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來襲,“網絡教育”開始,孩子學習好壞不能全靠老師

由於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均推遲了開學時間,全都改成了網絡直播課進行教學,以此來響應國家的相關號召。

不過,隨著網絡教學的逐步進行,雖然在未開學的情況保證了孩子的正常學習,但是卻讓很多家長都紛紛陷入了臨近崩潰的邊緣。

“新冠疫情”來襲,“網絡教育”開始,孩子學習好壞不能全靠老師

近日來,朋友圈中關於網絡教學的抱怨是越來越多。有的家長抱怨說,家裡只有一臺電腦,兩個孩子根本不夠用,長時間用手機看網課的話又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甚為苦惱。也有的家長在抱怨網絡教學的效果特別差,孩子不僅缺乏了相應的監管,反而還增加了不少的干擾因素,使得孩子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其實,家長對於網絡教學的抱怨,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出了在孩子的教育中所存在的隱患的。只不過,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現行教育本身存在的問題,也有很多來自家長的影響。

“新冠疫情”來襲,“網絡教育”開始,孩子學習好壞不能全靠老師

一、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均衡使得孩子難以擁有公平的學習條件。

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就是,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對於教育資源的分配是非常不均衡的。且不說不同地區的教學水平並不一樣,哪怕是同一地區,都是存在著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的差別的,就更不用說在很多學校裡所存在的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區分了。

這種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孩子從根本上接受的教育質量就存在了不小的區別。只不過在平時,孩子們所面臨的比較對象大多都是同班同學,這些問題的顯現並不明顯。

但是,過渡到當下的網絡教學上,由於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就使得孩子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的差別更加顯而易見地暴露了出來。有條件的家庭,孩子有電腦或者平板可以用來聽課,沒條件的家庭,或者相關電子設備的數量少於家裡孩子的數量的家庭,就要面對比較困難的學習問題了。

“新冠疫情”來襲,“網絡教育”開始,孩子學習好壞不能全靠老師

二、孩子的學習、教育和監管並不是學校和老師單方面的責任。

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家長把孩子送入學校之後,就幾乎再也沒去關注過孩子的教育問題,這其實是非常不對的。俗話說,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最應該負責任的正是孩子的家長,而不應該是學校和老師。

事實上,在很多家長的認知裡,自己並不具備輔導孩子學習的能力,所以孩子學習的好壞就只能全靠老師了,這種想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從換位思考的角度來講,老師也是家長,他們也是有自己的孩子需要關注和照料的。

而且,一個班級往往都是好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孩子,老師不可能,也沒有精力去仔細照顧好每一個孩子。所以,孩子的教育和監管問題上,是不可能單方面地依賴於學校和老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