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词造诣,比起古人如何?

醉翁人494


《红楼梦》诗词

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曹公最厉害的就是不仅能写出林黛玉水平的诗,也可以以香菱的口吻学诗。

全书诗词或谶,或寓,

皆意味深长。比起古诗,别有一番风味。而且结合着语境,文旨细读,更能意会到其中的奥妙。不像古诗,我们只能通过字里行间去了解,只能知其本意,至于更深层次理解还要借助于释义或注解。

《红楼梦》中的诗就像水草,取出水,即不好了,放在水中,却熠熠生辉。


剪初


据说《红楼梦》书中共有一百多篇诗词作品,有的是写景的,如《太虚幻境楹联》,大观园的封额,有些是作者的感言,如《作者题絕》,有的則是专为刻画人物服务的,如《葬花吟,汪凝眉》等,历来专家学者对其是褒贬不一的。有的大加赞扬,有的则认为水平一般,更有甚者贬其低劣。作为笔者只是一介农夫,对于象曹雪芹这样的大家,是无资格妄加评说的。只能浅谈一下自已的看法。

一,纵观书中的一百多首诗词作品,有的是曹公的自题,有些則是模仿前人的,有些则完全直接引用别人的作品(如书中的很多行酒令),如果把这些诗词作品单独列出別说和古代诗人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比较,就是和清代的诗人龚自珍,袁枚等诗人相比,也逊色多了。但放在小说《红楼梦》中,则相辅相成,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正如当代作家,诗人木心先生所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诗词好比水草,放在水中还是水草,一出水便不行了。

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词是专为刻画人物所用,既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令,性格,又要兼顾诗词的格式,特点,就好比"戴着镣拷跳舞",是有很大局限性地,并不代表曹公的真实水平。如《葬花吟》一诗,既要照顾到林黛玉的性格,心理活动还要符合一个十六,七岁少女的年龄。再如薛蟠的行酒令,廖廖几句就把一个性格粗野的"膏粱子弟"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再说《红楼梦》必竟是一部小说,如果把一部小说中的诗词,用来和社会上真正诗人的诗作比较,也是“失之公允”的。

三,无论咋说,农夫认为《红楼梦》都不愧为一部世界级的精典作品,曹雪芹在书中所写的诗词也很符合书中情节的需要及人物的性格,好比锦上添花,为《红楼梦》能成为精典之作增色不少。


秦一农夫


我们把《红楼梦》中的诗词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肯定是高下可见的,这里有贾环、贾兰的“姽婳词”,有邢岫烟、李纹、薛宝琴的"咏红梅花″,有香菱的"吟月三首″,还有赖和尚的、贾两村的、甄士隐的,更有宝钗、宝玉、黛玉的。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作者曹雪芹写的,而且是为他书中的每个人物定做而写。

既然是为人物定做而写,由于人物的水平参差不齐风格各异,那么作者写出来的诗词也就不一样了,既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又不能风格统一。但熟悉《红楼梦》诗词的人会知道,我们能够把诗词和人物对应起来的,如"草木也知愁,少华尽白头″,出自林黛玉之手;又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自薛宝钗之手。一则悲情一则积极向上,这与人物的性情完全吻合。

应该说曹雪芹在诗词上确确实实是一个多面手,他可以用男人的笔写,也可以用女人的笔写;可以用少者的笔写,也可以用长者的笔写,可以说曹雪芹为人物写诗词无所不及。

而古人所写诗词,是我笔写我心。这显然与曹雪芹给人物写诗词是不同的。从写作能力上看,曹雪芹的诗词更见其功力。


文学与教育


易中天曾说过:《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首诗,《红楼梦》是至高无上的,是中国最后一首诗,所以是一首挽歌,诗的绝唱。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可以和《红楼梦》的作家平起平坐。

大家因为把《红楼梦》作为小说来看待,所以潜意识里“诗词”成了小说的搭配元素。现在很多人把纳兰容若吹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和曹雪芹有没法直接对比,不能说曹雪芹比纳兰容若优秀,之少不后于人。而且一个人的诗词水平不能从作品多少来判断,乾隆一生写的诗比整个唐朝所有诗人流传下来的诗都多。也不能单纯的以所写的诗词名篇多少来判断一个人的诗词水平。唐朝诗人张若虚就流传下来《春江花月夜》,可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的对于《红楼梦》中的诗词,单独从小说中拿出来,也可以集结成册,有很高的欣赏和学习价值。


久住青山Lee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诗词,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曹雪芹不是像有些无聊文人,为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编造一些荒诞的故事,把自己的诗赋夹杂其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创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在撰写小说的同时,把在小说情节中有必要写到的诗词,根据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文化修养,摹拟得十分逼真,成功。而且以头制帽,各个人物的诗词水平,格调完全符合人物的地位,身分。曹雪芹把"追踪蹑迹"地忠实摹写生活,作为自己写小说的美学理想,因而我们在小说中常常可以读到一些诗词,写得很不像样子,但从摹拟对象来说,却是非常成功的。要描写一群富有才情的儿女们赋诗填词已属不易,再要把各人所作拟写得诗如其人,都适合他们各自的个性,修养,特点,就更加困难。所以曹雪芹在小说中的诗词,与古人的诗词,没有可比性,沒必要纠缠这些问题。


陈老师224723857


  • 谢邀。
  • 此题前面已经答过。红楼梦这部巨著,几乎均是由诗词所架构而成。由此可见作者的文学造诣、诗词功力非同一般。
  • 仅就诗词言,一起始就充斥于巨著全篇。尤其是大观园中的各色人等、文学功底参差不齐,而曹公均能应付裕如、各赋其作,以达雅俗共赏、各具特色之效。这分寸、这角度、拿捏的恰到好处;这神态、这词组、阙阙等称,非诗词轻车熟路者实难驾驭。
  • 如咏海棠、赏菊、五美吟,甚至吃酒行令之作,哪一阙不都沁润着作者的心血及文彩?
  • 是啊,作者毕竟不单单是诗词,与唐诗宋词也不便类比、也无需和诗仙、师圣们去比。因为,红楼梦所留给世人的就足够了。

溯路之行2


我觉得对古代诗人的诗与小说中的诗要分别来看,古代诗人,像杜甫,李白,苏东坡,辛弃疾写的词,诗。这些诗人,词人的作品,如果说把(红楼梦》的诗词放在那些诗人,词人中去衡量,它实在不能说是很好的作品。而如果作为小说里面的诗词看待,那我觉得《红楼梦》中的诗词是了不起的。《红搂梦>判词里香菱的诗是这样的,"根并荷花一茎香"香菱是菱角,生长在水塘里,荷花也是生在水塘里的,所以说“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因为她从小就被拐走卖出去了,而且是在大妇淫暴下受尽屈辱和虐待,当然是“遭际堪伤"


成功29827


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华福苑诗词


曹雪芹先生是清代人,诗风与时代相连,多典故而深文周纳。诗在清代乃是上等。其古风犹胜近体,五言有摩诘风采,为近体中最佳。与唐宋相较,少豪迈清灵之气,却也胜在老辣沉郁,隐有义山之风。


一斗楼


觉得《红楼梦》就是一首博深、美妙的长篇诗,非一般诗词能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