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場瘟疫,6年時間,殺死25000000人!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蒙古大軍的“生化武器”

1347年,位於黑海之濱的商貿城市卡法迎來了一次莫名其妙的攻城。

圍困卡法城三年之久的蒙古金帳汗國大軍,用投石機向卡法城內投進了上千個黑乎乎的“東西”。

那是一些已經死去的蒙古人,屍體潰爛發黑,還流著黑色的膿血。

卡法城內的熱那亞人怎麼也想不明白,英勇剽悍的蒙古人為什麼要把同袍的屍體丟進敵人的城市。

他們小心翼翼地掩埋了這些看起來頗為怪異的屍體,猜測並等待著蒙古大軍的下一步行動。


1場瘟疫,6年時間,殺死25000000人!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蒙古人通過投石機發射屍體

然而,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除了那些看不見的

短短三、四天之後,卡法城內出現了一種熱那亞人從未見過的怪病。許多人開始發燒、咳嗽,皮膚出血潰爛。

又過了兩天,第一批患病的人已經死去大半,而新出現的患者竟然比第一批還要多。

在如此猛烈的傳染病面前,曾經抵抗蒙古大軍三年之久的熱那亞人退縮了。陸路已經被蒙古大軍完全封鎖,大量船隻揚帆起航,捨棄了這座曾經繁華的貿易城邦,向他們的故鄉意大利駛去。

熟悉這種疾病的蒙古人頗有耐心,他們靜靜等待著。很快,卡法城內的炊煙日益減少,直至消失。

蒙古軍隊終於踏入了這座將他們拒之門外三年的城市,但此時的卡法已然是一座遍佈屍體的死城。

就這樣,蒙古人用傳染病人的屍體打贏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

生化戰”。

此時,作為勝利者的蒙古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釋放了一個怎樣的“惡魔”。

短短6年席捲整個歐洲

現在的蒙古國沒有海軍,當年的蒙古金帳汗國也沒有。他們發現絕大多數敵人已經死去,只有少部分逃離之後,也撤離了那座籠罩在死亡陰影下的城市。

那些逃離了卡法的熱那亞人自以為已經逃出昇天,卻不知死神的“使者”已經侵入他們的體內,迫不及待去開拓更大的疆土。

他們到達君士坦丁堡補充物資時,看起來尚且健康。當他們沿著地中海航線一路西行時,一個又一個船員相繼病倒。

1347年9月,船隊到達意大利西西里的墨西拿港時,健康的船員已經不足十分之一。隨船而來的可怕疾病震驚了整個墨西拿,管理者立刻下令將船隊驅離港口。

但還是晚了,墨西拿成為了歐洲第一個淪陷的城市。

隨著城中佈滿青黑瘀斑的屍體越來越多,“黑死病”的名號逐漸傳播開來。

1347年11月,往來西西里島的海員們將黑死病帶到了意大利北部的熱那亞和法國的地中海港口馬賽。

自此,黑死病“兵分兩路”,一路向西,一路向北,開始席捲整個歐洲

1場瘟疫,6年時間,殺死25000000人!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黑死病傳播擴散路線圖

1348年1月,威尼斯和比薩相繼淪陷於病魔爪下。同年3月,當時意大利地區的中心城市佛羅倫薩也開始爆發瘟疫。

隨後,黑死病以樞紐城市佛羅倫薩為據點,呈輻射狀向歐洲大陸蔓延,就連高聳的阿爾卑斯山也沒能阻擋黑死病北上的腳步。

在歐洲西部,以馬賽港為起點,黑死病橫掃普羅旺斯,而後直抵西海岸諾曼底。1348年8月,巴黎成為又一個淪陷的“中心城市”。

同一時間,黑死病也在英國的港口城市多賽特找到了入侵英倫諸島的突破口。同樣是1348年8月,倫敦也籠罩於黑死病的陰雲之下。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整個英國都成為了疫區。

1場瘟疫,6年時間,殺死25000000人!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記錄倫敦黑死病爆發景象的畫作

1349年5月,黑死病進入現今瑞士的巴塞爾地區;8月傳到現今德國的法蘭克福;11月入侵現今德國科隆。

1350年初,德國北部重鎮漢堡港爆發黑死病,進而影響到整個東北歐。

1352年到1353年,俄羅斯多個城市也相繼出現黑死病大爆發。這個廣袤寒冷的國家,也成為了黑死病“血腥征程”的最後一站。

1347——1353,短短6年時間,歐洲徹底淪陷。

奪走至少25000000人的生命

黑死病的殺傷力絲毫不弱於它的傳播速度。

受災最嚴重的城市是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大約80%的人死於黑死病。原本繁華的藝術之都,幾個月內就變成了如同地獄般的末日景象。

1場瘟疫,6年時間,殺死25000000人!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佛羅倫薩被譽為“世界藝術之都”,當年它是黑死病爆發最為嚴重的地方。

佛羅倫薩作家薄伽丘目睹了故鄉的悲慘遭遇,而後寫下了傳世名作《十日談》。

病倒的人每天數以千計,又因為他們缺乏適當的醫治,無人看護,幾乎全都死了。白天也好,黑夜也好,總是有許多人倒斃在路上。許多人死在家裡,直到屍體腐爛,發出了臭味,鄰居們才知道他已經死了。

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屍體運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墳地再也容納不下了……只好在周圍掘一些又長又闊的深坑,把後來的屍體幾百個幾百個葬下去。就象堆積船艙裡的貨物一樣,這些屍體,給層層疊疊地放在坑裡。只蓋著一層薄薄的泥土,直到整個坑都裝滿了,方才用土封起來。

可憐的農民(以及他們的家人),在冷落的村子裡,荒僻的田野中,一旦病倒了,既沒有醫生、也沒有誰來看顧,隨時倒斃在路上,在田裡,或者死在家門口。他們死了,不象是死了一個人,倒象是死了一頭牲畜。

——以上內容摘自《十日談》原文

1場瘟疫,6年時間,殺死25000000人!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十日談》插圖

6年時間裡,黑死病到底殺死了多少人,至今也沒有一個確切的數據,大多數研究結果都在2500萬——5000萬之間。

這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數字,相當於當時歐洲總人口的30%

要知道,後世同樣席捲整個歐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人口損失只有5%!

徹底改變歐洲的發展歷程

1353年末,飽經摧殘的歐洲人發現,黑死病不知何時已悄然離去。就如同它到來時一樣,它的離去也讓人毫無準備。

不再有人突然高燒、咳嗽,街上也不再出現泛著黑斑的屍體。但歐洲人卻根本沒有心情慶祝“死神”的離去,因為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擺在他們面前。

城鎮空空蕩蕩,田間更是荒草叢生。因為害怕疾病傳染,貿易早已停滯。6年的時間,一切都改變了。

1場瘟疫,6年時間,殺死25000000人!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油畫作品《死神之凱旋》

首先,饑荒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僅英國一地,在1348到1375年之間,就發生了大約95次饑荒。那時英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可憐的17.33歲。

其次,猶太人成了黑死病的“替罪羊”。

因為有著良好的衛生習慣,猶太民族在黑死病中損失較小,這一優點卻在瘟疫過後帶來了又一輪災難。

關於猶太人四處流浪散播瘟疫的傳言讓人們找到了恐懼的宣洩口,教會也趁機將罪責扣到了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身上。

在德國美因茨,有1.2萬猶太人被送上了火刑架;在德國的斯特拉斯堡,一共處死了1.6萬名猶太人。

最後,教會的權威遭到前所未有的質疑。

在瘟疫初始,教會宣稱黑死病是上帝降下的天譴,並且趁機向人們兜售臭名昭著的“贖罪券”。

但隨著黑死病大爆發,人群聚集並且負責埋葬屍體的教會,成為了黑死病的高發區。

大批神職人員的死亡,讓虔誠的民眾產生了懷疑:就連高高在上的主教們都死了!神真的能保佑我嗎?

1場瘟疫,6年時間,殺死25000000人!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意大利一處公墓中象徵“黑死病”的雕像

等到黑死病徹底籠罩歐洲之後,懷疑發展成了否定,並且產生了關於“上帝”的互相矛盾的悖論。

如果黑死病是上帝的懲罰,那本應籠罩在神的光輝之下的教會,為什麼同樣死傷慘重?

如果黑死病不是上帝的懲罰,那麼面對如此沉重的災難,上帝為什麼沒能庇護自己的信徒?

教會當然給不出答案!

於是,教會的統治動搖了,文藝復興與思想啟蒙開始了!

黑死病重傷歐洲的同時,也將歐洲推向了更加光明的發展方向。許多西方學者認為它是“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誌了中世紀的結束。”

500年後終於揭開黑死病的“面紗”

黑死病到底是什麼?直到500多年後才有了科學的解釋。

1894年,正在越南遊歷的法國醫生耶爾森,聽說中國香港爆發了黑死病。

耶爾森曾在微生物學先驅巴斯德的研究所學習,他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揭開“黑死病之謎”的好機會。

1894年6月耶爾森來到香港,對黑死病患者的屍體進行解剖研究。

這一次,導致黑死病的“罪魁禍首”終於大白於天下:一種來自老鼠的細菌,通過鼠蚤叮咬傳播給人類——黑死病實際上就是鼠疫!

1895年,耶爾森又研究出了治療鼠疫的血清,大大提高了人們面臨鼠疫爆發時的存活率。

為了紀念他的功績,人們將導致黑死病的鼠疫桿菌命名為“耶爾森氏菌屬”。

1場瘟疫,6年時間,殺死25000000人!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電子顯微鏡下的鼠疫桿菌

一場跨越500多年的求證與探索,揭示黑死病之謎的同時,也見證著人類科學的進步。

而這種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探索永遠都不會停止。

2014年,研究人員從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荷蘭等國的黑死病死者的集中埋葬地,取出了76具遺骨加以DNA檢測。

在其中的10個樣本中,直接發現了鼠疫桿菌所特有的基因。同時運用“免疫層分析法”,在其他樣本中也找到了鼠疫桿菌的基因成分。

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把分析古代DNA和尋找特定蛋白質兩種手段結合在一起,明白無誤地顯示黑死病由鼠疫桿菌引起。”

1場瘟疫,6年時間,殺死25000000人!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在歐洲,有許多黑死病亡者的集中埋葬地

現在,人類社會對於鼠疫已經有了深入到基因層面的認識。現代良好的衛生環境與醫學手段,也讓鼠疫之類的傳染病越來越少見。

但是,對於黑死病仍舊有許多問題沒能解釋清楚,例如:黑死病在歐洲的爆發為何如此猛烈?1353年,黑死病為什麼突然消失?

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這些問題或許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揭開答案。


※關於黑死病如何傳入歐洲,亦有商隊傳播的觀點,敬請知悉。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