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A股的分歧與機會:認知的差異

這週末的消息面與上週對比,最勁爆的當屬再融資新規的落地。

其實嘛,這並不是預期外的事件,早在19年11月8日徵求意見稿就已經向公眾發佈,這次落地對股市中長期的影響顯然是大於短期的。

另外,這週末更為令人興奮的是,網上的觀點又一次出現了劇烈的分歧,可以說看多看空都有,誰也說服不了誰,只等市場作出裁決。

縱觀古今,這種多空分歧的結果,從來都是以股市財富再分配作為收場,每一次牛熊轉換都不外乎是一場歡笑與淚水並存的盛宴,我只能說:且行且珍惜!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


1、再融資新規落地,要點如下:

主板、中小創通用的調整為:

(1)將發行對象數量分別從不超過10名和5名,統一調整為不超過35名;

(2)將發行價格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放寬至8折;

(3)將鎖定期由現在的36個月和12個月分別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且不適用減持規則的限制;

(4)將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

(5)定價基準日由發行期首日調整為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或發行期首日;

(6)將發行的股份數量佔發行前總股本的上限由20%放寬至30%。

額外針對創業板的調整為:

(1)取消了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

(2)取消了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

(3)取消了前次募集資金基本使用完畢,且使用進度和效果與披露情況基本一致的條件。

解讀:先說沒有爭議的結論:再融資新規是利好券商板塊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潛在業務量增多,產業資本活躍,作為中間商想不賺錢都難;二是證券業是資本驅動型行業,它自身的擴張也能受益於再融資的寬鬆,換句話說,融資易=擴張易。

再說有爭議的部分,究竟再融資新規對二級市場造成的利弊如何?

認為利空的理由:

1)股票供給增加,供大於需

2)套現更趨簡單,流動性壓力增大

3)折價太低、鎖定期過短,潛在的利用內幕信息和操縱股價的行為可能發生

4)外延式併購可能產生的商譽減值問題

認為利多的理由:

1)融資問題解決,可能改善公司經營基本面

2)產業資本徹底被激發,折價與鎖定期不再是問題

3)主業困難的公司,或可通過外延式併購得到救贖

4)一級半模式,優質資產多了條上市的途徑,與之對應的可投、可炒的優質資產供給增加

而我的結論,則旗幟鮮明地指向利多一方,理由有二:

1)高估值融資,併購低估值資產,A股的整體估值或被攤低。

實際上,多數前期被爆炒的科技股,如果僅憑主業,可能永遠都無法通過業績提升來消化當前的估值,但再融資鬆綁後,外延式併購給這類股票的估值創造出了想象空間。

至於說商譽問題,是未來而非當下該考慮的問題,近幾年商譽減值的風險也務必要結合經濟增速放緩的宏觀環境來綜合考量。

換句話說,如果未來經濟增速觸底回升,上市公司在經濟週期底部收購的資產就不一定會產生折價,反倒有可能會出現溢價,那麼商譽減值的風險不就不攻自破了嗎?

2)支撐利空的理由,其實都可以通過“寬貨幣+寬信用”的組合拳來對沖。

這兩週的消息面已經證明:放水一直在進行中,而活水必須與核心資產搭配才有更好的效果。

垃圾股被無端爆炒顯然是不符合價值投資的理念的,IPO節奏不變的前提下,再融資的鬆綁自然給未上市的優質資產提供了一條另類途徑。

一個核心優質資產佔比逐步升高的市場,顯然比另一個充斥著垃圾且愛炒作垃圾的市場更有韌性,我認為這一點才是未來慢牛的根基。

再退一萬步說,有的選和沒得選,你更中意哪個?

當下A股的分歧與機會:認知的差異

2、其餘政策面的暖風,我截取關鍵表述,彙總在下邊: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支持證券公司在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通過金融債券等募集資金。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要更好地發揮政策性金融的逆週期調節作用,加快信貸投放節奏,合理增加政策性金融機構2020年人民幣貸款和發債規模。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銀保監會和銀行一直在推動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堅決杜絕銀行在貸款中對小微企業亂收費的行為;要求對受困企業加強續貸支持,要做到應貸盡貸。

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金融市場對短期衝擊較敏感,但短期衝擊之後還是會回到長期的基本面上來。疫情的影響是短暫的,有限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不會出現大規模通貨膨脹;允許不良貸款有所增加;當前不良率較低,可調整的空間較大。

解讀:我就不一一進行分析了,總結成四個字就是:政策對沖。如果連好話、壞話都區分不出來,那麼顯然你在這圍獵場裡的身份就只能是獵物而非獵槍。


本週覆盤:本週大盤漲速放緩,且在最後2個交易日出現較大回撤,資金對於是否繼續向上衝擊出現分歧,賺錢效應較上週有所回落,但成交額總體仍維持在相對高位,說明市場熱度尚未有明顯減退。

下週策略:如有調整,計劃增倉至100%以上,如果沒有,也不會減倉,當下90%的倉位正合適。

倉位即代表我的觀點:這裡不是頂部,短期或有反覆,年內仍有空間,3000以下搶到的籌碼不到3000以上我是不會考慮賣的。

關注板塊:有色、券商、銀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出現股票均不構成投資建議,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