生活,那是怎可能呢,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我很理解你,但是有沒辦法


明天更會好151271406


首先。作為媳婦的我。孩子一直都是堅持自己帶。公婆在老家。。一年偶爾過來兩三次。平常經常視頻。。所以一直沒有太多矛盾。。但是我聽到身邊很多盆友對婆婆的抱怨。一直說婆婆帶娃不行。婆婆太省。。婆婆炒菜不愛吃。。婆婆愛管事。婆婆偏心。對老公比對她好很多。婆婆影響二人世界。我十分不理解。。作為自己帶孩子的我。。多麼羨慕她們。婆婆幫忙帶孩子。自己可以安心上班。下班回來有現成的飯菜。。家裡永遠乾淨整潔。衣服也不需要自己洗。。全部婆婆包辦。。就這樣還說婆婆的不是。。我覺得作為媳婦。要將心比心。。如果婆婆孩子哪裡帶的不好。。可以有意無意發一些科學育兒的文章給她看看。慢慢的她會意識到自己不對之處。。自己更不能作甩手掌櫃。平常也可以下下廚。或者幫忙分擔一些家務。。偶爾給婆婆買些小禮物。有些事情自己不好明說。可以讓老公和婆婆溝通。。總之。。家人永遠都是對自己最好的。。相互理解。婆媳關係我想還是可以處的很融洽的。


淺浮沙


一句話,還是缺錢造成的。

首先你講的生活習慣老人這輩子估計是改不了的,我們家也是這樣,這是婆婆沒教育好公公,一個不好的個人行為習慣特別明顯。但是我的婆婆特別聰明,他們知道與年輕人生活習慣不一樣,相處久了有摩擦,所以他們也不願意跟我們長住。

但是,要想老人幫忙照顧孩子,那必須得住一起,或者老人帶孩子在鄉下生活,你們在城市努力賺錢,有錢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比如請保姆,或者給父母買與自己在同一小區的房子,又可以相互照顧,又不用住在一起。

只要不住一起就沒事,不管怎麼樣,還是得努力提高收入,沒有錢還矯情那就不對了,再過幾年父母會越來越老,老了就越來越糊塗,還氣人,打不得罵不得,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顧,那個時候才是最困難的時候。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受的教育也不樣,生活品味也不一樣,習慣更是大大不同,特別是男人。年輕的男人是臭男人,老了的時候是糟老頭子,討人嫌得很。所以現在你也要好好引導你老公或者孩子,要養成好習慣好的教養,以後才少給別人添麻煩。

女人在一個家責任重大,要管理著一家老小,還是把控整個家的發展,做一個有影響力的女人。


小牛老師日常


居住在美國,和婆婆,媽媽離得都很遠,從來也沒有奢望過婆婆來照顧孩子。也看到了國外各族裔,婆婆和媳婦的相處方式。中國是生孩子最嬌氣,最有依賴性的國家。兒女親情都是一樣,國外,婆婆,媽媽也一樣照顧孩子,但很少住到一起,都是有事來替換一下。或送到她自己的住處,晚上一定孩子是和媽媽在一起的。婆婆和媽媽對自己的生活有絕對的支配權。婆婆公公被老公接來養老,一起住了三個月,婆婆堅持要自己獨立居住,把鄰居的房子買了下來,這樣兩棟房子連在一起。都有獨立的空間。生女兒時,我已經42歲,婆婆也80歲了,孩子出生回家時婆婆早早站在門口等著,卻不敢抱,她有糖尿病,血壓也不穩,怕摔了孩子。孩子二個月,就開始天天坐在車裡,每天早上送哥哥上學,下午接哥哥放學。兒子今年也要上大學了,離做婆婆的時間越來越近了。也時常想這個問題,如果我做婆婆,我想我決不會住到他家裡看孩子。如果有需要我會幫忙。長期孩子放我這我要看情況,如果孩子事業正是關鍵時刻,我一定會幫。經濟容許,要給我經濟補償,雖然我並不缺。要知道生兒育女是他們的責任和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我需要做的是給兒孫儲備更多的教育基金。


琨191120743


個人觀點而已,只做參考而已。本人已婚,從未和婆婆一起生活過,因為自我感覺本人不太言語,出言笨拙,試問,有誰不願聽抹過蜜的話語,可咱只會辦實事,說實話,不是難免傷人,而是常常傷人。雖然人人知道忠言逆耳利於行,但真正可以聽進去忠言的又有幾人呢?雖然不善表達,但咱心裡明鏡似的,招人待見與否,只看臉色就會明白,。因為人的心裡如何想法?都會表現在面部表情與言語之間。我特別不主張與老人生活在一起,婆媳關係和夫妻關係大大不同,夫妻吵架,或許過一晚上,老公哄一鬨,第二天就沒事。可婆婆與兒媳不同,有誰願做出氣筒,有誰願聽別人的指責與嘮叨。婆婆與兒媳沒有血緣關係,只是一種人心換人心的關係。並不是小的不孝順,也並不是老人不近人情,而是為了所有人都可以相安無事,家和萬事興,但也有例外如果婆婆待兒媳比親女兒還親,這個兒媳又有什麼理由不與老人住在一起呢?

總之一句話,如果老人離不開兒女,兒女也需要老人幫忙,,那就只有互相包容,理解和不要介意太多吧。'人不計較過多,生活自然輕鬆。


用戶1946463826714


這種情況兩種辦法

一你自己照顧孩子,分開住,累點,心情痛快

二改變和公婆的相處方式,看不慣的地方四兩撥千斤,不直白的吵架,好好說,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說,以開玩笑的方式說,以我為你們著想的方式說。比如杯子,你買形式個樣,一眼就看出來不同的,寫上名字,貼上標籤,或者給公婆買比你好的杯子,比如能養生了,專門給他們買的。有多好說多好,說貴點,老人不捨得扔,就得好好用。吃飯這個問題放兩個盤子,一盤專門放公婆那,一盤放孩子那,你夾孩子的吃,還有你覺得不講衛生的問題。你可以不經意提出來,不要單刀直入,拋磚引玉。在飯桌上聊天,談新聞,什麼都談。逃談了幾天家裡人習慣以後。還會加入討論,把你的觀點客觀的,自然的讓他們瞭解。然後自然把不講衛生的問題插入新聞裡,比如有個新聞爺爺奶奶非得用嘴喂孩子吃飯,孩子得了什麼什麼病,這種新聞多的是,你記下來講給她們聽,為了孩子他們也會聽的。最後給他們找點業餘活動,多跟有活力的老頭老太太交流,自然而然他們也會改變的。老年旅遊,老年活動,老年舞團。都可以(小提議,把他們當爸媽該撒嬌撒嬌,親暱一點沒壞處,公婆也會對你容忍一點,畢竟你像閨女一樣貼心,不會像對會閨女一樣對你,但至少會對你比較寬容)

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隨心所欲大法第九重


老人幫助你們照顧孩子已經很不錯了,作為年輕夫婦一定要理解和尊重老人,千萬不要認為是應該的,兩代人的代溝是存在的,年輕夫婦結婚生子已經是成熟成人,千萬不能任性,家庭生活中共同生活難免產生矛盾,有什麼問題可以和老人商量、溝通,有些事情老人們有自己的觀念和意識,如果不能調和,而對於你們的事情又不能不做,儘可能避免和老人發生衝突,有時候老人也會做出一些糊塗事,人無完人,事無鉅細,只要不做出過分的事情,不要斤斤計較,得過且過也是處理家庭矛盾的一種良方。如果實再不能接受老人的一些處事方法,你們可以和老人商量一個穩妥的解決方法,培養你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解決一切困難的能力,方使你們在培養孩子,尊老愛幼方面得到真正的體會和感悟。


真誠192247058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都換個角度為對方想一想應該怎麼做!我女兒一家就住在我這裡。我包吃包住,出人,出力,出錢全心全意的付出。可是有時候也還是有摩擦呀。女婿常年在外面打工,但是又沒看到一點錢。女婿們家在鄉下。他媽又身體不好。家裡條件又不好。可能打工的錢都交給他的爸媽了吧😊反正也無所謂,交給他們也是應該的,我也不計較。只要他們兩個感情好就行。而且他們父母,那邊的人對我女兒非常好。所以,給不給我錢也無所謂。只有想一想,沒關係呀,沒辦法。畢竟是自己親生的。我不包容,我不幫他們帶,誰幫他們帶呀。就當上輩子欠他們的吧。有時候心裡煩了,也就這樣安慰自己。可能是上輩子欠他們的😂。哎,無論怎麼樣,只有今生,沒有來世。相遇都是緣。好好珍惜的過一輩子吧。


浮生若夢許玲瓏


有各種各樣的公公婆婆,也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兒媳。我們小區就是一個小社會。公婆付出多的不一定聽到一句領情話。因為她要求更高,指手畫腳,她只動嘴不動手。我們叫做帶薪保姆。公婆從農村來,生活費、老人的穿著都得子女掏。帶孩子也就馬馬虎虎。小區就有二家典型代表,兒媳都是從農村考來的老師。她們對公婆的付出非常感謝。從不挑剔飯菜好差。公婆衣服一年四季都買。剛來時土裡土氣的衣服全換了。寒、暑假幫著做家務。這樣的兒媳能不討人喜歡嗎?其實老的沒什麼要求,只要平時說話和氣點、下班手機少看點,房間自己整理就可以了。


顧姐40


為了孩子們你這即當媽媽又當兒媳婦的還就得忍受著不然怎辦?請保姆?你請得起?即便你請得起那你就放心倆孩子?誰都知道現在的保姆啥素質有多可怕!對比下為了孩子不遭罪那就得你遭罪了,畢竟你是成年人知道好賴對錯之分更知道怎麼保護好自己不是嗎?如果就是忍受不下去了那不然把你父母接來幫忙把公婆請走?行的話你就這麼做不行那也沒辦法啊!再不然就得你辭職了或請長假把倆寶都照顧到送幼兒園再去上班?只要早送晚接就好,早起辛苦點兒但總比受氣憋屈好多了吧?有多少女人做了媽媽後沒辦法都辭職帶孩子了包括我!更何況現在基本都是倆寶了就更脫不開身了!如果以上都不行那你就還得忍受著,想省錢那就得受氣就當公婆給你帶孩子的費用了吧!平時跟老人說話嘴巴要甜點兒連哄帶忽悠的總之老人就喜歡聽好聽的話那就多說說好聽的話給二老聽,又不損失你什麼的是吧?順著點兒他們不吃虧!再就是經常給老人家買點兒他們喜歡吃的食物過年也給買新裝哄哄二老,畢竟人家每天帶倆孩子也確實辛苦啊!再就是公婆都護犢子這沒辦法改變即使兒媳婦再好也沒人家自己兒子好這你就別嫉妒了習慣就好!你有不滿的就跟你老公發發牢騷讓他出面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