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雲南貴州很多城市沒有依河而建?

零上零點1度


水是人們生存的必要條件。問題提出者不瞭解。貴州的省會城市貴陽就是依河而建。貴陽的南明河,貫城河為貴陽的母親河。只是這些河不是大江大河,名氣不大。雲貴高原的河流為峽谷底部,如烏江,峽谷兩邊為山地,很少平原。所以有相當一部分縣城未建在河邊。但有山泉水。


顏工516


題主一看就是四川人,川,大河也。四川,四條大河。大河多,城市建在大河邊很合理。

雲南貴州同樣水資源豐富,喀斯特地形造就無數的地下暗河,雲南境內有六大水系:金沙江—長江,南盤江—珠江,元江—紅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獨龍江、大盈江、瑞麗江—伊洛瓦底江。貴州,苗嶺以北長江水系,苗嶺以南珠江水系。河流衝擊形成平原和峽谷。

作為雲南人,來說說題主講的幾個雲南城市:

德宏,州府芒市,以前叫瀘西,取怒江(古時又稱瀘江)以西之意。是山間河流沖積平原,城市建在土壤肥沃的芒市-遮放壩子。更早的政治中心其實是在瑞麗江邊的瑞麗,明代麓川宣慰府司所在,轄區包括今天的緬甸北部。後被英屬緬甸割去一大塊。所以如今芒市作為州府。

臨滄,處瀾滄江和怒江中間,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臨滄”。集水面積大於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7條,即羅閘河、小黑江、南汀河、南捧河、永康河、勐勐河和南滾河。

普洱,具有“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區位優勢,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譽為“東方多瑙河”的瀾滄江湄公河縱貫全境,有國家級一類水路口岸思茅港、勐康,國家級二類口岸孟連及17條邊境通道。

紅河,州府蒙自。雲南面積第三的高原壩子,土地肥沃,大小河流眾多。現如今,蒙自依然是我國駐軍最多的地級市,戰略位置很重要,懸在越南頭頂的一把利劍。

昭通,歷史上是雲南省通向四川、貴州兩省的重要門戶,是中原文化進入雲南的重要通道,為中國著名的“南絲綢之路”的要衝,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依託於通道優勢,坐落昭彝壩子。







瑞麗市張鑫文創工作室


因為雲貴高原的河谷一般都不寬,不適合建大一點的城,很多鄉鎮級別和少數縣城還是在江邊,如元江縣城等等,雲南大部份城市都在壩子中心位置,雲南人平地叫壩子,湖叫海的老習貫,平壩子越大城市越大,有的地方缺水壩子很大沒有城市,有的縣建縣城的一塊平地都很難找,就建在山頭,山腰,山腳,去旅遊還是好玩的。


普乖寶


古人形容貴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田少水少。貴州的江河主要是流經峽谷地帶,出高,谷窄,地形陡峭。古代是農耕社會,要在耕地多的地方建城方便生活。城市都是原來的州縣府所在地發展起來的,古代官員選擇建城時一個是考慮交通,一個是考慮城市建設,要建城牆。

貴州雲南土地平整些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壩子。也就是一些小盆地或者是丘陵地帶。為了交通方便和建城方便,所以古人在建立州府或是縣府時都選擇在了平地或丘陵地帶而不是選擇峽谷中的大江大河邊。









夜郎春秋


不缺地下水,缺平地。西南山川險峻,處處可以立城,水運不發達。平原缺地下水,不缺平地。古代建城依山臨水,有險可守,而且對水運依賴性很大。古代大城市基本都依大江大河而建,依靠運河連通。洛陽-—開封—北京—南京—杭州—武漢—重慶。


JH72


西南大河全部在崇山峻嶺中,想建可以,參照重慶。西南的大河邊基本沒有平原(壩子),怎麼建,雲南只有水富縣、景洪市都是臨大河的城市,但是規模不大。


北緯27度濤


山高河深,兩岸陡峭 ,能建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