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说,下场雪什么病毒都能消除,有什么依据吗?

baby小鱼儿吧


你再重新确认一下你听说的肯定不是病毒,古时有瑞雪兆丰年一说,一场大雪过后真正杀死的是对庄稼有害的害虫,一场大雪过往往能够把庄稼地里面的一些虫卵把他冻死,到第二年开春之后虫害就减少了,跟你所说的病毒是两码事。


老雷杂集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老辈人是指哪些老辈人呢?如果是指老一辈科学家,而且是专业人士,他们不会说这个话;

如果是指一些还认为月亮上有一颗桂花树的老头老太太,他们连病毒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说他们说的话会有依据吗?

这些人老说“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过得桥比你走的路还长”,这只能说它们有比较丰富的生活常识,比如它们知道,到了冬天,蛇会冬眠,如果出来就会被冻僵;一些害虫也会冬眠或者被冻死。

所谓“瑞雪兆丰年”的谚语就有冻死害虫,所以庄稼会长得好的意思在里面。

但这种普通生活常识用在科学上,就不一定正确了。

病毒是什么?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非细胞生命形态,只含有一种核酸,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病毒连微生物也谈不上,是一种特殊的微小生命体,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病毒的生成机制至今尚没有明确,是人类尚待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

什么是宿主?宿主又称寄主,是指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

寄生生物通过寄居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获得营养。寄生生物往往损害宿主,使其生病甚至死亡。

生物病毒都必需在活的宿主细胞中才能得以复制繁殖,利用宿主细胞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来自主地合成自身的一些组件,装配下一代个体。

复制后的生物病毒裂解宿主细胞而被释放出去,感染新的宿主细胞。

病毒宿主致病机制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破坏宿主机体细胞,病毒对细胞、组织和器官亲嗜性造成了病毒对特异组织器官的损伤,形成临床上不同系统疾病;

另一个途径就是造成免疫病理损伤,病毒抗原以及感染细胞后产生的自身抗原会导致机体的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

我们这次面临的新型冠状病毒就是通过这两种方式,使人类致病的。临床表现就是器官的损伤,自身免疫缺失导致各种并发症,或者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对自身机体的伤害。

既然病毒主要是靠寄生宿主而产生活力,那么离开宿主后,它们会死吗?

不一定。病毒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就没有生命了,成为一个大化学分子,形成蛋白质结晶,成为一个停止活动的非生命体。

但它没有“死”,因为它离开宿主本来就不是生命了,无所谓生死。一旦遇到易感宿主细胞,它就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又显示出其典型生命特征。

现在社会上有几种错误认知,其中就有本问题“老辈人说,下场雪什么病毒都能消除”的谬论,什么“低温冻死、蒸桑拿蒸死、气温回暖热死”等等,都是凭空想象的扯淡。

一般来说,病毒对热较为敏感,对冷是不怕的。

比如冠状病毒,只要在56℃环境30分钟,就会被灭活。但这并不等于蒸桑拿、气温回暖就会使病毒消失。

人能够在56℃中呆多久能?即便蒸桑拿环境温度能够达到56度,但那只是杀死了外部环境中的病毒,人体内的病毒能够杀灭吗?气温回暖能够暖到56℃吗?

因此无论是蒸桑拿还是天体回暖都是无法杀灭病毒的,只能说,随着气温的升高,病毒抵抗力会相对下降,病毒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而在冷冻状态下,越冷病毒留存时间更长,如冠状病毒,在-60℃状态下,可以数年存在,一旦遇到合适的宿主,它们又会死灰复燃。

所以,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时期,奉劝大家不要凭着一些生活常识来随意解读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式,更不要以讹传讹听信谣言,要听正规渠道科学的解读。

怎样正确对待这次新冠病毒的疫情?

除了高温消灭病毒之外,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但这些方法都只是能够消灭体外环境中的病毒,一旦病毒进入了体内,就无法用上述方法进行消毒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感染。

目前,最有效的阻断传播的方式就是居家隔离、不聚集聚餐、出门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按规定消杀。

拒绝愚昧,相信科学,才能最终战胜疫情,生活幸福。

欢迎讨论,谢谢阅读。

<strong>


时空通讯


近两天来,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相汇的影响,在我国南部、中东部和东北地区的东南部等区域,相继出现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老辈人这么说过,就是下雪可以消除病毒,真的是这样吗?

病毒作为一种介于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生物,其组成结构非常简单,仅由一种核酸物质(DNA或者RNA)和蛋白质外壳所组成。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病毒可以分为冠状病毒、科尼多病毒、尼多病毒、核糖病毒四大类。从组成结构和活动规律来看,病毒通常具有:体型微小、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依靠寄主细胞进行复制和增殖;脱离宿主细胞环境失去生物活性;依靠特定的介质进行传播;怕热不怕冷;对紫外线等辐射的耐受性差等特点。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病毒在较冷的温度和较高的环境下是可以存活的,在没有侵入宿主细胞时,可以依靠一定的传播媒介,或在飞沫喷射时形成气溶胶团悬浮空中,或沉降到地表,或吸附在物体表面,然后通过近距离的接触、直接接触物体以及粪口传播等方式实现传播路径的转移,从而找到新的宿主环境。

从下雪对病毒以及传播途径的影响来看,其积极的一面,是在一定程度上沉降了干燥环境下空气中的部分悬浮物质,当天气干燥时,很多病毒在气溶胶团的承载下,随着空气扰动,其活跃程度会比较高。下雪之后,空气湿度增大,一部分气溶胶团会被雪花吸附沉降,空气清洁程度提高,病毒的传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但是,下雪并不能够直接杀死病毒。从温度上来看,病毒对低温的耐受性明显比高温要强,下雪只能把空气中的部分气溶胶团吸附沉降,空气仍然会有供病毒传播的条件。同时,假如病毒被吸附沉降在地表,也只是变换了传播介质的存在地点,在一定时间段内仍然具有传染的生物活性。还有,就是下雪时气温下降,此时如果穿衣不当或者出门打雪仗,患上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就会加大,身体抵抗力下降。

因此,无论下不下雪,在当下还是要严格执行好个人防护措施,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麻痹心理。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在全民防控疫情的今天,很多专家通过电视、网络上的科普,告诉我们,病毒是怕热不怕冷的。以病毒存活的温度条件来看,大多数病毒是耐冷不耐热——在55℃—65℃的温度条件下,在数分钟内,病毒的衣壳蛋白就会发生变性,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所以这是谣传!





李俊达


现在是新时代,什么都讲科学的社会,并不是旧社会,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老辈人的说话,根本没有科学医据。

如果下场雪什么病毒都能消除,现在武汉有那么多冠状肺炎病毒患者,还要钟南山院士带领医疗团队去武汉治疗吗?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根据钟南山教授的科学临床观察研究发现,无论是晴天亦或是下雪天,对于防治病毒感染根本是无什么帮助作用的,无论是什么年代,我们更加要相信科学。


娱乐媒体人五哥


下雪和下雨都能净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因此有句话叫做水洁万物,我是相信的,只要有大量的水冲洗自然环境就能干净。洁净环境后污染的水或雪渗入地下,再经过大地的矿化变成清洁的水提供给人类。


kqwy


病毒并不能单独长期稳定存在,需要借助宿主细胞才能不断增殖。

因此,我认为下雪之后不是把病毒冻死了,二是把病毒能感染的很多小宿主给冻死了,或者至少他们的感染途径给封闭了。以至于病毒在外面就流窜的少了。


三秦老毛


古时候的话可以信,但不要全新,毕竟时代都不一样了,要相信科学。

大多数病毒(包括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半寿期在60℃环境下以秒计,37℃以分钟计,20℃以小时计,4℃以天计,—70℃以月计,-196℃以年计。很多实验室为长时间保存有活力的病毒毒种以作研究用,会把病毒毒种保存于干冰温度和某些超低温冰箱的温度(-70℃),甚至会使用液氮(-196℃)来更长时间保持其感染性。


淘保博士


老人家肯定认为下雨天后,雨水冲走了各种很多污渍,病毒,细菌,空气清新。

目前还没有证据出来说容不容易传染新型冠状病毒跟天气是有关系的。不管是下雨天还是晴天,只要出门戴好了口罩,做好防护工作,感染病毒的几率还是很少的。只是因为下雨,天气变冷,身体免疫力比较差的人容易感冒生病,这种人在下雨天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了。

而且病毒是附着在人身上的,会传播散播的,室内肯定还是一样。


小俊生活圈


所谓瑞雪兆丰年,这是老一辈人的说法。现实当中雪是可以杀除一些病菌或者是细菌的。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绝,所以这是民间的一种说法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