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半了,求荐几本绘本,推荐理由是什么?

燕y游侠


《猜猜我有多爱你》

小兔子晚上睡觉前,非要大兔子认真猜一猜,自己有多爱他。大兔子说猜不出来,小兔子张开双臂比划:“这么爱”,大兔子用更长的双臂回应了小兔子,小兔子举高双手:“这么爱”,大兔子则用举得更高的双手赛过了他。之后,不管小兔子怎么做、怎么说、怎么形容、怎么比喻,大兔子总能轻而易举地超过他。最后,小兔子终于在一片温柔的,浓浓爱意的包裹下,沉沉睡去了。大兔子的爱你感受到了吗?他看着小兔子的的眼神、他抱着小兔子时的温柔,他笃定又充满怜爱的语气,天下的爸爸妈妈大约都是那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可是,就像小兔子和大兔子发现的那样: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爱不容易衡量,但表达出来却不难。除了故事内容本身,绘本在其它方面也带给我一些思考:


安全感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年龄越小,他的安全感的状态就越重要,对一生的影响也就越大。而孩子安全感最重要的来源就是父母。

对于婴儿来说,他们不会用语言或者其它直截了当的方式告诉我们需要什么,唯有通过哭泣来传达这些愿望,而爸爸妈妈所能做的就是认真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微笑、皱眉、流泪、揉眼睛等,慢慢成为解读孩子的专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和爸爸妈妈建立起亲密关系,也会更加信任爸爸妈妈。

尤其是对于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大脑发育水平有限,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我安慰能力也有限,因而几乎完全依赖于照顾他们的人,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拥抱和陪伴,更不要相信什么“延迟满足”“哭声免疫”法。

对2-6岁的孩子,这时他们身心快速发展,家庭环境会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亲亲抱抱的动作,及各种“我爱你”的比较,可以用在日常生活里,让孩子能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最直白的爱意。


词汇量

小兔子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而大兔子则常常在小兔子的基础上稍微扩展一下语言:

"This much." "But I love you this much" ——开始很简单,大小兔子的表白都使用代词来形容。

"I love you all the way up to my toes!" "And I love you all the way up to your toes."——内容逐渐丰富,加上了肢体名词。

"I love you all the way down the lane as far as the river" "I love you across the river and over the hills."——视野开始延展,由近及远的风景加入了。

"I love you right up to the moon." "I love you right up to the moon——and back."——小兔子实在想不到什么了,睡意袭卷之前看到了月亮,想象力打开了。

2-6 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孩子听说积极性都很高,喜欢和人交流,尤其是和亲近的人,词汇量也在交流中快速增加。

小孩子也是不服输的,大兔子和小兔子对话的氛围,和小时候我们与小伙伴之间的对话氛围也很像,不认输,甚至有点像抬杠,先说的人被逼着想各种词句,却轻而易举被后说的人超越,然后生出一种“你耍赖”的感觉...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这种有来有往的方式鼓励孩子多用语言来表达,在玩乐中造句,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


方位知觉

2-3岁的孩子方位知觉开始发展了,能够辨认不同方向,也有了深度的知觉,能够通过感知物体的远近来掌握物体的大小。

爱是抽象的,是不可以丈量的,但通过具体可见的比喻,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爱的能量。

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演绎书中的故事,这样不仅让孩子感知到爱,还能锻炼孩子的方位知觉和协调能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需要父母的爱,爸爸妈妈们,不要吝啬向孩子表达你的爱,爱他/她,就要对他/她说出来。

要知道,正面、积极的爱,孩子永远不会嫌多。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是我给宝宝买的第一本绘本,但实际上他更喜欢后来买的《Brown Bear》,我猜是因为后者唱起来更有节奏感,而且画面够简单。毛毛虫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只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由卵,变成虫子,变成蛹,再变成蝶。

故事中还有一个小意外:

毛毛虫星期一到星期五吃的是什么呢?苹果、梨、李子、草莓、橙子,但是周六呢?

蛋糕、蛋卷、黄瓜、奶酪、香肠...西瓜!然后呢?毛毛虫肚子痛了,它倒在了地上。宝宝们平常可能也吃得很健康,但是一到节假日,难免会放纵一下,各种零食不经意间丢进小嘴巴里,不给吃的话,搞不好宝宝们还会上演一出出哭天抹泪的戏码。这种情况的确很让人头疼了,怎么办呢?可以试试把毛毛虫“请出来”呦,告诉宝宝,乱吃东西的话,一不小心也会像毛毛虫一样,肚子痛哦。

孩子喜欢吃零食,对于这件事,家长也不需要谈之色变。科学地吃一些零食对宝宝还是有好处的,因为宝宝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但胃容量小,有时也需要零食来补充能量。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哪些零食是相对健康的。原则上,不要总吃仅仅提供热量的加工食物,如饼干、汉堡、巧克力,还要选择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比如水果、奶制品、软面食等。需要注意的是,奶制品指的是以生牛乳为配料的鲜牛奶、纯酸奶、无盐奶酪等食品,而优酸乳、乳酸菌、AD 钙奶、爽歪歪等调制奶并不适合宝宝饮用。总之,吃零食并不绝对是一个坏习惯,而要准确把握一个度,使吃零食不仅变成一种生活享受,还能更好地满足宝宝的新陈代谢需求,保证营养的条件下,适当照顾宝宝对零食的喜好,还可以缓解宝宝的负面情绪。期待每个宝宝像毛毛虫一样,健康成长,战胜困难,破茧成蝶。


关注“职场爸妈育儿手册”,获取更多育儿知识,感谢你~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回复,我们一起聊聊呀~


职场爸妈育儿手册


我家宝宝喜欢看立体书,买了很多绘本,贵的便宜的,分现她最喜欢的还是立体书,就是有点小贵。

分享我家宝宝最喜欢看的几本吧:

《我们长的不一样》,这本书讲述了小鸡和小鸭的成长过程,以及她们的不同,可以一边讲一边指给孩子看,里面的细节处理的非常好。

打开画面,鸡妈妈在左边孵小鸡,鸭妈妈在右边孵小鸭,立体的页面引导宝宝去找各种动物:鸡妈妈、小鸡、马、羊、猪等等,一页纸孩子就可以看五分钟左右,然后家长读文字,配合动作、表情……

每一页都有活动的地方,掀开这里,藏着小虫子,掀开那里,藏着小猪……非常适合和宝宝互动。

宝宝第二喜欢的是毛毛虫去哪里了,打开画面,满满的一副春天的气息铺面而来,我到现在都记得宝宝打开画面的样子——(⊙o⊙)哇!(⊙o⊙)哇!非常惊叹!非常高兴,看看页面吧……

这套书你可以去某宝买,一共四本,我买的时候花了120多,不知道现在多少钱,希望能帮到你哦!


有武很幸福


小熊系列,蒲蒲兰出品,必出精品。

这套书里有习惯养成,情绪处理,儿童交际等问题。每本一个小故事,大图,少文字,孩子很容易理解。这套书,现在我家小朋友翻出来看还挺乐。

大嗓门妈妈

这是给孩子也是给父母的一本绘本,企鹅妈妈把宝宝吼得身体七分八裂,最后妈妈找到宝宝用针线缝起来的小故事。每次念这个,我家小朋友总说,这个妈妈好厉害啊[笑]

还有宫西达也系列,如果孩子喜欢恐龙那更好了,里面都是一个个关于爱的小故事,大人都感动的热泪盈眶。




种红番茄的人


你好!结合我的经验我给你以下建议:1. 《我妈妈》《我爸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和爸爸妈妈相处的时间较长,感情也相对最深。这两本绘本比较贴个他们的情感需求,让孩子容易接受并且爱上阅读。2《我会用马桶了》,一岁半的孩子基本可以行走自如,也可以学着慢慢戒掉尿不湿,当时戒掉尿不湿的过程因人而异,不必强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大量接受新事物,对生活中很多东西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小马桶既是他们的工具也是玩具甚至是朋友。推荐这本书的理由也是它可以做到“理论和实际可以紧密联系”。3.《谁躲起来了》,书名记得不知准不准确,书里都是孩子喜欢的动物,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这本书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表达力。当然,优秀的绘本太多了,我想宝妈宝爸的目的应该是通过绘本丰富孩子的生活、提高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只要选择内容健康的正版书籍,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暖言暖语


这个时候引导孩子看绘本,可以让他认识世界,了解一些规则,并且尝试去理解和表达感情。

2岁以下孩子还在探索世界,所接触的东西不多,对于书中有兴趣的内容大多和生活有关。比如关于食物的,动物的,玩具的,身边人物的(爸爸妈妈等身边的人)……这个时候喜欢的绘本特点,图案大,文字少,情节简单,内容接近日常生活

2岁以下孩子喜欢用手去认识环境,而可触摸互动形式的书(立体书,翻翻页,洞洞书)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可培养孩子对书的好感。

《好饿的毛毛虫》,《走开绿色大怪兽》等都挺适合的



小眼姐和呆萌弟


你好,一岁半建议看绘本同时听音频磨耳朵。最好是有音乐的儿歌形式,或者读的有感情甚至夸张一点,宝宝会很喜欢。具体的书可以参考廖彩杏书单,吴敏兰书单。我的公众号在做绘本和儿歌的分享,欢迎和我一起给娃读绘本[可爱]


大连亲子玩乐GO


我的宝宝也是一岁半了我也想知道


遗识


以下几本巜我爸爸》巜大卫,不可以》《小猪变形记》


彬彬姐12


在某宝去找乐乐趣旗舰店,寓教于乐,声图并茂,长知识,学说话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