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今天,我们也“逆行”去武汉

记者手记|今天,我们也“逆行”去武汉

□少年强

左思右想以什么文字作为第一篇“战疫日记”的开头,但发现不论以什么语言作为开场白,都不足以准确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2020年2月14日深夜,当接到赴武汉进行战疫报道通知的那一刻,尽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的内心还是“咯噔”一下。我想到了武汉那边严峻情况,想到了如何完成这次报道任务,想到了这个任务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还想到了未知的风险,当然也想到了家人,却一时堵在心里,不知如何理清思路。

但有一个信念却一直坚定着:作为军人,作为记者,听令打仗,随时冲锋,这是军人本色和使命。除夕那夜,海军军医大学紧急驰援武汉时,我就跟组织明确表态说,“我是军医大学毕业的,那边很熟悉,执行报道任务我是最合适人选。”当晚我还把出征的用品都一一备齐,随时听令出发。

记者手记|今天,我们也“逆行”去武汉

想起除夕夜的那场逆行

2月15日下午2点40分,我和兄弟单位的记者同行准时在北京西站集结。没有往日蜂拥的人流,没有吵闹喧杂的声音,整个车站空空荡荡,偶尔几个行人也是包裹严实,一脸沉重。

我们也是,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捂得严严实实。虽然多是沉默,但从各自的眼神中,都读出了同一个心声: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条命、一条心、一个战壕,是生死与共的战友,是共同向在一线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致敬的宣传队!

如此重要时刻,怎能不合影呢?兄弟们有的在候车室检票处,有的在列车前,三三两两开始拍照留念。我和同事吴浩宇的合影引起了大家兴趣。我俩各捧着一个苹果,合拍了一张不一样的合影。

记者手记|今天,我们也“逆行”去武汉

希望每个人都平安

苹果是出发前一个战友送的,以表达此行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祝福吧。还有一位战友,送来一大袋防护用品。口罩、酒精棉、手套、杀菌纸巾……看到这些稀缺品,我心里满满都是感动。战友开玩笑问我值多少钱,我就回俩字:无价!这就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战友情吧!

短暂的喧哗一番,很快又恢复了静寂。长长的高铁车厢几乎是空的,一眼能望到尽头,大家都开玩笑说这是专列待遇。零星的几个人都很默契坐得很远,互不作声,一片沉寂。

一个30出头的年轻父亲紧紧地抱着孩子。披在孩子身上的透明雨衣,一直垂到脚踝,孩子头上还套着宽大的塑料袋罩着整个小脑袋,与古代侠女装扮有几分相似。父亲的担忧可见一斑。

记者手记|今天,我们也“逆行”去武汉

空荡的车厢

这一幕不禁让我想到了儿子。5岁半的儿子也许是最近看到抗击疫情新闻多了,一听说我要去武汉,就鼓舞我说要勇敢地去一线战斗,还反复叮嘱说要做好个人防护。小大人的口吻把我逗得顿时轻松不少。

而在中午整理行李时,儿子抱着我,粘了半天,小嘴亲个不停,还有些害羞地说“爸爸我爱你”。我鼻子一酸,赶紧跑到卫生间洗把脸,“伪装”了一下泪眼。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也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爸爸掉眼泪。

乘车离开时,小家伙忍不住了,哭得哇哇的,一个劲地在妈妈身上抹眼泪。我赶紧把车门一关,佯装没有看见。一个男人在妻儿面前落泪像什么样子呢?

记者手记|今天,我们也“逆行”去武汉

儿子的鼓励

列车高速飞奔,我的思绪也在不停地穿梭。出北京、过河北、抵河南,到了湖北,我便开始紧张起来。我在心里不停地念叨着:武汉啊武汉,你有诗人眼中的黄鹤楼,你有雄伟的长江大桥,你还有美不可言的樱花……你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城市啊,可此时却人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我也承认,这次逆行前往,我虽然坚定不移,但也忐忑着,想尽早地过去投入战斗,可内心还有一丝惶恐。

“武汉!武汉!”晚上八点五十,我们终于到了不一样的武汉!列车到站时,专门为逆行的人停留了片刻,大家赶紧下车。由于行李太多,我们每个人都是肩背手提,个个满头大汗。我自己大大小小6个包,气喘吁吁地在站台上艰难行走。我想,如果不是现在特殊时期空旷的车站,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寸步难行。

记者手记|今天,我们也“逆行”去武汉

每个人的装备都是手提肩扛

空旷还是空旷,安静还是安静,时间像是凝固一样。乘车出发前往宾馆的路上,街道上不再有灯光闪烁,昔日路边大楼的液晶广告屏都打上“武汉加油”的字样。居民楼倒是万家灯火,尽管没有了喧嚣相伴,但总还是让人打心里多了几分安慰。

在城市的夜色中穿行了半个多小时,车子在一家宾馆前停了下来。楼前,一张宽大的桌子摆了三四个消毒喷水壶,每一个记者下车后都要进行全身洗消。刺鼻的消毒液,此时却让人倍感舒服,瞬间多一些安全感。

记者手记|今天,我们也“逆行”去武汉

冷清的武汉站

接站的同志介绍说,这里是江景房,是武汉非常有名气的宾馆。搁在以前旅游旺季客房都是爆满,想订一间房都得提前个把月,现在被用来保障到武汉支援的医疗队员们。

乘梯上楼,来到房间,俯瞰长江,不禁感慨万千:大江大河,浩浩荡荡,奔腾不息,亿万年来何曾有半刻枯竭?重镇武汉,疫情如虎,但党群齐心、全民一心、军民同心,再大的坎也必将过去,暖阳终将到来!

记者手记|今天,我们也“逆行”去武汉

沿途的标语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