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火烧了210天左右,无数动植物绝望哀嚎,为什么不人工降雨呢?

依然天然


2月13日,澳大利亚的山火在燃烧210天后被扑灭。这场山火烧毁了超过1100万公顷的土地,导致至少33人死亡,动物死亡数量超过10亿。作为澳大利亚象征性的考拉,都因这场大火成了濒危动物。



澳大利亚不知为何引发了大自然的“怒火”,竟然连烧两百多天无法扑灭,好在大自然也是仁慈的,最后以一场暴雨的形式为澳大利亚人提供了灭火契机。在最后一处火点被扑灭时,有人开始疑惑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灭火。


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说是澳大利亚人有心无力。虽然澳大利亚高层在处理灭火工作上表现的昏庸无能,但不能否认澳
大利亚消防队员的专业素质。澳大利亚时常发生山火,当地消防队员有着丰富的消防经验,人工降雨这种方法肯定谁都想的到,但是只有催化剂没有云层也是无法降雨的。

澳大利亚主要树种是桉树,占森林总面积的70%,而桉树树皮和树叶都富含油脂,脱落后聚集在地面。在山火发生之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地面平均温度超过了40摄氏度,如此高的温度很容易让这些树叶树皮自燃,更不用说明火蔓延后的威力。



在错过第一救火时机之后,火势迅速蔓延,再加上地面温度本来就高,所以澳大利亚成了一个“大火炉”,天上的积云很快就被“烤干”。既然没有云,又再多的降水催化剂也毫无意义,所以无法进行人工降水作业。


澳大利亚的山火最终还是靠老天爷的一场暴雨终结,不过大火虽然熄灭,却又迎来了30年罕见的暴雨和洪灾,澳大利亚或许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国际视角浅说


澳洲的一场大火,带走了几亿只小动物的生命。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澳洲大火整整烧了四五个月,最后还是靠暴雨才熄灭。以澳大利亚的能力,为什么无法扑灭大火?

其实说到澳大利亚山火,基本上每年都会爆发几场。但是今年的特别奇怪,波及的范围比较广,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超过7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被大火覆盖,几十人因此丧命。

澳大利亚为什么容易爆发山火?这是因为当年第一批殖民者进入澳大利亚之后,大肆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中部地区呈现出沙漠气候,也给后来的高温埋下了伏笔。

大火想要烧起来,又需要满足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以及着火源。由于澳大利亚分布着大量的桉树,占总森林的70%,这种树木虽是考拉的最爱,却也是最容易着火的一个树种。

一旦大火烧起来,面对着成片的桉树,想靠人工扑灭异常困难。不仅如此,去年的澳大利亚又是异常的炎热,尤其是2019年12月27日,澳大利亚的平均气温飙升到40多度。

在这样的高温下,一个存着水的玻璃瓶,都可能就会引发一场山火。如此一来,澳大利亚的天然环境,就满足了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桉树)、助燃物(氧气)以及着火源(高温)。

更加令人无语的是,澳大利亚的部分动物还在助长火势。比如说一些喜光性的动物,喜欢叼着火苗四处乱窜。就这样,澳大利亚的大火越烧越大。

面对这样的大火,澳大利亚都是怎么扑救的呢?其实说到消防水平,尤其是从扑灭山火经验的丰富程度来讲,澳大利亚绝对是一流水平,甚至说是顶尖水平。

但是技术再高也没办法,因为说到底,技术还要为人所用。正是由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造成扑救力量严重不足。因此,尽管澳大利亚的灭火技术很高,但是有米了,没有巧妇也没办法。

结果就导致在面对大火的时候,救了东边,着了西边。澳大利亚的百姓,也只能从一个安置点被赶到另外一个安置点。但是另外一边,澳大利亚的总理却被曝出携全家一起出游的新闻。

从这里能看出来,澳大利亚山火没有被及时扑灭,当地的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早在2019年上半年的时候,澳大利亚就已经爆发了几起山火。

正如我上文所说,由于澳大利亚经常爆发山火,当地人已经习以为常。因此澳大利亚当局没有抓住最佳灭火时期,再加上几十年一遇的高温,造成火势难以扑灭。

如何扑灭山火,有人提议说挖一个隔离带。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这次山火多线突围,已经不是可以控制的火势了。除此之外,常见的办法还有点迎风火或者是顺风火。

明明是想灭火,为什么还要点火呢?这就是走大火的路,让大火无路可走。所谓的顺风火,就是和大火一个方向,提前把它要烧的位置烧光,类似于隔离带。所谓的迎风火,就是对着火烧,最终会形成相互抵消的局面。

当然了,也有人提议说,为什么不进行人工降雨呢?不是不想,只是人工降雨条件限制颇多,不是你想降就得降。

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会下雨?这是因为天上有雨层,当到达一定湿度后,就会形成雨水降下来。所谓的人工降雨,实际上是想让雨层提前达到降水的湿度。

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大火太大,就算是有雨层,也早就被大火烤干了。因此当时的澳大利亚,大部分火区的上空,都是呈现出一片万里无云的态势。

当然了,由于大火带来的污染,肉眼很难看到天空当中的云彩。就算是满足了降雨的条件,面对山火多面突围的局势,仅靠人工降雨不可能扑灭这么多的山火。

那么澳大利亚的山火是怎么灭的?说实话,还没有完全灭干净,有的地方还有零星的火点。但是大部分都已经灭了,灭火的功劳还主要靠上天赏饭。

但是由于大火太大,烧光了大部分的绿色植物,造成在面临强降雨的时候,由于缺少了树木的供水作用,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洪涝灾害。

真可谓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只希望澳大利亚人民能够平稳度过这场灾难。


史之策


澳大利亚的相关负责人挠了挠头,对呀,人工降雨可以扑灭森林大火,为什么自己不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呢?

是因为澳大利亚的相关负责人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吗?还是说已经从事多年的森林防护工作的相关人员,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呢?

答案都不是,澳大利亚的火情来看的话,小水降不了,大水也未必能够达标。

水火关系

很多人都觉得某个地方着火了,然后泼上一盆水,那个地方的火就灭了,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没错,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

上面的那句话好像是废话,对吗?不,并不是废话。

一些小火小的微乎其微,包括但不限于某个农家大院里面的柴火垛着了,这个时候我们扑点水是有效果的。

但是如果是森林大火,森林大火的中间,它的温度突破了1000多,那个时候你铺再多的水也没啥用。

当然我们如果说发一场大洪水直接把这个地方全都给淹了,那没问题,可是就这样一盆水一盆水的往下面扔是没有效果的。

在澳大利亚火灾最猖獗的那一段时间里面,不要说下暴雨了,就是下特大暴雨也未必能起到多大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澳大利亚的天空上如果没有云的话,哪里来的雨?

大家千万不要想当然认为只要在天空中喷洒点东西,然后云彩都来了,就让云彩的重量慢慢的凝聚,然后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就下起了磅礴大雨。

如果说在一个湿气密度比较大的大城市里面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澳大利亚鸟不拉屎的这一片地方空荡荡的,就这一个岛屿,云彩即便来,大风一吹就跑了。

澳大利亚火灾关系

很多人都会感到惋惜,甚至跟澳大利亚荒唐的举动嘲笑,因为他们甚至曾经说过,骆驼喝了太多的水,所以要杀掉骆驼。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非常的大,但是他们的领土里面才有2000多万人。

2000多万人意味着什么,咱们这边的一个特大城市可能达不到2000万,但是如果两个大城市排在一起也就有2000万了。

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非常的稀少,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去对抗大自然,也懒得去对抗大自然,只要烧不到自己家里面,怎么都没事。

可即便如此,澳大利亚这场山火烧了这么长时间,对大自然对环境,对诸多方面产生的恶劣影响是无法忽视的。

针对这些事情,我们只能是谴责你,谴责你,谴责你。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2020年2月13日,在情人节的前一天,伴随着一场强降雨的来临,持续燃烧了21天的澳洲大火终于熄灭了。这场大火造成了至少33人死亡,大约12亿只野生动物丧生,2500多间房屋受损,1170万公顷的土地被烧毁。

在过去的5个多月里,澳大利亚很多城市的上空都蒙上了灰色的浓烟。从卫星云图上来看,澳洲大陆就像被烧红的火炭,非常醒目的可以跟其他地区区别开来。



如果要问为什么不使用人工降雨灭火呢?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外行。人工降雨的前提是上空有厚厚的云层,况且人工降雨的效果往往不会太好,要想灭掉这场持续大半年的熊熊烈火谈何容易。

有人指责澳洲政府无作为,应该对这件事情负责。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说明对澳大利亚的情况了解甚少。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大部分国土面积都被森林覆盖。每年都会因为雷击或者其他原因出现很多起森林大火,但程度往往都比较轻。



并不是澳大利亚政府不重视,而是起火地区大都在深山老林,灭火的成本太高。更重要的一点,澳大利亚的很多植物的种子都是被火灾携带的,因为大火才能传播的更远。

并且也正是因为大火烧毁了大片的植物和树木,产生了大量的肥料,这些种子才更容易生根发芽。当然这些种子是不怕大火的,这种情况在澳大利亚非常正常,原本也是不会引起太多重视的。

引发这一场大火的原因也非常复杂,从去年8月开始,澳大利亚就经历了长期的干旱,这就为澳大利亚火灾创造了外部环境。澳大利亚最多的树是桉树,这种树富含油脂,原本就非常容易燃烧,这就是这场大火的内在原因。



澳大利亚警方透露的消息,至少有200名左右的纵火犯。有些人是为了开垦更多的农田燃烧森林,更多的人则是因为随意丢弃点燃的香烟和火柴,这些人往往缺乏消防常识,对消防禁令非常漠视。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场大火的纵火犯甚至还有一群鸟。他们用嘴巴叼起燃烧的树枝,投向其他地区,逼迫自己要猎杀的小动物自己逃出来,以供他们捕食。


这场澳大利亚的大火虽然熄灭了,却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后果。第一个后果,这场大火是被强降雨浇灭的,既然是强降雨,就为澳大利亚带来了洪灾,并且有可能诱发风暴产生。第二个后果,大约65万只携带不明病毒的蝙蝠从深山老林中飞向了城区,会不会导致这一地区出现新的瘟疫呢?

对于澳大利亚政府来说,这也是需要他们反省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政府,小政府大社会参与灭火的大约有7万名消防员,99%都是志愿者。

按照目前澳大利亚的财政,没有办法拥有一支庞大的正规消防员,况且还要配备数额巨大的消防工具。如果要预防澳大利亚大火再次发生,需要澳洲政府做出更多改变。


新知传习阁


澳洲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火”,相当于烧掉了半个江苏、3个北京、2个比利时……受灾面积更是2009年亚马逊大火的7倍,惨死大火中的动物高达12亿。同时,火灾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约4亿吨,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生态破坏。

目前,澳洲掌握着世界最好的消防技术,而澳洲的新南威尔士州还有全球最大的志愿消防服务机构,又怎么可能想不到人工降雨呢。

那么,为什么不人工降雨呢?

一是人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较少,就算能够实施,面对如此大火也仅是杯水车薪。

二是人工降雨的条件极为苛刻,只有在自然云层已达到降水或者接近降水条件下才能实施。但是,澳大利亚却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国家,降雨条件自然极为罕见,根本达不到实施人工降雨的条件。

那么,面对大火澳洲又是如何实施灭火的?

  • 调派3000名军人加入消防人员行列,辅助灭火。

  • 每天空中都有约100架直升机向山火喷洒灭火剂等止燃物;另外还有6架可以从河流和湖泊中汲水的“灭火力士”飞机。

  • 地面有消防车、推土机以及挖掘机等设备,通过开辟“防火隔离带”,以减缓火焰的蔓延。

那么,为何火情难见好转呢?

一是火势太快。

由于高温、大风、干旱等因素,大风席卷着大火,大火每时每刻几乎都处于失控状态,并不断形成新的着火点,根本没法建立灭火根据地或开辟“防火隔离带”。

▲袋鼠岛大火前后

例如:澳大利亚广播电台(ABC)曾公布过新南威尔士州消防部门的一段画面,正在灭火的消防队员预感到不妙,迅速开着消防车撤离。约1分钟,原来停放消防车的地方就被大火团团包围。若稍晚一分钟,这些消防队员便会瞬间葬身火海。

二是失去了最佳灭火期

山火初起之时,许多人都认为这只是普通的山火,根本没有太过在意。就是因为这小小的大意,进而变成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最终造成火势完全失控,引燃了全国各地130多场大火。

例如:澳政府没有第一时间派出军队,确实存在反应迟钝、行动滞后、不够重视灾情的情况。但是,在我国,每遇灾情,军队都会在第一时间冲上一线。

三是天气太过炎热

据澳洲天气预报的数据显示,2019年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到了12月中旬,全国平均最高气温41.9摄氏度,部分地区更是高达50摄氏度。

同时,2019年也是澳洲历年来降雨记录中最为干旱的季节。往年11月平均降雨量约为100毫升,但在当年却仅有18毫升。

四是人力不足

据BBC的一份报告显示,每天仅有约3000名(志愿)消防员在与烈火作战。面对如此大火,只有这点灭火力量,实在是捉襟见肘。想想我们国家,一旦出现灾难,都可动员倾国之力,效果自然大不一样。如:大兴安岭森林大火,政府便能迅速组织调动起由解放军、武警、森林公安和人民群众组成的一支数万人的庞大灭火队伍。

不过,随着2020年的魔幻开局,大自然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那就是:“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祥子谈历史


首先你要了解什么是人工降雨:

人工降水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合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澳大利亚烧了那么多天,可以说受灾面积遍布全国!就算有积雨云…面积也不可能很大,即使采用人工降雨,也是杯水车薪…还不如直接机降灭火剂!

记得年前报道,澳大利亚下了几场大暴雨,可谓是久逢甘露…火势才得以控制!不过暴雨过后的后遗症非常严重!因为大火对森林跟植被的破坏太严重,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部分地区爆发山洪跟泥石流…雨水冲刷着灰烬流入江河,造成饮水源污染…等等…

不过别把大自然的再生能力看的太弱,枯萎的植被正在萌芽中!大火跟暴雨虽然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袭击,但也重置了植物的生长周期!病虫卵被烧死了,留下的灰烬又是天然的肥料,在经过暴雨的灌溉,我想用不了多久,澳大利亚又会生机勃勃…





雪疆沙漏


1984年2月的一天,澳大利亚南部发生了上百起森林大火,吞没了近50万公顷的林地,烧死了成千上万的动物。这些突然爆发的大火是怎样引起的呢?科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森林中的桉树自燃引起的。原来,这年2月份的平均气温达40摄氏度以上,桉树分泌出比平时多几倍的易燃物质—香油精,再加上长时间干燥无雨,所以造成大片森林“自焚”。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森林面积覆盖率高,在上世纪的1984年,澳大利亚就发生了如此大的森林火灾,燃烧了50万公顷的森林,烧死了众多的动物。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干燥高温的季节,由于澳大利亚的桉树作怪,极易引发森林山火。是的,澳大利亚的山火不是人为放的火,是大自然的“杰作”,是自燃引起的。

神秘的植物自燃现象。

什么叫自燃?

自燃是指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在通常条件下,一般可燃物质和空气接触都会发生缓慢的氧化过程,如果温度升高或其他条件改变,氧化过程就会加快,析出的热量增多,不能全部散发掉就积累起来,使温度逐步升高。当到达这种物质燃烧的最低温度也就是该物质的着火点时,就会自行燃烧起来,这就是自燃。

自燃顾名思义就是自动的燃烧起来,发生自燃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空气接触;二是达到着火点。

在南美洲的大森林的杜鹃树被当地老百姓成为“纵火花”。这种杜鹃树非常漂亮,开着金黄色的花儿,有伟岸挺拔的树干。但是它的花朵和树干以及叶子里都能分泌着火点很低的,有挥发性的芳香油脂。在森林炎热干燥的时候,这种杜鹃树所分泌芳香油脂极易自燃,引发火灾。

不但是南美洲,就是非洲赤道地区,欧洲的西班牙都有类似的“纵火树”或者是“纵火花”。我国新疆天山地区,有一种白鲜,在炎热干燥的夏日,也会自燃。因为白鲜的叶子含有着火点很低的,易挥发的醚,遇到高温天气,白鲜也就自燃了。

一场燃烧210天左右,长达七个月的2019年7月燃烧以来的澳大利亚大火

去年7月份,澳大利亚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山火。这次山火比往年的山火都来得要早一些。因为天气的炎热少雨,一度澳大利亚的气温飙升到40摄氏度以上。这场大火是多发性山火,多达60多起。在澳洲政府的努力下,成功扑灭了几十起山火,最后剩下了二十多起。

但是,虽然澳洲消防员兢兢业业的奋斗在扑灭山火的工作中,由于消防员人手少,山火面积大等原因,火势是反反复复,一直没有被彻底扑灭。直到近期,这场燃烧了210天的,旷日持久的山火才被灭了。

要说这次澳洲山火被灭,一半是来自大自然的自救,一场大雨浇灭了大火。但这次大火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共烧毁了800多万公顷地表土地和400万公顷左右的地下泥炭地,地表的森林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动物被烧死。即使是活着的动物也失去了生存的家园,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为何不采取措施,比如用人工降雨的方式来扑灭山火呢?

1、火势太大。

这次澳大利亚的山火是多发性的,燃烧了大半个澳大利亚,着火点很多,火势太大。因为当大火燃烧到干燥的地下泥炭地时,泥炭土分解的有机物质成分会产生可燃气体,给大火助力,所以很难别扑灭。

如果是火势较小,就没有必要进行人工降雨。而火势太大,人工降雨又不起作用。

2、人工降雨是需要条件的。

人工降水,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人工降雨指的是人工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使云中产生凝结或凝华的冰水转化过程,再借助水滴的自然碰并过程,就能使降雨产生或使雨量加大。也就是说人工降雨首先天空中要有云,其次要有上升运动,最后要有适量的凝结核。

对照上面三个人工降雨的条件,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火后的上空缺少云的助力。此时的澳大利亚上空是晴空万里,万里无云。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云,人工降雨就成不了。晴天或天上的云很薄都不能进行人工降雨。

这么说吧,人工降雨只能顺势而为,不可强求之。也就是说,当天上有云,雨降不下来,或者是雨水降得不多,这两种情况下,可以借助人工降雨来增加雨水的量。

3、成本高,人员少,调度困难。

即使是满足了人工降雨的条件,但是由于澳大利亚人员少,调度困难,成本高等原因,人工降雨也很难实施。

在人工降雨时,要借助飞机、火箭,向空中播撒催化剂,比如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同时需要GPS定位系统等多种设备及费用。中国最早的人工降雨试验是在1958年,吉林省遭遇大旱时,人工降雨获得了成功。

上海首次施行人工增雨的初步预算中写道,实施一次人工增雨需要470万元,其中仅仅直接作用于云层的催化剂一次就需要40万元。

对澳大利亚的山火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澳大利亚山火,主要是靠消防员来灭火。有人说采用“借火救火”的方式,就是顺着大火的燃烧的方向,在适当的位置,点燃“顺风火”,或者是在迎着大火的方向,点燃“迎风火”。其目的都是对火势进行隔离,还有人说可以挖出隔离带。

历史漫谈君觉得在绵延不绝的大火面前,这些都不太适用,显得非常渺小。那么,是否可以借助国际力量去支援呢?支援活动在行动,还是远水无法解近渴呢?或是本国政府不作为呢?据说该国总理还在大火期间出国旅游。

澳大利亚山火引发的思考。

一般地说,每隔5~25年,森林会自燃一次。森林的自燃之火,不仅可以控制森林幼树生长的数量,而且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为森林中各种树木的快速成材提供适当的空间。

著名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森林,原来每隔20年都会自燃起火,但是该公园得到人工保护后,80年未发生火灾,导致森林生长缓慢,新生林减少。1988年的那场大火,不仅没有毁灭黄石国家公园,反而让黄石国家公园的森林更加充满了生机。

不过,这是一个很小的方面,我们不能夸大它的作用。因为对人类,对森林中的动物来说,损失是巨大的。它破坏了生态的平衡,要想恢复到原来和谐的样子,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地面上植物的被毁坏,导致地表没有植被的保护,在大雨来临时,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出现泥石流等现象,导致水流的污染,人为的灾祸等。

澳大利亚森林中,桉树的数量达到了整个树木数量的70%。而桉树又极易引发火灾。火灾过后,现在澳大利亚被火烧过的桉树已经开始抽枝发芽,在进化中,桉树可以说是不怕火烧的。桉树现在抢占了先机,发芽成长,这样在它蓬勃生长的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其它树种的成长。这样,就导致桉树的数量在增加,相对更容易引发森林大火的发生。

综上,澳大利亚应该以此为教训,做好森林防火方面的工作,做到未雨绸缪,减少这类悲剧大火事件的发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漫谈君


历史漫谈君


人工降雨(rainmaking 或 cloud seeding)最近经常被提及;而人工降雨其实就是在天上有云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手段对其进行催化降雨;通常是通过降低云层的温度,使云中的小水滴凝聚形成大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澳大利亚作为人工降雨的首创国,如果情况适合人工降雨,消防局早就会采取这种方式;目前,人工降雨在成效上不明确,且国际学界普遍认为人工降雨在灭火方面的成效仍需进一步证实;

澳大利亚在林火的预防方面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引火回烧”及“易燃物烧除”;前者为用受控制火势预防性阻绝大火的灭火方法;后者为将易燃物规划烧除、计划烧除、受控制烧除;



袋鼠国的泰勒蜀黍


要知道澳大利亚每年都会又几场森林大火,因此要说世界上那个国家对于扑灭大火最有经验,那无疑是澳大利亚了。连澳大利亚这个救火行动的顶尖级别的选手都无可奈何,可定是直到人工降雨的方法可定是行不通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人工降雨是行不通的。

降雨的成因

降雨是由于地面上的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然后凝结成云,云遇冷以后水分子就变成更大的小水滴了,当小水滴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也就变得越来越重了,然后形成降雨。而人工降雨只是加快了这一步骤。

但是澳大利亚有这样的条件吗。

我们要知道水能灭火,到那时火也能蒸发水的,在面对澳大利亚这样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大火来说,燃烧面积达到了41万公顷,也就是4100平方公里。

这么大的一场大火能够用降雨来扑灭吗,恐怕雨都还没有降下来就已经蒸发在了天空中,还能指望这么点雨,除非是来一场特大级别的暴雨或与有可能。

而且澳大利亚还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居民用水大部分是大坝蓄水以及降雨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用水的,澳大利亚政府是严禁开采地下水资源。

所以依靠这么点的水资源完全不足以扑灭这么大的一场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