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普通話,皇帝上朝如何面對各地方言的轟炸呢?

JJ-魅力值Ax小豪


我們都知道,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語言豐富而紛繁複雜。即使是同一個地區,人們在某些詞語的發音上就不盡相同,這就是所謂的“十里不同音”。

據統計,我國現在正在使用的語言就有80多種,僅漢族語言就有七大方言區。但現代人絲毫不用為此擔心,只要你會說一口比較標準的普通話,就能走遍天下都不怕。


可是古代的時候,語言比現在還要複雜,不同地區,不同方言和語種的人們到了一起怎樣溝通,皇帝上朝了又怎麼和大臣交流呢?會不會像百鳥朝鳳一樣,讓皇帝老兒急得頭大呢?

其實“普通話”古已有之,只不過叫法不同而已。

周朝的時候,就有了普通話,那時候的普通話叫“雅言”。

雅言是根據哪裡的話為標準呢?

我們知道東周的首都是洛陽,周天子是河南人,雅言當然是以河南話為標準了。只不過那個時候的河南話跟現在的河南話完全不是一種東西哦。

周天子是老大,全國各地的諸侯來覲見的時候,自然不能南腔北調的,都要說雅言,時間久了,諸侯國之間的交往也用雅言。周天子也命令手下對雅言進行總結和發展,對聲韻進行完善,總結出一套發聲的規律,還編撰有這方面的專著。


春秋時期《論語》中就有對雅言的記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可見雅言的應用範圍之廣和影響之大。

從周朝後,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一個朝代的官話是以這個朝代的首都所在地或者統治者講的話為標準制定的。秦始皇統一六國了,大家都得說“秦腔”,也就是陝西一帶的話,作為當時的官話。

專家把周秦漢時期的語言叫上古音。三國和魏晉以及兩宋,政治中心在河南,官方語言就以中原語言為標準,這個時期的官話是中古音。元代以後的官話就接近我們現在的普通話了,專家把它稱做近古音。

中國曆代的官方語言原則上還是以中原話為標準,沒有太大變化。 後來由於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入侵,北方民族南遷和漢族融合速度也加快,他們的民族語言對漢族語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元朝時候,統治者把元朝首都大都(北京)話當做“普通話”。併為此專門制定了發音標準。從那時候起,北方的各地方言受到大都話影響向大都話靠攏。

學者認為,大都話失去了唐朝、宋朝的“普通話”特色,是蒙古式的漢語。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把唐宋制度當做典範,恢復科舉,並致力於傳統漢語言的恢復。參考傳統漢語言和南京話,編撰了明代的“普通話”發聲的標準專著《洪武正韻》。   

清軍剛入關的時候,把滿語定為官話,到了清朝中期才允許官員上朝說北京話。以北京漢人說的方言作為全國通行的語言,就是從清朝中後期開始的。


到了清朝末年,國內外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特別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國語”這個名詞在國內傳播開來。(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後大力推廣日本語的共同語,日本人把日本語的民族共同語叫做國語。)

中華民國成立後,以北方話為基礎的北京話的地位從官話提升到了國語,作為了全民通用語。

不管哪個朝代,誰想要當官,必須要學會說當朝的“普通話”,不然的話別說到皇帝身邊工作,就是進京當官的機會也很少。

實際上,滿朝文武能有機會和皇上搭上話的大臣沒有幾個,能在朝堂上遞個奏摺就不錯了。真有機會面聖,不會說普通話可就壞事了。

當時梁啟超進京考試後,光緒皇帝專門接見他,梁啟超有滿腹經綸要對皇上講,怎奈不會說普通話,一口地道的粵語嘰哩哇啦說了一晌,光緒也沒有聽懂一句。作為皇帝的心腹,原本要做朝廷大員的梁啟超,只得了個四品官去做。 由此可見,說好普通話多麼重要。


小約翰


朝堂之上皇帝正襟危坐,朝堂之下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臣。皇帝一聲:“啟奏!”,如果下面方言聲一片,且不論這些方言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這些方言讓皇帝頭大是一定的。歷史上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1728年,雍正帝在召見閩廣一帶的官員時,因為聽不懂,非常生氣。他曾經說,每當和大臣聊政事時,閩廣官員的那些話根本就聽不懂。如果把這樣的官員安排到外省去工作,下達個命令啥的能說清嗎?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事,惟有閩廣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讀訓諭,審判詞訟,皆歷歷清楚,使小民工曉乎?”

雍正就想了個主意——開辦“官話培訓學校”,他讓福建、廣東兩省督撫重金懸賞會說“官話”的人,在各省教語言,推廣基於北京音的官話,建立“正音書院”(糾正讀音)。另外,對科考人員例如:童生、秀才、舉人們,規定8年內學不好官話,免考!這是要和官位前途掛鉤呀,所以雍正一聲令下,全國紛紛學習,普通百姓閒暇之餘,也都在效仿學習“普通話”。


“舉人生員鞏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準送試。”

最終1909年(宣統元年)以北京話為基礎確立國語標準音,並且繼承到民國,北洋政府時期成為民族共同語。

那麼之前的皇帝是怎樣應對語言不通的呢?

古代皇帝們都有自己的“官方語言” 。中國曆代官方語言從遠及近有:雅言、正音、官話等不同稱呼。這些都有一定繼承性,但是因著朝代的更替、變遷、定都不同、人口遷移等因素,語音逐漸改變。

一、秦朝,朝代越往前,大臣們的語音就越沒有那麼複雜。提起最早的皇帝,大家馬上會想到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是他統一六國,統一了語言文字。


秦始皇上朝時,幾乎不存在大臣們奏事聽不懂的情況,就算有個萬一,可以寫下來讓他過目。那時各國人員往來也不存在語言交流的困難。據記載,在商朝時人們說話全部用的是中原雅音。雅音,這裡姑且叫做普通話吧。直至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之所需,人們的共同心願就是統一說“普通話”。

歷史上最早的通用語言雅言。據記載,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自此,洛邑的語言就成為了整個東周時期雅言的基礎。戰國時期大批的辯士各國遊說,孔子周遊列國,歷史上都不曾有任何關於“有翻譯官同行”的記載。孔子講學時,他的數千弟子打哪兒來的都有,孔子是使用雅言來講學的。

二、漢代、西晉以“洛語”為本國的普通話,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漢朝的漢語標準語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

三、隋代,隋文帝楊堅推廣共同語。隋文帝隋朝的開國皇帝,他是今陝西省華陰市人,隋朝統一中國,定都長安。由於當時中國北方地區長期在北方遊牧民族統治之下,語音發生很大的變化,隋文帝命陸法言等編著《切韻》,以金陵(南京)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唐承隋制。隋、唐國語為“漢音”,或“秦音”。



四、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制定《唐韻》作為唐朝標準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這樣大臣們和各地官員都就有了統一的語言。有學者認為,根據中古音韻所擬的唐詩讀音,便與今日的粵語極為相近,指粵語為唐代正音並不為過。

五、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而在北宋亡國後,南宋時代的劉淵又基於《廣韻》著《平水韻》平水是舊平陽府城(今山西臨汾市)的別稱,因該韻書刊行於此,故名。唐宋時代洛語發展到到最高峰,達到一字一音,周邊國家都學習洛陽官話。

六、元代,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元代朝廷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漢語為域內共通語的標準,稱為“天下通語”。元朝漢語語音的標準仍然是唐宋以來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原汴洛音,可以由元初周德清所編《中原音韻》得到了許多驗證。

七、明朝,開始以官話為官方語言,以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為基礎(稱為“中州音”),形成漢語共同語系統,稱為“正音”,當時的“南京話”是明朝的官話。明永樂年間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話成為當時北京語音的基礎。


八、清朝,元朝時舊北平話與南京話融合在一起再融入滿族語音這樣就形成了北京官話,雍正時期就是用北京話正音教學。

綜上,各朝各代的皇帝,為了便於與大臣進行交流,或者說全國上下人與人之間的便於交流,規定學習統一的官方話。所以朝堂上不存在方言轟炸的現象。


小姐姐講史


人的口音從小形成,如果沒有嚴格的訓練,許多人是很難改變自己的口音的。在這方面,皇帝會有一些困擾,但不會太嚴重,應該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其中原因,大概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確實有一些官員的口音比較重。比如南宋時的楊萬里是江西吉水人,宋孝宗曾經要搞一個儀式,為八十歲的宋高宗奉上尊號,宰相推薦楊萬里充當讀冊官,在殿上朗讀冊文,但宋孝宗不同意,理由就是他口音太重,別人聽不懂。

第二,皇帝上朝不是開討論會,有機會發言的都是特定的大臣,許多議題事先都有奏疏呈上來。而且,能夠參加朝會的,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官員,經過多年的教育,本身口音就比普通人輕一些。個別口音重的大臣,會盡量用書面語來說話,別人相對容易理解。

第三,許多時候,皇帝與大臣之間是文字往來,而且中間還有內閣和六部官員,不會有什麼障礙,特殊情況下才會與大臣面對面交流。

比如,明末的袁崇煥是廣東人,口音應該很重,崇禎皇帝曾經說過一句:“守遼非蠻子不可”,他把袁崇煥稱為蠻子,說明已經注意到袁崇煥的口音。但在平臺召對的時候,二人的交流比較深入,也沒有什麼障礙。這其中,其實是雙方都很注意調整的結果,聽的人用心聽,說的人儘量向書面的發音靠攏。


於左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遙遠的古代社會文化還沒統一,而皇帝和文武百官又是出自不同的地方,這一到朝會上可就熱鬧了,五花八門的方言湊到一起,一定是一個很熱鬧的場景,各位就自行腦補吧。下面我們來說說在沒有普通話的古代皇帝是如何跟大臣們交流的。

其實,中國曆朝歷代都是有官方指定語言的,並且大都以洛陽音為基礎,也就是當時的“普通話”。不同朝代的官話是有一定繼承性的,隨著政權的變遷、都城和疆域的變化以及人口的遷移等因素的影響,官話也在不斷地變化著。而我們的現代國語是在古中原洛陽音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周、秦、漢時期的官話

周朝定都洛陽後,大肆分封諸侯國,鼎盛時期全國有800多個諸侯國,面對如此數量之大的諸侯國,管理上是一個大麻煩,所以從那時候,《周禮》隨著洛陽音就開始向全國普及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對文字和預言進行了統一,並採用洛陽音作為官方語言,一直東漢時期,都是採用的洛陽音為官方交流語言,並將洛陽音稱作“洛語”,將官方語言稱之為“正音”、“雅言”,或者“通語”。

兩晉、南朝時期的官話

西晉定都洛陽,採用的東漢的官方語言洛語,永嘉之亂後,東晉定都建康(南京),然後洛陽音就跟吳語相結合形成了金陵雅言,一般叫做“吳言”,南朝四國都是採用吳言為國語。

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的官話

北朝五國定都都在北方,洛語、安陽、西安等地,隋朝統一中國後,專門編寫一部關於發音語法的書《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融合形成了長安官音,也叫“秦音”。隋唐時期定都西安,並以洛語為東都,這就加速了少數民族語言的融入。

兩宋、元朝時期的官話

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仍然是以洛陽雅音為標準,而元朝起初的法定國語為蒙古語,定以元大都北平以後,將漢語定國語,並稱為“天下通語”,也是以洛陽雅音為基礎,並且還專門編制了關於語言發音的書籍《中原音韻》使漢語國語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明朝的官話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後,還專門編纂了《洪武正音》,官方語言採用的是結合了中原雅音的南京話為官話,朱棣靖難之役後,大批移民湧入北京,就形成了南京官話又融入了北方官話的局面,一直到清朝中期都是以南京官話為官方語言。當時大明王朝的諸多藩屬國也是採用的南京話為官方語言。

清朝的官話

清朝入關之前是以滿語為國語的,入關後為了能更好的統治中原,漸漸形成了以漢語為國語的局面,雍正朝時專門設立了正音館,以推廣以北京方言為主的北京官話,到清朝後期漸漸取代了南京官話。溥儀繼位後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語言管理機構叫“國語編審委員會”來推廣北京官話。


由此可見,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應對方言的策略,儘管這樣,歷史還是有不少因為皇帝聽不懂方言鬧出的笑話,篇幅之限,就不做贅述了。

<strong>


古曲古風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就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漢字的作用。

中國北方話和南方話,堪稱天壤之別,甚至很多地方相隔十里八里,說話都不一樣。

然而,就是因為有漢字,中國才沒有分裂,因為文化聯繫在一起。

對於中國人來說,口語聽不懂不要緊,但書寫漢字都是一樣的。

所以,官府的公文暢通無阻,各種信件和契約都全國通用。

皇上不需要會地方話,就可以輕鬆統治全國。

自然,如果地方官到一些地方口音太重的地方上任,也許需要帶著會當地話的幕僚的。


薩沙


普通話產生於現代,在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可是沒有普通話的。而當時大臣來自五湖四海,那麼上朝的時候,皇帝和大臣是如何交流的呢?

你可能現在腦海裡會這樣想:

“各位艾西,豬尾巴!不要醬瓜,鹹菜太貴啦!”(各位愛卿,注意啦!不要講話,現在開會啦!)

皇上說:“請丞邪醬瓜!”(請丞相講話!)

皇上:“艾西們,今天的飯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愛卿們,今天的飯夠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醬瓜,我撿個狗屎給你們舔舔……”

(不要講話,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聽……)

要真是像這樣上朝,皇上和大臣直接說相聲去得了。那麼具體這麼解決的呢?

其實上朝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在先秦時期,秦統一之前,周公制禮作樂時官話就是周禮的一部分,稱為中原雅音。《詩經》中的“風雅頌“的“雅”就是這個。這也就類似於現在的普通話,稱為“官話”。

在秦朝時,秦始皇在全國統一文字,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使用小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文化的統一,另一方面則是統一朝廷大臣上表奏章時所使用的文字。文字可以統一,那麼當皇帝和五湖四海的朝廷大臣們面對面交談時該怎麼辦呢?其實皇上和很多大臣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便出臺了一項政策,對各個民族實行“民族共同語”的措施。

在秦以後,漢承秦制,直至北宋,官話基本就是中原雅音和關中方言的融合,北宋官話又稱河洛讀書音。在宋以後的元,明早期,南京話成為當時的官話。在明清時期,由於政權首都在北方,許多上京應考的人,多數都學習北京話,這也就是現在的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緣由。

官方語言有了,為了防止官場上各處的人交流不暢,朝廷便有規定,入朝為官之人,一定要會說官話。雖然朝廷官員都講官話,但是在古代通訊交通不發達,也沒有能夠用來學習的電子設備,人們沒有學習通用語言的通道,於是各地的方言存在非常頑固,口音問題也很重。就算是官員,說官話口音也很重,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曾國藩。

要說推廣古代“普通話”最上勁的,還得數雍正。1728年,雍正帝下令將北京話定為官方用語,北京話的地位迅速提升。於是,雍正帝下令,福建、廣東兩省的督撫要建立正音書院,聘用教官教授官話,童生、秀才、舉人們,八年內必須學成,否則就不許參加科舉——學不會,就別想當官了!在明末的農民起義戰爭中,首任闖王高迎祥就吃了語言不通的虧。明朝調來遼東邊軍鎮壓農民軍,史載“邊軍無通言語,逢賊即殺”——邊軍聽不懂農民軍的西北方言,逢敵必戰。

中國國土廣袤,地大物博,讓人們都學會普通話是一項好大的工程,那是建國以後,1956年,中央國務院發出的指示,推廣普通話,以北京話為基礎,北方方言為輔,參照書中白話文的例句例形,指定的一種語言。普通的意思是:普遍通俗簡單易懂,使人們容易接受,比較好學。

因此,古代皇帝和大臣上朝交流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如果有個別說不清楚的,也有奏章文字來說明。




詩酒伐木累


皇帝的這個煩惱其實孔子早就遇到過,而且孔子也很完美地想出瞭解決辦法。

大家都知孔子號稱弟子三千,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地方,說著不同的方言,孔老師的課堂遠比文武百官的皇帝朝堂熱鬧多了。

孔老師為了確保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便選用了一種通用語,所謂“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這個“雅”指的就是孔老師所選用的雅言。“雅”的本意是正,雅言就相當於那個時代的“普通話”。

孔子之前的商朝甲骨文、西周金文也都有“普通話”的意味。所以,不論是皇帝還是更早前的商周之王,為了“達其志,通其欲”,早就在語音文字上搞統一了。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想法並不是憑空而來,先秦歷史早有先鑑了。

漢朝時期的普通話叫做“正音”、“通語”,西漢定都長安,關中話是通語的基礎。東漢時遷都洛陽,“洛語”在通語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到了東晉南朝時,金陵音成為官話通語。隋唐時的通語則又迴歸到關中長安音。

可見,要想入朝當官,掌握京地口音是必備技能。

南宋時期的官語通話比較特殊,北宋的“開封音”隨著北人大量南遷而“南染吳越”,南北語言的碰撞最終使“江淮語”成為那一時期的官話,以至於今天的杭州話仍然帶有一些北邊方言的色彩。

而在元明清時期,皇帝甚至採用強力手段推廣“普通話”。比如,元代要求蒙古族兒童就學是須講中原音,若在學堂上發現講方言土語,就要被打板子。清朝規定“舉人生員貢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準送試”,學不好官話就不準當官,當了官的也不準升級。

所以古代是有“普通話”的,皇帝雖然不大可能從每個人嘴裡都聽到標準的“普通話”,但朝堂上也是不可能上演原汁原味的方言秀的。


讀歷見聞


如果光是看電視劇,可能根本想不到,那皇帝在上朝的時候,滿朝文武都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君臣交流順暢,毫無阻礙。

當然啦,在古代,在普通話還沒有普及之前,各地都說自己地方的方言,當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到一處,共同論事,就沒那麼簡單了。

雖然古代沒有普通話,但是歷朝歷代也在極力解決這個問題。

先秦

早在先秦時期,無論是各個諸侯國,還是所謂的北方的蠻夷,他們之間能夠正常溝通,依賴的就是一種叫做“雅言”的東西。

一聽這個名字就非常的高大上,事實上它確實是當時的諸侯貴族普遍使用的一種語言,雖然各國貴族的方言都不一樣,但是大家一說雅言就都明白對方是什麼意思了。

漢至西晉

從漢朝一直到西晉時期,由於這些王朝的都城全都在中原地區,位於長安到洛陽一線。尤其是東漢和西晉都把都城設在了洛陽,這也使得由洛陽話發展而來的“雅言”成為古代人們的普通話。

東晉

西晉滅亡之後,北方大批的貴族和士大夫全都逃到了南方,這些人雖然來到了南方,但是卻依然保留著自己的口音。

名士謝安當年來到南京城之後使用洛陽口音讀書,引起了當地人的轟動,那時候的南京人覺得洛陽口音實在是太好聽了,一時間整個南京城的百姓都學習這種口音。

這一時期雅言融合了南京地區的口音,成為東晉時期的普通話,因為融合了兩個地方的口音,導致最後既不像南京話,也不像洛陽話。

隋唐

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鼎盛的時代,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都重視漢字讀音的統一,隋唐兩朝都編纂了書籍統一讀音。

這個時候的政府認可的普通話被稱為“漢音”,其實就是融合了洛陽話以及其他地區的方言而成的一種讀音標準。

北宋

北宋建立之後,他們對於標準讀音的規定更加嚴格,在此之前漢字雖然只有一個,但是讀音卻有好幾個,宋朝丟棄了這個弊端。

北宋的都城就位於河南,因此他們的使用的普通話也就是河洛地區的方言作為標準的。

元明

蒙古人入侵中原建立了元朝,作為外族統治者他們自然想要推廣自己的蒙古語。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為了消除語言中蒙古語的影響,便開始全國重新推廣宋朝時期的普通話,因為最初明朝的都城在南京,因此明朝的普通話多少帶有南京口音。雖然後來朱棣遷都北京,但是依然沒有改變這樣的口音。

到了清朝,別的不說,清朝家法對皇帝是有要求的,作為皇位繼承人在小的時候就必須要學習滿、漢、蒙、藏這四門語言,這可是相當於需要從小學習至少三門外語,這個課業也是一點都不輕鬆啊。

到了上朝的時候,不說下面官員能不能互相交流,皇帝自己就能聽懂所有人的話。

以上就是中國古代“普通話”的發展歷史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你還真是多慮了!

中國地廣物博,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如果官員們跟皇帝交流都用自己的家鄉語言,豈不是能把皇帝逼瘋?

所以從周代開始就有了官方語言來方便行政交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官話。周朝稱之為雅言。

中國曆代官方語言有雅言、正音、官話、國語等不同的稱呼,也是不同時期“普通話”的定義。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官話有一定繼承性,同時因政權的變遷、定都的不同、人口的遷移等因素,也在不斷變化。

例如東晉使用的金陵雅音,明朝使用的南京官話,大多數政權使用的洛陽讀書音。

雖然隨著時間的發展,各種口音都有所變化。但歷朝歷代,都有些自己的官方標準音。根本不用擔心你所設想的那種情況!

雅音、官話、正音、國語等雖然名稱不叫普通話,但它們在古代的作用就是普通話!

在古代做官你要是不會官話,然後又用方言跟皇帝對策,皇帝分分鐘教你做鬼😂


璨若朗星


說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現代人掌握這個技能挺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現代社會普通話的適用面越來越廣,如果我和別人交談用我的家鄉方言,對方可能聽不懂,但是說普通話就算他不能完全明白我,但他至少能理解我的意思。

其次,普通話現在是公共場合下的標準語言。假如在車站,或者是機場,想要詢問一些事情,普通話絕對是最好用的。因為這些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上崗前都曾經過普通話培訓。

最後就是人人都講普通話,能體現出國民文化素質,展現文化方面的凝聚力。普通話的好處還有很多,在此不再贅述。但是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也總結出了它最大的優點,那就是方便不同方言之間的人溝通。


這就引出了我們的問題,古時候沒有普通話,那君主上朝時怎麼和下面人交流呢?

古時為了溝通方便,有沒有采取過語言統一措施呢? 不同民族之間語言不通影響交流的問題古往今來都是存在的。今天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了普通話,古時候自然也有類似的舉措。

比如說元朝建立政權後,因為統治階層是少數民族,說的也不是漢語。於是就頒佈政策,將官方語言定為蒙古語。這樣大臣公幹以及上朝的時候都要說蒙語。但後宮和民間沒有固定規定,可自由選用。

同樣,清朝將其官方語言定為滿語。但是因為康熙帝時期漢人臣子數量增多,後來滿漢兼用。到清中葉以後就全部採用漢語了。


這裡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這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無論將官方語言定為哪一種,最後或多或少都會採用漢語。 古時不同朝代的官方語言變化大嗎?統治者以哪裡的語言為基礎創造官語?

一般來說,因為不同時期都城位置的不同,選用的語言多少也會有所不同。細看官語的歷史,我們可以追尋到周朝。當時統治者以汴、洛地區(當時的中原)的發音確定官語,並將其稱為“雅言”。後來《詩經》中風、雅、頌中的“雅”便指的這種語言。

西晉時期後,官語的發源地產生了變化,地理位置向南移動了一些。此時的官語以南方金陵的士人的口音為準,但並沒有完全放棄此前的北方版本,而是分裂成為兩支。

順帶一提,金陵就是南京的前身。隨後到了隋唐時期,又對語言進行了一些改動。隋在金陵音基礎上加入了洛陽音,唐則完全放棄金陵,只留洛陽音,並以其為準。

此後一直沒有什麼變化,直到明朝開以南京音為官語的先河,此後一直到清中葉一直採取南京音。甚至當時朝鮮日本,來中國面聖時也說這種語言。



官方語言是所有人包括老百姓都要說,還有僅大臣們說?

除去早期的時候,官語一般都有三個主要功能。

第一,用於官場內的溝通。也就是說官語可以讓來自不同地區的官員暢通交流。同樣,面對皇帝時也是這個道理。官員在朝堂上進諫,發表意見乃至吵架都要說官語。

第二個功能是滿足經商者和闖蕩者的需求。古時候,客商往往要在全國南北東西到處走,每到一個地方談生意肯定要說話。但是要讓一個人能把全國的方言爛熟於心太難,因此這時候也需要官語來幫忙。不過這對客商要求不高,只要能說清楚,讓對方明白意思就行,不需要說的太熟練。

第三個功能,就是各朝各代文化專制的需要。歷史上,不管哪個民族是統治階層,他們的官語一般都是本民族語言。這並不是因為強迫症,而是為同化下層百姓。當所有人都熟悉這個民族的語言,並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時候,他們的政權也就穩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