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前一周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伤到苏联了吗?

1939年8月下旬,纳粹德国和共产主义苏联签署了一项和平条约,这使全世界都震惊了。传统观点认为,在德国入侵波兰前一周达成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就是莫洛托夫-里宾特洛普条约,对苏联来说是灾难性的。

西方资产阶级对苏共的敌视自十月革命来从未中断,德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也不例外,另外德国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侵略的企图日益高涨。德国在吞并波兰后,苏联的土地也就一览无余地暴露在纳粹军队面前,经过斯大林亲自核准的这项条约,难道对苏联就真的是场大灾难吗?

二战爆发前一周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伤到苏联了吗?

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监督的苏德条约签署现场


苏联的视角

在希特勒入侵波兰前夕,西方大国在慕尼黑阴谋期间表现出了他们的不可靠,(慕尼黑阴谋:出卖小国换取德国攻击苏联)。西方大国憎恶苏联的态度远比憎恶希特勒更恶劣。苏联人提出了保卫捷克斯洛伐克的坚决立场,但波兰人拒绝了苏联穿过波兰进驻捷克斯洛伐克的要求。

二战爆发前一周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伤到苏联了吗?

英国首相张伯伦在1938年高高兴兴地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以安抚希特勒

苏联人仍然在1919年至1921年波苏战争中的失败怀恨在心,苏联占领了波兰西部的三分之一。波兰人因此担心,如果红军再次进入波兰,它可能永远不会离开。因此,波兰人面临着两种邪恶,一个是苏联的扩张,一个是德国的侵略,但事实证明,他们最终投向了更大的邪恶。同时,英法苏三国进行了没有结果的谈判,苏联没捞到好处,这件事让希特勒满意,随即放出《苏德友好同盟条约》。


斯大林为什么接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规定了缔结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施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这项条约有效期为10年。在条约签署的前几个月,日军在苏远东地区挑起“诺门罕战役”,向苏联开战,而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当时正在结成军事同盟,日后苏联恐有腹背受敌的现实危险。签署这项条约,至少保证了德国不会短时间向苏开战。

二战爆发前一周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伤到苏联了吗?

苏联险胜的诺门罕战役

除了协议声明的互不侵犯条款外,苏德还签署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

1.波罗的海地区如发生领土或政治变动时,立陶宛北部疆界将成为苏德权力界限,在这方面,双方将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2.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与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3.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她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她在该地区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4.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二战爆发前一周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伤到苏联了吗?

秘密附加协定

此后,苏联在波兰的军事行动便无所顾虑地开展。德军在9月1日入侵波兰的同时,苏联红军也从波兰的东部挺进。得益于和平条约,两国军队在布鲁斯特会师,没有爆发冲突。在条约的保证下,苏联红军又在11月30日入侵芬兰,并强占了芬兰11%的领土,根据条约秘密的附加协议书,苏德之间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如此一来苏联的版图向西扩张了数百公里,后来的事实证明,将这些领土做为缓冲地带的战略意义至关重要。

二战爆发前一周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伤到苏联了吗?

苏芬战争


希特勒为了苏联接受这项条约,吩咐外交人员满足斯大林的一切要求,但在英法苏谈判时,英国和法国则几乎没有为苏联提供好处。毫不奇怪,苏联接受了希特勒的提议。


西方大国在与苏联谈判时态度欠佳

慕尼黑阴谋后,苏联政府向双方讨要说法。德国人认真和苏联谈判,提出了诱人的条件“和平条约”,而英国和法国由于极度厌恶苏联以至于破坏了谈判的秩序。被波兰人寄厚望的唯一一支能实际防御的部队在苏军面犹如一团散沙。而在苏联看来,他们不欠西方列强和波兰什么,只希望把波苏边境线尽快明确下来。

二战爆发前一周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伤到苏联了吗?

波苏实际边界1939-1941.6


苏联人最终从和平条约中受益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一个双方的缓兵之计,斯大林深知憎恶共产主义的德国迟早会撕毁合约。这样一份和平条约实际上具有瓜分东欧的性质,德国向东侵略,苏联则向西扩张。截止到1940年6月,苏联占领了芬兰11%的领土、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北布科威亚,还有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萨尼亚、拉脱维亚。

直到德国撕毁合约开展巴巴罗萨行动攻击苏联,合约一共持续了两年,即该条约购买了苏联人两年时间的战争准备。由于苏联军队在1941年的表现不佳,它在1939年的大型战争的准备甚至更少。此外,得益于合约,苏联在波兰占据的领土使苏联边界向西推进了数百英里,为苏联提供了更多的战略缓冲空间。这很重要,因为当纳粹在1941年突然发动进攻时,空间和距离证明对苏联的生存至关重要。

二战爆发前一周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伤到苏联了吗?

巴巴罗萨行动图

1941年,德军最终在被苏联军队挡住时,距离克里姆林宫已经不到10英里了。如果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人将从数百英里以东的起跑线发动入侵,在纳粹军队同样激烈的攻势下,莫斯科可能已经落入敌手。


外交是交流也可能是交战

单纯从苏德签署的这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来看,两国之间或许真的是为了和平而签署。但现实是,签署和平条约是作为一种外交手段,而手段的使用可以是互利或利己害人。苏德两家的做法很显然属于后者,只不过苏联方面的主要目的是争取战备时间和建立缓冲地,以及解决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苏波边境问题;而德国这次外交手段完全服务于侵略计划,纳粹企图称霸全球,消灭共产主义苏联和教训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做到与世无争的发展,国与国的交流和较量产生了外交和军事,每一个外交大动作都会涉及军事的博弈,特别是对于领导层军国思想泛滥的国家尤为显著,纳粹军队在德苏签订的和平条约仅仅一周后就入侵波兰,紧接着闪电战横扫欧洲各国,后来以至于撕毁合约派大军进攻苏联,不可谓不居心叵测。

外交外交,总归是交流或交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