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找了50岁的伴侣非要做婚姻登记,子女强烈反对正确吗?

红姨说


孩子们的反对有些原因,但没道理,父亲要找老伴无可非议,但对子女的态度应该考虑,如果父亲不和子女们一起住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那就无所谓了,要是不是这样,做父亲的就要罢手了,否则往后的日子没法过了


冯老汉1


这既是半路夫妻,又是黄昏恋,而且要登记,难免遭子女怀疑有偿婚姻。

那时单位里有个60多岁的老人,早年丧偶,两个儿子也在单位里结婚定居,但不是职工,也没有正式工作,整日打散工,毎日赚的钱也是够开销。


老人有退休金,但不够两个儿子分的,所以老人轮流在两个儿子那里吃饭,自己住在单位分配的房里。

有一年,老人在没有经两个儿子同意下结识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并且还带回来同住,女人丧夫,农村人,在农村家里没什么地位,毕竟生了个女儿,也嫁了,所以无牵无挂,在家里也经常受气。


自从两个儿子知道之后,气不打一处来,特别是老人要求收回工资卡,自己过生活,更是觉得无缘无故少了一份经济来源,越想越气。

但没办法,工资是老人的,他说的算,两个儿子有手有脚的,能自个儿捞钱,为嘛还要啃老,最后被单位里的人说多了,也就过意不去了。

终于老人如愿以偿,得了个老伴,但女方要求和他登记,两个儿子这回死都不愿意,老人60多了,还能活几年?女人也就40多,最终房子还是得给女人,所以俩儿子据理力争,死皮赖脸的最后没登记成。

但女人实在没处去,所以只好将就着跟老人生活了。


这样的事情,你不能说正确与否,就事论事,子女有子女反对的理由,问题最终也还是出在钱上。

子女生活无忧,自然对老人的幸福是十个手指赞成,而且也不会在乎这些房产,毕竟有没有老房子,也不会影响到子女家庭生活。

但是,如果子女在生活上依靠老人,那可就另当别论了!


昱喆子情感


不用考虑儿女的意见,因你也不用儿女养你,只要自己开心就好,我家亲戚,,今年71岁,老伴去世,有俩个儿子,己结婚单过,他本人医院退休,正高职称,主任医师,退休金每月九仠多块钱,自己有三套房子,,还有存款几十万元,他就找个老伴,是个丧偶的女人,38岁,带一个13岁女孩,现在俩人过得很好,我家亲戚说,女要把他待伺到死,就把房子和钱都给该女,他现在一天很开心,,什幺乜不用管,工资卡都交给女子,女人怎么花钱,他也不问,因这件事俩儿子都不跟他来往,俩儿子要分他房子,和钱,而不管他死活,他跟我们讲离儿女越远越辛福,他说我自已房子,和钱,随对我好我就给随,他现在已与38岁女子登记结婚,我们现在看,他算活明白了,,为自己活,你7O岁找5O岁伴侣,年龄太大了,她怎么照顾你,你应该找4O岁以下!


张哥201442656


现代的社会了,孩子们你们养老了吗?如果没有的话,老人把你拉扯大,就足够了吧。为什么要去干涉他呢?就图一个将来老人往生了,有人给他送去烧了吗?

如果,你们在养老,老人也很开心?为什要找老伴呢?难道说为了生孩子吗?

所以,如果下一代做不到入则孝,出则悌。就不要去干涉老人,他最起码活的时候得让自己好活,死的时候得让自己好死吧。

他找个老婆,不登记结婚,那叫找老婆?如果你找老婆,不用登记的话,你愿意吗?你这不是没脑浆子的话嘛,混账话。

你们有什么资格反对,能说出个123来吗?

结论:子女若孝,老人也不必找伴。子女若不孝,没有资格管老人。你们这是违法的行为,在家不懂孝,出门不懂法,你们不是一脑子浆糊吗!


博睿迪


不正确,老来伴,老来伴。老了有个陪伴的人是最幸福的。婚姻法规定,男女面前人人平等,不论年龄,只要两个当事人自愿谁也无权干涉。子女干涉说严重了那是违法。

人到老年,儿女都上班很忙,各忙各的,没有余的时间关心照顾老人,老人孤独,而又心中凄凉。有的儿女虽然能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但这是亲情。老人再找个伴侣这是感情,有时亲情代替不了感情的。

老了再找个伴侣,老人也能互相照顾,生活起居也不用儿女操心,儿女也能不用操心父母,安心上班,挣钱。有时老人也可以帮助儿女接接小孩。老人也高兴,儿女也快乐。

所以老人再找伴侣,儿女也要大力支持。毕竟老人幸苦半辈子了最好不过夕阳红。




玉雕马大师


老年人结婚,结婚登记首当之重,不可轻视。

老年夫妇一般男方比女方大些岁数,很多男方先在百年以后,若没有结婚登记的法律保障,女人养老会出现问题,

特别是住房问题,防患与未然之中。



白云3498


做父母的都已经不能包办儿女的婚姻自由!那么倒过来,做儿女的也没有资格干涉父母的再婚自由。做父母的如果把财产分配掉。你看看儿女还干涉不?!绝对不会!所以,儿女干涉的,基本都是惦记父母财产的。这样的儿女没有骨气。有手有脚,自己不会创造啊!很不应该!


日月辉光699




这个问题不能直接回答“正确”或者“不正确”,答案取决于双方领证的动机。

双方领证的动机无非两种:

1,单纯的爱或者互相依靠。

这种动机下的领证当然可以,子女强烈反对就不正确。


2,其中一方动机不纯。

对方看中的是另一方的钱财,那就不适合领证,子女们的强烈反对就是正确的。

这个观点不喜勿喷,因为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而且有的还因为这个引发了大矛盾。



《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跟小保姆卿卿我我形影不离的,苏大强一辈子被老婆强势压制,以为小保姆是真爱,结果小保姆经不住考验,露出了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苏家兄妹看得清,共同反对,终于把父亲的幸福“搅和黄了”。它要是真爱的话,怎么能被搅和黄呢?

所以,对于儿女的反对不能一味地指责,其中总有理由。

邻居老太太就找了个老头搭伴儿过日子,老头是大学教授,有一个女儿在国外。老头老太太根本没想过领结婚证,就想着老了有个依靠,互相照顾。

但老头的女儿非要让他俩结婚领证,说领了证就名正言顺了。她定居国外,老头不跟她出去,一个人在国内着实让人担心。如果跟老太太结婚了,有了保障,老头闺女也放心。并且人家自己提出,老头的房子直接过户给老太太,这多坦诚。

老头的女儿诚心诚意地请两个人结婚,还愿意把房子给老太太,完全是为了自己考虑,这样她在国外生活也安心。



现实中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咱把事情放到自己身上想想,自己的父亲母亲奋斗了一辈子积攒的房子存款,到最后突然跑出来一个人要坐享其成,你愿意吗?我反正不愿意。不愿意怎么办?两种方法: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他们看不清对方的真面目才想去领证,如果知道了呢?儿女们不能顶着上,要讲究策略循循善诱,让他自己通过一系列的事情慢慢醒悟。不能逼,不能呛,靠智商迂回解决问题。

2,婚前财产公证。

既然是真爱,做个公正,预防婚后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纷争。如果对方完全看中了钱财,这种要求一般会打退堂鼓。

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强烈反对老人结婚领证的儿女?

推己及人,我们毕竟看不透他们的家庭格局、相处模式、现实情况,也没资格对别人的选择妄自菲薄。

所以对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的“正确”或者“不正确”去评判。


倾城不倾国


站在子女的角度考虑是对的。因为老年男人再婚后,婚姻是不稳定的,基本就是靠钱和财产维系着,一旦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女方就会把老人推给儿女而选择离婚,分走一半财产走人了。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所以才会反对老人登记再婚,搭伙过日子还可以。老人再婚的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父子之间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再作决定为好。


果圆wang


我认为儿女无权干涉父亲或者母亲的婚姻,儿女可以与父亲或母亲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老人能够理解儿女的担心,我认为如果老人已经经过慎重考虑了,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作为儿女应该明白父母一辈子不容易,把儿女养大,自己都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不是一种悲哀吗?百善孝为先,作为儿女的担心可以理解,但是不能用不符合常理的要求去做,让老人伤心,要不以后自己也会后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