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會:北塔區疫情防控“尖刀班”的“老班長”

王小會:北塔區疫情防控“尖刀班”的“老班長”

王小會帶領工作人員對確診患者住所和活動範圍進行全面消殺

邵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光宇 通訊員 禹長貴 劉繁慧

如果把北塔區疾控中心流行病學調查小組比喻成北塔區疫情防控“尖刀班”,那麼,戰過非典的北塔區疾控中心主任王小會無疑就是這個“尖刀班”的“老班長”。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王小會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用醫者的擔當辛勤為疫情防控大廈的建設添磚加瓦。

靠前投入戰鬥

1月30日和2月5日,北塔區分別確診首例和第二例新冠肺炎患者。接到疫情通報,王小會第一時間帶領北塔區疾控中心流行病學調查小組赴患者家中,摸清他們被確診前的每一個活動細節,迅速確定密切接觸者,嚴防疫情擴散。

王小会:北塔区疫情防控“尖刀班”的“老班长”

王小會為密切接觸人員進行喉拭子採樣

2月8日,王小會帶領流行病學調查小組來到茶元頭街道一名疑似患者家中,為密切接觸者進行“喉拭子”採樣以供核酸檢測。2月11日晚,他帶領流調小組到指定賓館,為集中隔離居住的6名密切接觸者進行"喉拭子”採樣,直到晚上11時才將樣本送檢完畢。

提前分析判斷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發生後,憑著自己的豐富經驗,王小會提前儲備了一批消毒液、酒精、N95醫用口罩及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為北塔區在防疫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早在1月23日北塔區發現首例疑似病例之前,王小會就憑著職業疾控人的警覺,宣傳“早發現、早報告、早預防、早隔離、早治療”的重要性,因此,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獲知有人從湖北返回轄區的消息,他就帶領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小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仔細測量體溫,瞭解其身體健康狀況,並做好傳染病學調查報告。這些實戰性工作,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寶貴經驗。

靠前掌握數據

為截斷傳染源、切斷傳播鏈,北塔區各衛生院和衛生室醫務人員每天對居家留觀人員的健康狀況逐一進行追蹤回訪。這些信息上報北塔區疾控中心彙總後,王小會每日深夜睡前都要對其進行分析,以便及時掌握防控動態,為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精準施策提供依據。截至2月12日24時,北塔區疾控中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55起,排查密切接觸者212人,“喉拭子”採樣16人,2名確診患者分別於2月6日和2月11日治癒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