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只有痛苦才能讓一個人改變,苦心婆口不會”,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痛苦是對人生一種磨練,勞其筋骨,苦其心志,身心得到洗禮。痛苦當中人們要尋求歡樂,只有解脫痛苦才能有快樂,人們在痛苦當中要思考些問題,審視自己的理想和奮鬥目標,審視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一個人痛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志氣。有了志氣可以改變痛苦的環境,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另一個方面,苦口婆心也可以省一個人進行改,比如說,一個人犯了錯誤,親人,同事和愛人,對他擺事實講道理,使他的思想也能發生深刻的變化。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事例不少,有的人金盆洗手再不會犯錯誤。能夠苦口婆心的教育一個人,靈魂深處能夠發生根本的改變。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變是絕對的,不變只是相對的,現在,對一個人的思想教育就是採取苦口婆心的工作方法,身教不如言教,教育人感化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經驗。


慈音1


對,只有經歷過才會刻骨銘心,怎樣的苦口婆心你都無法心領神會,苦口婆心你只是在聽一個故事,而親身經歷你是實實在在的苦,實實在在的痛,一次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勝過苦口婆心一萬年。所以我們的毛爺爺曾經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得自己親口嘗一嘗。只憑別人描述李子的酸甜苦辣,你很難體會具體的滋味,別人的苦口婆心是要我變,親身經歷過是我要變,所以唯有親身經歷過才是最好的教材。



悅讀吧辛哥陪你


人往往都是這樣的,別人再怎麼說也不易接受,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才體會到當初別人的苦口婆心是對的,也許這是人性。這就是人性的弱點,不撞南牆不死心。撞了南牆才覺醒,這還是比較明智的,還有一部分撞了南牆還不死心哪。



涵真雨蘭


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普遍可達70歲。 但是在鷹40歲左右的時候,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捕捉獵物;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翅膀變得十分沉重,使得飛翔十分吃力。這個時候它只有兩種選擇,一是等死,二是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斷喙拔翅更新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它必須選擇到一個任何鳥獸都到不了的懸崖,在哪裡呆上150天,首先要選擇在岩石上磕掉老化的喙,直到老化的嘴巴連皮帶肉從頭上掉下來,然後靜靜的等待新生的喙長出來,然後再用新喙把所有的不銳利的腳指甲拔下來,再把厚重老化的羽毛全部薅下來。用極其痛苦的過程重塑自己,最終,經歷150天痛苦艱辛的過程,鷹成功了,它獲得了新生,再次擁有了重新翱翔藍天30年的新生命,有了在鳥類乃至動物界傲然稱雄的壽命最長輝煌。

痛苦又是什麼?痛苦是一種廣泛的而複雜的人類感受,意指會讓人經驗性地感到不舒服、不快樂等負面情緒的任何事物,它通常與受傷,或會讓你受到傷害的威脅連結在一起。因為肉體或者精神受到傷害,而產生的痛苦感受,通常被稱為疼痛。佛說:人間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苦。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會遭遇到不同的痛苦,就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從來沒有誰可以給出一個完美的定論。這東西,是需要我們身入其中才能夠體會得到的,當某些東西讓你感覺到傷害的時候,那就是痛苦。

自古自來,使人真正改變的動力只有兩個,一個是愛,一個是痛苦。愛的偉大讓人改變毋庸置疑,但是痛苦讓人的改變卻更有力量,如果你一直沒有改變,或拖延改變,不是愛得不夠,就是痛的不徹底,你所能感受到的東西,還不足以刺激起你去有所改變,有所作為。再就是我們很容易在痛苦中去審視發現我們的不足與缺點, 從而達到脫胎換骨的改變。我想大家都不會在開心的時候去想自己的不足與缺點吧 ?因為只有你在痛苦的時候才會想要去改變,真正的改變你需要從心裡面出發。讓你痛苦的人一定是讓你撕心裂肺的人,讓你痛苦的事一定是讓你痛徹心扉的事,因為痛苦你才會去改變你自己。雖然因為痛苦而去做出的改變,類似於被迫的改變吧!但要是你不去改變,就會受到更多的傷害。弱肉強食的世界,你要想不被別人吃掉,或者一次次的被傷害,就得學會足夠的強大,很多的強大,也都是在一次次的苦難中鑄就的。就像經歷150天煎熬重生的鷹,所以說,痛苦會讓一個人發自肺腑,由內致外的,深刻而徹底的改變。

為什麼又說苦口婆心不會讓人改變呢?苦口婆心的意思,其實就是說你在這跟一個人講一個道理,但是他依然不明白你的用心。然後你耐心的,詳細的具體的幫他分析情況,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及將來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你都一一給他說來,然後主要是為了幫助他走出困境,這就算是苦口婆心。身邊一朋友悠悠是上班族,每天上班也很辛苦,下班後喜歡玩手機,每天不深夜兩點基本不睡覺,每天早晨幾乎都有起床延遲症,她媽媽苦惱不已,一直督促她早睡早起,媽媽天天都費盡心思, 絞盡腦汁的勸說她,吃飯的時候說,做家務的時候說,苦口婆心的勸誡得快要口吐白沫了,悠悠也沒有調整改變的意思。悠悠為什麼不願改變呢?因為一般情況下別人輕聲細語教導的時候,你的感觸一般沒這麼深 ,不會引起你的深思和反思。還有就是因為她這個晚睡的壞習慣沒有觸及到她的痛點,沒有給她帶來切身的傷害,如果她因為晚睡懶床引發工作上大問題,甚至丟掉了工作,又抑或以為晚睡沒睡好精神恍惚給自己身體造成了傷害,引發了痛苦,自己而然,她會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發生改變了。事實勝於雄辯,人會在傷痛中成長這句話永遠都是至理名言。

 

著名作家廖一梅說過:“你如果是個一輩子都快樂無憂的人,那你一定是個膚淺的人。人類就是以痛苦的方式成長的,生命中能夠幫助你成長的,大多是痛苦的事情。”所以我們有相信,痛苦是讓人改變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苦口婆心不會,因為只有逆境會激發人的改變慾望,只有痛苦才能讓人成長 。

願所有的朋友都幸運到身邊都有那個對你苦頭婆心的人,

願所有的朋友都強大到遇到再大的痛苦也可以堅韌的好好的過完這一生!





拾貳的慢時光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不確定。具體講:一個人!改變與否,兩種可能性,同時存在。

先談不能改變的,

比如:社會上一些不明真象,又貪圖小利的人。因貪圖之心,總被騙子的區區小利所迷惑,導致騙子得手,一些人傷財,結果是,一些人!痛心疾首,心疼萬分,悔不該當初。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傷財的傷痛淡化,假如!又遇上類似的:“施小利,吊大魚”的騙局,一些人!依舊剋制不住“小利”的誘惑,結果是:再次上當。說明的問題是:“吃虧上當的痛苦”。不能夠改變一些人,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而現實恰是:一些人!在重複錯誤,重複痛苦。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因生活痛苦,逼沉淪的人。不辨好壞的老好人,吃虧不改都可證明。

只有痛苦才能讓一個人改變:

這種事例!講的是一個人,在特定(前提)條件條件下,成立。

比如一個人!所遇的事,身上及心裡經受過極度嚴重的創傷,創傷的程度的級別達到,接近危及生命的程度,於是!一個人從思想上,徹底產生了“對事物的牴觸”。必須是以:“這種牴觸”為特定條件,然後!由一個人,對事物傷害的牴觸,決定一個人的改變。具體的成立,是因此而成立的。

苦口婆心不會(改變)

至於這個問題,事實是這樣的,解釋一下:因為苦口婆心,針對的是當事者的(無知)反彈性。苦口勸說比如壓彈簧,勸說的越厲害,當事者彈簧,反彈的就越厲害,適得其反,顛倒是推當事者,走向極端的助力。因此!苦口婆心,起不到改變一個人的作用,這種說法“正確”。


A小雅29


對這一說話,我不贊同。痛苦是可以改變,但這會讓其付出太多挫折不少,逆境造就人才,逆境多了,令人沮喪消沉悲觀,心理負荷太重,個別人受不了。痛苦改變,是一種逆向的,是“苦口”的方式。苦口婆心,完全能讓人改變。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個耐心持久的工作。不能立竿見影,求一個快字,不能一蹴而就,求一個穩字。而是循循善誘,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是反覆抓抓反覆的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持之以恆,苦口婆心定會化腐朽為神奇,讓他改變。同時,苦口婆心也會象春風一樣撫慰他的心扉,避免因痛苦的改變留下累累的心理傷痕。


黃騫4


我是贊同的。

痛苦來源於實踐,實踐之後的體會來的更深刻與持久。

苦口婆心是將自己的經驗直接轉述給他人,不夠深刻,也不會有太長久的影響。

有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或許正是這個道理。

一個人只有經歷了痛苦之後,才會做出巨大的改變,因而獲得成長。

“仲尼厄而作春秋,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賦《離騷》”。這是古代的聖賢在遭遇困頓之後,發奮圖強的結果。

《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被離婚後,在經過淚水的洗禮,痛苦的格殺之後,堅決從陰霾走了出去,重塑了自己的職業形象,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能力。

朋友小米在作為女兒時,父母就百般寵愛,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養成了一身懶毛病。結婚後,個性裡的懶惰深受夫家的責備。

後來小米的父親在意外中世故,小米再也沒有父親的寵愛了,不得不逼自己由小女孩成長為大女人。痛苦讓她懂得了提升自己的價值,生孩子,看孩子,做家務,賺錢,樣樣都不差。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苦,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宿裕


一個人只有撞了南牆才會回頭,才知道放下、才能有所改變,有些人就是這樣,我們身邊有太多的案例,有感情方面的,哪怕周圍的人都覺得和你在一起的人以後一定會傷害你,不會有好的結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無論親朋好友怎麼勸說都於事無補,只有後來受傷了,痛不欲生的時候才會有所改變。有的時候生活所帶給你的痛苦,是為了考驗你,為了讓你適應這個世界的千變萬化、人情冷暖,為了提醒你在不足的方面有所改變。這樣你才能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才能成長。痛苦有的時候也是一種催化劑,雖然過程很痛,但是會讓一個人想通很多事情,也會給你前進的動力。經歷過離婚痛苦的人,會總結婚姻失敗的原因,在下一段感情到來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更好的經營婚姻。每個人所經歷過的痛苦都不一樣,並不是美化痛苦,只是人的一生中總有些缺憾,總有糟心的事情,也正是這些經歷才讓我們懂得如何珍惜身邊的美好。梅花經歷嚴冬之寒,才能傲立枝頭;蚌熬過磨礪之苦,才能孕育珍珠;人經過歷練之苦,終成大器。生命是一場蛻變,只有經歷過痛苦才能破繭而出。所以,不要怕,一切都還來得及。



靜夜之夏


痛苦與苦口婆心,都有一苦字。前苦是自苦,後苦是他苦,功效自然不同。

二千年前,儒家亞聖孟子對痛苦改變人生有過論述: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是從肉體到靈魂的摔打與淬鍊,形同鳳凰涅槃重生,這種改變,不論形式與內容,都深入骨髓,絕非平常之人可承受,但效果立竿見影,得磨礪之功。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古今中外,旁徵博引,痛陳利弊得失,實現正向遷移,但不能期求畢其功於一役,往往要出現反覆,呈螺旋式上升。

戲劇家也多喜制悲劇,因為悲劇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推動人思想情感的改變。而不論是生於憂患的體魄之苦,還是悲劇式的切膚之痛,都能使人改變。





響沙


我個人認為是對的。苦口婆心要是對一個人做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是可以改變其錯誤做法的。想改變一個人有點難。

一個人從稚嫩走向成熟,光憑三寸元爛之舌就能領上正道,我看難,不經歷不磨練不歷盡滄桑與磨難,他不懂得人世間的什麼是幸福,什麼是痛苦。

一把好刀,不僅耍經歷爐火鍛鍊,還要經歷千錘百打,然後磨出鋒刃。空口白話它就是一塊鐵而已。鐵杵磨成針,一是時間問題,二是要有韌勁對其打磨。比方說,你教你孩子游泳吧,你怕你孩子下水會嗆著,就在岸上講得唾液亂飛,各種游泳技術全教給了他。他各種各樣的姿勢學得相當熟練,給果下了游泳池照樣嗆水。為什麼呢?光學理論不行,沒有實踐經驗啊!

每一個人成長,光苦口婆心勸導,不經歷不知道怎麼面對。就像那個學游泳者,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練就本領,才能改變他的看法,轉變他的態度。

我們都讀過《小馬過河》,老馬叫小馬馭一袋糧食到對岸去磨面,正要下水過河。小松鼠一見忙跑過來說,這裡河水很深,前兩天剛淹死我的一個兄弟。老牛見到小馬遲疑不敢過河,就說,河水不深,剛過我喲膝蓋。誰對誰錯?小馬分不清楚了。回家問老馬,老馬說,你何不試一試呢?小馬折回頭,終於過了河,他道:即不像松鼠說的那麼深,也不像老牛說的那麼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別人的苦口婆心有時會阻擋了進與退,讓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聽人其言不如涉身一搏。

我認為有時撞在南牆也是好事,才知道回頭。可以這樣說,不經歷黑夜,不知道光的明亮。人生也是如此,不經歷痛苦,就不知道幸福的樣子。

改變一個人,幾句話就能上道?有句名言說的真好,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是啊,一個的舵手是在大風大浪中練成的。保爾柯察金曾寫出一部鉅著,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全釋了人的改變過程,不妨看看,可能對改變人生有所啟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