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曲沃代翼的晋武公,历史上还有哪些自己灭自己九族的人?

京东李达康


所谓“九族”,一般说来就是父族、母族和妻族的祖孙三代。在中国古代,“诛及九族”是最为惨重的刑罚。真正受过这种残酷刑罚的家族也不是很多。但是,在争夺皇权、稳固帝位的过程中,有那么几位残暴不仁的皇帝还真就做出了这种自戮亲族、同室操戈的恶行。虽然不完全算是诛灭九族,但凄惨状况也令人发指。三国后期的吴国末帝孙皓就是典型的例子。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其父孙和是孙权的第三子。公元221年,孙权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孙登天性诚孝,但寿命不长,当太子21年后因病去世。孙权次子孙虑也年少夭亡。于是 按继承顺序,公元242年孙和被立为太子。孙和虽然成为太子,但大祸即将临头。原来孙和的生母王夫人和孙权的爱女全公主有矛盾。孙和当上储君后,全公主整天在年老昏庸的孙权面前说孙和母子的的坏话。再加上孙权第四子鲁王孙霸觊觎太子之位。于是和全公主连起手来诬陷孙和。孙权在二人的包围进谗之下,废掉了孙和,改立幼子孙亮为太子。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孙亮即位。孙和被封为南阳王,安置在长沙。民间忽然有流言说孙和将被迎立为帝,为消除谣言,掌握朝政的权臣孙峻派使者赐死了孙和。

亲眼看到父亲孙和被迫害致死,给年幼的孙皓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恐惧和仇恨。生在帝王家,享受不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呵护,整天面对的只是权位争夺和无尽的杀戮。沉重的心理阴影使孙皓渐渐变得喜怒无常、冷酷无情。他在默默地等待一个机会,时机一到,他将肆意宣泄郁积在心中几十年的宿忿。

公元264年,孙皓的叔父吴景帝孙休去世。值此国难之际,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想要迎立一位年长的国君。左典军万彧极力推荐身为乌程侯的孙皓。不久,23岁的孙皓被推立为吴国的皇帝。他即位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复仇。首先,他追谥自己的父亲孙和为文皇帝,尊生母何氏为太后。十月,将吴景帝孙休的太子贬为王爵,然后暗中杀害。濮阳兴、张布进言劝谏,也被孙皓毫不留情地处死。次年,孙皓又毒死孙休的皇后朱氏,杀死孙休其余的四个儿子。265年,山贼施但劫持孙皓的同父异母弟永安侯孙谦,聚众造反。孙皓不顾母亲何氏的哀求,逼迫孙谦自杀,同时将自己的几个庶弟一起杀害。孙皓广选后宫,急于渔色,和皇后滕氏感情不睦,于是将皇后之父卫将军滕牧流放到交阯,中途病死。孙皓亲舅舅何植的儿子何都,与孙皓相貌相似,公元274年,民间流言孙皓已死,现在的皇帝其实是何都;又有流言说孙皓的叔叔章安侯孙奋当为天子。于是孙皓立杀其舅之子何都,并杀害叔父孙奋及其五子。

孙皓为帝的后期,性格越来越暴虐。每次宴会群臣的时候,让群臣都喝得烂醉如泥。宴会完毕后让黄门郎检举群臣言行过失,重者立即处死,轻者记录为罪,或者活剥人的脸皮,或者剜掉人的眼睛,群臣人人恐惧,朝不保夕。

公元280年,晋武帝派遣五路大军伐吴,所到之处,吴国官吏迎风归降,大军势如破竹。吴末帝孙皓在众叛亲离之下,只得肉袒牵羊,出建邺城投降晋军,到洛阳被晋武帝封为归命侯。立国六十年的东吴就此覆灭。数年后,恶贯满盈的孙皓在洛阳暴病身亡。


棒槌袄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正史上并不存在“晋武公诛灭自己九族”这件事,算是野史。所谓曲沃代翼,指的是是春秋时代晋国长达近70年的内战,公元前679年晋国的公族曲沃武公攻入了晋都翼城,打败了晋侯缗,取代了晋国的君主,庶系篡夺嫡系,曲沃以武力下克上谋权夺位成功,还获得周天子的册封,形成了较恶质的范例,成为礼乐崩坏的初始指标事件。

我们看一下九族图谱,就知道为什么说诛九族很难实现。

我们经常说“诛九族”仿佛在中国古代诛九族是常见的刑罚,然而事实上中国古代正史唯一明确记载的“诛九族”是发生在隋朝末年,大业九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期间,杨玄感起兵造反。兵败后杨玄感让弟弟杨积善杀了自己,杨玄感的尸体被隋军悬楼示众,并且“罪及九族”,一人犯罪,亲族伏法。

而所谓汉武帝自灭九族更是无稽之谈,所谓汉武帝自灭九族说的是征和二年七月,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举兵对抗朝廷。经过五天的激战,太子兵败逃亡,被汉武帝所废后自杀,灭族,唯其曾孙刘病已得亲信保全。所谓“诛九族”是诛杀太子刘据一家,如果真的是诛九族汉武帝本人不也跟着要被杀死么?

另外再说一下刘病已,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因为在再民间长大所以关于他的轶事典故非常多,经常被搬上影视屏幕,如电视剧《乌龙闯情关》、《大汉情缘之云中歌》都讲述刘病已的故事,另外汉宣帝还被民间尊为“厨神”,被称为“饼师神”,面点行业一定要敬。

最后,再说几件事:

1、正史记载,荆轲在刺杀秦始皇失败、燕国被灭之后,荆轲全家被处以诛七族的惩罚;

2、《明史》列传中的景清,在朱棣攻入南京的时候准备与方孝孺等其他大臣一同赴死,结果看燕军势大,景清独自一人前去拜见朱棣,因为驯服被朱棣委任原职。等到某日前去上朝之时,景清怀揣短刀,准备刺杀朱棣,刺杀失败后,朱棣就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景清则回答了一句铁骨铮铮的话:“为故主报仇耳”!愤怒的朱棣下令将景清“磔死,族之”。族之就是将他的亲族杀死,但具体诛杀了几族,却并无说明。唯一可以证明这个“族”字残酷的,就是朱棣下令又将“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3、方孝孺被“诛十族”在《明史》中没有具体记载,除了将方孝孺“磔死”以外,只有一个大略的关于方孝孺事件前后有数百人被牵连诛杀的说法,并且在方孝孺被千刀万剐之后,还是他门人后辈为他收敛的遗骨,如果真的诛灭了十族,也就没人给他收尸了。


装腔小组


这些都是被“灭九族”,

秦:李斯,

西汉:韩信,灌夫,主父偃,李陵家人,卫青家人,霍光家人,王莽,

东汉:窦宪,邓鹭,梁翼,

唐:徐敬业,来俊臣,

明:胡惟庸,李善长,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连子宁,卓敬,


老爷子爱历史


除了曲沃的晋武公,历史上灭自己“九族”的人就要数汉武帝了。



这里的“灭九族”是夸张的说法,但是汉武帝到了晚年,特别是在“巫蛊之乱”中对自己亲人大开杀戒。

首先,要从丞相公孙贺说起,他的妻子是皇后卫子夫的姐姐,也就是说汉武帝与公孙贺是连襟。他们有个儿子叫做公孙敬声。因为犯法被捕入狱。公孙贺想要通过逮捕大侠朱安世替儿子赎罪。虽然,他成功逮捕了朱安世,但却把自己一家给搭到里面。朱安世在狱中上书,称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城公主私通,并且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了很多偶人,诅咒武帝。武帝大怒,派人追查,结果因为此事不仅公孙贺被族诛,武帝亲生女儿诸邑公主、阳城公主被武帝处死,因此案被株连的还有大司马卫青的儿子卫伉,皇后卫子夫的侄儿。所以这一案件,武帝就杀死了自己两个女儿,自己外甥,自己连襟,自己的大姨子。



当然,事情远不止于此。当时武帝崇信江充,任命他为绣衣使者,负责京城治安。但江充直指太子刘据。诬陷太子以巫蛊诅咒武帝,并带兵从太子宫中搜出了偶人。太子百口莫辩,愤而杀死江充,被迫将长安城数万百姓武装起来自保,这时丞相刘屈氂带兵平乱,太子不敌,逃走。最终,太子在追兵逼迫下自缢而死,他的两个儿子也在与追兵搏斗中被杀。皇后卫子夫也在事情发生不久被杀。这一事件中,武帝妻子、儿子、孙子都因此而死。后来,武帝后悔了,又把平乱的丞相刘屈氂给灭了族。刘屈氂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也算是血缘颇近的侄子。



武帝的妻子、儿子、女儿、侄儿、外甥、连襟大姨子都被自己杀死了,是不是就此罢休了。答案是否定的,晚年武帝立自己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但是又担心子弱母壮,干涉朝政,于是就把汉宣帝刘弗陵母亲钩也夫人赐死了。还有早年魏其侯窦婴,是窦太后侄子,也就是汉武帝的表叔,因为与当时丞相田蚡交恶被杀。

所以,汉武帝一生虽然雄才大略,英武非凡,但是却对自己至亲屡下毒手,不得不令人感叹,何苦生在帝王家。


一壶清茗品春秋


唐朝时最多也就是灭三族,即配偶,子女,父母,灭九族是明朝才开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