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背後多任性?


裸辭背後多任性?


裸辭通常是指還沒有找好下一個工作單位就辭職。日前,有媒體記者採訪了多位有裸辭經歷的職場人,瞭解他們為什麼會裸辭、期間發生怎樣的心態變化,以及如何看待裸辭這件事。

裸辭背後多任性?

為什麼很多人選擇裸辭?

說到裸辭,人們關心的第一個問題可能是,到底有多少職場人想要裸辭?

智聯招聘發佈的《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顯示,90.4%的職場人今年上半年產生過“裸辭”的念頭。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想要選擇裸辭?一個基本的原因可能是,對很多人來說,離開現在的工作崗位,再找一個新的工作崗位並沒有想象的那樣容易。

上述智聯招聘報告顯示,即使對於跳槽能力更強、更可能成功跳槽的白領來說,今年上半年也僅有三成跳槽者跳槽成功,其中17%的跳槽者還是降薪跳槽。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員工對現有工作不滿意,想選一個新的工作又很難,此時該怎麼辦?最好的選擇恐怕也只能是自己解放自己,裸辭了事。

當然,對現有工作是否滿意也因人而異。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同樣一份工作,滿意者可能心花怒放,不滿者則可能避之唯恐不及。

影響員工工作感受,甚至導致員工離職的,可能是客觀原因,也可能是主觀原因。一個員工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並不表明其所供職的那家用人單位一定做錯了什麼,也許是員工的要求太高了。這樣看來,裸辭背後多是有一些任性的影子。

裸辭背後多任性?


應辯證地看待裸辭

任性的行為總會受到懲罰的。事實是,長時間脫離職場,可能會失去繼續工作的意願,失去積累工作經驗和提升職業技能的機會,甚至失去職業發展的可能。

頻繁的辭職還會給之後的職場生涯帶來不利影響。顯然,沒有用人單位喜歡一個頻繁跳槽的人。

有媒體記者採訪調查顯示,整體來看,裸辭雖不至於讓辭職者陷入生活的窘境,卻也遠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樣瀟灑,對更多的辭職者來說,裸辭之初的激情往往被淹沒在後續對新工作的漫長等待中。

裸辭背後多任性?


裸辭的風險反證了職場工作的價值。職場工作不僅是人們生活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勞動者通過參與社會勞動實現自我價值的基本途徑。

因此,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個工作機會。在是否離職問題上也應有理性的思考,避免任性而為。

換一個角度來看,許多裸辭者的任性或許是無奈。

上文中的報告顯示,產生過“裸辭”念頭的職場人中,竟然有17%的人寧願降薪也要離開原單位,這就表明,除了員工權利意識的提升等主觀因素外,用人單位在勞動關係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做法,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工作環境的惡化,也是導致裸辭現象頻發的重要原因。

在工作問題上,員工不能任性裸辭,用人單位也不能“任性”管理,包容彼此、關愛各方,理性相待、平等協商,才有和諧勞動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