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最好别去北上广发展,人生很短,生活很重要”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如果非和人生的长度扯上关系,

那么,正是因为人生很短,生活很重要,

才要到处闯闯!(北上广只是因为城市更大,有更多可能性,被列为了首选)

因为,生活的质量,

并不是由衣食住行的档次决定,

而是由内心的感受决定。


最没劲的生活,就是一直在同一个地方,一辈子只过了一天。


冯尘


怎么看,瞎扯, 决定去不去北上广的不是生活很重要,而是怎么生活的问题。

我来自中国18线的小县城,当年凭借比录取分多0.3分而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一中,在我们县,只要进了这个高中,肯定是可以考上大学的,而且最终也是,一个班都考上了大学。

现在毕业快20年了,去年过年聚会过一次,可以看到,大多数同学都在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厦门, 只有几个人回到了我们所在的县城。 其中一个进入了县城的银行,一个在县城的医院,两个在县城的中学教书,还有2个做小生意, 一个班,60个人,就回老家6个。

他们有么是有关系,可以进入银行,医院,要么是回去教书,还有两个做生意的也是,家族企业。

小城市的生活是熟人社会,需要靠关系

在小城市里面,你碰到的每一个人,坐在一起多聊聊,说不定拐几个弯,就有共同认识的人,所以这是一个熟人社会。

在熟人社会里,大家是靠关系,这种关系还可能不是钱,而是资源互换,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下,大家就是事情做了,当你没有关系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参与竞争,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就被排除了。

在小城市,资源有限,大家都竞争哪些仅有的资源,传统的银行,电力,医院,公务员,电信这些岗位,其中利益交错,一个没有背景的人,很难进入,即使进入,也是很难得到重要。

再有小城市的行业,就业岗位有限, 大学毕业以后,根本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样回去只能重头再来,也是纠结。

1)如果在小城市自己的家族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回去小县城是很爽的

小城市房价低,消费低,比起城市工资一般,但是比起普通人还是有保障,而且压力小, 比如我姑姑,现在过的就是神仙日子,早早买了房子,车子,工资不错,经常在朋友圈可以看到她们又找到一个地方好吃的,农家菜,私房菜,山庄。

这个时候,你可以说自己在生活。


2)如果你没有关系,没有资源,回去重头开始,那就回很纠结

在小地方,没有关系,没有资源,你回发现选择和窄,处处受阻, 上个班,难找工作,找到工作,要还工作,还很难有位置,你可能会发现,整个城市,就这么家公司可以养的起你的。

那这个时候,你也就可以说自己在过日子,而不是生活。

作为普通人,我建议你到大城市, 大城市靠能力,机会多

来到大城市,你会发现,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什么人都容得下。 在大城市,大家都是陌生人,所以没有那么多利益瓜葛。没有那么多关系网络。


所以你回发现,你去大城市的政府办事,大家都规规矩矩,根据政府的指引,准备好材料,很快搞定,没有其他的幺蛾子。

朋友什么不平事的, 比如说噪音,乱七八糟的事,打电话投诉是有人处理,而且还有回访的。

大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公司,只要有能力,你都可以去试,凭自己本事吃饭,如果觉得不爽,还可以跳槽,反正有各种各样的机会。

在大城市,集中了各种各样的资源,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只要有本事,还是可以争一下的,而不会被各种关系网阻挡。

而且大城市有各种各样的行业,无论什么专业毕业,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

来到大城市,要的就是机会,特别是来深圳,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堂,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各凭本事吃饭。

当然,大城市的竞争压力也很大,你每天早上起来,可以看到步伐匆匆的行人赶着去地铁,公交,手里还拿着早餐,偷空吃一下。

大城市的房价很高,高到瞠目结舌,消费也高, 房租,吃饭,占据了大部分的消费。

1) 如果你有野心,有能力,应该去大城市

一个有野心的人,需要有机会,这个需要在大城市,大城市蕴藏了大量的机会,只要把握住了,就有机会翻身。

当然,要抓住机会,就要有能力, 而不是靠信念就可以的。吃苦耐劳那都是常有的,谁没有见过早上四五点钟的太阳, 太常见了。只要你去到大公司的楼下,凌晨2.3点,灯火通明, 出租车排长队,等着下班的人。

这就是梦,追寻自己的梦,这才是生活。

2) 如果你不想活的那么累,在大城市, 随时被抛弃的人

在大城市,资本是很无情的,有价值就利用,无价值,直接抛弃,所以你来了,想活的轻松,年轻的时候,可以, 因为有最好的性价比。

可是当到了35岁后, 这个时候,就可能随时被抛弃。

这个时候,只是过日子,而不是生活。


所以说,普通人,过日子还是生活,不是取决于去不去大城市,而是取决于你有多少资源,你有多大的能力,你是否愿意付出。

你有资源,有能力,愿意付出,追寻自己的梦想,过好生活。

没有资源,不想努力,无论去哪, 都只是过个日子。


欢迎关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职场干货,HR知识,认知成长。



阿布的分享


我就是普通人。

2013年毕业,2014年到深圳工作。

2013年到2014年期间在一家小公司做文案策划工作,公子1500。因为我自己真的很想要做好工作,所以经常加班到八九点回家。

每天迎接我的是来自母亲的辱骂和来自父亲的询问。

我母亲说,不嫁人,给他丢人。还天天在外面鬼混。

父亲说,你天天这么晚回家,公子是有五千还是六千?

纵然心理再强大,我都觉得我会崩溃。

而且她们给我灌输的思想是,没有拿钱给家里,就是没有用。

每天,每天都在这种你没用还不去结婚的打压下。

我在快崩溃的前夕,借了钱到深圳。住床位房,买打折的菜做便当。小心翼翼加班工作,勤勤啃啃熬夜学习。怕自己不行就被辞退了,怕过不了转正期,怕没有工作没有收入。

计算着花钱,全心全意加班,三年后月薪过万。但生活也并没有好转起来,因为伴随着收入增加压力也越来越大。

但想想回家后的日子,还是咬牙坚持。

因为不用被指手画脚,不用背天天指责。

即便是结婚了又如何,生儿育女,继续为柴米油盐头疼。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并不觉得婚姻生活能够让我提升幸福感。而在深圳,工作,赚钱,令我有安全感,如果不是在深圳看到没背景,小城市的人也有机会翻盘,我想我也不会来这里这么久。

在我看来,生活就是,脚踏土地的时候还能看到星空。

深圳刚好符合,深圳是不靠关系靠能力也能有机会的城市。这时在老家无法比拟的,别人眼里的老家有朋友和资源,我的老家,只有指责,管束,羞辱和贫穷。最可怕的是,毫无希望。

人生很短,生活重要。这里说的是物质生活吧,但月薪几千的日子能有怎样的生活呢,而且是一直一直都只能是几千,没什么机会涨薪。

这样的日子,何来生活可言。

正是因为人生很短,生活重要,才要去北上广拼一拼,不然垂垂老矣,定会后悔自己没能为自己拼搏一次。拼过了,试过了,努力了,失败了,也就死心了,老了没遗憾,胜过生活在无尽的悔恨里。

以上,供参考。

运营者胡小v,90后,专升本学历,前五谷杂粮领域市场第一的品牌的品牌主管

从南昌五个人的公司到深圳五百强企业做媒介专员

社交电商从业者 致力于二三线城市大中专毕业生职业成长分享

关注我,分享更多的社交电商从业经验


胡小V6


年轻人别去北上广发展?这个观点我不赞同。说说我自己,我是90后,出生于小城,在上海已经十年了,也有户口,买房定居了。我很感谢这座城市,让我这样出身平平的女生,拥有更多机会。那我认为,年轻人在北上广有两大好处。

好处一:离得远没有指手画脚

如果我在老家,肯定到时间就结婚生子了,可能还有各种七大姑八大姑的关系,这不能做那不能做,光是评论就可以让人失措。但在上海不会这样,我可以尽情地去做我想做的事。远离评论和指手画脚,我能有更多的自由。

在上海可能30岁没结婚都不算个事,但在老家绝对要被说老姑娘。我老家朋友被逼婚的大有人在,但我却拥有自主选择权,最后再让父母把关就行。这样的自由,是城市开放了才有。那么越发达的城市,思维是越开放的,因此年轻人适合北上广。

好处二:不需要凭关系也有机会

在老家我想办件事,总是要请吃饭找人去帮忙。但在上海办事,行政效率完全不用催,因为一旦做的不好投诉就可以了。感谢大城市完善的监管机制,让我不需要凭关系在办事了。同时电子化行政推动力度也是最快的,常常作为试点。

对年轻人来说,大城市有更多机会,更不需要凭借关系。还有找工作也是如此,上海有无数个五百强,只要努力就能进,招聘也相对公平,工作岗位也多。

对普通人来说,这样相对的公平,我已经很满足。这是我坚持留在这里的关键原因。

总结

最后,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多去大城市闯荡,也列举了我在大城市感受到的两大好处。当然,大城市也会有弊端,例如房价太高等,但有机会就总有希望,我喜欢努力有收获的样子。

以上,祝好。

欢迎关注缓缓,北上广年轻人,500强程序媛,观点直接犀利,态度温柔坚定,与你一起看世界。


缓缓在上海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普通人,在北京漂泊数年,“普通人,最高别去北上广发展生活很重要”这种话从心里误导了“普通人”。没有去北上广生活几年是不能理解“生活”的。

自己的经历

我自己是一个来自大西北十八线山区小县城的孩子,高考结束才第一次离开县城。大学4年基本在省内一个城市度过。直到毕业前来到了北京实习工作。北京一待就是好几年,这才一点点理解了北上广和大西北有多少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收入,还有思想、教育、社会服务,工作机会等等。

小时候自己想过,我要成为一名老师,一个警察,从没想过自己成为一个技术人员在互联网公司从事研发。那些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工作场景和机会就在你的眼前。这一切只有你看到了才能体会到。“普通人”你们准备好了吗?

为什么要去北上广?

北上广有众多机会

北上广能给你什么?从十八线小县城到北京,知道了一个人一生的选择不仅仅有医生、老师、公务员,北京有手工艺人、酒吧老板、有遍地的公司,百度、阿里、网易,还有各种创业者。在这里你才慢慢知道你是谁?适合干什么工作。这里有最优秀的资源提供给你机会成为自己。

曾经有位内蒙的普通高校学生问他老师:我快毕业了,我不知道怎么办,我想考研,到底应不应该考研。老师回答说:如果你还想去看看这个世界,还想认识更牛逼的人,想成为影响世界的人你就去试试。学生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努力复习,最终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和全国数一数二的科研工作者做着数一数二的项目。毕业时他被保送美国读博,现在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一起工作。

北上广能够实现梦想

曾经有位朋友问我女孩子适合做什么工作,我随口说运营,新媒体,人力资源有很多工作。朋友说第一次听说运营,新媒体适合女孩子,母亲总是说最合适的就是教师和医生了。

北上广有新媒体运营,产品研发,甚至有机会接触上亿用户的产品从而改变一个行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原来是阿里巴巴支付宝的职员。在支付宝工作十多年,接触了很多行业大佬,工作十多年准备自己创业。一次偶然机会,出门打车长时间打不到车,无比气愤,心里想怎么才能改变这种打车的格局,让人们不在打车难。说干就干,把这个想法和朋友沟通了,朋友说可以,我先投你70万,总共80万就开始了滴滴出行的创业。

滴滴的程唯是幸运的,一次创业,从0到今天数短短几年百亿资产。这就是他实现的梦想——改变人们出行方式,解决了打车难,出门难的问题。

北上广就是这样,他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每天几百元的工资,他让你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敢于努力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有一句话“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但是北上广相信实力。

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小时候学过一个词语“井底之蛙”,直到自己在北京生活了好几年才越来越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曾经在上学时觉得自己挺厉害,专业排名前三,每年奖学金。来到北京逐渐感觉自己渺小的和尘土一样。

有一些朋友在BAT等公司上班,聊天时了解到他们大多知名院校研究生毕业,同龄的90后小伙伴如今月薪2W+,其中不含季度奖金,年中奖金股票期权。这就是所谓的:比你优秀的人往往还比你更努力的典型吧。

一个学生高考结束,在省城上,毕业后回到老家,在一家国家机关或者其他地方工作,我们可以判定他这辈子不会离开这个地方,也不会接触新的行业。

“普通人,最高别去北上广发展,人生很短,生活最重要”!一个人没我见过外面是世界怎么知道自己想要生活就是现在的生活,一个人没有尝试更多的选择怎么知道哪一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张爱玲曾经说过一句话:出名要趁早。让我来说,出门也要趁早。所以,普通人,加油吧!


龙言大曰


作为一个普通人,从小在上海长大,摸着良心说我喜欢上海。

长大之后,我觉得上海容不下我,就是现在,我恨这座城,我更恨自己的无能。

毕业半年,一直在老家养病,为了打发时间,找了轻松但工资低,只够负担自己生活费的工作。

过年来上海过年,住在小得不能在小的出租房内,这些都能忍,毕竟在这个地方住了十四年,十四年啊,我曾经对自己说,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想再住这个鬼地方。可是现实是,我暂时还是逃不开这个地方。

就在今天早上,我发现我的噩梦回来了,这个我噩梦般的邻居。说是邻居,可是我们一家四口住的地方和她住的地方也就一“墙”之隔。呵呵,说是墙,实际上就是一块木板,从早上到现在一直嘚吧嘚吧不停地和别人打着电话,听着她的声音,睡不着,心里焦虑,莫名愤怒。

猛然坐起,拿起手机上网找租房信息,那些房价让我平静下来,心里打了退堂鼓,要不然还是等疫情过去就回老家发展吧。但是作为一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正准备看看外面的世界,怎么甘心就这样回老家。

其实,这个邻居没有任何错,和朋友联系感情是每个人的权利,说到底还是怨恨自己,居然连出去租房的能力和勇气都没有。希望疫情赶紧过去,希望自己赶紧恢复健康,这样自己就算是彻底自由了,不受疾病限制,全身心的开始奋斗,摆脱这里,拜托这个只能放下两张床的超迷你空间。

我的回答和问题可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我想说,每个人想要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觉得北上广值得去,那就去,如果不值得那就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是么



不定时炸弹BOOM


还“生活很重要”,看到这五个字我就呵呵了。

我上上家公司的领导,入职不到一个星期就离职了,为啥?家里人逼他回去当老师!他家在贵州的某个小县城,他爸妈、他叔婶一大家子全是当老师的,所以对于他在广州闯荡一直是强烈反对的,因为他们就是觉得,北大广压力大啊,老师多好。


这话也唠叨几年了,本来我领导也一直强硬抵抗,但那年领导他爸患了重病,老爷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领导能在身边,还是觉得当老师最适合他。


我领导是一个孝顺的人,终于下定决心,回到老家当一名普通的老师,享受普通日子,当时我非常不理解,他还对我说:“这几年在广州打拼,天天加班,确实太累了,我觉得回家也好啊,生养休息。”


于是他入职一周就走了,还带上了他媳妇,那时他们结婚不久。因为领导以前指点过我,所以我偶尔和领导联系。他们家在当地学校是有很多关系的,所以领导很容易地进了一家中学当老师,月薪3500左右。


顺带一提,领导在广州是品牌经理,月薪在2万左右。


就这样差不多大半年了吧,领导突然告诉我:他打算回广州了。


我连忙问怎么了。


“这半年,光借钱我就已经借了一两万块了,活不下去了啊”


原来,在老家虽然日子是悠闲,但是工资实在太低。他们家人都是做老师,工资不高,也没有多少储蓄,他自己一个月三千多,按他的话,一次重感冒吊几天盐水钱就花了一大半。


他媳妇又怀孕了,各种检查,买东西,简直压力山大。而且他父亲的病也需要很多钱养着。


这半年来,他们家人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同意他重新回广州。


所以啊,小地方是有“生活”,这生活的代价是你不能生病,不能有高一点的消费,不能随便请人吃饭,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觉得那叫“生存”还是叫“生活”?


【作者介绍】关注@授人以渔啊,广漂一枚,曾从事游戏行业,当过文案,做过营销操盘手;目前是个体创业者,迷茫抑郁过,专注个人成长;此后余生,读书、写作、健身、学学外语、拍拍vlog,追寻内心平静。

授人以渔啊


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字

“钱”

我大学时的微观经济学老师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敞开了花钱,不管你有多少钱都是不够花的。

这个世界上花钱的方式太多了,而人的欲望,也是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满足。

顺带一提,这个老师每个月从学校领2万的薪水,实际上带课就为了混个编制,实际上在股市上千万资产,每个月打打新都是几大十万了,穿着谈吐倒是很普通,走在大街上根本看不出这是个有钱人。好像我认识的北京土著都是这种。

言归正传,题目应该问的是选北上广还是待在家乡小城市发展。

我在北京读了四年大学,后来到成都定居,因为做项目也会去成都周边的三线城市常驻,大城市小城市的生活都体验过,应该还是有一定发言权。

有钱的话当然待在北上广,这些城市带给你的东西在你老家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在上海外滩,你会找到人均5000的西餐厅,连剔牙的牙签都是从法国运来的。

在北京工体,你会找到王菲、那英、大S常去的会所,这些地方不是娱乐圈的内部人士根本进不去。

在深圳湾,你会见到30万一平米的豪宅,对面就是香港。

如果你说这些都是有钱人的世界,和我没关系,其实并不是,我当时在北京读书也没什么钱。

你想要的国际化的感觉,在北京的三里屯,你会觉得之前一辈子见得外国人都没这里多。

想参加同城活动,在大城市你可以轻而易举找到兴趣相同的人,而在老家,你会发现这个城市根本就没有同城活动。

拿成都举例,成都现在也不差,当时我看了《乐队的夏天》,很喜欢里面的新裤子乐队,然后随手一搜,新裤子要在下周的成都车展表演,直接去就见到他们了。而在小城市,这是无法想象的。

大城市给了人更多可能性,更广阔的视野,这丰富的行业资源。

如果是年轻人,我强烈建议一开始去大城市闯一闯,见见世面,人的格局会不一样。

有一天觉得累了,再考虑回老家发展的事情。

人如果一辈子待在一个小地方,没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我觉得挺不值的。


飞翔的橘子


俗话说的好:去过北京才知官小,去过上海才知钱少。人生很短,若不多经历些事情,总会不完满。作为一个在北上广都短暂停留过的人,北上广值得去看看。

长安居,大不易

当初上学时学院组织到北京参观学习,对北京最大的感受是生活不易,当时7、8个人被安排在一个地下室,每天的费用30元,一个房间里有四张大床。进入房间需要通过一个长长的走廊,地下室光线昏暗,走廊两旁是一个又一个的储物室,里面住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每天早上6点陆陆续续有人离开,9点之后整个地下室空空荡荡,直到晚上9点后才慢慢恢复吵闹。他们每天都斗志满满回来时虽带倦容却还是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在走廊中到处回荡着对未来的憧憬,身处陋室,心想明天,虽说生活不易,但满目机会,不趁年轻搏一把,也只是年华虚度徒长年纪。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刚毕业时本有机会留在苏州,可架不住同学劝说,一道去了上海,两个人挤在一间不到10平的出租屋里本以为够辛苦,对面一间仅容的下一张床的房间住了一个清华研究生在一家外企实习。隔壁一个是做高管的,走廊处一个做的是日企的翻译,就这样在徐家汇不知名的小区的3单元8层某一户汇聚了各个不同层次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这个在其他的小城市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大城市的魅力,公认的机会多,能承载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梦想,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悲喜剧。同一场招聘会几万人竞争,脚下的土地寸土寸金,每天都要精打细算,工资发到手的那一刻都已被提前规划好。最先出走的是翻译,由于承受不住日企的工作压力,之后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不是一句空话,有人成功了自然留了下来并发展的很好,更多的被生活打败,梦想敌不过干瘪的钱包,纷纷打道回府。

曾经有一两年有过一个很火热的现象,逃离北上广,可恰恰是逃离的那部分人没过多久又重新回归北上广的怀抱,盖因他们习惯了那里的生活节奏,有太多的机会和平台供他们选择,一旦脱离反而不适应。

借用汪峰的歌词

  • 我在这里欢笑
  • 我在这里哭泣
  • 我在这里活着
  • 也在这里死去
  • 我在这里祈祷
  • 我在这里迷惘
  • 我在这里寻找
  • 也在这里失去

普通人,人生很短,生活很重要,去北上广发展,最少生活不会枯燥。

谢谢。


壹凡文创


普通人还不去大城市发展,是要让祖孙三代都普通下去吗?普通人就更应该去大城市发展。

我老家有个哥哥,他家里很穷。父母都是农民,一辈子也没混出个名堂。他就说,我以后一定要在外面去打拼几年。 后来大学毕业之后,他就一个人去了北京。

在北京漂泊了几年,听说他打拼的那几年过得确实很艰难。每年为了回家的硬座车票钱都熬破了头。从北京到他家要20个小时。 过年会匆匆回家,给家里的爸爸妈妈买一些东西,然后又回到他在北京的出租小屋里。

这几年,虽然过得苦,但是给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现在他也好不容易在北京有了自己的一个房子。虽然不大,但至少是有了一个安心的小家。而且也娶到了老婆,生了孩子,孩子也落在了北京户口。

这就是一个普通人逆袭的案例,虽然他自己过得很苦,但是他的孩子能够接触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能享受到更好的环境,成长环境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而且他这几年,在外打拼,眼界也开阔了很多,对个人的精神,意志等都是一个磨练。

所以我认为普通人就更应该去大城市。

至于题主所说到的,人生很短,生活很重要。 难道生活就是只有娱乐和放松吗?大家都说有时候工作会导致自己没有个人生活。

那我想问,工作不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吗?

如果每个人都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来看,这两者永远都没有办法平衡。实际上你的工作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把它合二为一。

不管你选择去北上广还是留在家乡,都会有艰辛,也都会有收获。考虑清楚之后做决定不让自己后悔就好。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