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分离,是为了让更多家庭的团聚”

在平谷区金海湖镇韩庄村有这样一个家庭,蔡玉梅是每天入户排查、登记的社区工作者,丈夫李振江是市区保障城市交通运行的公交司机,儿子李远航是一线医务工作者,疫情袭来一家三口全都坚守岗位奋战在防控一线。

“我也想尽力多做点事情”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家人的过年计划。面对严峻疫情,一家人义无反顾走上各自“战场”。蔡玉梅一家人至今分居三地,丈夫住在市区的出租房,儿子住在医院只能再三个人都闲下来时通过微信视频互报平安,嘘寒问暖,相互鼓励。三口人的暂时分居,是为了战疫情,为了疫情能早日结束,让更多家庭平安团聚。

“我们的分离,是为了让更多家庭的团聚”

社区工作原本就复杂繁琐,特别是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工作难度不断加大。蔡玉梅一想到一线坚守的丈夫和儿子,她就充满力量,继续奋战。“我丈夫和儿子都在为防控疫情出一份自己的力,我不能拉后腿,我也想尽我的力多做点事情。”蔡玉梅说。

随着防疫工作的深入,社区的工作也不断强化、细化。蔡玉梅从大年三十开始就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辖区内的住户挨家挨户进行排查。“您好,我是居委会的,现在我们正在进行防控疫情的排查登记工作,你们家近期有到外地旅吗……?”“这段时间尽量少出门,注意开窗通风,这是一份防疫宣传资料,您好好看看。”这些话蔡玉梅每天要重复上百遍,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也顾不上喝杯热水,实在累得不行,就趴在办公桌上休息一下,过后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当中。

记者跟蔡玉梅提起春节家人无法团聚时,让记者感到欣慰和感动的是,蔡玉梅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洋溢着笑脸说,“没事没事,我们的分离,也是为了让更多家庭的团聚。”

“总有人要负重前行”

蔡玉梅的儿子李远航原本是朝阳区垂杨柳医院手术室的一名护士。疫情爆发之后,垂杨柳医院成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1997年出生的李远航,参加工作才一年的时间,就主动请战进入了医院发热门诊。

“我们的分离,是为了让更多家庭的团聚”

因为李远航工作的原因,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他。李远航告诉记者,在准备去发热门诊时,他给自己家的微信群发了一条信息,“爸、妈,我上一线了,过年放假我就不回去了,你们俩也要注意防护。”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父亲和母亲各回了一条信息,“儿子!记住!总有人要负重前行。”“儿子!要注意安全。”一声声干脆而坚定的回答,也让李远航信心满满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在医院病房里,李远航面对形形色色的发热病人,他沉着应对,精心护理,用自己的行动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病毒抗争。李远航说:“我作为医院年轻的护士,关键时刻就得挺上去,尽自己一份力量。”

“有大家才有小家”

同样忙碌在防控一线的还有蔡玉梅的丈夫李振江,当他得知儿子李远航主动请战去发热门诊时,李振江说:“虽然我心里有再多不舍和担心,但是在这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会全力支持他、鼓励他,我能做的就是在工作中保护好自身安全,让儿子在一线少点牵挂,安心工作。”

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李振江表示,今年从大年三十至今,一直在工作岗位上,李振江坦言:过年不能回家对自己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家里人也早就习惯了,“因为工作不能多陪伴家人孩子,多少还是感到愧疚的,不过家人很理解我的工作,一直支持鼓励我。”

“我们的分离,是为了让更多家庭的团聚”

李振江坚守岗位,一个班次都不落下。特殊时期,不光是保障城市交通正常运转,还要给车辆消毒、宣传防控知识等。“现在是特殊时期,要是公交车的消毒工作没做好,那就是对大家不负责任。”李振江同事对记者说,每次的消毒工作李振江都一丝不苟,用消毒液对车辆各个区域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从地板到座椅,是乘客接触较多的部位,他都一一进行消毒清洁。

“有大家才有小家”。春节以来,蔡玉梅一家三口,没见过一次面。虽然他们只能用出手机,道一声平安,互相加油,一家三口却对此无怨无悔。“我们一家三口都是基层工作者,疫情当前,一起奋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蔡玉梅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当前,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在默默奉献,他们为了肩上的职责,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马平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