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實體行業全部都關閉了,只剩下電商,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呢,是進步還是倒退?

老周夢話


沒有電商,人類一樣可以生存生活,沒有實體行業,人類最多回到原始社會


梅州李大哥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較其他很多國家晚了好多年,但是互聯網電商可以說做到了全球第一了,中國作為全球人口大國電商如此發展究竟是好是壞?任何一個商業模式的到來都會衝擊原有的商業模式,也是直接衝擊了我國原有的商業模式和體系,電商雖然讓很多商品價格變得低廉了,但是也讓很多中間商失去了賺錢的機會了,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很多人和家庭都需要有收入來源,而中間商是很多人的選擇,雖然終端產品價格高了,但是大家都有錢賺也都有消費能力,安居樂業是國之根本, 我國近幾十年一直都是處於發展快車道中,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多數人都在懵懵懂懂中跟著狂奔,在應接不暇的變化中,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很多新興的事物,讓很多人變得很焦躁和茫然,互聯網電商就是新生事物,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的時候,市場資源已經被分割和分配了,而被衝擊的原有商業模式卻留下一地雞毛,個人覺得電商如此迅猛發展是弊大於利的,不是好的東西就是一定適合所有人,阿里巴巴革了經銷商的命,拼多多革了工廠的命,美團革了餐飲業的命,而且這些平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都是跨界,阿里巴巴拼多多不生產一雙鞋子,美團不炒一個菜。說白了這些平臺都是資本家的鐮刀。


神叨叨156331594


記得很多年前,每到週末都會和閨蜜去商場逛逛,那時候逛街是我們最大的樂趣,邊走邊聊,看見心怡的衣服就試試,需要就買下來,吃點周邊小吃,好不愜意!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試著在網上購物,工作忙的時候,沒空逛街,家裡的東西開始在網上購買,久而久之,便習以為常。上週末閨蜜來我家玩,還感嘆到:咱倆好幾年沒逛街了!社會發展到今天,科技越發達,人與人之間聯繫越便捷,可也越來越生疏。以前是面對面溝通,後來是書信溝通,再後來是電話溝通,現在是短信,微信,語音,視頻溝通。就像逛街本是一件溝通交流的美好方式,現在也不常用了,如果以後實體沒了,人們難道足不出戶,都窩在家裡在手機上逛街嗎?實際情況是電商永遠不會取代實體店。只要人類存在,實體店必然存在,只是越來越專業了,越來越貼近人的需求。為人服務意識更強了。


開心葡萄


我覺得不可能,淘寶買的東西便宜,但質量在那裡擺著,我在實體店買的12瓦的燈泡20塊錢賊亮,我在淘寶買的15瓦的3個18塊錢,不太亮!我選擇實體店買!小東西,我在淘寶買,過百我基本在實體店買!破壁機實體店一千多,網上五百多,我選擇實體店一千多的!


無語智慧


首先實體行業和實體店是有分別的,電商對實體店的影響是蠻大,但並不是說電商就能夠幹掉實體店,在我居住的小區附近是城中村,房東都是出租房一年一簽,不談生意,房租從前三年2000多,漲到現在5000多。人工1000多,漲到現在3000左右,很多當老闆的也是粗放型管理,好像以為開個店就能賺錢。我經常在這附近轉,基本見一兩個月就換一個老闆,開的比較久的店基本上是餐飲,而且以外賣為主。


儲備肉


中間環節少了!商品便宜了!

原來是:工廠一省批發(零售)一縣批發(零售)一鄉鎮批發(零售)一鄉村小賣部

現在:工廠一網絡批發(零售)一省,縣,鎮,鄉村。

消除了很多中間環節。

就拿手機耳機,我在實體店買過7.5元的,20元的,35元的都不經用,不是線壞就是放音部分壞,在網上買的15元,質量確實好,也便宜。

像這樣的小商品,重量不大,遠距離運輸費用也不大,但要是層層批發,每件每個商家不賺幾塊錢是不會幹的,房租,人工,稅收,生意本錢,樣樣都要錢,這些費用都攤到成本中了。


別不當事


沒有實體,就沒有了創造和工作,電商東西再便宜,你拿什麼去消費?別罵實體的東西貴,他的養活他的員工掙下錢,再去消費去了,錢是循環才能興隆了,實體都倒閉了,這邊掙不下,那邊賣不出去,就全死了,當初沒電商以前,大家也沒覺的實體東西貴,因為實體都掙錢,實體養活了千千萬萬的大眾,有錢什麼時候覺的貴了?告訴你們,越是賣的貴,你越掙錢,你越有錢,你越消費,你越消費,大家都越掙錢,市場是大家的,不是一個人的,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太少了,一般人只知道掙不下錢考慮便宜的,你們沒想過大多人的錢是從實體來掙了,實體掙不下,你網購什麼了?電商滅了實體,線上線下也就全解散了,各回各家吧。


天翼111


請聽幾個有良知,有遠見,有睿智的經濟學家及實業家是怎麼分析,評估和預測中國的經濟形勢?他們一致認為,中國經濟真正良性發展必須依靠實體經濟而不是虛擬經濟。

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有了準確答案。


天馬行空80476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d6000ccda1f29dca71\

綽號鏢頭


電商平臺是為了方便給很多人在出行夠物帶來了方便,也須要更多的勞動大軍。然而電商平臺卻給那些實體經濟產生困擾,比如飯店,超市或須要出售的實體經銷商。正因為是了電商平臺,所以針對實體經商產生客戶的減少,使更多的實體經銷商在客戶減少的情況之下難以維持生機,變像嚴重時會倒被破產或停業。相反的是一個電商平臺年純收入達千億之多,變像的也就是搶走了實體經銷商的飯碗。假如把電商平臺所賺取的收入分給實體經銷商,問,可以產生多少個就業崗位?

有人說,我通過電商平臺夠買了一份午餐,可當我打開時裡面卻出現了蟲子,這樣的午餐又怎麼吃下去?也有人認為同是一款商品,然而在電商平臺與實體經銷店的差距過大,剩至保正不了產品的品質安全。這是為什麼?很多是因為在某些產品在得不到客戶的驗收之下直接把貨物賣給了客戶!而有些產品或存盜版山債偽劣產品的可能性,一個真品在實體經銷店的售價高的可能達到幾千上萬,而在電商平臺上所銷售的順差多達幾百上千。那麼所在電商平臺上售出物品是否保證取材的材料品質,是否是保證了產品生產所產生的規範?能否保證把握在生產取材及偷工減料等性質和行為的規範,這也許是人們應當所對電商平臺售後產生的疑問。

當下有很多的超市,餐飲行業很多被迫關門,停業或倒被,這說明了什麼問題的產生?舉例:一些餐飲行業或一些超市,大多數開在了人流量多的地方,只有人流量多的經過,才會產生更多的銷售,有了多筆的銷售才能產生高額的利潤收入。如果是你是開餐飲行業或開超市的主人,你會不會把這些開在人流較少的區域?比如城市與工產,一個工產可以招收幾百或多達幾萬人的區域,當然就離不開與生活相關的買賣。是因為須要所以才產生買賣,沒有過多的流量和客戶,這生意怎麼做?又如何得以生存?然而這些都是發生在現實社會之間的問題,這難不足以說明一個問題的存在?財大氣粗,無錢說出更多的理由就彷彿是放屁。為什麼這麼說,也許是缺少智慧和經濟頭腦,有錢有勢的可以壓制一個弱的個人,那只是因為有了物產豐富的經濟來原,誰跟你講理?

假如沒有了實體經銷商的存在,一切都由電商平臺所撐控,我國會散失多少的實體經銷商因為沒有客戶倒至做不下去而被關門倒被?然而幻想所發生的後果是送快的增加,其大體相似。在這些過程之中取之於方便,但會產生大多數實體經銷商離崗,更多的是增加失業的增長。假如我國有千萬個馬雲,那也許會減少一個人容資的增長。這些是借馬雲成功之舉,並不是諷刺一個人。在無智慧之前提下能夠得以像馬雲的智慧智商加以指點,是取得在竟爭之中的一份商業。假如沒有勞動的付出,只靠著智商去獲取一切,問,我國的經濟當怎樣發展?沒有實體經銷商和開發商或真實勞動力的付出,問,先生馬雲,從何可以得出經濟來源的收穫?古曰“無奸不商”,只是欺騙或騙取撐控了別人的弱點。生活面對現實,小心電信詐騙!(此文不含政治思想和偏見,望於各界先生朋友的關注,諾有不同意見,敬請留言評論。)謝謝大家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