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一直都是钓友们讨论最多的问题

浮漂是垂钓时鱼咬钩的讯息反馈工具,可以通过浮漂的变化来判断鱼上钩的情况。所以浮漂是垂钓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垂钓之前都会先进行浮漂的调试,是调灵还是调顿,是钓灵还是钓钝,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们垂钓的好坏。希望以下浮漂的讲解,能让你对浮漂的调试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 浮漂名词解释
  • 调试浮漂的程序
  • 调试浮漂的注意点
  • 归零点”调漂法
  • 空钩半水调漂法
  • 浮漂灵与钝

名词解释

(1)目数:

在浮漂的漂尾上,生产厂家将鱼漂的漂尾用不同色彩的油漆标注长度不一的各种小格,每一格叫一目,第一目指的是浮漂漂尾从上至下的第一格,第二格叫第二目。每支浮漂的总目数没有统一规定,少则7日、8目,多则十多目。

(2)调目:

在调试浮漂时,当一个配件齐全的钓组投入水中后,钩上不挂饵,钩未触及水底时水面以上的漂尾所露出的目数。也可解释为:钓者所设计的浮漂在水面以上的浮漂目数。如“调4目”,就是在空钩状态下,钓者设计水面以上的浮漂目数为4目。

(3)钓目:

钩上挂饵后,其中一钩触及水底,另一钩悬于水中,这时水面以上浮漂所显示的目数,也就是钓者在完成了调试浮漂的所有程序后准备待鱼上钩时水面以上浮漂所显示的目数。如“调4钓2",就是空钩时,浮漂显示的是4目,钩上挂饵后,因钓饵的重量使浮溧下沉2目,水面以上只剩2目,这2目也就是钓者设计的浮漂目数。

调目的多少没有硬性规定,是钓者根据鱼情、水情和自己的视力情况设计的目数。钓目越少,其灵敏度越高。老年人因视力较差,浮漂露出水面少,就不易看清,所以可以设计所钓的浮漂目数多一些。钓4目、钓5目都是可以的。

浮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一直都是钓友们讨论最多的问题


(4)平水:

这是浮漂调校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平水就是浮漂在水中竖立后其漂尾的最上端(漂尖)与水面齐平,钓者几乎看不到漂尖,漂尖既不是沉入水中也不显露目数。

调试浮漂时,第一步就是找“平水”使浮漂呈现平水状态,然后上移浮漂,使浮漂显出目数,再在双钩上挂饵,由于饵团重量的原因,浮漂又下沉1-2目,所剩的目数即是钓目。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全字力零点”简称“归零点"。

(5)二力平衡:

二力指的是浮漂的浮力和钓组的重力。当钩、坠悬于水底,浮漂垂直于水中,漂尖露出水面而且稳定在某一位置时,就表示浮力与重力平衡了。这种状态就叫“二力平衡”。

(6)吃铅:

吃铅的意思是某支浮漂要想达到钓者设计的“调目”或“钓目”的理想状态需要多重的铅皮与之搭配。需要多少铅皮就是“吃”多少铅。不同质量、不同形状、不同型号的浮漂的吃铅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支浮漂因使用的“调目”与“钓目”的多少,也会影响到吃铅量的多少。

(7)半水:

在介绍调校浮漂方法的许多文章中,都会见到“空钩半水调漂”的说法,这个“半水”绝不是指水层的一半,也不可能用多少厘米的长度来界定半水是多深的水,是一种泛指,指的是两个钩未接触水底时所处的水层,也就是水线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的水层。

浮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一直都是钓友们讨论最多的问题


(8)归零点:

漂入水后,漂的顶端(漂尖)与水面在一个水平线上,也就是水面不露漂尖,这种现象就叫全浮力零点。如何找到这个点呢?就是靠增加或减少铅皮座铅皮的办法,使浮漂在水中达到这个状态。应注意的是,此时钩上是不挂饵的。

(9)调灵与调钝:

灵就是反应快,能对极微小的外力做出反应,钝就是反应慢。调目时,调到浮漂在水面上露出的目数多,叫调灵敏,露出的目数少,叫调迟钝。调漂时钩上是无铒的,只有铅坠的重量轻、体积小,浮漂露出的目数才多。如果调的目数低,7目调3目、调2日,说明铅皮重量大。

(10)钓灵与钓钝:

浮漂露出的目数少就是钓灵敏。如8目漂尖调4目调5目就谈不上灵敏。若钓4日、5目,说明子线已接近水底,子线呈弯曲状。若改为钓3目、2目,就必须把浮漂下移,缩短子线,让钩饵接近水底就灵敏得多了。反之浮漂在水面以上露出的目数多,说明子线长,也说明水线长,鱼咬钩拖动铅坠才能使浮漂有动态变化,否则反应就小,这就是迟钝了,所以叫钓钝。

浮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一直都是钓友们讨论最多的问题


调试浮漂的程序

(1)先找水深:

用目测法估计水深,将水线放长,也就是水线的长度大于水的深度,然后将钓组投入水中,这时浮漂必然横躺于水面,说明钓坠已接近水底了。然后将浮漂向下移一段距离,再投入水中,在钓组的重力与浮漂的浮力相平衡的情况下浮漂就会直立于水中,这也说明水线的长度小于水深或与水深一致。然后再下移浮漂若干厘米,其目的是要钩坠悬于水中,此时水线的长度必然小于水的深度。若铅坠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在水面以上是见不到浮漂尖的。

(2)使浮漂尖露出水面:

若铅皮过重就从铅皮座上剪去一些铅皮,注意一次不要剪得过多,只能一点一点地剪,直到浮漂的漂尾露出4目。这时钩与坠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漂尾上露出4目,说明调目成功。

(3)钓2目:

漂尾露出4目,是钩上无饵的状态。这时在两只钩上挂上饵团,将钩饵投入水中,由于饵团的重力的原因,漂尾必然下沉一些,下沉后若漂尾上显示2目,说明饵团的重量符合钓手的设计,若显不出2目(或是一目、半目),说明饵团偏重,可将饵团捏小一点,减轻一些重量,再投入水中,使漂尾露出二目。这时就算调漂成功了。这就叫做“调4钓2"

浮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一直都是钓友们讨论最多的问题


在钓鱼时,“调四钓二”是基本法则,是调试浮漂的基本功。掌握了“调4钓2"的方法可触类旁通再“调X钓X”就容易操作了。当然,也不必死用"调4钓2",多调一点、少调一点都是可以的。

调试浮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调4目”时:要注意竿梢应入水,主线也自然入水,这种调漂法浮漂所显示的目数较为真实。

(2)饵团的重量要恰到好处:饵团重了,浮漂就显示不出2目,反之则显示的是2目半或3目。掌握饵团的重量靠实践,熟能生巧。

(3)在初次挂饵调2目时饵料应黏一些,避免饵团入水后就脱离了钩,空钩调漂显示的钓目是不真实的。

(4)调好漂后的复核,也就是把钩饵投到近处的另一个钓点,看浮漂所显示的钓目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说明两处的水深不一样。

浮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一直都是钓友们讨论最多的问题


.“归零点”调漂法

“归零点”是一位钓鱼大师调漂的一种方法,“归零点”调漂法的步骤。

(1)在铅皮座上装上铅皮,装铅皮时应对浮漂的浮力有个估计,铅皮应稍重一些。

(2)在两只钩上挂上饵团。

(3)将钓组投入水中,这时浮漂就全部没入水中。

(4)然后从铅皮座上剪去一些铅皮,再将钩组投入水中。反复几次后,由于铅皮的减少,浮漂自然会慢慢上升,直至浮漂的漂尾尖部与水平面相平。此时,就是“二力平衡”,即“全浮力零点”。

(5)上移浮漂,水线就逐渐延长,直至漂尾露出1目或2目。这时,其中的一只钓钩就已经接近水底,另一只钓钩悬于水中。“归零点”调漂法操作方法简便,易于理解,也易于掌握。“归零点”调漂法适应性较强,不但适于在小池塘钓鲫鱼,也适合于在混养塘、湖泊、水库等大小水面里使用。所钓的鱼类不只是鲫鱼,可以钓其他鱼,鲤鱼、编鱼、草鱼等。

浮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一直都是钓友们讨论最多的问题

空钩半水调漂

鱼漂有带饵调漂和空钩调漂两种,其中用空钩半水调漂法的钓手也很多。空钩调漂有以下步骤:

(1)使漂尖露出水面:将重量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卷到铅皮座上,将钓组抛入水中,由于留铅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为了使浮漂上浮,必须从铅皮座上减去一些铅皮。每次少剪点,直至漂尖浮出水而。浮出水面的浮漂的目数即是调目。

(2)验正两钩是否离底:在长子线上挂卸(或并销皮),然后将钓组投入水中,这时若水面以上原先显示的调日有所减少,也就是浮漂下沉一些,证明刚才所调的浮漂是正确的,因为达到了悬坠悬钩的目的。若加了饥团,浮漂的目数没有变化,说明初次调试的钩除是触底的,这时应将浮漂下移,使调1增彩1目或2目。

(3)调钓目:漂尖浮出水面,两钩离底,表示二力平衡,然后在两只钩上排饵,将钓组投入水中,浮漂会下沉一些,原来的力平衡被打破了。钩饵接触到水底,浮漂就停止了下沉,二力第二次达到平衡,这时漂尖上所显示的目数就是钓目。若看不到漂尖,说明水线过长,应向上移动浮漂,使漂尖露出水面。

浮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一直都是钓友们讨论最多的问题


浮漂的灵与钝

调漂时的灵与钝是钓鱼人经常议论的话题。具体讲,有调灵与调钝、钓灵与钓钝两个方面的意思。

(1)调灵与调钝:灵就是反应快,能对极微小的外力做出反应,反应慢,就是钝。调目时,调到浮漂在水而上露出的目数多,叫调灵,露出的目数少,叫调钝。调漂的时候钩上是无饵的,只有铅坠的重最轻、体积小,浮漂露出的目数才多。如果调的目数低,7目调3目、调2目,说明铅皮重量大。

(2)钓灵与钓钝:钓灵与调灵在浮漂上的表现正好相反。浮漂露的目数少就是钓灵。如8目漂尖调4目、调5目,就谈不上灵敏,若钓4目、5目,说明子线、铅坠已接近水底,子线弯曲,若改为钓3目、2日,就必须把浮漂下移,缩短子线,让钩、饵接近水底,钓组就灵敏得多了。反之浮漂在水面以上露出的目数多,说明子线长,也说明水线长,咬钩拖动铅坠才能使浮漂有动态变化,否则钓组反应就不灵敏,这也就迟钝了,所以叫“钓钝”。至于是要钓灵还是钓钝,可根据个人年龄、视力情况,灵活掌握,年龄大、视力差的人不妨就钓钝。

轻装出行 快乐垂钓

浮漂在垂钓中具有多方面的用途。可以借助浮漂的功能,了解更多的行之有效的鱼情,进而提高我们垂钓的方法。。

非常感谢朋友们花时间观看我文章,喜欢的麻烦点个赞。如果有任何关于垂钓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