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鳌拜,对清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又为何被康熙除掉?

刘凯伦


鳌拜其实还是有真本事的,文武双全,在他掌权的时候,清朝总体还是向好的一面发展,要分清鳌拜是忠是奸其实挺难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鳌拜不管忠不忠于康熙,但他一定是忠于清朝的。

鳌拜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为满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对皇太极和顺治更是忠心耿耿,甚至因为反对多尔衮专权受到多尔衮的多次打压,这么一位劳苦功高的人,为何被康熙除掉呢?

说到底鳌拜和康熙的主要矛盾还是权利之争,详细一点就是八旗势力和皇权的斗争。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其实更像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式的政权,而且努尔哈赤创建的八旗制核心在于八家分权自治,只不过他是这个联盟的首领,所以死后都没有立下一个继承人。

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也是经过一番斗争才最终胜出的。到了皇太极的时代,面对努尔哈赤留下的八家分权的模式,皇太极进行了改革,把议政王大臣会议扩大了范围,一些贝勒经过特许也可以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这样以来就等于稀释了八旗旗主的权利。更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但是到了满清入关以后,随着领土的急剧扩大,原先的议政王会议都是八旗亲贵,制定各种政策肯定会偏向旗人,所以急需要改革,当时摄政王多尔衮先后处死豪格,架空代善等行为,这样一来议政王的势力就大为缩水。

议政王的势力减少后,留下的权利真空就有议政大臣继承,虽然朝廷政务还由八旗贵族把持,但是至少改变了旗主议政王一手遮天的情况。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开始亲政,他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就是如何集中皇权,顺治帝开始了各种尝试,比如重用汉臣,比如范文程,洪承畴之类的,仿照明朝设置十三衙门等,重用吴良辅等太监,打算以各种方法来稀释八旗势力,进行集中皇权,但是顺治帝还没有看到成果就去世了。

顺治死后留下索尼,鳌拜等四人为辅政大臣,由于四人都是八旗贵族,他们都反对集中皇权,所以汉臣受到排挤,十三衙门被撤销。

鳌拜身为辅政大臣之一,逐渐掌握到大权,尝到了权利的滋味后,就有些飘飘然了。再加上他八旗的代表,自然反对皇权的集中,所以他就在朝中各个重要部门安排亲信任职。鳌拜等人虽说对顺治集中皇权的行为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但到了康熙这里就不一样了,康熙年幼无知,鳌拜在朝中自然为所欲为了,这也是索尼不愿与鳌拜为敌的原因,毕竟鳌拜维护的是旗人的利益,直到后来孝庄太后亲自来拉拢索尼,许诺索尼的孙女赫舍里为皇后之后,索尼才答应一同对付鳌拜。

鳌拜为了提高满清旗人的地位,打压汉臣,在顺治去世后,朝中汉臣在给提出顺治的谥号为“高”时,鳌拜坚决反对,并且强行把努尔哈赤定好的谥号“武”改成“高”。因为顺治的谥号为“高”时,他就是世祖高皇帝,意思就是顺治皇帝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关外的两位太祖和太宗不是清朝的正统。作为八旗贵族代表的鳌拜,自然不同意,强行改掉努尔哈赤的谥号,这样一来努尔哈赤就是清朝的开国皇帝,满清八旗的地位又得到了强化。

鳌拜知道康熙早晚要像他父亲顺治那般集中皇权,所以他自己把大权攥在手中,并且在朝中安排亲信,刻意去轻视康熙,甚至欺压他,让康熙知道自己势力强大,让康熙感到忌惮甚至是害怕,让康熙亲政后不敢动自己,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显然鳌拜千算万算却始终算漏了一处,那就是深处后宫的孝庄太后,这位老太太平时不显山漏水的,却在最关键的时候把索尼拉拢过来,康熙有了索尼的支持,开始谋划除掉鳌拜的方法,最终把鳌拜拿下。

可以说鳌拜并非是一个有谋反之心的权臣,而是他代表的是八旗势力,而康熙代表了皇权,必定要有一方落败,从结果看来,显然康熙胜出,八旗势力遭到严重的打击,亲政后的康熙重用汉臣,如周培公,姚启盛,张廷玉等人,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古代帝王一旦猜疑某个臣子,那么作为臣子的下场一般不会太好,皇帝觉得某个臣子威胁到自己,那个人就必须得死,臣子觉得君主怀疑自己,那么他就只能谋反或者做个权臣废了这位皇帝,有句话叫做功高震主,是说臣子在声望和实力上面已经对皇帝造成威胁了,所以皇帝必须要想法消除这个隐患,封建君主制里君主必须是至高无上的,他们要的不是威胁,而是顺从。


一个老男人历史


向敬之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康熙帝召见鳌拜,命令身边练习布库之戏的侍卫对,突然向其发难,进行逮捕。以康亲王杰书为首的王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

对于鳌拜的诸多罪行,杰书等在定罪报告中说:“鳌拜系国家大臣,背负先帝重托。任意横行。欺君擅权。文武各官,尽出门下。”康熙也称鳌拜:“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

鳌拜的问题,在于欺负幼主,结党营私,威权自专。为了将正白旗的一块好地置换给自己所属的镶黄旗,鳌拜公然杀了不怕死据理力争的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和巡抚王登联,继而将同在顾命大臣之列、且排名在他之前的苏克萨哈灭门。他甚至杀了康熙的侍卫倭赫和内大臣费扬古。

他杀掉这些异己者,使用的罪名大多如出一撤:都是违背了皇帝的旨意。当康熙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攘臂向前,强行下旨,矫诏杀人。

康熙要除掉他,就是因为他势重震主,俨然成了左右皇帝的皇帝。也是一个超级权力控的少年天子康熙,自然不会让这样一个潜在的权力竞争者在自己的朝堂上专权独断、肆行无忌。

鳌拜并无悖逆之举,但有欺主之实。虽然后来康熙为其平反,雍正追赠其一等公,但是至乾隆四十五年,仍下谕强调:“鳌拜当日自恃政柄在握,辄敢擅权骫法,邀结党羽,残害大臣,罪迹多端,难以枚举。”


以礼观书


鳌拜虽然是清朝的大功臣,但是鳌拜晚年的时候专权蛮横,欺压年幼的康熙皇帝。


历代皇帝都不喜欢权臣,只要大臣威胁到皇权,很容易遭来杀身之祸。鳌拜多次欺压康熙皇帝,没有被满门抄斩已经十分幸运。

鳌拜是八旗镶黄旗人,在皇太极统治时期,鳌拜为清朝立下了无数战功。毛文龙在世的时候,皮岛一直是清朝的心腹大患,皇太极继位之后,派遣阿济格带领鳌拜等人进攻皮岛。在开战之前,鳌拜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发誓不攻占皮岛,坚决不撤军。


在清军登上皮岛后,鳌拜身先士卒,冲杀在队伍的最前面,亲自上阵近身肉搏,士兵们受到鳌拜鼓舞,都奋勇冲杀,皮岛最终被清军攻克。这场战斗后,鳌拜被封为“巴图鲁”,“巴图鲁”是清朝军队里面的勇士的称号。

后来鳌拜又在松锦之战立下大功,被皇太极提拔做了护军统领,成为了八旗军队里面的中上层军官。皇太极去世的时候,鳌拜已经成为了清朝两黄旗里面的重要大将。在皇位继承权问题上,鳌拜和索尼等人都坚持拥立皇子继位,不支持多尔衮继承皇位。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鳌拜和索尼等人带着武器参加八旗会议,在会议的关键阶段,两黄旗的军官都按剑上前,逼迫多尔衮做出让步。多尔衮看到鳌拜等人意志坚定,只能放弃了争夺皇位的想法,拥立顺治皇帝继位。

顺治皇帝继位后,多尔衮成为了摄政王。由于鳌拜得罪了多尔衮,在顺治皇帝亲政前,鳌拜多次受到多尔衮的打击。


这期间鳌拜多次立下大功,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反而数次被罢官免职,处境非常的窘迫。一直到了顺治皇帝亲政后,鳌拜才开始受到重用。顺治皇帝感激鳌拜的忠心,一路将鳌拜提拔为朝廷重臣,也为鳌拜后来辅政打下了基础。

顺治皇帝去世后,鳌拜被任命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四大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四大辅政大臣都来自于上三旗,索尼是正黄旗人,鳌拜是镶黄旗人,遏必隆也是镶黄旗人,而苏克萨哈是正白旗的人。由于索尼的年龄比较大,遏必隆的性格比较懦弱,辅政的大权实际上落在了鳌拜的手中,朝廷里面只有苏克萨哈能够制衡鳌拜。

苏克萨哈的地位并不稳定,两黄旗在朝廷里面势力强大,正白旗本来是多尔衮的军队,苏克萨哈又是多尔衮的旧部,在朝廷里面很难受到大臣们的支持。


在正白旗和两黄旗换地问题上,鳌拜强迫康熙杀死了苏克萨哈,独揽了辅政大权。在苏克萨哈被杀后,鳌拜的权利达到了顶峰,经常在朝堂上欺压康熙皇帝。

逐渐成年的康熙皇帝对鳌拜十分忌惮,为了除掉鳌拜,康熙招募了一批少年入宫,每天同他们练习摔跤。有一天康熙召见鳌拜入京,忽然一群少年冲上来,将鳌拜打倒在地。


鳌拜被抓住后,康熙皇帝公布了鳌拜的30条罪状,剥夺了鳌拜的爵位,将鳌拜判处终身监禁。鳌拜虽然没有篡位的表现,但是他专权独断,严重威胁到了皇权,康熙皇帝没有杀死鳌拜,已经算是对鳌拜法外开恩了。


历史总探长


鳌拜张扬跋扈,得罪了当时还算年轻的康熙,康熙当时也是小年轻,热血上涌就把他给除掉了,但是也正是因为鳌拜忠心耿耿,康熙才能把他除掉,要是鳌拜早有反心,恐怕早就会有防备,康熙可能就会被他推翻。

当时本来是顺治托孤给了四位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但是索尼、遏必隆为人软弱,鳌拜后来又害死了苏克萨哈,基本上等同于大权独揽。

鳌拜本人是满清的大功臣,因此也居功自傲,虽然确实对满清忠心耿耿,但是其张扬跋扈已经让康熙忍无可忍,康熙此时也是个小年轻,做事容易热血上头不顾后果,看到鳌拜如此张扬跋扈,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就认为鳌拜早有反心,想找个机会除掉鳌拜。

整件事情也可以理解成满清开国之后的杀功臣,只不过杀功臣的这个皇帝是个小皇帝罢了。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在建立新朝之后,因为功劳特别大而变得张扬跋扈,认为自己掌权是理所应当的,对皇帝也就不那么恭敬。皇帝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威胁,自然要出手除掉功臣,此时开国时功臣和皇室的情谊仍在,功臣也不太好意思就谋反,所以还是有机会能顺利把功臣除去的。鳌拜被拿下和之前明朝朱元璋杀各种功臣也差不多。

当然鳌拜被拿下也确实比较冤,他给康熙看自己当年立功留下的满身伤疤,康熙就免他死罪,只是把他圈禁。康熙晚年就给他平反了。不过正是因为鳌拜自己的性格缺陷,觉得自己可以居功自傲,结果得罪了康熙皇帝,才让他被拿下的。


地球知识局



问:历史上真实的鳌拜,对清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又为何被康熙除掉?

答:历史上真实的鳌拜与小说、影视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相差甚远,其本身无大战功可表,不过是在豪格与多尔衮争立时站对了队伍,平空得居高位,后来被康熙擒杀,其实无辜,纯属误杀。

很多人对鳌拜此人印象深刻,主要是受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鹿鼎记》的影响。

《鹿鼎记》里说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是大清朝的开国功臣,在大清朝入关过程中建下赫赫战功,成为了顺治帝临终前指定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其实,即使您翻遍翻烂清初各种史料,虽然可以在皇太极征讨察哈尔部、征朝鲜、攻皮岛、以及松锦会战这些战役中找得到鳌拜的身影,但很难说得出他到底建立过什么战功。

究其原因,入关之前的鳌拜只是军中偏陴之将,只知拎着刀子跟随着大军冲冲杀杀,完全是龙套角色。

但鳌拜应该是很能砍的,因为,从未建过大功劳的他,在皇太极时代末期,居然混成了镶黄旗护军统领,这说明,他是多年媳妇熬成了婆,积无数小功终成大功。

鳌拜是个粗线条的人物,做任何事都是一根筋,象老黄牛一样,认准了方向就不回头。这也让人觉得他就是个“忠心耿耿”好汉。

鳌拜跟着皇太极从小兵混到了镶黄旗护军统领,自然对皇太极感激不尽。

皇太极死,当野心勃勃的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争立,鳌拜一门心思认死理,与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门,非先帝(皇太极)之子不立。先是拥戴豪格,后来又拥戴福临。结果福临(顺治帝)继位了,即鳌拜飞黄腾达的机会就来了。

当然,多尔衮没有倒台前,鳌拜也很是吃过一些苦头。但这些苦头,在多尔衮死后,全部转化成丰厚的政治回报,他因之成为了顺治的心腹重臣。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八,顺治病危之时,鉴于多尔衮专权的恶例,不再选宗室亲王担当辅政大任,选择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异姓大臣为辅政大臣。

这四个人之中,索尼年老多病,无力视事;苏克萨哈则是从多尔衮阵营投诚过来的,人望低,没有什么话语权;遏必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是鳌拜的跟屁虫。如此这一么来,就凸现出了鳌拜的“权臣”形象。

但是,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鳌拜对新皇帝康熙有过不臣之心,更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鳌拜想过要篡位自立。

但长大成人的康熙却把鳌拜想象成了曹操、王莽一类野心家,处心积虑、精心设置,布了一个局,让众多少年侍卫同时发难,把鳌拜捆成了个大粽子。

在《鹿鼎记》里,“擒鳌拜”情节被写得惊心动魄,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事实上,历事三朝的鳌拜已年近古稀,体弱力衰,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被擒全过程乏善可陈。

康熙一开始给鳌拜定了30条罪状,拟处以革职、立斩。但是,根本查不出鳌拜任何篡弑的证据,只好悻悻然终免其死罪,宣布禁锢终生。

年事已高的鳌拜不久被折磨死于禁所。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追思旧事,觉得鳌拜对自己的祖、父忠心耿耿,只因自己先入为主,将之设定为篡位弑主的假想敌,施辣手置之于死地,心生内疚,追赐其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

可叹的是,现在很多专家、很多吹捧康熙的书籍,为了突出康熙“千古一帝”的光辉形象,在对康熙的平生功绩进行汇总时,总是不忘提擒鳌拜事,将之与削平三藩、统一台湾、六下江南、驱逐沙俄、大破准噶尔等大事件相提并论。

要我说,擒鳌拜事其实是康熙办的第一大丑事,非但不能为他贴金,反而让他丢份。


覃仕勇说史


康熙与鳌拜之争,本质上是君权与相权之争。虽然清朝已无宰相之名,但鳌拜的辅政大臣之实与宰相无异。

顺治去世前,任命了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治理朝政。随着索尼的去世,苏克沙哈被处死,遏必隆又见风使舵,一心自保。鳌拜在朝中独揽大权,他圈占土地、收买人心、任用亲属,形成一人独大的气候。

康熙成年后,与鳌拜的矛盾急剧扩大,一方面鳌拜想继续控制朝政,另一方面康熙急于亲政。此时静观其变的孝庄太后,本意上想让康熙先稳住,只要从时间上熬死鳌拜就可以了,因为康熙才十几岁,可鳌拜年纪不小了,按古人寿命来算,不会活太长。最主要是因为康熙年幼,朝中根基尚浅,一旦矛盾激化,对清初政治影响极坏。


此外,鳌拜虽然横行朝廷,但并不敢有篡位的念头。清朝八旗制度影响深远,虽然在皇太极手中为了突出皇权,废除了几大贝勒平等议事的制度,但各旗的势力依然不可忽视,让谁当皇帝,是经过平衡各方势力的结果。清初多尔衮权倾天下,远胜于鳌拜,尚且不敢废帝自立。以鳌拜的势力,他是不敢有此念头的。


但康熙皇帝不是普通的儿皇帝,虽然年纪不大,但权力欲极强,他等不了鳌拜老死,最终通过一系列手段,置鳌拜于死地。


华哥杂谈


历史上真实的鳌拜,确实是对大清王朝忠心耿耿,也没有任何他谋反的证据。后来,康熙晚年的时候已经间接给他平反。乾隆时期又恢复了他所有的名誉。法律上的一个原则,就是"无罪推断"。没有发现犯罪的证据,就只能先判断他无罪。既然没有发现鳌拜有谋反的确凿证据,就不能说鳌拜有罪。

当然,也不能肯定的说,鳌拜一点谋反的动机都没有,但即使有,也已经烂在他的肚子里面,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表达过。既然没有任何人见过鳌拜这个人透露过取康熙而代之,或者另立新君的言论,就不能判断鳌拜有谋反之意。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说,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之前,鳌拜是对大清王朝忠心耿耿的。

鳌拜之所以被康熙锁拿,被一撸到底,还是因为君权和相权之争。当时鳌拜已经在朝堂上一言九鼎,过足了呼风唤雨的瘾,就开始日益跋扈,对皇帝没有敬意。偏偏康熙又是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少年,而且他又是爱权之人,自然就对鳌拜非常不满。到了康熙亲政的年纪,鳌拜又出来百般阻挠,这怎么不让康熙怒火中烧?!


(鳌拜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头上)

鳌拜就像一座大山,死死压在康熙头上,而且这座大山丝毫没有松动的趋向,时不时还来个泰山压顶,把康熙的脑袋瓜子砸上几个大包。即使康熙知道鳌拜没有谋反之意,也不会容忍这个鳌拜。虽然没有鳌拜,但如此专横跋扈,把君主的权利都抢去了,还在拳头里面捏着,硬是不肯归还,这个性质也仅仅比直接谋反的恶劣稍弱一点。这样的一个权臣,换成是任何一个大脑正常的君主,都万万不可容忍。

何况,鳌拜还有进一步跋扈的趋势,现在没有谋反,不代表以后不会变质,有了谋反之意。要知道,权利可以使人变质。鳌拜在皇太极和顺治时期,那是铁杆的大忠臣,但过了几十年的,人越来越老,地位越来越高,性格越来越跋扈,鬼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鳌拜被康熙搞下去,一点不冤枉。活该。


怀疑探索者


对于这样的事,历史上总是有些说法不清,也会引发种种猜测。鳌拜是大清的重臣。对大清也是忠心耿耿。战功赫赫。从本意上讲,鳌拜不应该反大秦。那么康熙为什么要除掉鳌拜呢?

书上说是鳌拜欺君罔上。有谋逆之心。当然,这些盖棺定论,只能出自胜利者之手,在这里,我们先不去探讨是否有谋逆之心,我们可以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在一个企业里,一个群体里,或者是一帮同学里。凡是特别有本事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脾气。都有桀骜不驯的性格。凡事都想插手。说他们自以为是也好。说他们飞横跋扈也罢。反正那些特别有本事的人凡事都想参与,都想展示自己,都想自己说了算。我想,这点大家都会深有感触吧。由此我们就可以联想到鳌拜对于国家的做法。作为一个能臣,他肯定也会独揽朝纲。凡事都想自己说了算。特别是玄烨八岁继位的时候,作为一个儿皇帝,是根本不能主持政事的。鳌拜更会大权独揽,喂我独尊。他这样做实际上未必就是反大清。但在康熙皇帝看来,不听自己的节制。就是有悖于朝廷和国家,康熙当然不会容忍这个,当然要除掉他。

所以在我看来,鳌拜未必是反大清,而是自持劳苦功高,有些狂妄过头。因此被杀,其实在历史上,类似后代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多尔衮,死后坟墓被掘。和珅大权独揽,被嘉庆所杀。恭亲王奕欣,自己觉得扳倒八大臣。有恩于慈禧,就没把慈禧放在眼里,结果也被贬。宋朝的岳飞,自己觉得抗击金兵无人可敌。不顾及皇帝赵构的感受。提出请二帝还朝,结果被杀。前面所说的这些人,其实都是能人,也正是因为能人,他们才没有把别人放在眼里,才有骄傲的资本。所以,从他的身上,我们也应该吸取为人处事的教训。那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骄然


四大臣辅政

顺治皇帝福临临终的时候,他的儿子玄烨年仅8岁,还没有亲政的能力。所以,福临在指定玄烨为皇太子的同时,选派了4名亲信大臣,辅佐幼帝。这4位大臣依次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上图少年康熙

索尼隶属正黄旗,内大臣、一等伯;苏克萨哈隶属正白旗,侍卫内大臣、二等子;遏必隆隶属镶黄旗,侍卫内大臣、一等公;鳌拜也隶属镶黄旗,侍卫内大臣、二等公。4人当中,索尼虽居首位,总掌启奏批红等大权,但年老力衰。苏克萨哈居第二位,富有才干,但爵位却不如排在后面的遏必隆和鳌拜。遏必隆为人圆滑,遇事随声附和,不与人争锋。4人中权力欲望最强的是位于最后的鳌拜。在鳌拜眼里,索尼是不能与之相争的。索尼从一等侍卫累升至内大臣,是四朝元老,深受太后信任和赏识。问题是,一旦索尼归天,按照现有的排列顺序,苏克萨哈就可能取代索尼,这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防止苏克萨哈取代索尼,鳌拜竭力拉拢与之同旗的遏必隆,制造事端,打击苏克萨哈。

制造事端,假传圣旨,专横跋扈

康熙五年(1666 ),鳌拜蓄意制造了一起黄、白旗互换圈地的事件。这件事的起因可追溯到顺治初年。这年,当清朝统治者颁诏实行圈地的时候,摄政王多尔衮利用权势,将原定分配给镶黄旗的永平府一带好地分给了自己的正白旗,而将保定、河间等府低洼劣地拨给了镶黄旗。这种歧视和压制镶黄旗的做法,曾激起黄旗旗民的强烈不满,黄、白旗之间因此而产生了矛盾。

但时隔20多年,两旗旗民已各安生业,旧日的恩恩怨怨已经逐渐淡忘了。鳌拜为了打击苏克萨哈,又将此事重新提起,主张将两旗的旗地换回。这一计谋果然奏效,立即引起两黄旗大臣的共鸣。遏必隆站到了鳌拜一边,表示支持换地,索尼也对换地颇感兴趣。鳌拜得到索尼、遏必隆的支持后,气焰更加嚣张了。康熙五年(1666)正月,鳌拜指使两黄旗部分将领上疏户部,要求换地,挑起了互换圈地的事端。

上图鳌拜

更换圈地的提议首先遭到了户部尚书、正白旗大臣苏纳海的反对。苏纳海认为,康熙三年(1664)朝廷已发布过不许再圈地的法令,现在再来讨论和处理关于圈地的事,不太适宜。为了排除苏纳海等的阻力,鳌拜于同年三月称旨支持镶黄旗圈换土地,并开始着手换地,试图造成既成事实。正在丈量土地时,直隶、山东、河南总督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又同时上疏,反对圈换,理由是旗民已不愿意圈换土地,且自丈量以来,土地皆抛弃不耕,荒凉不堪。

鳌拜面对日益增大的反对势力,感到不施以武力,强制换地,目的就难以达到。于是,他假传圣旨,命吏、兵两部将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等革职拿问,欲置3人于死地。玄烨知事态严重,亲自出面调停,召集四大辅臣共议此事。商议中四大辅臣出现了三比一的对立局面,即两黄旗站在一边,主张对苏纳海等应置重典,惟独正白旗苏克萨哈坚决反对。玄烨虽不同意重处苏纳海,但因年幼言轻,最后苏纳海3人还是依照鳌拜等人的意见被处死。这次事件中,鳌拜的专横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玄烨对鳌拜有了十分清醒的认识,对他的言行倍加警惕。

康熙亲政,鳌拜不得不除

康熙六年(1667)六月,索尼去世。玄烨鉴于四大臣辅政体制已不能发挥积极作用,便上奏祖母太皇太后,请求亲政。祖母对四大辅臣的情况了如指掌,更知孙子其间的苦衷,立即允准。七月七日,玄烨举行亲政大典,从此,14岁的玄烨开始躬亲大政。

玄烨虽然亲政,但辅臣所辖的内三院及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政治体制并未立即改变。为了使朝政尽早地归还年轻的皇帝,在玄烨亲政后的第六天,辅臣苏克萨哈上疏请求隐退。

上图《少年康熙》剧照

苏克萨哈的用意:其一,表明鳌拜专横,自己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其二,用自己的隐退,来迫使鳌拜、遏必隆辞职交权。鳌拜对苏克萨哈的用心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对其更是恨之入骨。在玄烨还没有对此做出反应之前,鳌拜便大做文章,陷害苏克萨哈,诬称苏克萨哈隐退是假,“不欲归政”是真,并编织了24条罪状,欲置之于死地。玄烨知两人积怨甚深,“坚持不允所请”,但是耐不住鳌拜攘臂强奏,数日不休,最后仅将苏克萨哈从磔刑改为绞刑,其他均按其原议行刑。

清除了苏克萨哈以后,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了。本来,按照排列顺序,他列于遏必隆之后,但这时起坐班行,他居然列于遏必隆之前;朝廷所有的政事,他都先在家里商量好,然后再施行;如果有谁在奏事之前,未向他请示,就会遭到他的“嗔怒”。不仅如此,对于玄烨的有些诏令,他也敢抗旨准拜。鳌拜的这些行径使玄烨感到:鳌拜已经到了不得不除掉时候了!


邓海春


历史上的鳌拜,作为清王朝的巴图鲁,他的确是一位忠心耿耿且战功卓著的臣子,在面对强势且势力强大的多尔衮时,尚且能够坚持自己的政见,拥护皇太极的儿子登基,如此也可反应出鳌拜的不屈。

可是别忘了有些事,叫做此一时彼一时,人随着时间,随着大势而变。顺治驾崩之前,为小康熙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正黄旗的索尼、正白旗的苏克萨哈、镶黄旗的遏必隆和鳌拜,按照排名算,鳌拜位居末尾,不过兵权在握的鳌拜,也随着其地位的变化而变得与初衷有些不同了。

正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权势是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鳌拜借用黄白两旗的换地事件而成功挑起了矛盾,以此拉拢索尼和遏必隆,三人同时针对苏克萨哈,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权势,结果很明显,鳌拜胜利了。人的权欲都是一点点的慢慢膨胀的,在索尼死后,鳌拜变得越发的交横跋扈且不可一世,他狂妄自大,甚至是屡次假传圣旨来满足他排除异己的打算,结果也是屡试不爽,多次下来,将亲政后的康熙也一次次的得罪了。

皇权至高无上,坐在皇帝之位,却被处处掣踵,鳌拜的狂妄和嚣张令得康熙也不得不退让和妥协,特别是在苏克萨哈提出辞呈之后,鳌拜明目张胆的借机打压,最终被强制处死,康熙的反对却也未能保住其性命,那时起鳌拜在康熙的心中已经是一个不得不除去的逆臣。

忠心耿耿那是过去,而如今的鳌拜是一个强势的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奸臣,是权利欲望和今时今日的地位将其送上了这条不归路,一个和皇帝叫板,一个染指大权而不愿意放权,一个狂悖且目中无人的大臣,其结果要么是更进一步,要么就是被皇帝所杀。

所以后来鳌拜被康熙所擒,这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