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全世界只剩一頭北白犀牛,為什麼不能克隆?為什麼不克隆瀕危物種?

Daenerys998


從31到7到3再到1最終歸 0,這不是算數公式,而是北方白犀牛的數量。今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後一頭北方白犀牛,蘇丹去世, 這也意味著北部白犀牛這一物種滅絕,近40人的貼身守衛以及專業的繁殖技術,為什麼也沒能挽救住這一物種呢?

提起犀牛大家肯定會想到,犀牛角梳,各種工藝品,再有就是可以入藥的藥材,儘管犀牛角已經被證實藥效與牛角無疑,但很多人依然深信不疑。我國犀牛在1922年徹底滅絕

而在南非60年代北白犀牛就已僅剩2000只,南非戰亂過後更是寥寥無幾,剛果國家公園用了近十年才將野外北白犀牛繁殖到31只,結果一夜偷盜讓北白犀牛野外滅絕。僅捷克剩下7只圈養犀牛,但圈養的北白犀牛沒了領地也沒有了繁衍能力,科學家想盡辦法希望留下這一物種,只能割去它們的角後將其放回野外,這時北白犀牛僅剩3只。雄性北白犀牛僅剩1只名為蘇丹。

人工繁殖和克隆都只能針對強壯的動物。蘇丹不僅體弱多病,也已45歲,相當於百歲老人。克隆對活躍度要求極高,根本無法實現。人們能做的,只有眼睜睜看著這一物種的消失。

有人說物種滅絕不過是物競天擇,無需擔心。

也有人說人們都知道看病吃藥不是在避免體溫計爆掉,卻不知道

保護環境不是在避免動物死掉

最後你還記得那句話嗎?媽媽我長牙了,媽媽你怎麼哭了?

只希望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愛問愛答


北白犀牛的滅絕,這是一件很令人痛心的事兒,物種的毀滅倒計時鐘,至今都未成停止,我們總是能聽見人們呼籲保護的聲音,但是人類的慾望是停止不了的。

滅絕動物它們中有:世界上最大的海雀、毫無防禦能力的史德拉海牛、地球上最大的獅子、世界最南端的狼、唯一生活在非洲的熊、世界上僅有的純白色豹。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希望廣大民眾,雖說廣告一直在宣傳,聽進去的人又有幾個?採取保護又有幾人?故此人類要自我反思一下,它們的倒計時鐘的末端就是我們人類自己。


言歸正傳,針對人類提出的問題,我根據我個人觀念進行回答。1、克隆瀕危動物是可行,但目前為止技術不成熟;2、物種需要大量採集基因,想必大家都知道人類近親不能結婚吧!過多我就不解釋了;3、若是技術成熟,基因庫豐富,國家也不能大量來進行克隆,一直有些貪婪的人類緊盯著這技術,想要長生不老的人大有人在。

沒在成熟的時機,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它們,愛好它們


山海蒙


克隆技術,目前還有很多問題,只能是在實驗室裡做些研究,還不能放在日常生活裡大規模成熟的應用。或者可以說,這種技術本身目前還只是理論的初步實踐階段。

所以,如果想真正的保存這些珍稀瀕危動物。我們目前只能把他們做成標本,好好保存!等科技的進一步成熟完善後,才有機會再次讓他們重現在這個美麗的世界!


田家風味


這個問題太專業,我回答不了,但是我可以普及一下瀕危動物!這是我以前整理的,希望大家可以愛護他們,個個堪比大熊貓!

一、朱䴉 別名朱鷺、紅朱鷺,朱䴉系東亞特有種。 分佈地區:陝西 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朱䴉為雄雌同形同色的鳥類,成鳥全身羽色以白色為基調,上下體的羽幹以及飛羽略帶粉紅色。棲息地在高大的喬木頂端,覓食區為水田、沼澤、溪流。1960年朱䴉被列入國際保護鳥的名單中。 瀕危原因:朱䴉賴以生存的沼澤地退化、適合朱䴉築巢的高大喬木遭砍伐、溪流水澤汙染嚴重以及天敵威脅和自身生物學性質的影響而瀕危。再加上適合朱䴉覓食的水田大面積改造為旱田,朱䴉的生存空間正在不斷收縮,越來越廣泛使用的農藥使朱䴉的食物銳減;現只有一個野外種群,一旦爆發疫情很容易造成種群滅絕,另外自身繁殖能力低下與抵禦天敵的能力較弱也是造成該物種瀕危的重要原因。



二、金絲猴 金絲猴,毛質柔軟,有緬甸金絲猴、怒江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以野果、竹筍、苔蘚為食,亦喜食鳥蛋等肉類。 分佈:中國四川、陝西、貴州、雲南、西藏等地,越南北部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 瀕危原因:以川金絲猴品種為例,毛色金黃細膩,為獲得毛皮,經常遭到獵人非法捕殺,1960年,中國動物學家彭鴻綬教授偶然在雲南德欽畜產公司看到了8張滇金絲猴皮張。再加上棲息的森林大面積砍伐,食物來源銳減。而每年秋季才是金絲猴的發情期,雌猴約4~5歲,雄猴7歲左右才到性成熟期。全年均有交配,孕期6個月左右。通常一胎一仔,偶產二仔。各種原因相加,造成金絲猴瀕臨滅絕。 現我國已經建立西安周至金絲猴保護區、白河川金絲猴保護區、沿渡河金絲猴保護區、紅拉山滇金絲猴保護區、巴東縣沿渡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芒康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安金絲猴自然保護區等對金絲猴實施保護。



三、白鰭豚 白鰭豚別名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身體呈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毛,有恆定體溫,總是在36℃左右是我國特有的珍惜物種。 分佈:三峽地區的宜昌葛洲壩上游至上海附近的長江入海口,洞庭湖、鄱陽湖。 國家一級重點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白鰭豚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CR(極危,可能已滅絕) 瀕危原因:,因人類肆無忌憚的捕殺,填湖造田等行為。使白鰭豚棲息地迅速縮減,數量急劇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失去蹤影。再加上繁殖能力差,白鰭豚在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佈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四、華南虎 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佈滿黑色橫紋。 分佈:曾分佈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地區。現野外已經滅絕。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 瀕危原因:我們先看一則網上統計的新聞: 根據中國國皮毛市場每年虎皮收購量的不完全統計,1956年全國收購虎皮1750張。 20世紀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個縣發現有虎,該省1955-1956年捕虎171只。 20世紀50-60年代,在川東的萬縣,以及陝、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區已經發現不到虎的蹤跡。、 再加上人們對森林的過度砍伐,華南虎的生存空間,食物來源大大減少,被迫走向滅亡。



五、揚子鱷 揚子鱷或稱作鼉, 為中國特有,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存在的時間十分古老的,現存數量非常稀少,是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動物界的活化石。 分佈:長江中下游地區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極危(CR) 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級 國家一級保護珍稀動物 聯合國將其列為瀕危種和禁運種 頻危原因:揚子鱷生存於長江流域,如今已成瀕危物種。揚子鱷的滅絕與其棲息地生態惡化有關,由於人口稠密且近百年來發展較快,人們稻作生產所致,此外氣溫變化和人類捕殺也影響了它的生存數量。其揚子幼鱷棲息地不斷被開發為耕地魚塘等農業用地。揚子鱷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六、中華鱘 中華鱘: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四條吻須,口位在腹面,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夏秋兩季,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海域的中華鱘迴游到長江,經3000多公里的跋涉,回到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在大海里生長。為中國特有的“活化石”。 分佈:長江流域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 《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 瀕危原因:因中華鱘肉質鮮美,鰾和脊索可制膠,魚鰭和魚唇也多膠質,極具經濟價值,長江上游每年可產中華鱘2.5萬千克左右,因此過度捕撈,加之中華鱘繁殖率低、成熟期長(10年左右),其種群數量已日趨減少。

像這樣的瀕危動物還有許多,篇幅有限無法一一列舉。物種的滅絕,都離不開一個原因:“人類的行為”。大家可能不知道連小小的麻雀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這裡強烈譴責為滿足口欲,追求野味以及為自己的經濟利益不顧汙染環境等行為,請保護我們的好朋友,保護好地球母親!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娛樂,不構成指導作用,文章部分內容、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南北文章


你好。瞭解一些些,勿噴。

現在大多數人受電影的影響,覺得克隆很簡單隨意,隨便一根頭髮一點血就能完美複製出一個和供體基因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然而並不是如此。就目前的技術來說,要克隆仍然必須要獲得至少一個可生育的母體(卵細胞供體)和一個DNA(細胞核)供體,即使成功融合,也會產生自克隆障礙,就是融合細胞會沉默而非向預期方向卵裂。作為瀕危物種,要獲得可生育的雌性個體以及健康的細胞核供體本身的難度非常高,而且我們也很難保證在獲取供體的過程當中會不會對該物種的種群帶來其他的傷害……

就算克隆產生後代,依然是一個完整的生殖過程,克隆產生的後代個體依然要根據其物種的自然規律,在母體內(哺乳動物)或者在蛋中(鳥類、爬行類等)發育成胎兒——這是一個非常漫長而且不可靠的過程。


事實上,克隆技術至少要克服以下幾個難點,才能獲得一個後代個體:

1)細胞融合效果是否理想;

2)融合細胞是否能按照預期脫分化後再卵裂分化,形成健康可發育的胚胎;

3)初期胚胎移植入母體(包括卵生動物用作培養基質的卵)後,是否能繼續健康發育。

而這僅僅只是在後代個體出生之前就需要面對的問題……還不包括在出生之後由於種種原因而導致後代個體早夭的情形……


即便克隆成功,並且可以大規模克隆,我們獲得了該物種的許許多多克隆後代。由於克隆產生的後代基因幾乎完全相同,這就表示它們在受到某些特定的易感疾病侵襲時,整個種群都會迅速受到侵襲。而由於基因多樣性的缺失,我們幾乎可以預言在該克隆種群當中,不可能會產生能夠抵抗該種特定疾病的等位基因——因為這個種群的基因組是及其單一的。

於是,這個克隆種群會極其容易在環境的偶發因素的影響下大規模被淘汰,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原有的瀕危物種種群。=================================綜上所述,採取克隆的手段來“拯救”瀕危物種,是一種並不太科學的做法。


總的來說就算克隆技術完全成熟,也抵擋不住人類的慾望,僅僅只是在增加受害個體的數量而已,畢竟我們人類才是令物種瀕危的源頭。


Music視覺


細胞會記載壽命,克隆出的動物壽命是原母體的剩餘壽命,沒多大意義,很快會衰老,體質很差


綠林夏雨


如果那麼容易我們可以購買大熊貓作為寵物了


大腳汽車


科學家對於克隆技術的運用並非想象的那麼容易,克隆從母細胞的選取(包括母細胞的質量)到整個培養環境,培養過程都很艱難的,即使不考慮成本,克隆也絕非易事。

克隆技術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克隆得到的生物質量沒有母體本身的質量好。退一萬步講,我們真的可以做到克隆複製的話,假設母體70歲,而從母體身上取下一個健康的細胞克隆出一個健康的新生命,我們得到的這個新生命相當於也70歲了,因為你取用的細胞不是受精卵,所以,克隆出來的新生命一般壽命都很短,個體存活都很困難,就更談不上種群的繼續繁衍生存了。

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到如今,雖然有了克隆技術,但也不能挽救白犀牛種群和眾多瀕危動物的命運,讓人感到無比惋惜。我們希望科技能夠更加進步,但更希望人類要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不能讓更多的珍稀動物成為瀕危動物。


原野96388956


因適應不了現在的地球環境,保護 幹嘛,終將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