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用户68044589


为了给长孙朱允炆铺就一条当皇帝的平坦大道,朱元璋生前禅精竭虑、用尽心思,稍有怀疑的人,果断诛杀。

但是,朱元璋到底舍不得诛杀自己的儿子们,还是留下了祸根。

1402年,朱允炆当皇帝的第四年,六月十三,朱元璋儿子朱棣率领军队,兵临南京城下。

守卫南京城金川门的大将朱橞和李景隆,在城门楼上,看见朱棣的旌旗伞盖,稍作犹豫后,走下城楼,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入南京城。

燕王朱棣率领军队正向皇宫赶去,路途上,看见皇宫浓烟滚滚,很快火焰冲天,曾经辉煌壮丽的明朝皇宫被熊熊大火吞没了。

大火吞没了建筑,却不能眠灭人心,很多人都在猜测:皇宫的主人建文帝朱允炆到哪里去了?

朱棣使用两手处理建文帝

朱棣没有见到朱允炆本人,也没有看见朱允炆的尸体。

但是,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当皇帝,朱棣命人在皇宫的废墟上寻找朱允炆的尸体。

只有找到朱允炆尸体,然后昭告天下朱允炆死了,朱棣才有充足的理由登上皇帝的宝座。

士兵找到一具尸体,不知道是谁的,他们把尸体抬到朱棣面前。

朱棣让幸存的太监指认尸体。朱棣问:是皇上吗?

太监非常聪明,领会了朱棣的用意,向朱棣禀报:正是皇上!

朱棣走到尸体旁边,蹲下身来,拉着尸体的一只手,放声大哭。

哭了一会,朱棣对着尸体说:傻小子,何必这样呢?!

六月二十日,朱棣率领朝中大臣,用天子的礼仪,将朱允炆安葬下陵。

经过朱棣的安排与造势,全国上下民众都知道建文帝朱允炆已经死亡,并且安葬了。

虽然朱棣安排手下将领放火烧了皇宫,但是,不能确定建文帝是不是真的烧死了。

有人悄悄告诉朱棣:朱允炆跑到南方去了,很可能要逃往南洋。

朱棣害怕朱允炆没死,也害怕朱允炆没死的消息在民间传播开来,因为他担心前辈旧臣仍然以朱允炆为皇上,一心恢复建文帝的江山。

所以,朱棣安排自己的心腹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以弘扬国威为名,实际上是寻找朱允炆。

如果找到朱允炆,自然果断处死,不留后患;

如果找不到,也可以彻底断绝天下人怀念故主的心思。

朱棣用心十分缜密,那么,他能否实现心愿呢?

朱允炆流落何方?

就在朱棣燕军包围南京城之后,朱允炆知道大势已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逃出京城,保留性命。

宫中忠臣也为建文帝出谋划策,一位近臣偷偷神秘地告诉建文帝朱允炆,最好办法就是化妆出城。

如何化妆?

反复商议之后,君臣二人决定剃光头发,打扮成和尚。

南京城门还没有打开的时候,朱允炆与近臣以和尚的身份混在百姓中,逃出了南京。

朱允炆与随行和尚一路逃往大西南,直到云南边境,辗转飘向南洋。

部分京官去向成谜

不仅仅朱允炆化妆逃走了,还有一部分京官也逃出了南京城。

朱允炆化妆成和尚出城的那天深夜,南京城墙的阴暗之处,有人顺着绳子滑下,逃到城外。

一个晚上,南京城内40多位名臣志士失踪不见了。

朱棣命人四处搜寻,有近20人被找到,抓了回京。

那些没有被抓回来的人,要么去寻找建文帝、要么跟随建文帝到南洋去了。

这些逃走的人,大多数都被明成祖写入了“奸臣榜”上。

建文帝朱允炆叶落归根?

靖难之役之后,又过了几十年,1441年,已经到了明英宗正统六年,突然有一天,一个老和尚来到广西思恩州,求见知州。

知州见到和尚,问他是什么人?

和尚回答:我是建文帝。

知州十分惊讶,先稳住和尚以及随从一行12人,然后,一面命人火速到京城去奏报这件事;一面安排一批军人解送他们到京城去。

明英宗命令御史审问老和尚,也就是自称建文帝的老人。

老和尚声称自己64岁,年龄与朱允炆确实符合。

老和尚说,自己知道在世时间不多了,很想死后安葬在明孝陵旁边,所以,特来投奔当今皇上。

当时朝廷中有一个老太监,名字叫吴亮,曾经服侍过建文帝。

明英宗命令老太监吴亮前去辨别老和尚是不是建文帝朱允炆。

时间太久,朱允炆相貌变化较大,老太监吴亮拿不准。

但是,朱允炆却记得很清楚,一眼认出太监吴亮。

吴亮故意谎称自己不是吴亮,试探老和尚能不能回忆一些往事,朱允炆真的说出一段宫廷旧事。

有一次在御便殿进膳,服侍皇上的太监是吴亮。

那次建文帝吃鹅肉,是合肥进贡的。

一块鹅肉从餐桌上掉到地面,皇上说赏给吴亮吃。

吴亮放下酒壶,趴到地上,像一条狗一样,用嘴把那块鹅肉吸进嘴中,然后吃掉了。

讲完后,朱允炆问老太监吴亮:还记得这件事吗?

听到这里,吴亮跪到地上,放声大哭。

哭了一会,明英宗问吴亮:是不是朱允炆?

吴亮说:当年建文帝右脚小脚趾旁边的脚趾缝有一颗黑色的大痣,不知道在不在了?

朱允炆脱下鞋子,让吴亮仔细看看。

与吴亮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吴亮上前抱住朱允炆的右脚,又是一阵嚎啕大哭。

吴亮不知道该讲真话,还是该讲假话,一句话没说,回到自己卧室,上吊自尽了。

明英宗从吴亮的一系列表现上判断,老和尚一定是建文帝朱允炆,便将他及其随从,临时安排在皇宫最西端的那几间空房子中。

根据朱允炆自己要求,明英宗随后将朱允炆安置到南京居住生活。

一年时间不到,朱允炆去世了,安葬在明孝陵旁边。

也有人说,靖难之役后的建文帝朱允炆都是传说,因为,明成祖朱棣不会让真实的朱允炆存在人间。

一段明朝历史,让人满目泪水。


数学张教员


可怜他在太监的策划下,制造了一个失火被烧死的假象。从地道逃出,离开京城。

路上如何历尽千辛万苦,凶险恶拿不知。

谁知他慌不择路,尽然跑进了我家院子,饿的个贼死。可怜于他,给他用大葱,火腿炒了一大盘炒饵块。这老几狼吞虎咽的干完,立马就端起了皇帝的驾子道"钦家美食,可谓《大救驾》啊"!感念封赏,再加给一盘酸淹菜和一碗腊肉汤。

吃完才想起是在逃亡!掩面哭泣"下步去那安身立命那"!我说,“你也别安个身立命了,隐姓埋名去狮子山种菊花得了"。他忙说"不可,不可。我叔父知道孤王爱菊,顺菊查花,会找到我的啊"!死脑筋"你改成种不喜欢的牡丹不就成了"。"是啊,是啊。钦家大才,钦家大才。我这就去,我这就去"!

还别说,文化人干什么事都用心,把那牡丹养的快赶上洛阳种给武则天看的了。

不过落难皇帝种的却供百姓欣赏,也算是对社会一大贡献吧!不信你来我家武定狮山,看看这帝王牡丹!


干杯安德烈


【明室正史】载,朱允炆逃出皇宫,并非一人,当时有贴身侍卫十四人,内中有开国重臣徐达的小儿子徐前,常遇春的第五子常峰山,汤和的小儿子汤正。太监七人,宫女九人。为不让朱棣怀疑,朱允炆没带自己的妻妾。

他们离开京城,一路来到昆明,在昆明岩石山一带,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隐居,朱棣虽然获得了皇位,朝中旧臣是敢怒不敢言,貌合神离。朱允炆又从昆明迁移到四川,最后到了陕西,化名李上佛,后来一直延用李姓,随身的九个宫女,都成了朱允炆的妻妾,朱允炆生子十六,在朱棣死后,朱允炆之子与徐前等功臣之后曾盗朱棣皇陵,火烧朱棣尸骨。朱允炆死后,葬在陕西武陵山,后人不忘血海深仇,广交天下英雄,慢慢发展到30万人马,遂起兵反明,李自成就是朱允炆的十三代孙,最后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也算报了朱允炆之仇。

朱允炆在逃亡过程中,悲痛欲绝,实实刻刻想念传位给自己的爷爷朱元璋,即便陪上性命,也要回去祭拜爷爷,无人能阻,没办法,徐前,常峰山,汤正等保着朱允炆回家祭祖。他们一路夜行,一日,途经九龙山,已是半夜时分,忽见山脚下有一束灯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依门而盼,老者看到朱允炆,双膝跪拜,朱允炆仔细观看,正是为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朱允炆双目含泪,扶起刘伯温。刘伯温道:我在此等侯主公很久了。那天晚上,刘伯温为朱允炆分析了眼前形式,劝朱允炆忍常人所不能忍,珍惜自己有用之躯,北上出关,女真族已经反明,多次征战,明军都大败而归,刘伯温劝朱允炆联合北方少数民族,等待时机,刘伯温说完,喊出自己的小儿子刘仲热,让他跟随朱允炆而去,刘仲热深得其父真传,运筹帷幄天下无敌。

朱允炆听了刘伯温的【屋中对】,放弃祭祖念头,回到陕西,派自己的大儿子朱灭棣,二儿子朱继祖,三儿子朱万恨,以及徐前,常峰山,汤正,一起去了当时的金国,朱允炆长子朱灭棣,貌若金童,儒雅俊美,金国国王努尔哈一生无子,唯有一女,努尔敏,和朱灭棣一见钟情,誓嫁朱灭棣,努尔哈也知道无论怎么说,朱灭棣也是大明嫡皇子,遂把朱灭棣招为女婿,努尔敏为朱灭棣生八子,努尔哈死后,朱灭棣做了金国的皇帝,把金国军队分别交给自己的两个弟弟和六位功臣掌管,就是后来的八旗兵,朱灭棣在刘伯温之子刘仲热的辅佐下,日益壮大。

到了皇太极这代,已经是朱灭棣十三代孙了,在沈阳建立了大清,后来清兵入关,皇太极带着自己的家谱,亲自到朱允炆墓祭祖,至于皇太极与李自成的恩怨,那是老朱家的家风,骨肉相残。为什么大清那么打压明朝遗俗,大兴文字狱,就是要不承认朱棣政权,为自己先人朱允炆皇帝报仇。不过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提到乾隆皇帝与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是亲兄弟,并非空穴来风,金庸曾经去陕西几百次,李自成后人才给老金看家谱,

李自成撤离北京后,也走了他祖宗朱允炆的老路,隐姓埋名,李自成一生痴爱陈圆圆,到了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地步,陈圆圆为李自成生一子,李自成兵败,孩子只能与他妈同姓。姓了陈。其子聪明过人,才高八斗,后来做了大清宰相,生两子,长子陈家庚,三个月大小,陈夫人带孩子入宫,被娘娘调换。陈夫人回府,发现自己的儿子成了女孩,大惊失色,苦不敢言,后来又生陈家洛,成了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说起来又都是李自成的后代,弟兄两个又打闹一辈子,老朱家败就败在窝里反,一家人鱼死网破,红花会失败,乾隆皇帝看在兄弟份上,也没处理陈家洛,乾隆皇帝曾经七次偷偷祭拜李自成墓,陈家洛亲自给爷爷李自成立碑,只是没写上乾隆皇帝名字,不过碑文上确实写了陈家庚。历代皇室,老朱家可谓是天下第一闹。


白这个颜色


在《大明风华》中,建文帝在叔叔朱棣攻进南京时,找到爷爷朱元璋留下的救命符,一把剃刀一件僧衣,削发为僧,逃出了南京城。在历史上建文帝是逃走了还是死了呢?数百年来成为了一个历史之谜。现在的学者们多数还是认为他逃走了,并且举出了很多流亡各地的证据。

01.建文帝自焚,为什么大家都不认可这种说法呢?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后,重用了一批除了夸夸其谈外啥也不会的如方孝孺、黄子澄之流所谓的大儒,这些人虽然提出了削藩的建议,却拿不出什么见效的措施,文不能运筹帷幄,武不能上阵退敌。结果面对朱棣咄咄逼人的态势,这些人只有用“死”来成全自己的名声了。可怜被这几个读书读傻了的腐儒忽悠的朱允炆,只能独自吞下削藩的苦果。

建文帝的自焚说这种说法见于《太宗实录》,朱棣攻破南京后,建文帝在宫中自己烧死了自己。朱棣找到一具烧焦的尸体,假惺惺的掉了几滴眼泪,然后当做是建文帝,将之安葬。

疑团由此引出,一是人们没有见到建文帝的陵墓,二是烧焦的尸体不能证明就是建文帝,历史上用这种方法瞒天过海的事例不少。其实朱棣本身也不相信,否则就不会派人天南海北的寻找,郑和下西洋的初衷也是找寻建文帝,《郑和传》记载——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有关建文帝的生死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出现了各种猜测、演绎和野史。

02.建文帝怎么逃出宫的?又逃到了哪里呢?

其实,记载建文帝逃出南京的史料比说他自焚的要多得多,《明史纪事本末》、《明史·姚广孝传》、《明史·胡瀅传》、《明史·恭闵帝纪》等,有的说他逃了,有的则对建文帝的自焚提出了质疑。

当代的众多学者在认可建文帝出逃的前提下,根据在各地留下的印记,来证明建文帝曾经生活在那里。

在《明史考证》中记载了一条南京皇宫通往城外的地道——

“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

建文帝应该是利用了这条地道躲过了朱棣的兵马,逃出了南京。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他“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

学者根据地方志、遗迹、遗址、家谱、族谱等资料,认为建文帝曾流亡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青海等地。建文帝在各地的遗迹都有可能是真的,毕竟为了躲避朱棣的追逃,他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过长,否则会出现危险。


闵不克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并着力培养这位接班人,然而,朱标却不争气,年纪轻轻便病逝了。

朱标死后,立谁为接班人是当务之急。如果按照常规的法律程序来说,嫡长子已死,那么就要从其余的儿子中挑选出一位才能出众的皇子为太子。然而,当时的情况是,朱元璋除了长子朱标病逝,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都早逝了,四皇子朱棣竟然成了健在的“大哥大”了,再加上朱棣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按理说朱棣是太子的最有力人选。

然而,朱元璋太爱嫡长子朱标了,在爱屋及乌下,他决心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于是力排众议,改立朱允炆为太子。

对于朱元璋的举劝,朱棣当然不满,只是城府极深的他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据史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朱元璋举行家宴,儿孙们齐聚一堂,其乐融融。朱元璋几杯酒下肚,突然诗兴大发,于是脱口而出吟了一句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元璋书没读多少,大字也不识几个,但这个上联倒是也的有模有样,他指名道姓地让朱允炆对。

朱允炆憋红了脸,思索半晌,才回了一句:雨打羊毛一片毡。

这个下联过于平淡,朱元璋听了不是蛮满意,于是他让朱棣对,朱棣头脑一转,铿锵有力地说道: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个下联气势如虹,霸气十足,朱元璋听了拍手称赞。

然而,朱元璋不会料到,朱棣的这7字下联竟然一诗成谶!

朱允炆继位之后,温顺如羊的他出对于藩王的戒心,露出了虎爪,采取了削藩政策。结果这给了一直潜伏如渊的朱棣机会,他以“清君侧”为名,开始公然造反。于是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彻底打响,而此次战役之后的最终结果是朱棣大胜,朱允炆惨败,于是朱棣成了真龙天子——直接接管了明帝国,而朱允炆则变成了沉默的羔羊。

然而,这只“羔羊”的下落却成了一个千古谜团。

为了江山做得踏实,朱棣来了个“双管齐下”,他派出了两股“搜查”小分队,一队是由郑和领队,走的是水路;一队是胡濙邻队,走的是旱路。

郑和是朱棣的心腹之人,这次委以重任也就不足为奇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在郑和花了十多年七下西洋,名义上去“异国交流”,但实际上却是探寻朱允炆的踪迹,虽然郑和并没有收获,但他却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将东方文明带往了世界,让中国和世界有了交往。

而胡濙历仕六朝,是明初重臣。建文帝时,他任兵科给事中,这是一个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近侍官职,官品级虽然不高,但位置很重要——能近距离接触皇帝。

朱棣发动政变时,胡濙第一时间投奔了朱棣,因此,朱棣也对他委以重任,特别他很熟悉朱允炆,因此把他安排为寻找朱允炆的“探寻者”。

胡濙走遍大明的角角落落,找了整整十六个年头,在这十六年里,他从来没有回过家,甚至连母亲去世了,朱棣也不允许其回去奔丧。朱棣体会到了胡濙的艰辛和不易,提拔他为礼部左侍郎,让他继续寻找。

关于胡濙寻找朱允炆,史书是这么记载的:

公元1423年,一天深夜,胡濙快马加鞭来到了京城,竟直赶往皇宫。

听说胡濙来了,已休息了的朱棣破例接见了他。而胡濙进宫之后,朱棣竟然与他彻夜详谈了一夜,直到凌晨四点才出宫。

至于他们究竟谈了什么内容,史书并无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6个字:与朱允炆有关。

而从两人谈到四点可以推算出3个结论。一是胡濙一定是获知了朱允炆的下落,这才引起朱棣“彻夜无眠”。二是朱允炆一定没有死。如果朱允炆死了,两人还用得着彻夜长谈?三是胡濙应该和朱允炆见了面。帝位已失、大势已去的朱允炆向胡濙表达了自己的“清心寡欲”,愿意皈依佛祖,青灯为伴,了却残生。他让胡濙将自己的想法转达给朱棣。

而朱棣听了后,长吁短叹,唏嘘不已,找了半辈子的侄子,果真活在世上,可这时的朱允炆早已没有了复位之心,而朱棣也就不想再杀他了。

当然,不管怎么样,朱允炆是出家了,是躲进了深山老林,还是从海上逃往西方了,最终因为“不知所终”,成了一直未破解的悬案。

600多年后,也就是2008年,闽东的宁德上金贝村修路时偶然发现一个颇有规模、形制奇特的神秘古墓葬,随后关于古墓主人的身份便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学者开始蜂拥前往考察研究。

专家看到古墓有三个特点:一是墓地宽大。整座墓占地近两百平方米。二是构造奇特。古墓从内到外分舍利塔、拜亭、墓坪三部分构成,古墓舍利塔的莲花基座造型与安徽凤阳明皇陵及淮安明祖陵的莲花座造型完全一致。三是皇家气派。古墓为弧形条石砌成高大圆拱,精致豪华,墓前石柱高约四、五米,墓壁旁墙头上的云纹龙头石雕气势恢宏,墓的结构和格局处处体现出一种缩小的皇家气派。

同时从与墓相领的宁德华严寺珍藏的一件明代云锦袈裟,经专家鉴定,这件袈裟是明永乐之前制作的,由五十片面料拼接而成,工艺非常复杂;袈裟周边设计的图腾状十八只五爪金龙,均是闭嘴龙,是典型的明初龙造型,极有可能是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所敕制,而袈裟下半部内嵌“福寿”两字的宫灯状图饰,正是朱元璋的独家标志。

专家通过考证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上金贝古墓疑似为建文帝朱允炆陵寝。

当然,史学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结论,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谜团会最终破解。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了?这无疑是大明王朝的第一悬案。这个案子到现在都是一个谜团,没有人知道,但是根据考证和传说,我们统计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下落:

第一:宫中自焚说。根据《明实录·太宗实录》的记载,“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这是说朱允炆被身边的人逼迫,自焚而死。这种说法最不可信,首先建文帝可能会被烧死,但是肯定不会是被身边的人逼迫而自焚的,这纯粹是朱棣的自我意淫。

第二:出家为僧说。根据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在朱棣军队攻进南京城的时候,建文帝的贴身太监王钺想起了朱元璋的遗嘱:说给建文帝留下一个箱子,里面全是和尚的一身打扮,于是建文帝削发为僧,趁着战乱逃出了南京城,外出当了和尚。他出家的寺庙也有多处说法,有的说是在湖南新田大观堡,有的传说在杭州的东明寺。

第三:出家为道说。有的学者经过考证,朱允炆晚年隐居在江西上饶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并在那里留下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还有相关的石雕、门联以及雕刻等200多处,这些古籍和文字都深深的隐含着建文帝逃遁的踪迹。

第四:逃亡到西南隐居起来。在贵州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有一处神秘的景观,就是红崖天书,这些文字造型奇特,历来是一个谜团,各有各的说法,根据当代学者林国恩九年的考证,认为这些天书就是建文帝命人所刻的“讨燕檄诏”。这说明至少建文帝来过这个地方。也很有可能在明朝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大西南隐居下来。


听月谈史


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几百年来各种说法不一,有说朱允炆投身火海,自焚而死;也有说他一直隐居在江西三清山;也有说他去了东南亚等等,但都是没有任何证据的推测。

那么,这几年有种新的说法,说朱允炆躲到了青海省乐都县的马圈沟口的瞿昙寺。针对这种说法,专家提出了很多证据,还是蛮靠谱的,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说法。

青海瞿昙寺,传说是朱允炆隐居之地


瞿昙寺


青海省乐都县的马圈沟口地区,有个占地2.8万平方的长方形院落,就是传说中朱允炆隐居的地方。整个寺庙院落都是屏障,前前后后都是有围墙。

关于瞿昙寺的来历,据《明史稿》记载,明朝建立初期,西北一带的元朝残部还在不断的反扑,当地局势很不稳定,朱元璋就派大将蓝玉前来镇压。结果被当时藏族部落误会,以为明朝是来消灭他们的,一时间更加混乱,甚至有部落乘机闹分裂,想要割据一方。

此时,在青海海心山传扬佛法的三罗喇嘛,就出面劝诫安抚周边各部落。三罗喇嘛的声望很高,真就把大部分闹事的部落给安抚下去了。

《明史稿》中有记载,“西宁番僧三喇,为书招降罕东诸部”,说的就是这个历史事件。后来,事件上报到朱元璋这里,朱元璋大加赞赏,封三罗喇嘛为西宁都纲司,并修建瞿昙寺。这个三罗喇嘛就是瞿昙寺的第一代主持。

瞿昙寺有朱元璋下令修建


朱允炆隐居证据之一:耿炳文


长兴侯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大将,是朱允炆的姻翁(姐夫的父亲)。从洪武十九年开始,耿炳文就被派到青海西宁驻守,到了洪武三十年,耿炳文更是被任命为征西将军。

所以,从洪武十九年也就是1386年,到1402年的靖难之役之后,耿炳文都是青海地区最高军事长官,整个青海地区都是他的势力范围。

所以,如果朱允炆逃到这里隐居,在耿炳文的势力范围内应该很安全。而且信奉藏传佛教的瞿昙寺,在当地有极高的声望。没事一般人不会往那里跑,所以隐蔽性是很好的。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很有可能在瞿昙寺隐居


朱允炆隐居证据之二:肃庄王朱楧


根据甘肃兰州的《渭源县志》记载,朱允炆逃离京城之后,先是去了云南,然后是四川,最后在甘肃兰州停留过好几年。在兰州的时候,朱棣已经找到了朱允炆的踪迹。

公元1412年,武当山玉虚宫的孙碧云,受命到兰州秘密寻找建文帝。结果,孙碧云还没找到建文帝,却引起了肃庄王的注意。所以肃庄王就秘密的把建文帝送到了乐都瞿昙寺。

而护送建文帝的侍卫,就是当时乐都的军政长官杨刚中,和他的三个结义兄弟,分别姓盛、姓徐、姓刚。这四个人受命保护建文帝。

至今,在距离瞿昙寺十几公里开外的杨家村里,还流传着一本家谱,家谱里就有记载,杨家祖先,在明洪武八年从浙江省仁和县,迁到了青海乐都,并“扈”驾瞿昙,授千户职。

“扈”是随从,“架”则专指这个帝王所乘的车架。所以,当地人认为,这句“扈架瞿昙”说的,就是保护朱允炆前往瞿昙寺的事情。而且,这并不只是记载在杨家的族谱中,结义兄弟中的另外三个,盛家、徐家、刚家的家谱中,也都有相似记载。

深山朝佛图暗藏玄机


朱允炆隐居证据之三:《深山朝佛图》


瞿昙寺里一直保存完好的一幅壁画,《深山朝佛图》,也证实了朱允炆曾经隐居在此的事实。壁画中一位年轻高僧在深山打坐修行,周围都是赶着牦牛的藏族信众,整个画面看起来十分祥和安宁。

然而,在这幅画的左边,却有一群举着大旗,身穿盔甲的马队,这就明显和壁画的内容意境很是不搭了。但正是这个不协调的壁画里,却透露出不一般的信息。专家认为,这个年轻高僧,应该就是建文帝。而这些军队呢,那也是为了保护他而存在的。

朱允炆隐居证据之四:瞿昙寺的建筑规格

这个瞿昙寺虽然位于偏远的青海省乐都县,而且信奉的是藏传佛教,但是寺庙的整个建筑规格却是汉式皇家建筑风格,寺庙还被称为“高原上的小故宫”。

专家认为,这很可能与朱允文隐居在此有这很大关系。瞿昙寺里有个隆国殿,它的房顶以及房顶装饰,就是采用的“重檐庑殿顶”的建筑风格。

“重檐庑殿顶”是我过封建社会里档次最高的皇家建筑。现在故宫的太和殿屋顶,就是我国最大最为典型的重檐庑殿顶。而瞿昙寺隆国殿的屋顶,用的也是这种建筑规制。

还有隆国殿的构架,以及细节方面的设计,都和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前身,奉天殿高度相似。包括它的门窗,门窗上的花纹,也都是故宫独有的,在其他建筑上都没有过相似的花纹。

屋顶上的那些吻兽。包括正吻,屋脊上的截兽,小跑,套兽等等,这些都和故宫早期的吻兽是非常一致。还有隆国殿两边的抄手斜廊,和故宫奉天殿一样,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从这些方面来看,瞿昙寺其实就是一个明朝的宫廷建筑。

隆国殿的屋顶和太和殿是一样的


另外,瞿昙寺的须弥座前面,有一块高约两米的木牌,上面的用汉、藏、梵三种文字,写着“皇帝万万岁”。再看看木牌背面刻着,“大明宣德二年初九日,御用太监孟继、尚毅、陈亨、袁琦建立”。

从这块木牌来看,隆国殿就是建成于宣德二年,也就是公元1427年。当时的朱棣已经去世多年。但是建文帝朱允炆如果还活着,那也不过是才年过五十。

专家认为,这个木牌上的皇帝很有可能指的就是建文帝,而这个隆国殿很有可能就是朝廷专门为建文帝建的。那就奇怪了,朝廷他不是应该追杀朱允炆吗?那为什么反过来为他建立这样一座佛刹呢?

专家是这么说的,朱棣在位22年,朱允炆是四处躲避,隐姓埋名。但是,到了朱棣驾崩之后呢,形势就不一样了。朱棣的儿子洪熙皇帝朱高炽即位之后呢,他就改变了他父亲的那种治政的方略。

朱高炽登基后实施仁政,并大赦天下,尤其对于建文帝的一些支持者下了特赦令。所以,这个时候,建文帝就可以在瞿昙寺露面了。

隆国殿屋顶上的吻兽和太和殿相似


专家认为,这个朱允炆不仅隐姓埋名,成功躲过了朱棣的追查,而且还遇到了朱高炽这样的好皇帝,并在瞿昙寺得享晚年。

据史料记载,除了洪熙皇帝朱高炽大开赦令外,明朝十三朝皇帝中,就有七位皇帝曾为瞿昙寺下达过勒喻。其中碑七道、诰命两道、印五颗,封瞿昙寺主持为大国师。

明朝这么多皇帝大力的扶持瞿昙寺,到底是为什么?那是不是真的隐藏着朱允炆在此归隐的历史事实呢?


历史的视界


按理说朱允炆是没有资格做皇帝的。他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本来朱标才是皇位的继承人,但是朱标在37岁的时候病逝。按照皇位继承制度,接下来长孙应该是继承人,但是朱标的大儿子朱雄英八岁就早夭,所以次子朱允炆阴差阳错地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从小聪明好学,孝顺懂事。深得爷爷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驾崩后,1398年6月30日,21岁的朱允炆在南京即位,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为“建文”。

一坐上皇位,年轻气盛的朱允炆就急于巩固自己的权力,削弱各地藩王的势力。短短一年之内,就废掉了五个藩王的实权,最后只剩下了难以对付的燕王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手握重兵,觊觎帝位已久。当意识到自己将是朱允炆的下一个清洗对象时,朱棣先是假装精神失常,整日装疯卖傻、胡言乱语,让朱允炆放松了警惕。1399年7月,朱棣终于痛下决心铤而走险,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开始了他争夺皇位的行动,与朱允炆展开了一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对抗行动。


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6月),燕军渡过长江,直逼南京城下,朝廷已经无反抗之力,燕军不战而胜,杀入皇宫。

在最后的混战中,皇宫里燃起了熊熊的大火,最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朱棣下令搜寻朱允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终无下落。所以谁也不能肯定朱允炆真的死了,也有人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了南京。


传说朱允炆出逃之后,在浙江兰溪东山上的一座古寺归隐。东山又名皇回山,是金华山脉的一部分。当地流传着建文帝朱允炆在东山削发为僧的传说,寺院中还保留有朱允炆的隐居遗址和古碑遗迹。

1402年7月17日,朱棣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永乐”。但是,朱允炆的下落始终是朱棣的心头大患。如果朱允炆还在世,朱棣这个皇帝就不是名正言顺,有篡位之嫌。1416年,朱棣下令兴建紫禁城,5年后正式迁都北京,以图个眼不见为净。


古越永哥


1402年,明朝皇宫的那场大火之后,被叔叔朱棣夺了帝位的建文帝朱允炆,究竟是死是活?

这被称为“明史第一悬案”

从大火烧起来的那天起,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就众说纷纭,迄今都无定论。

按照明初最重要两部官方档案——《明太祖实录》和《明太宗实录》的说法:

六月初三,燕王朱棣的大军开进南京金川门,直捣皇宫。但当朱棣进入皇宫内,看到宫中已是一片火海。

史官追述,在朱棣进城前,朱允炆想要出城迎接,但左右的人都逃跑了,身边仅剩下几名内侍。年轻的皇帝悲痛而又自责:“我何面目相见耶?”

《明太宗实录》说,朱允炆“遂阖宫自焚”

朱棣看到大火熊熊,命人前往施救,但已经来不及了。太监只好从火堆中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报告朱棣。

朱棣大哭:“你果然是个痴儿吗?我是来辅助你做一个好皇帝的,你竟然不知道吗?为何选择自焚呢?”

到此为止,朱允炆自焚而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然而,历史有太多常人难以观测到的暗黑角落。

真相,没有这么简单。

1

权力可以制造“事实”。

朱棣夺位成功后,为掩盖篡位的事实,塑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当朝和前朝的历史、档案进行了删削和修改。

在他当政时期,官方历史是这样记述明太祖朱元璋选接班人过程的:

先是太祖(朱元璋)疾,遣中使召上(朱棣)还京,至淮安,允炆与齐泰等谋,矫诏令上归国。太祖不之知,至是病革,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无敢应者,凡三问,言不及他,逾时遂崩。允炆矫遗诏嗣位。

意思是说,朱元璋临终前,心心念念要把四子、燕王朱棣从北京召回南京,意欲传位于他。但朱棣走到半路,朱允炆胆大妄为,伙同谋臣,假传朱元璋圣旨,又让朱棣回北京去了。

这样,朱元璋死时,仍等不到朱棣回来,而朱允炆则篡改遗诏,登上帝位。

官方历史这么写,这么宣传,等于说朱棣夺位,只不过是为了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他那个表面文弱的侄子,其实心机叵测,他才是真正的篡位者。

但,真实的历史是怎样呢?

朱元璋生前已经考虑到,燕王朱棣可能是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的潜在威胁,因此,下遗诏立储的同时,严禁分封各地的儿子们回京奔丧。

然而,当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传出后,朱棣还是直接南下吊孝。兵部尚书齐泰发现后,祭出太祖遗诏,将朱棣遣回北京。

后来,朱允炆听从齐泰、黄子澄等谋臣的建议,进行“削藩”。

朱棣逮住机会,搬出《皇明祖训》,说建文帝身边奸臣乱政,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经过三年左右的内战,朱棣夺得帝国最高权力。

为了让群臣和百姓相信,他才是皇位合法继承人,朱棣指使臣下销毁了建文朝时期的一切档案资料,并大量修改了《明太祖实录》。

当时的史书,一概不称朱允炆为建文帝,要么直呼其名,要么称为“建文君”。

连建文朝的年号,也不用。1402年,应为“建文四年”,但朱棣硬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如此,洪武朝莫名延长了4年,而建文朝则“被消失”了。

这拨操作下来,朱棣的永乐元年(1403年),就无缝对接上了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而他,则从明朝事实上的第三代皇帝,直接变成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后的第二代皇帝。

历史,果然是胜利者书写的。

2

但有一句名言,你可以在所有时间里骗部分人,也可以在部分时间里骗所有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间里骗所有人。

真相总会以某种方式若隐若现。

前面讲了,永乐朝的档案将朱棣的夺位之战,变成了他是来帮侄子朱允炆除掉奸臣,而不明就里的朱允炆羞愧自焚的事故。

但从永乐朝严苛的政治环境结束后,却陆续有无数史料冒出来,说建文帝朱允炆根本没有自焚。搞得后世修《明史》的史官莫衷一是,只好模糊处理:

(建文)四年六月乙丑,燕兵犯金川门……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这个记载颇可玩味。皇宫大火后,太监从火堆中找出来的是建文帝皇后的尸体,根本不是建文帝的尸体。

乾隆时期修改《明史》,更是直接修改了建文帝自焚的说法:

(朱)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言帝尸。

朱棣拿到建文帝皇后的尸体后,当场宣布这就是建文帝的尸体。反正尸体已经烧焦了,谁也认不出。接着,他开始对着尸体痛哭。

用意昭然若揭。

只有宣布建文帝已死,他才能名正言顺地以朱元璋嫡子的身份登上帝位。

就算建文帝真的没死,还在召集旧臣进行复位活动,朱棣也可以将他定为假冒的建文帝进行镇压。

为了让天下人相信建文帝已死,朱棣需要把动静闹得很大才行。

他手下的人告诉他,应以“天子之礼”安葬这具“建文帝”的尸体,仪式越隆重,大家越不会猜疑。

朱棣只好进行了相当人格分裂的表演,这边在史书中说建文君是篡位者,十恶不赦,那边又在史书中说自己按天子级别,为建文帝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

这是一场细思恐极的葬礼啊。

尚在人世的朱允炆如果听到这个消息,肯定整个人呆掉了,以后不管他如何证明,他也证明不了他还活着。

但诡异的是,既然朱棣为朱允炆安排了天子级别的葬礼,历史上却从没建文帝陵墓的记载。

到了明末崇祯年间,有人上书请求祭祀建文帝,崇祯帝无奈地说:

建文无陵,从何处祭?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朱棣和身边的大臣都知道下葬的并非建文帝,只是出于昭告天下“建文已死”的目的,所以陵墓规模修得很普通,后来疏于祭扫,日久就湮灭无闻了。

3

朱棣一边姿态做足,丧礼、祭祀、辍朝,给了“死者”朱允炆最后的天子待遇;另一边,却悄然开始了一场无声杀戮。

这些残酷的事实,我们在永乐朝的历史档案中,同样是看不到的。

朱允炆的几个弟弟,不是死于失火事故,就是死在凤阳监狱里。

朱允炆的皇太子朱文奎,当年7岁。离奇的是,朱棣攻入南京后,朱文奎“莫知所终”,找不到,失踪了。

只有他的小儿子,两岁的朱文圭,因为年龄太小,一直被朱棣幽禁在凤阳老家。直到明英宗时期,这个废皇子已50多岁,才获得自由,但他却跟智障一样,连牛马都分不清。

朱棣对于建文朝的官员,下手更狠。

据说朱棣称帝后,建文朝高官400多人集体出逃,仅有20多人向他称臣。

朱棣怒不可遏,公开宣布他们为“奸臣”,并对其中死忠、硬颈的人及其家族,展开了无情的大屠杀,包括“瓜蔓抄”“诛十族”等等。

但是,人家叔侄争权,天下还是朱家的天下,建文朝的臣子为什么却这么死忠,不事二君呢?类似皇族内部权力转移的事,之前的唐朝有玄武门之变,之后的清朝有九子夺嫡,从未有如此大规模死忠的臣子,大家很自然就站到新君一边了。

哪怕是明清易代,天下都成异族的了,崇祯一上吊,明廷高官也没见几个真有气节的。

为什么偏偏建文朝一倒,倒出了一群不怕死的死忠之臣?

多想一下,其实也不难理解:

因为,建文朝的诸位大臣,都相信建文帝没有自焚,没有死。

旧主还活着,我不能服侍新君,这是他们基本的节操。

朱棣肯定清楚这一点。

他大开杀戒,一是杀鸡儆猴,二是要让知道真相的人消失。

4

这就牵涉到关于建文帝下落的另一个版本,一个连朱棣内心都深信不疑的版本。

1402年的明皇宫大火发生时,建文帝已经逃遁了。

清初历史学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根据明朝中后期流传的史彬《致身录》、程济《从亡日记》等文献(一些学者则认为这两部书是伪作),重新叙述了明皇宫大火那天建文帝的行踪:

话说建文帝得到南京金川门失守,长吁短叹,想要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拉住他说,自杀不如流亡。

这时,有人提醒建文帝,太祖朱元璋临终前,曾留下一个宝匣,并交代过,如有大难,可以打开。

众人一起取来一个红色宝匣,砸开锁,却见里面有三张度牒,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还有袈裟、剃刀、僧鞋和银元宝。

宝匣内还有字条写着,应文从鬼门(皇宫暗道)出,其余人等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时分在神乐观会合。

建文帝当场剃发,法号“应文”。臣下中,杨应能、叶希贤也表示愿意剃度改装随行,是为“应能”“应贤”。

当时殿上几十号人痛哭流涕,都表忠心要随建文帝流亡。

建文帝说,人多行动不便,大家均有家室,都回家照顾妻儿去吧。

随后,仅挑了20余人分批走暗道,开始流亡生涯。

——这个版本,太过戏剧性,而且赋予了朱元璋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有多少可信的成分,见仁见智。

但从朱元璋生前不遗余力替皇太孙朱允炆清除皇权潜在威胁,以及朱元璋个人发迹前曾经出家当和尚的经历,基本可以断定,爱护皇太孙心切的朱元璋,生前应该有对朱允炆或他的亲信交代过,极端情境下的逃生处置方案。

史书把这个过程神化了,不过,基本事实应该存在。那就是,当天,朱允炆确实出逃了。

《明史》在不同地方一再提及“或云帝(建文帝)由地道出亡”“或曰帝(建文帝)乃为僧出亡”等说法,正是指向朱允炆出逃的历史事实。

5

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朱棣表面上对外宣布建文已死,但他的内心,始终相信朱允炆还在世上。

在攻入南京不久后,他就派人暗中追寻建文帝的下落。

抓到一个名为溥洽的老和尚。

有人告发,溥洽在建文帝出亡前,为他剃发,建文帝极有可能逃亡藏匿到溥洽的家乡杭州。

朱棣遣人追查,没有找到建文帝。担心事情泄露,所以用其他罪名,将溥洽关起来。

这一关,就是16年。到永乐十六年(1418年),朱棣的帝师姚广孝年迈病重,朱棣亲自去探望他,问他有什么话想说。姚广孝说,希望放了溥洽。

溥洽因此才重获自由。

从历史记载看,朱棣在位期间的很多诡异做法,均与追查朱允炆的下落有关。只是在官方的宣传中,建文已死,所以他必须以其他名义暗中追查,不能声张,恐让天下人知道真相。

在海路,派郑和下西洋。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朱棣“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故派郑和下西洋。

可见,寻找建文帝是郑和出洋的主要原因,宣传武力只是附带功能,掩世人耳目。

郑和下西洋,每次船上都有近三万的军士。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并不符合外交使团的惯例。只有一种可能性可以解释得通,那就是,朱棣相信建文帝逃亡海外,并已组织了海上武装势力,因此必须派出规模庞大的军队,才能防备建文帝的武装复辟。

在陆路,朱棣派出亲信大臣胡濙,名义上是寻访仙人张三丰,实际上是察访建文帝下落。《明史·胡濙传》的说法是,朱棣“遣濙……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胡濙出去执行任务十几二十年,连母亲死了都未回去吊丧、守丧,这在传统社会完全违背了礼制。

一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才风尘仆仆地回到朝廷。此时,朱棣因亲征漠北鞑靼部,去了宣府镇(今河北宣化)。胡濙又立即驰赴宣府镇,赶到时已是深夜。

正史记载:

帝(朱棣)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出。

有什么事不能明早再说?史书虽未透露君臣二人长时间密谈的内容,但可以看出,这得是多么重要的事,才会让朱棣半夜爬起来召见胡濙。

正史紧接着说,君臣二人深夜密谈后,朱棣“至是疑始释”。至此,朱棣心中积压多年的疑问、疑虑,终于打消了。

请大家注意这个时间点: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这一年,胡濙的深夜汇报,打消了朱棣心中之疑。同样这一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国,此后到永乐朝结束,郑和再未有下西洋的行动。

从这些奇异的事件,基本可以断定,胡濙确实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而从朱棣的反应,以及结束海、陆两条寻踪之旅的决策来看,此时建文帝的状况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他真的已经死了。

第二,他已出家,完全放弃复位的抵抗,遁身世外。

无论胡濙带给朱棣哪一个确切的消息,朱棣终于放心了。

6

朱棣死后,政治环境逐渐变得宽松,但对于建文帝的平反工作却漫长而曲折。

就像最爱君前面所说,朱棣把建文帝在位四年的历史全部抹掉了,根本不承认这个人当过皇帝。这导致朱棣的子孙、后来的继位者,到大明灭亡,一概不认朱允炆这个皇帝。

很长时间内,平反工作只能围绕周边进行。

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辟后,有感于自己曾被俘虏、曾被软禁,所以下令释放了朱允炆的小儿子朱文圭。

100多年后,万历年间,明神宗在群臣的推动下,先为建文朝死难的忠臣平反,原来朱棣将方孝孺等人定性为“奸臣”,现在承认他们是忠臣,还为他们在南京建表忠祠;后来,又同意恢复建文年号,洪武朝恢复历史本相,只有31年,没有35年,4年还给了建文朝。

但到1644年明亡为止,建文帝的帝位仍未被正式承认。

等到南明弘光朝,死守残存江山的弘光帝,才应臣子们的要求,补齐建文帝实录、谥号、庙号与祀典。建文帝的帝王身份,这才算得到了完全恢复。

抹杀一段历史,如此轻而易举;但恢复一段历史,却又难上加难。

从1402年以后,因为建文朝的历史真相长期缺失,导致坊间传闻四起。随着时间推移,传闻越来越多,使得原本事实清晰的有关建文帝下落的历史,终于消弭在各种真真假假的传说中。明朝第一悬案,就是这样造成的。

最离奇的一个版本,发生在明英宗时期。

某天,广西思恩州一座寺院,有个老和尚,跑到知州大人岑瑛的办公室大声嚷嚷:“我是建文帝。”还口诵了两首诗自证身份: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阅罢楞言磐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

南来嶂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

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

岑瑛吓尿了,确是帝王之诗啊,不敢怠慢,把老和尚送到了北京。

眼看着就要以建文帝的身份吃吃喝喝,享受荣华富贵了,可惜老和尚历史没学好,露馅了。

御史:您老今年贵庚啊?

老和尚:九十多了。

御史:不对吧?建文君生于洪武十年,到今年也就六十四啊。

老和尚:那我是他爹。

御史:拖出去斩了。

以上为最爱君虚拟对话

老和尚供出了实情。原来他真名杨应祥,在寺院中遇到了个室友,气象不凡。一日瞄到了该室友题写在墙上的两首诗,跟岑瑛一样被吓尿了,帝王之诗啊。尿完之后,冷静一想,机会来了,遂直奔岑瑛的办公室。

官方把假建文处死之后,这才根据他的描述把真建文找了出来,验明正身然后迎入宫中,一直礼佛到老死。宫中人皆称其为“老佛”。

迄今,中国西南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关于建文帝出亡后在当地为僧的传说和遗迹,真假莫辨。

从明朝中后期以来,这些传闻就广泛流传。连朱棣的后世子孙,对此事都很感兴趣。

万历二年(1574年),年轻的万历皇帝突然向身边的大臣们发问:

建文君当年是不是真的没自焚,逃亡了?

内阁首辅张居正只好站出来,回答说:

此事国史没有记载,但先朝的大臣口耳相传,说当年建文君化妆成僧人,从皇宫密道出走了。此后云游四方,没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张居正这个回答,代表了明朝半官方的态度,就是承认朱允炆确实以僧人形象出亡了,至于出亡以后的事迹,我们就不清楚了。可见他对此后出现的各种传闻,是不信的。

明末的钱谦益在国史馆整理史料30多年,说看到建文朝史事就伤心流泪,因为这段历史实录无征,传闻异辞,伪史杂出,后人难以还原真相。对于研究国史的人来说,这是最悲伤的事了。

国可亡,史不可灭。

当明朝灭亡时,那些从史馆中走出来的“亡国之臣”,或许除了仰天悲叹,还有深深的困惑:

真相还原,从来就这么难吗?



参考文献:

  1.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2015年

  2.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3. 樊树志:《明史讲稿》,中华书局,2012年

  4. 李见喜:《明建文帝帝王身份的恢复》,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年

  5. 全伟:《明建文帝去向的历史语境研究》,《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最爱历史


稳操胜券的朱棣并没有马上入城,控制了金川门的他决定留给自己和侄子一点时间,这大概也是作为朱允炆曾经严令三军“无论何时,不可伤及燕王性命”的回报。\r

再说朱允炆命一众大臣把那铁箱从奉先殿找了出来,这铁箱是木制的,表皮全用铁皮包裹,用两把铁锁锁着,再看铁锁,锁眼里也灌满了铁汁,无法打开。\r

朱允炆连忙叫人用斧锤砸开,只见里面装着一只玉璋、四幅卷轴、三张度牒(和尚工作证),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另外还有僧衣,僧帽,僧鞋各三套,剃刀一把。\r

众人七手八脚打开卷轴,原来是四幅横幅画,画工差强人意,但画得非常细致。\r

每卷右首都写有六个行书大字,左端也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r

那些字遒劲有力,率真流畅,字体深沉,章法不囿陈规,全然不似大书法家刘基的结字严谨、点画清朗、清秀优雅,筋骨内含。\r

朱允炆这下算是明白了——这那里是什么诚意伯卷轴,这分明是爷爷留给他的救命稻草。\r

\r

他连忙看那第一幅,横幅右首竖书六字:自僧而兴第一。画的是一位少年行脚僧人,托钵化缘的情形。僧人面长,大口而环目,下巴前突,却正是朱元璋的自画像。又接着看后面的小字:朕起自寒微,少时曾牧牛于田野,曾行乞于闹市,曾猎食于山林。深知民间之疾苦,后应天命,\r

率众南北征讨一十五载,年四十而登至尊之位,自知千秋万世,乃痴人说梦,汉唐盛世,终有尽时。顺天者,天必恤之,爱民者,民必爱之,切记切记。\r

刚看完\r

,监察御史叶希贤马上递上第二幅,这一幅六字是:自僧而治第二。画的是一位僧人的背影,僧人后脑有小块凹陷,消瘦的背上负了一个包袱,手拄一支竹杖,攀行在山间石阶上,卷起的裤管下,露出右小腿肚上一点鲜红……\r

朱允炆知道这画的就是他自己——他头型不好曾被祖父嫌弃,他的右小腿上自幼就有一颗红色痦子。\r

再看左边的注释:朕之嫡孙允炆,宽厚有余而威严不足,内难服众王,外难慑强番,必遗祸子孙也,朕四子棣,威毅果断,聪敏超群,足堪君临天下,然众臣诸王,亦皆不服,朕唯有令叔侄一战 ,胜者则天下莫敢不服耶。\r

应天城破时,允炆不须慌乱,当与杨应能、叶希贤就地剃度,化名应文、应能、应贤,趁火起时率二人从鬼门出,然后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城西,再一路向西南,抵滇后,当可获故人庇佑,余生无忧也。\r

箱中有祖传玉璋一只,留予应文为念,望一心向佛、悠游天下,亦自在哉!\r

天哪,原来这三四年的战争,只是未卜先知的爷爷,为了替叔叔朱棣树立天威而刻意安排的,自己只是连接两个时代的一座桥。他又取过那只玉璋,痴痴看着上面的“奉天承运”四个字,心中不由百感交集,转头看时,杨应能、叶希贤早已义无反顾的在剃度了,也就不再犹豫,褪下冠冕,解开头发,让翰林院编修程济给自己也剃度了。\r

片刻之后,君臣三人已经成了三位世外之人,应文也不再去看那其他两幅卷轴,只留下玉璋和自己那一幅, 其余三幅收入铁箱,依旧取锁锁了,令太监送与城外的朱棣。\r

这时忽有人入报,宫外起火,应文双手合十,默念法号数声,吩咐众人四散逃命去罢,自己则只带了 应能、应贤二人及少量金银也逃出宫去了。\r

马皇后及几位嫔妃不愿意走,竟投火自尽了。\r

火势越来越大,应文、应能、应贤三人出了鬼门(所谓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的一道矮门,只能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见门外刚好有一艘小船,船上有一位道士,对众人道:“昨晚梦见高皇帝,命我至此等候。”,于是三人乘船而去。\r

这道士自然是朱元璋生前便安排好的,那送情报给朱棣以及在宫里放火的人,说不定也是他。\r

应文等三人本是君臣,现如今以师兄弟相称,出了京城,一路向西,边游边走,倒也没有遇到大的阻碍。\r

次年八月,三人到达云南——此地当时由与应文自幼友善的黔国公沐晟镇守。沐晟把他们安置在风景秀丽,人烟稀少的武定狮子山,并在山上建了一座寺庙,取名“正觉寺”,供他们居住。清朝时改名为正续寺。\r

在出逃的三十八年,应文往来于滇蜀黔桂粤之间,足迹遍布狮子山、白云山、高峰山、飞虹山……却再未到过烂柯山,朱棣也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他。\r

直到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为了救被骗子杨行祥牵连充军的几十个和尚,应文才不得已透露了自己建文帝的真实身份。\r

钦差大臣不敢怠慢,马上向正统皇帝汇报,正统皇帝于是将应文秘密迎入大内,让曾经伺候过他的老太监验明正身后,供养在宫里,宫里人都尊称为他为“老佛”。进宫后的第二年——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年底,“老佛”就圆寂了,享年六十四岁。\r

正统皇帝命将其葬于北京西山,不封不树,碑文只刻“天下大法师之墓”,那玉璋也就从此下落不明了。\r

今天我们在狮子山看到的这些对联,就是写这件事情的。 \r

1、沧桑变太奇,可怜一璋一钵一袈裟,匆匆把君王老了,直到那华发盈头,面目俱非,听夜静钟声,皇觉始归正觉;\r

黄粱梦已醒,回忆走东走西走南北,处处都荆棘丛生,何如这昙云满地,庄严自在,看潭澄月影,帝心默印禅心。\r

2、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r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r

后记\r

再说那朱棣, 命令自己的大军退守龙江驿, 本人则犹犹豫豫的在金川门外扎下营寨。如今已是胜券在握,如何安置那书呆子气的皇帝侄儿却成了大问题——要公然夺位,毕竟还是有些不妥。正在朱棣内心天人交战间,却忽然有人来报,宫中起火!朱棣不由大惊失色,马上命人入城救火。\r

这时刚好太监送铁箱到,朱棣也来不及看了,先救火才是。火救灭后,虽然找到数具尸体,但都已经烧的面目全非,不可辨认了。\r

朱棣只得令人打开铁箱,马上看到了剩下的那三幅卷轴,见缺了一幅,自然心中怀疑,遂亲自审问那些来不及逃跑的官员,终于有一个扛不住鞭子的官员招了,说出了朱允炆剃度出走之事。\r

朱棣这才明白,侄儿已将皇位让给了自己,但尽管如此,朱棣还是不能彻底放心,因为就目前的客观情况来看,建文帝只要不死,对自己始终是个威胁,长江以南许多地方依然效忠建文帝,中都凤阳有忠于建文帝的孙岳镇守;背后的山东还在铁铉掌握中;淮安有托孤大臣梅殷“拥兵淮上”;云贵地区的黔国公沐英之子沐晟也未臣服。\r

当然,此事他是万万不能对天下明说的,他只好一面宣布建文帝已自焚而死,废除建文年号,准备登基,一面派人去寻找已经出家的朱允炆,并在南京兴建“大报恩寺”以待 ,希望能报答朱允炆的让位大恩。\r

朱棣对外宣布,将 朱允炆以帝王之礼葬之 ,并追谥为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此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一个“让”字,也可以算是大明王朝对朱允炆的一种最终肯定。\r

在朱棣登基后,又派出胡濴,郑和等人多次在国内外寻找朱允炆,最终未果。\r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七月,朱棣在应天称帝,年号永乐。\r

作为大明王朝历史上与朱元璋并称为“祖”的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在看了剩下的三幅卷轴之后,不动声色,依旧锁入铁箱,令人置于奉先殿密室之中。\r

朱元璋晚年曾对国都的选址不甚满意,曾说“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维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r

到后来,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果然迁都北平,改为北京,又将那箱子一并带往北京,并仍然藏入奉先殿密室。\r

余下两幅卷轴的内容如下。\r

第三幅,左首六字:至俘而平第三,画的是一位年轻帝王,立在土丘之上,被几个手执兵器的番兵,团团围住,无法脱身,眼看就要当了俘虏。左端注释为:北元胡虏,狡诈凶残,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子孙当常屯兵北疆以备之,朕归天五十余年后,\r

朕之后世子孙继大统者,如亲征失败,被擒,众臣可择其弟兄子嗣中较年长者立之,方可破敌投鼠忌器之奸计也。\r

第四幅, 左首六字:至缢而休第四,画的是一人身穿内衣,光着左脚,披头散发自缢在一棵树上。注释为:我朱氏帝业,共得天眷二百七十六年,自古以来,一姓天下,终有完结之时,此天命难违,不可抗也。\r

对于军事才能比起朱元璋也毫不逊色的永乐大帝朱棣来说\r

,两百年之后的事情,他自然管不了,但是五十年后,算下来还是自己的孙辈在做皇帝,怎么能就当了俘虏呢?不行,必须先下手为强!\r

于是朱棣以追讨华夏传国玉玺为名,一共五次北伐蒙古,而且其中有四次是亲征,最后一次竟死在了回师途中的榆木川(\r

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几次北伐打得蒙古最强大的鞑靼部龟缩一隅,却让相对弱小的瓦剌部乘机崛起。而朱棣的重孙朱祁镇还是做了瓦剌的俘虏。\r

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去世,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在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由明世宗朱厚熜改庙号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r

后来,在三大殿大火中逃过一劫的铁箱还被一位太后、两位皇帝打开过。他们分别是明英宗的母亲孝恭孙太后、嘉靖皇帝和天启皇帝。\r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 “土木堡之变”后,正统皇帝朱祁镇被蒙古瓦剌军俘虏,他的母亲孙太后打开铁箱,在于谦等人的支持下,根据祖训另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挫败了瓦剌人“挟天子以令天朝”的阴谋。\r

继承堂哥明武宗朱厚照皇位的,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公元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皇帝,他由于好奇打开过铁箱,对于先祖的未卜先知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惜走错了方向,把此异能归为神道,从此痴迷于修炼丹药,求仙问道,慢慢心理变态,虽然在"壬寅宫变"里没被宫女们勒死,最终还是死于丹药过量。临死前幡然悔悟,无奈地将卷轴锁入铁箱。\r

还有就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这位工程师皇帝打开铁箱,根据卷轴屈指一算,大明江山已经危在旦夕,内心之惶恐可想而知。可惜他也只是走对了一半方向,他多次向葡萄牙在澳门的铸造厂购买红衣大炮,更在宁远大捷之后想方设法要设计出威力更加巨大的火炮类武器。\r

可是当时的科技水平实在有限,实验过程又缺乏安全措施,于是造成了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5月30日的皇家火药厂局——王恭厂大爆炸,该爆炸引爆了贮存在那里的约一千吨火药,正在工作的数百匠人和周边上万无辜群众瞬间殒命,连附近两吨多重的石狮子都被冲击波推移百步。由于头天加班太晚,而没有准时上班的朱总工程师虽然幸免于难,但却也吓得不轻,只得也把卷轴锁回铁箱,并于次年英年早逝。\r

又过了十七年,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天启皇帝的弟弟,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崇祯帝无比悲愤地咬破手指,奋力留下血书遗诏:“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随后在绝望中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在一株老槐树下自缢身亡,时年35岁。贴身太监王承恩对着崇祯遗体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礼后,也以身殉国,吊死在老槐树旁边的海棠树上。\r

根据野史记载,当初大内奉先殿(奉先殿乃是大明皇室供奉祖先牌位的宫殿,相当于皇室的家庙,南京、北京都建有。)中有一间密室,看管的十分严密,专门保管各种皇家密宝,相传其中有诚意伯刘伯温所藏的铁箱在内,说没有重大变故不能随意开启。而朱由检从继位就一直处在内有奸佞魏忠贤“夫妇”,外有强敌努尔哈赤的焦头烂额状态,以及更加致命的腐败吏治、自然灾害和农民起义,他到死也没有想起来打开铁箱看看。\r

其实老祖宗朱元璋还是替他留了个应急方案的:明朝禁卫军自洪武年间就有个惯例,在西华门设马厮和兵器库,常年备有一定数量的快马、宝刀、强驽,手銃。朱棣迁都后也依然承袭父制,而且朱棣甚至在南京还留有一套完整的政府部门。但是大明王朝的覆灭犹如摧枯拉朽,崇祯皇帝最终失去了实施这些逃跑方案的机会。\r

北京城破之后,那铁箱被逃出的宫人所获,经数年辗转,又回到朱明皇室后人手中,后人开启来看,看到是三副绘图卷轴。那最后一副:绘图中人模样,身穿短衣,光着左脚,以头发覆面悬在空中,与传说中上吊后的崇祯帝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区别。

以上内容出自小编的科幻小说《朱明玉璋考》,请不要当成史料观摩,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