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品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留下的詞不多,總共都不到一百首,但是,數量少卻精品多,是以能成一代大家。李清照的名篇中,人們最為熟悉的,應該就是《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一詞了,因為這是一首小令,字數很少,很多人都能背下來。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據研究李清照的專家陳祖美先生考訂,這首詞寫於李清照從老家章丘到汴京之時,那時她還才16歲。16歲的李清照就能寫下如此經典的小詞,著實令人羨慕。

詩詞品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什麼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最令人讚歎便是“綠肥紅瘦”四句。

明代徐伯齡《蟫精雋》中說:當時趙明誠妻李氏,號易安居士,詩詞尤獨步,縉紳鹹推重之。其“綠肥紅瘦”之句暨“人與黃花俱瘦”之語傳播古今。

那麼,“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呢?

“綠肥紅瘦”這個詞,是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綠,是指海棠花的綠葉,紅,是指海棠花的紅花。這是以事物的特徵來借指事物本身。綠肥紅瘦的意思,就是海棠花已逐漸開敗,而綠葉卻逐漸繁盛。

二、全詞好在哪?

1)言簡意豐。

李清照的這首小令,總共才有六句,33字,但卻寫出了十分豐富的細節。

詞先從昨夜的天氣寫起,昨天夜裡,下了稀稀疏疏的雨,颳著迅猛的風,為接下來的發問作鋪墊。

第二句寫早晨醒來的狀態,雖然睡了整整一夜,但酒意仍未完全消退,暗示著她前一天晚上可能參加了宴會,還喝了很多酒。

三四句寫問答,“試”與“卻”,表明詞人心底其實知道答案,但她還要問,是想確認,是關心過度,不得不問。

詩詞品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最後,詞人和兩句反問,表示對侍人漫不經心的回答的否定,同時用“應是”,表達詞人的猜測。

這33字,有環境,有故事,有情態,如此豐富的細節,讓我們讀的時候,甚至在腦海中浮現李清照與侍女的對話場景。

《蓼園詞遠》中評:“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詞中聖者。”

2)用語精妙

用語方面,兩個“知否”疊用,將李清照的形象寫得如在目前。

“綠肥紅瘦”四字,視覺形象鮮明,同時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紅瘦”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好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明代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一中評:“‘知否’二字,疊得可味。‘綠肥紅瘦’創穫自婦人,大奇。”

3)情韻修長

讀這首詞,我們首先要問,16歲的李清照早上起來,為什麼那麼關心海棠花?然後要問,為什麼她要將這件小事寫進詞裡?最後要問,就這樣寫了一件問花小事的詞,何以能成為經典名篇。

所有問題的答案,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那盆海棠花,其實是16歲的李清照的心靈外化的象徵。

海棠花經一夜風雨,風吹則花漸落,雨潤則葉更肥,這株海棠花,也在一夜風雨中漸漸成長、變化。

而李清照呢?16歲的李清照同樣在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內心也在慢慢變化。

詩詞品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場宴會,飲酒作樂,宴後深睡,醒來不免有些寂寥。她不像成年人,有著深深的憂思愁恨,但也能感到,宴會有聚有散,人生有喜有憂。

她的內心在慢慢成長。

而16歲的李清照,心思如此細膩,才思如此敏捷,僅用一首短短的小令,便將青春期少女的心思寫的微妙至極,此中情韻修長,品之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