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尽量不要做手术?


抵触手术,这是所有人的通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说不害怕是假。

曾医生见过不少做过几次手术的患者,当病人再次躺到手术台上时,我问他紧不紧张,他笑着说一点都不紧张。然而定的表情下,监护仪里显示的心率已然超过100次/分……

“尽量不要做手术”是一个伪命题,如果能从手术中获益,为什么要抵触手术? 古时还有华佗为公刮骨疗伤,我们不应该排斥手术,符合手术标准的,更建议要及时手术治疗。

我选几个普外科常见例子和大家分析一下,如果换成你是病人或家属,你要不要手术?

例子一 :患者是46岁男性,急性全腹痛入院,入院检查发现是胃穿孔。因为胃酸和食物从穿孔处渗漏到腹腔内引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极度疼痛而扭曲的面容混合着豆大的汗珠,提示着病情的严重。如果不做手术,最多三五天病人就会因为疼痛、感染而死亡,如果手术就能有极大概率能让患者恢复如初。如果你是家属,你愿不愿意做?

例子二:患者17岁青年,因为骑摩托车摔倒至左上腹部疼痛,来医院后出现了全腹部疼痛,神志已经不太清楚,做检查发现腹腔内有大量血液,提示脾脏破裂大出血、急性失血性休克。像这种急性脏器破裂大出血的病人,一般能及时手术并输上血,病情会很快得以好转,但很大可能要切掉脾脏;如果不手术,病人有可能休克加重最后死亡。作为孩子父母,我们要不要做手术?

例子三:82岁老奶奶,直肠癌晚期,肛门几乎闭锁。患者很多天没有大便来,但仍能放屁,平时只能喝汤、喝牛奶等无渣的流质饮食,眼看着好吃的饭菜而吃不下,一天天瘦了下去。 老人除了肛门闭锁,其他心肺肾功能都非常好,精神状态也很好,平时还能自理。但直肠癌晚期已经失去切除肿瘤的机会,我们建议微创下做个肠造瘘术,把肠子拉出腹壁做个人工肛门,恢复老人“吃下东西”的权利。如果换你做家属,你愿不愿意满足老人吃东西的愿望?作为子女,我们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父母饿死?

总之,手术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有极其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并不是说想做就能做。

我作为外科医生,会尽量把手术风险以及手术获益告知患者和家属,如果他们足够尊重生命,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手术,我也会尽量把手术做好不负他们所托。 但有些情况,真心不适合手术的,也请求不要盲目做出选择,该放手时就放手。做了手术不能获益,反而加重病人痛苦,这样的情况真的要谨慎选择。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20年前我反复发作阑尾炎,过几个月就疼,每次不得不通过口服消炎药甚至输液来缓解。好多人劝我手术,我都不愿做,因为谁都不想手术,谁都害怕手术。

可是有时候,没办法,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手术都是没办法才通过手术来解决;直到非典期间,再次发作阑尾炎,而且情况比较严重,最终还是通过手术解决了问题,手术后自己如果不刻意去想这件事,从来不觉得自己阑尾切除了,根本不影响生活。


医生也是普通人,也不愿手术,可是疾病眼里,才不管你是医生还不是医生,都会造成痛苦,甚至有些疾病不手术会致命。

上周末,抢救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胸痛两个小时入院,血压已经偏低,建议他赶紧造影看看是否能通过支架打通血管。可是患者本人死活不做,说手术影响元气,做完手术就会气虚。

王医生告诉他,不做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连气都没有了,那来的气虚?正说着患者就室颤了,马上电击除颤,电击后心跳恢复,患者马上说,做做做,我做……

其实大家不愿意手术的心理主要四点点,一方面是回避疾病,就是不敢面对自己得了这个疾病;一方面对于要切除组织的手术,比较抵触,毕竟是身体一部分;一方面对于疾病存在误区,不了这个疾病最好的治疗是什么;另一方面害怕手术风险。


就拿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手术来说,我们从这四点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手术。

对于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尤其心肌梗死,我们回避只能让疾病越来越重,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争分夺秒,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就像这位患者,正在和医生对话,心脏突然就停了。这多亏是在医院,如果是在院外,获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所有的疾病回避都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当然心脏介入手术,不牵扯开刀,也不牵扯切除组织,但别的很多手术,都会牵扯这个问题,比如占位,各种肿瘤,阑尾,胆囊,肝脏,肺脏,胃,脾脏,肠道,等等都可能因为某种必须切除的疾病切除组织或器官。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的身体大部分都是好细胞组成的,但生病后就出现了坏细胞。通过药物内科保守的办法,并不能把这些坏人赶出体内,那么只能通过手术的办法来根治,把坏人彻底赶出体内,如果让坏人继续留在体内,不但会造成更多的好人被感染成坏人,还会面临生命危险。

有时候很多人不愿意选择支架,是对支架存在很多误区,比如说支架在美国已经淘汰了,支架后得一辈子吃排异药等等谣言。其实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是最有效的救命办法。

支架手术虽然是内科手术,不麻醉不开刀,但任何手术都会有风险。可是我们别忘了,我们先生病才,疾病给我们带来痛苦,带来生命危险了,我们不做手术,不但痛苦,而且风险更大。所以手术的风险是存在,但不手术,风险更大。

其实要不要手术,大部分情况下很好选择,简单说就是不手术怎么办?不手术能不能减轻病痛,不手术能不能活命?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就不能决定。

比如癌症;比如严重外伤;比如大量脑出血;比如各种脏器破裂等等;这些疾病如果不手术,随时有生命危险。

比如骨折,骨头都断了,而且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比如药物无法控制的心绞痛;比如胆结石药物无效;阑尾炎药物无效;肠息肉等等手术。

也就是说一种手术是救命的,那肯定要做;一种手术能让我们活的更好,要做。所以,不是说尽量不要手术,而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选择了手术。

(当然,如果不手术,能解决问题,最好!)


心血管王医生


"为什么尽量不要做手术",这个问题的时候视情况而定,该做的手术得做,不该做的那就不做,可做可不做的那就选择做!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手术那是家常便饭!虽然我经常加班加点,经常通宵熬夜做急诊手术,但是我很有成就感,我为自己是一名外科医生而自豪!手术可以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我记得之前头条里有一个问题"古代人如果得了阑尾炎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事实上,古代人的寿命是非常短的!为什么?因为医疗水平差,很多疾病根本没法治疗,尤其是外科疾病。比如急性阑尾炎化脓穿孔的、被刀子捅伤肠破裂的、四肢外伤性骨折的。这些疾病不紧急手术,那是要命的!

但是有些疾病不是非得手术治疗,是可以择期手术的。比如胆囊结石,如果你胆囊有结石并且还会偶尔发一下胆囊炎。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把胆囊切除了,一了百了,但是有的人觉得胆囊切除后少了一个器官,不想切,那么也可以不切除胆囊,对症处理一下。

那如何判断要不要做手术?

听外科医生的!当然,这不是盲目的听从,你可以多咨询不同医院的不同医生,但是记住一定是专科医生!比如骨科的问题那就得问骨科医生,最好问专业看这个疾病的。然后,你可以找医生谈话,咨询病情,问问他需不需要手术,如果需要手术,那么手术依据是什么。


普外三角针


这个问题李医生也经常碰到,年前的时候儿时的伙伴给我打电话,急切的问我他父亲因为腿疼住院了。家里的大夫把所有的检查做了遍然后告诉他要手术,他开始慌了。看着床上躺的老父亲,又想到做手术的未知让他不知所措。这想起我这个在医院的朋友,所以急忙打电话询问该怎么选择。

我不是外科医生,就从康复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到底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不该做。就比如我这朋友的父亲,做了腰椎CT显示只是3到4节的椎间盘轻度膨出。可能因为是在急性期,所以疼痛的症状比较明显。我的朋友就比较害怕,听医生这么说要做手术差点就同意了。

这种情况下是不建议做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建议保守治疗3-6个月。如果症状完全没有改善,那么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果症状得到缓解,那么就不需要手术治疗。

其实不管什么病,手术治疗都需要谨慎。毕竟是创伤式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选择做还是不做手术要衡量利弊。在做与不做两可之间的最好不要做,不做就会危及生命的必须做。比如阑尾炎,如果可以通过输液和吃药控制的就暂时不要做,因为人体没有一样是多余的东西。比如某些癌症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根除治疗的则必须做。

所以,需不需要做手术要根据实际病情,衡量一下利弊,不盲目手术,也不完全否定手术。

我是康复科李医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远离亚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复科李医生


经常有人说我们外科医生,就只知道做手术,就知道切切切,好好的器官,为什么就给切了呢?

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个样子,外科医生并不是胡乱的做手术,是有非常严格的手术指征的,该做手术的就一定要做,不该做手术的,绝对不要去做。

哪些手术是必须做的?手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不做手术会死的

很多时候,手术是为了挽救生命,如果不做手术,患者会面临生命的危险。例如急性阑尾炎穿孔了,各种癌症,开放性骨折,严重的外伤,严重的感染,脑出血,脑疝,肝破裂,脾破裂等等,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做手术,是非常危险的,随时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2)不做手术影响功能和生活质量

有一些患者,如果不做手术,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会影响正常器官的功能,或者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骨折的患者,手法复位失败,如果不做手术,影响以后的腿脚的使用,可能成了一个瘸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再举个例子,胆囊结石的患者,经常发作胆囊炎,胆管炎,常常出现腹痛,发烧等情况,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应该尽早做手术。

(3)预防性的切除

有些疾病,患者不痛不痒的,短时间内不做手术,并不会危及生命,也不影响生活质量。但是,医生为什么还建议做手术呢?那是因为医生比你看得长远一些,如果不做手术,以后会更加复杂,更难治疗,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大肠息肉,如果不及早切除,就有可能发生癌变,以后会危及生命,应该尽早切除。

(4)美容整形手术

现在美容行业非常火爆,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很多整形手术,不做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命,但是,我们不能阻止大家追求美丽的权利,爱美是每个人的天性。正是因为患者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总而言之,手术是治疗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手段。该做的手术就应该做,不该做的手术,千万不能做,一定要掌握好适应症。


普外科曾医生


隔行如隔山!很多人说没有天生的坏学生,老师要以理服人;也没有真正的恶人,警察要以理服人,坏人都可以规劝向善!

外行指导内行,容易产生笑话!

哪些手术必须要做?

1.不做会死,做了可以救命的手术

这是一位42岁女士,月经延迟15天,突发下腹疼痛,脸色苍白,检查证实为宫外孕破裂,大出血。如果不做手术,很快会死亡。这种救命的手术要不要做?必须做!

2.可以手术治愈的癌症,必须做。



这位女士才29岁,胃窦癌并胃下口不全梗阻,胃周有几个淋巴结转移。如果不做手术,很快很扩散、梗阻、饿死的。这种手术要不要做?必须做!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急性心肌梗死,如果错过手术机会,心肌细胞发生大片坏死,可能会死亡。紧急手术放置支架,让血管再通,可以救命。


这种例子太多,就不再赘述了。

什么手术可以不做?

1.癌症局部晚期,风险很大的手术,可以选择放弃,采用其他保守治疗。

2.病人身体状态差,不能耐受手术。

3.病情特异,有比手术更好的治疗方法。

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应当选用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既不要盲目扩大手术的危害,也不能唯手术论。

术业有专攻,不要跨专业指导别人!比如我们不能指导航天工作者,把火箭燃料换成无烟煤:

每年都有上百万人因为手术而获救!



影像科豪大夫


为什么尽量不要做手术?人体每一个器官存在既有存在的道理,能不做手术切除当然不做最好。不做手术会影响寿命,会影响以后的生存质量,那该做的手术还是得做。在正规的医院,每一个手术都有严格的手术指征,不该做的,可以保守治疗的,就不能做手术。

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在不停的运转以维持人体正常活动。即便是很小的器官都有一定的功能。平时好好的,没有人会想着去切它,存在既有道理。手术都会有一定的风险,没有哪个医生能保证手术可以万无一失,但是开展成熟的手术,风险就相对低很多。手术越大,风险越大。手术风险与手术医生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正规医院对于每一种类型的手术都有规定手术医生的水平,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医生和医院才能做相关的手术。所以说,即便是做手术,正规医院的手术安全系数也是要高很多的。


能保守治疗的当然选择保守治疗,但是当保守治疗症状依然反复出现,生活质量差,那就要考虑做手术。

还有就是急诊手术。急诊手术就是要马上就做的,不做会死人的,这种手术必须要争分夺秒。比如急诊心肌梗塞的冠脉支架植入术、主动脉夹层手术、消化道穿孔手术、肠坏死手术等等。这些手术不能等,也不能不做,不做随时都会死人的。

还有一些疾病不做手术会影响以后的生存质量的,也必须要做。比如发现早期癌症的,当然要做,不做手术癌肿会继续长大,最后出现转移,痛苦的死亡。能在早期阻断癌症的发展,其实也是一种好事。一些错位的骨折,不做手术会错位愈合,走路也是瘸的,那当然是骨折的是要把它及时就诊最好了。

如果能不做手术,也可以达到一样的治疗效果,那当然是不做手术最好了。但是,正规医院的手术都要有一定的指征才能做,不能乱做,医生也要患者同意才能做手术,也不会强行给你做。该做的手术还是得做,不该做的就不要做。要做手术,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要有资质做这类手术的医院。


小影大夫


这个问题要见仁见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不要做手术,是否需要做手术要看具体病情和是否有手术适应症!

试想患者得了阑尾炎,不做手术就会穿孔,不做?试想外伤以后骨折暴露在外面,大量出血,需要急诊手术,不做?如果一个胃部溃疡小血管被侵蚀大呕血的患者,不做手术就要休克,有死亡风险,这手术不做?

有人会抬杠说这都是急诊,那当然得做。那如果一个糖尿病足的患者呢,他的脚已经发生了缺血的坏死,而且会继发感染,如果不进行手术处理,很有可能会出现败血症或者是脓毒败血症,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有死亡的风险,手术做不做?如果是一个肝硬化腹水的患者,肚子已经胀的患者会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的情况了,需要进行一个小手术将腹腔内的积水适当的往外引流,缓解一下患者腹腔内的压力,是不是需要做手术?

而如果一个患者刚开始出现腰痛,虽然疼痛可能会很严重,但是只要没有二便失禁和肢体功能障碍,首选还是要保守治疗,有数据显示,至少有80%的腰痛患者可以通过保守得到缓解,一般情况如果保守治疗三个月以上,患者仍然没有明显的缓解,甚至有疼痛的加重,那么可能就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这就是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再比如一个老人膝盖疼,拍片子有比较严重的骨关节炎,但是活动并没有明显的受限,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夜间痛、休息痛,患者还能够耐受,休息的时候能缓解,那么就没有必要做关节置换手术。而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关节功能障碍,休息的时候也出现明显的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那么就具有了手术适应症,但是是否手术的决定权还是在患者手里,如果患者对于这种情况也能忍受,那完全可以不做。


是否需要手术这个问题,就看是否有手术适应症,而做不做手术,决定权在患者手里,任何问题,只要患者能忍受,能坚持,可以不做,然而一些急诊必须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患者还坚持不做,那就是对自己生命的轻视了……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作为疼痛科主任,我对手术并不陌生,有时候一天可能需要做二三十台手术,但这并不代表我建议所有患者手术治病,我一直认为手术是现代医学的最后手段,如果可以通过保守方式使病情得到康复,那么不仅危险性小、费用也少,所以尽量不手术这个观点,我是支持的!

但该手术时,必须及时手术!

我说个很久以前的事例:颈椎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曾经接诊过一名颈椎病患者,他的颈部并没有明显疼痛,其症状反而体现在四肢,存在四肢无力、麻木的现象,來院诊断前,是因为清晨买菜时突然下肢无力摔倒受伤,才下定决定來院检查的,综合核磁检查片子,判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压迫程度较高不适合保守治疗,需要立即手术。

患者家属听完我的诊断,觉得我在夸大其词,对同来的患者说“既然确定是颈椎病,那我们去按摩应该能好,正好我认识一家理疗馆按摩师手法特别好”,其实我当时有些犹豫,我想劝一下患者的,因为他的压迫较为严重,别说按摩了,哪怕立刻手术都难以保证预后,可患者的动作比较快,在我还在犹豫的时候,患者已经被同来的家属拉走了,也不知道这名患者现在如何了,可能奇迹发生也不一定!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毕竟各种手术有很多,远的不说,就说心脏内科的介入手术,作为最常见的心脏类疾病,冠心病患者如果狭窄程度过高,心肌缺血严重,一旦突发心梗,即危且急,需要立刻开通血运循环,也就是内科支架手术或外科搭桥手术,黄金时间是120分钟,晚一秒造成的结果可能都不一样,这种情况还能保守治疗吗?

其实是否应该手术,需要看预后结果!

手术和保守是两种治疗方案,并没有谁优谁劣之分,只能说各有特点。

保守治疗:预防和康复,见效慢、创伤小、费用低廉!

手术治疗:治疗和急救,见效快、创伤大、费用高昂!

对于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来说,并没有马上可能发生的致命风险时,可以先通过保守治疗进行控制,看是否可以自然逆转疾病,如果效果不好或病情较重,这时候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PS:一切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可能造成的结果,择优而定,该出“手”时就出“手”!


罗民教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电视剧上总有这么一句话,哪吒在重造之前,也说着要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然而西方的解剖才真正揭露了人体的真相,现在的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手术的治疗进行恢复,但是如果如果经过内科治疗有效,能不动刀尽量还是不要动刀。



为什么尽量不要做手术呢?

  1. 手术对于病人的状态要求较高,手术前病人需要做一些检查确定是否符合手术对人体的消耗,如果发热、血糖较高等都是不可以做手术治疗。
  2. 手术需要麻醉,不管全麻还是半身麻醉,对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局麻影响最小,虽然现在的麻醉技术较高及药物比较安全,但麻醉药物仍需要人体代谢排除,消除麻醉药的作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3. 手术过程即危险又安全,有的小手术是很安全的,但有的手术涉及到供血的脏器和血管时风险还是很大的,随时都有大出血止不住的情况,这是会威胁到生命安全的,但现在医生的技术及仪器的先进都会尽可能的挽救回病人的生命,尽可能避免术中大出血的发生。
  4. 手术后麻醉效果一过,病人就会感觉伤口剧烈的疼痛,没办法,动了刀子肯定会痛,不仅是皮肤伤口处的疼痛,伤口深处也会。休养期间一定要注意伤口处的清洁,勤换药,毕竟有破口,防止细菌感染化脓,休养期间不能做大幅度动作,防止伤口崩裂出血。修养时间也是漫长的,轻则半个月,重则一年。

那就不做手术了?

手术风险是有的,也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但是对于疾病来说,不做手术风险更大,所带来的痛苦更大,长痛不如短痛。一般情况手术治疗的效果还是很好的,比如骨折来说,没有什么治疗比手术更直接有效的了。所以大家要正确认识手术治疗,不要害怕,也不要不当回事,毕竟后期的休养还是需要自己努力和家人的精心呵护。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