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之变的历史真相是怎样的?赵高是如何发动沙丘之变的?

樱桃的家家


对于沙丘宫的那场政变,很多人都认为是胡亥、李斯、赵高三人联合发动的夺位政变。这并没有争议。但问题出在谁是主谋,当下就可排除胡亥。若他说主谋则与日后的白痴像相互矛盾,没有说服力。那么赵高和李斯谁是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包括史家都认为是赵高,但其中疑点颇多。不过首先开口的一定是赵高,毕竟李斯在此之前还不知道嬴政已死,问题就出在细节上。

如果从头至尾都是赵高一手策划(这也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那么李斯究竟是什么角色?密谋者、帮凶、棋子?恐怕难以服众,而且如果此说成立那赵高的问题更大。人心在变而如此认为的话赵高原本就是阴谋家,他是如何形成的总不能生下来就如此吧!从后来赵高与李斯的关系上来讲以及两人将嬴政运回咸阳的路上的诸多细节来看,赵高的野心是一点点放大的,李斯是完全没有察觉或者在同一辆站车上骑虎难下的。

事实应该是赵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经胡亥的哭求,同时蒙毅没有在场。嬴政未完的遗诏只字未提李斯如何,是的两者的心理距离变远了,同时赵高与胡亥的诉说以及李斯为自己的政治生涯考虑过多,最终决定发动政变。其实,当时的赵高并无实权,若李斯作为大秦丞相可以担待的起这一新兴国家的命运,无论何人也不会有机会发动政变的。在回咸阳的途中,一手的遮掩都是李斯做的,对于嬴政已死的消息文武大臣无一知晓。但这并不是说李斯与赵高同谋,而是赵高抓住了李斯内心的痛楚。

在回咸阳的路上,赵高不断的观察李斯。当赵高发现李斯的仓鼠行为心态以后,更大的野心逐渐增长,在赵高心中李斯由大秦丞相逐步变为自己铲除异己的帮凶甚至是棋子。这在赵高屠杀大臣的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李斯被完全束缚住了,直到自己下狱定罪腰斩之时大骂赵高为时已晚。李斯充其量就是帮凶谈不上密谋,因为直到李斯伏法三人都做着看似目标一样但终究同床异梦的事情。胡亥想做皇帝天下皆为玩物,李斯要大秦丞相执掌国政,赵高恐怕内心更复杂难懂。

虽然李斯与蒙恬的政见不和,但蒙恬死之前恐怕还是盼望李斯在铲除自己后会用自己的方式带领秦国继续走下去。但恐怕李斯使他失望了,政治家是斗不过阴谋家的。更何况对阵李斯的是谁都不会想到的隐蔽阴谋家赵高。


世界史图鉴


一、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去世后,赵高与李斯矫诏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乐游忘倦之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在巡游途中,忽觉龙体欠安,寒热交作,心神恍惚,言语狂谵,不知人事。及始皇自知不起,乃召李斯,赵高入谕,嘱为玺书,赐予长子扶苏,叫他速回咸阳,守候丧葬,意即使之返都即位。

岂料心怀鬼胎的赵高假意允诺,由于赵高与太子扶苏向来不合,其担心扶苏继承帝位后,对自己不利,而幼子胡亥昏庸无知,若胡亥继任帝位,容易控制。因此赵高暗中扣压了遗诏。而后采取偷梁换柱卑劣手段,威胁利诱丞相李斯,李斯妥协后,二人合谋篡改了始皇遗诏,废太子扶苏,矫诏令扶苏与蒙恬自尽。同时隐瞒始皇死讯,以咸鱼放其车上,混淆始皇尸体发出的臭味。回到咸阳後,他们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史称秦二世。

二、李斯、赵高共谋沙丘之变

对其沙丘之谋,历来都推首恶为赵高,这不难理解,因赵高阴险狡诈,乘乱混水摸鱼,其卑劣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始皇暴毙,道死沙丘,赵高包藏祸心,倡谋废立,开始挑唆胡亥,再次挑唆李斯;胡亥少不更事,为赵高所迷惑,然位高权重之李斯身为丞相、通侯,位至人臣,受始皇之顾命,乃甘心从逆,与谋不轨,是堂堂丞相所为呼?虽暴秦之罪,上通于天,不如此不足以致亡,但李斯身为丞相,应具相术,平时既不能匡主,临变又不能除奸,徒营营于利禄之私,同预废立之阴谋诡计,例以《春秋》书法,李斯应为首恶,而赵高犹其次者。

有了沙丘之变,赵高从历史上一个匆匆过客,于公元前208年李斯死后,继之为秦朝丞相。而后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夷三族。成为千夫所指,遗臭万年的可耻之徒!

而李斯曾是提出废除分封制、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车轨等一系列大政方针之高瞻远瞩,出类拔萃,才华横溢之士,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但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李斯最后还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而不得善终。两年后被赵高诬陷“谋反”,腰斩于市,并被夷三族!


手机用户德友之书斋


所谓“沙丘之变”,可以说是赵高以超强嘴遁战胜李斯的过程。

秦始皇死后,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死了,又没有册立太子,所以就秘不发丧。

赵高趁机扣留了秦始皇赐给公子扶苏的玉玺和书信,准备扶胡亥上位。

但是这件事不跟丞相商量,恐怕事情不能成功。于是,赵高的表演开始了:

1. 赵高对丞相李斯说:“皇上死了,赐有长子扶苏的书信,命令扶苏与丧会咸阳,并立他为嗣。书信还没有送出去,皇上就死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皇上所赐给长子扶苏的书信及皇上的符玺现在都在胡亥住的屋子里,册立谁为太子只在您和我口里说一句话罢了。这件事将怎么办呢?”李斯说:“你怎么能说这样亡国的话呢!这些不是做人臣的所能够议论的话题啊!”

2. 赵高说:“您自己想一下,自己与蒙恬比,オ能哪个强一些?功劳哪个高一些?谋略哪个强一些?天下对哪个怨恨大一些?与长子扶苏的交情哪个强一些?”李斯说:“这五样我都比不上蒙恬。你这样责问我是什么意思呢?”

3.赵高说:“我固然只是内官里面的一个跑腿的奴才,烧幸凭着能够断文识字进入了秦宮。我管事也有二十多年了,还没有看见秦固有免罢了的丞相、功臣的封地传两代的,最终都被诛杀了。先皇有二十几个儿子,这些都是你所知道。皇长子扶苏的性格刚毅武勇,容易信任别人而且身边已经有一大批心腹人才,他即位后必定要用他的心腹蒙恬为丞相。你最终不得不空抱通侯的大印回老家去养老,这是很明显的呀。赵高以前受诏去教公子胡亥读书学习,教他学习法律已经有好几年了还从来没有见他有什么过失的。他的性情慈仁笃厚,轻视财物而重视人才,虽拙于口オ但心里聪明明白。能够施尽札节来敬重人才的,秦国的各位公子还没有比得上他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立他为嗣呢?这些全在你一句话来定了。”

李斯说:“我李斯是奉皇帝的诏命来负责这件事的,只有听天由命了,怎么能私自考虑这样的问题呢?”

4.赵高说:”安全的事情可以变得危险起来,危险的事情也可以变得安全起来。安全和危险都捉摸不定,哪里还顾得上尊重圣上的遗愿呢?”李斯说:“我李斯,只不过是上蔡贫民区的一个普通老百姓而已,皇上宠幸我把我提升为丞相,并封爵为通候,我的子孙都是高官厚爵的,所以皇上临死的时候把国家的存亡安危都嘱托给我。难道可以辜负他吗?

忠臣为了效忠是不会惧怕死亡的,孝子如果不勤劳侍侯父母那就危险了,做别人的臣子就恪守自己的职责就行了。你不要再说了,你再说我就治你的罪。”

5.赵高说:“我听说圣人之所以迁徙无常,就是因为要根据时代的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看见了细枝末节就能够知道它的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世界的万物本来就是这样的,怎么能用固定的一种方法去考虑问题呢!现在天下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胡亥的手里,我赵高本能够得志呀。可是你呢?况且,自古以来外臣干预朝廷的事叫做惑,居官在下位的干预居官在上位的叫做。之所以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这就是必然的效应啦。你为什么这样的道理懂得这样晚呢?”

李斯说:“我听说古代晋国因为换太子的事情,闹得三世都不安宁;齐桓公兄弟们为了争夺王位,结果死的死,杀的杀;商纣王大杀宗室和亲成,不听劝谏者的忠言,结果国都被夷为丘墟,社稷灭亡了。这三个人背逆上天,最后都使得宗庙没有人祭祀。我李斯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呀,哪里有足够的智慧决定这样的事呢!”

6.赵高说:“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协力,就可以保你长久地享受荣华富贵;只要你我里外保持统一,事情就不存在表里,好办多了。你要是听了我的意见,可以保你家世世代代都能够称王封候,你也必将能活得像乔松一样长寿,像孔子、墨子一样有智慧。现在放弃了这个机会,不听从我的意见,马上就会祸及到你的子孙的。古人说,善于权变的人可以把祸转变为福。你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李斯一番感慨后,李斯终于点头答应听从赵高的意见。李斯平时以苛刻出名,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声望不够好;而且自己又不是扶苏的亲信,所以在赵高的利诱之下,关键的时候作出了错误的决定。


回望五千年


《史记》里记载的沙丘之变有两大疑点。第一是秦始皇帝是否被暗害;第二就是秦二世胡亥的帝王是不是篡夺的。而这两个事件的主谋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赵高。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秦始皇帝是否被暗害?

如果秦始皇帝是被赵高或是其它的什么人给偷偷的谋弑了,如果真的是“不得良死”,那之后肯定就会有相关的传言。但是人们从来只是对秦二世突然继位是否合法有异议,而对秦始皇帝的死基本上没有提出过质疑。 秦始皇帝晚年身体一直很不好,不然也不会急于寻找“不死药”。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在驾崩前三、四年就开始四处寻找“仙药”了:

“(秦始皇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 ;

“(秦始皇三十五年)卢生曰:'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

“(秦始皇三十六年)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 。

就像庶民百姓们岁数越大,就越相信养生之道一样,大人物们随着年纪的增长,往往会痴迷于玄学。秦始皇帝对成仙得道的渴望,表明了他的身体状况是每况愈下。后来强打精神去巡游,在平原津重病不起,在转移到一百多里之外的沙丘平台宫后便驾崩了。至于说秦始皇帝是赵高所弑,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赵高当时没有和李斯、胡亥共谋,而说服这两个人,赵高也都遇到过阻力。所独自弑君,这么干无异于自己“自食砒霜毒老虎”。

见证了秦始皇帝最后时刻的沙丘平台宫遗址。

第二,就是赵高、李斯矫诏,胡亥篡位。这个事儿,从发生到最近几年,一直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是在前几年,一批从海外竞拍而来的竹简中有一部《赵正书》,讲到秦始皇帝在驾崩前秦相李斯、冯去疾建议立公子胡亥为太子。其文如下:

“昔者,秦王赵正出游全国,环(还)至白(柏)人而病,病笃,谓然流涕长大(叹)息,谓左右曰:“吾子忠臣也,其谋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磕头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杀其兄父骨(扶苏)、中尉恬、大赦罪人。”

之后,这部被网络民科认为足以“颠覆”《史记》的古书又记载了此时的赵高尚在狱中、赵高弑秦二世之后,又为章邯所灭……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海外回归”的各种文献,包括《赵正书》。因为其中的漏洞太大:

第一,如果秦二世真是由李斯、冯去疾所拥立,那必然不会成为“孤证”。冯氏一门为周、秦、汉三朝三百年簪缨世族,有冯亭、冯毋择、冯去疾、冯唐、冯奉世、冯媛、冯参等,可谓累代荣华。如果真的冯去疾参与其事,纵然司马迁会选择性的忽略甚至有意篡改,那班固等人也会提及此事。

第二,就是《赵正书》最荒谬的一点——赵高如果是被章邯所灭,那项羽破釜沉舟是和谁打仗?那楚将武安侯碭郡长刘季又怎么能够入关进咸阳?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秦始皇帝确实是积劳成疾最后崩于沙丘,临终前遗命公子扶苏继承皇位。而后赵高秘不发丧,在说服了公子胡亥、丞相李斯之后便篡改遗诏。杀扶苏、蒙恬等人,并拥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然而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就是 “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以至于到了最后秦始皇帝自己竟沦为邪臣逆子谋害忠良的工具。相比之下,汉武帝之前的汉家君臣就要好得多,彼此之间可以坦率的讨论天子“千秋万岁”之后的事。所以直到巫蛊之祸以前,汉朝的百年间没有过父子相残的惨剧。




“海外回归”的“古籍”——《赵正书》。行家眼力基本就是“一眼假”。


陳大舍


是否有沙丘之变,当事人既然没有留下相应文字记载,就很难说篡改诏书是真的存在还是后人捏造。

历史记载是赵高连同丞相李斯篡改诏书,赐死本应继位的扶苏,改立胡亥。原因有二,一是赵高是胡亥的老师,教授其刑法断案的本事;二是扶苏为人正直,赵高怕扶苏上台自己失去权力,因赵高原来犯案,蒙恬的哥哥蒙毅本要依法处死,后被秦始皇赦免,因其才,留在身边,顺便给胡亥教书。

我们知道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又为自己的小儿子胡亥请了一位精通律法的老师,出游还带在身边,大儿子扶苏派到边关和蒙恬一起守国门,可见本身秦始皇对小儿子胡亥的喜爱。我们都知道秦统一六国靠的是强大的武力和赏罚分明,扶苏太过于心善,作为一国君主没有杀伐决断,很难统治天下,所以从情理上来说他很难得秦始皇的欢心。当然把扶苏派到边关也有可能是锻炼他,让他更加有一国之主的豪气。

历史呢,写下来的不一定是真,历史为后人所书,后人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反秦的借口,你都不是正统,天下有德者居之。


不懂先生的唱本


秦始皇一生叱咤风云波澜壮阔,连他的死因都成为了疑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到了沙丘(今河北邢台广宗),忽然死去,秦朝巨变,继位人成了昏庸暴戾的胡亥,而众望所归的扶苏和蒙恬被相继害死。对于秦始皇的死因有两种意见:



•疾病死亡说。始皇帝嬴政自小身体不好,而且非常勤政,事无巨细均由自己操办。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理解,他为什么那么热衷寻找仙丹。多数说法支持起因为癫痫或脑膜炎之类的急性病。



•谋害说。宦官赵高深得秦始皇宠信,还是教授胡亥法律的老师。秦皇病重时遗诏传位扶苏,于是两人密谋加害。一是蒙恬亲弟弟蒙毅一直随侍保护,秦皇发病是突然被派往边关,这于常理不合。另外据郭沫若书载,始皇死状右耳流黑血,内有寸长铁钉。这就有蹊跷了,如害人大可不必做的这么引人注目,此种情况是何人传出?以赵高心性能留活口吗?如趁病重昏迷窒息、下毒岂不是更能掩饰?



•赵高胡亥沙丘之变的过程。始皇传诏书让扶苏继位,赵胡两人密谋后决定拉李斯下水,于是赵高言于李斯:“扶苏刚毅而武勇,继位后毕用蒙恬为丞相”。于是三人矫诏赐扶苏蒙恬自尽,扶苏是当场自尽,而蒙恬不信,被使者拘往咸阳关押,后服毒而死。

李斯怕上位,蒙恬取而代之,赵高为何这么忌惮扶苏上位呢?蒙恬的弟弟蒙毅曾因赵高犯罪判了他死刑,后来被秦皇赦免。自此赵高心怀大恨,誓灭蒙氏一族。



而秦始皇死后,得到扶苏已死,蒙恬被拘的消息后,隐患消除,才开始返回,因高温日久,已有腐臭异味,便以大量臭鱼掩盖直到回京。

•那么以赵高其人是否有胆子谋害秦始皇呢?以史料来看还真有。一、胡亥继位后,赵高曾当着胡亥的面指鹿为马,而群臣因惧怕纷纷赞同,搞得胡亥以为自己得了幻觉症。二、秦将亡时,赵高指使女婿逼胡亥自杀,胡亥苦苦哀求亦不能免,足见赵高心狠手辣,有不臣之心。



此事距今已两千多年,病故说、谋害说各执一词,未有定论。


史海寻踪


沙丘之变的历史真相是内廷的赵高获得了李斯为代表的外廷力量支持,共同对皇权展开了屠杀。秦始皇建立的事皇帝(皇权)、内廷(赵高为代表)、外廷(李斯为代表)的三足鼎立的权力架构,但由于秦始皇没有进行分封,而是采取郡县制,导致皇权力量衰落空虚,仅有扶苏力量相对强大。秦始皇驾崩后,从赵高和李斯的利益角度来看,选择一个弱势的皇子有利于他们控制政权,所以扶苏被杀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胡亥对内廷和外廷都没有威胁。关键赵高得到了李斯为代表的朝臣集团支持,否则是无力诛杀扶苏和蒙毅集团的。双方联手消灭了皇权代表的扶苏后,内廷和外廷再展开pk,李斯出局,赵高一家独大,但也埋下了自己覆灭的种子。因为内廷是依赖于皇权存在的,皇权衰落,赵高作为太监,血统道统上无法继承皇位,最终赵高也被身灭。沙丘之变并不存在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可能性,而是诛杀扶苏符合赵高和李斯集团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