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小楷是中楷大楷的微缩版吗?小楷的特点是什么?

俏渔妹海鲜


我认为,小楷字帖(手写体)、中楷碑帖(刀刻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书法体系,简言之,小楷、中楷不单单是字体大小规格划分,主要区别是笔法动作不一样……字体功能性与适用性各有千秋,彼此有明显的界限,不能混为一谈,就好比一个是评戏,一个是京剧,一个像通俗唱法,一个像美声唱法,有相对独立的书写技法与运行规则。

据我所知,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人训练用的范本都是碑帖,也就是中楷,例如《九成宫》、《多宝塔》等,原帖拓本字体2~3厘米左右,而在实际练习的时候,都把字写的很大,至少放大两三倍。殊不知,古帖中没有大楷,所谓的大楷实际上是将中楷碑帖放大的,实质上是假大楷。

这就有个问题,小楷与中楷,笔法动作是否有所不同,那么,中楷与大楷的笔法动作应不应该是一样的?

小楷、中楷原本不属于同类,大楷纯粹是无中生有的……因此,都需要单独学习研究,不能互相包办代替。

如果精熟毛笔小楷技法,练过中楷,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了。只需明白一点,小楷并非将大字缩小写,小楷技法可以融入中楷、大楷之中,并不是同比例放大或缩小关系,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小楷特点是,笔法动作简单明了,行笔节奏婉转流畅,笔画起止干净利落,没有藏锋逆入、顿笔回描之类乱七八糟的笔法,字体姿态舒适自然……

▲图为本人书写的毛笔小楷

即使中楷、大楷,也不需要刻意顿笔、回描……如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3c00084370b310ed39\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书法中的小楷并非只是大楷和中楷的微缩版。小楷在笔法和结字上有着独到的特点。

在笔法上:

1,小楷的体态小,笔画细,故笔画露锋多于藏锋,这是小楷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当然,有露必有藏。小楷的收笔基本上都是转笔回锋、藏而不露。

2,小楷的笔画虽然细小,但笔画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因此在技法上要求相对比较严谨,笔画更加讲究精致,尤其是每个字笔画的提按都要虚实分明。提笔的时候要果断,干净利落,不允许有丝毫迟疑;按笔的时候笔速要减慢,把笔毫铺下去,既能提得起笔,又能按得下去笔,轻重缓急,提按自如。

3,小楷的笔画一般来说是直线多,曲线少,露锋多,藏锋少,所以方笔自然也就比圆笔多。方笔用顿,棱角分明。圆笔用转,婉转通畅。

结体上

1. 方整扁宽,体态多变。

名家的小楷基本上都是笔画精致,字形方整,在体态上多取横式,以扁方为主,这样的字形彰显宽博、大气、古雅。同时配以大小、宽窄、正斜、长扁形等体态不一的字形,显得丰富多变。

2. 宽绰舒展,收放得宜。

小楷宽扁的字形是隶书体势的遗韵。小楷体型小,有些笔画自然收拢。为避免拘谨呆板,古人常把长横、长撇、长捺或偏旁部首做合理的伸展或收敛动作,使结构宽缚舒展,给人以小中见大之美。小楷字的收放关系十分讲究,每个字不是任意收放,而是有收有放,自然统一。

3. 虚实相生,欹侧并用。

“虚”和“实”、“动”与“静”这两对矛盾组合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书法也不例外。

小楷的字势总体上看是均匀的,但个中笔画的藏与露、长与短、粗与细、轻与重以及字的大与小、方与圆、收与放等虚实关系是十分明显的。虽然小楷在结构关系上是严格遵循楷书平整工稳法则的,但平正工稳之中也要有向背、俯仰、开合、聚散、欹侧、曲直等组合关系来构成小楷完美、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我学习小楷已有多年,至今仍在临帖。只有不断的临写古人的字帖才能体会小楷的精妙,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附上我昨天临写的文徵明《千字文》条幅并局部放大图片,请指正。





金星753


小楷结字的主要特点

1. 方整扁宽,体态多变。

魏晋以来的小楷基本上都是笔画精致,字形方整,显示出成熟的楷书体征。小楷的结字以方块字形为根基,在体态上多取横式,以扁方为主,这样的字形彰显宽博、大气、古雅。同时配以大小、宽窄、正斜、长扁形等体态不一的字形,更显丰富多变。

2. 宽绰舒展,收放得宜。

小楷宽扁的字形是隶书体势的遗韵。小楷体型小,有些笔画自然收拢。为避免拘谨呆板,古人常把长横、长撇、长捺或偏旁部首做合理的伸展或收敛动作,使结构宽缚舒展,给人以小中见大之美。小楷字的收放关系十分讲究,每个字不是任意收放,而是有收有放,自然统一。

3. 虚实相生,欹侧并用。

“虚”和“实”、“动”与“静”这两对矛盾组合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书法也不例外。

小楷的字势总体上看是均匀的,但个中笔画的藏与露、长与短、粗与细、轻与重以及字的大与小、方与圆、收与放等虚实关系是十分明显的。虽然小楷在结构关系上是严格遵循楷书平整工稳法则的,但平正工稳之中也要有向背、俯仰、开合、聚散、欹侧、曲直等组合关系来构成小楷完美、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他们的区别

相比大楷,小楷经常采用“以点代画”的手法,缩小了点画自身的形态,从而加大了点画与点画之间的空间留白,使作品在整体感觉上达到一种宽绰的效果。小楷字形结构经常采用横向(左右方向)舒展的手法,使字形在整体上取得了“扁势”,造成一种“横放竖收”的宽绰的效果。相比大楷,小楷字形结构不宜过于平正,欲使在结体上有些许微妙的变化。如果能使结体上介于平正与不平正两可之间,那么整个小楷作品就会显得更加自然皎丽和饶有意趣。

由此可见,小楷并不是大楷、中楷的缩小版,它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技法原则与艺术表现,我们学习楷书时,更多甄别,更多裨益。





爱芳书画


不是的!书法中的小楷,不是中楷大楷的微缩版;书法中的中楷大楷,也不是小楷的放大版。

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如下——

1、审美风格不同

也就是特点不同。小楷不仅仅是字形小,大楷也不仅仅是字形大!小楷的审美风格追求灵动、鲜活、疏朗、变化和味道;中楷大楷追求结构严谨、庄严、肃静和实际冲击力。这两者之间实际差距较大,参见附图。

2、笔法和结构不同

因审美风格不同,在书法的用笔、结构乃至章法、趣味上都有所不同。笔法来说,为了追求灵动,小楷只用笔尖书写,大楷用笔腹书写;结构上小楷多舒朗、横展,为了灵活还融合隶书和魏碑笔法与结构。

3、用大楷的场合,不能把小楷放大来用

如果把小楷放大到中楷那样,可能勉强过得去,如果放大到大楷的尺幅,那就不好看了,压不住阵脚,会显得很小家子气。

4、用小楷的场合,如果把大楷缩小来代替,会很呆板

如果把粗壮、庄严、肃静的大楷缩小来当做小楷看,那样就会显得神情呆滞,了无生机,像是板着的一张脸。

5、用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明

如果把小楷比作幼儿,把大楷比作成年人,二者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形体的大小,而在身形、神情、性格上都会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把幼儿的形体放大成年人大小,那也只是一个“巨婴”,而不像成年人;而如果把一个成年人缩小成幼儿的形体,那也不像幼儿,而只是一个“小老头”或“小老太婆”;如此而已。

问题总结:

从以上几点,通俗地说明了二者的区别,也包含了小楷的特征。所以建议书法爱好者们,不要把小楷当做中楷大楷来练,更不要依据中楷大楷来练习小楷,那样的方法是不对的。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小楷字体在楷书中是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字体,我们不能把小楷看作是中楷或者大楷的微缩版。宋代苏东坡曾经有说过:“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意思就是说:大楷容易写松散,小楷容易写拥挤。这两者在字型的表现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应该是属于各自独立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初学者学习楷书从大楷开始练起,会有益于小楷的书写。

小楷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备了楷书的共同特点

楷书是萌芽于汉代末期,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盛行,到隋唐乃集大成达到巅峰,此后一直到现在,它的字型都没有改变,有所变化的只是它在书写风格上的不同。

小楷是属于楷书字体里头的一种分支,因此,也继承了楷书的笔画特点,大体上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点画各自独立

楷书的点画各自独立,每一笔画都有起笔和收笔,上一笔的收笔跟下一笔的起笔之间没有牵丝,不相萦带关系。但是并不代表它们之间没有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存在的,是隐藏的。

2,书写行笔较慢

楷书的用笔非常严谨,因此它的行笔比较慢。如果快速行笔,就不能做到完备周详。

3、用笔极为严谨

楷书的结体均衡匀称,因此它的用笔极为严谨,有的时候甚至多一分钱长,少一分钱短,宽一毫嫌肥,窄一毫嫌瘦的程度。

4、转折方多于圆

楷书整体风格端庄整齐,因此,它的转折处多用方笔,以表现深刻凝重、体格端方。

5、笔画起伏较小

楷书笔画和结体的和谐、统一、一致性所决定了它的笔画虽然有轻重的对比,但始终起伏较小。

6、墨色统一为主

楷书的用墨主要是润而不湿、干而不燥、墨色统一为主。

元 倪瓒《楷书诗卷》

第二,字型结构以“疏”为主

我在上面有说过,“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就是说,小字宜宽疏,疏处可以走马,要疏中有疏。小字结构“疏”的效果,来源是在于点画布白的空阔和书写点画的简捷用笔。简捷的用笔,宽绰的布白,给人一种舒展、空旷、清晰、小中见大的审美感受。

文征明 归去来兮辞

综上所述

小楷是楷书字体里头的一个分支,它继承了楷书字体所具有的特点外,又具备自身的特性,因此我们在学习小楷的时候,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讲,最好是从大楷先开始入门学习,等我们对笔法、眼力、心手合一的能力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后,再学习小楷这样会事半功倍。

------------------------------------------------------------------------------------------------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书法有云


小楷是中楷大楷的微缩版。

一:先从大楷中楷小楷的定义和规格说说,个人目前在练习《颜勤礼碑》。

1:大楷就是楷书大字,也可以称作榜书。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学叙第二十二》就有写道:作书宜从何始?宜从大字始;还有《笔阵图》中说:初学书先从大书不得从小,然亦以二寸,一寸为度。

2:中楷是以一寸见方,清包世臣《艺舟双辑.历下笔谭》中“古人书有定法,随字形大小为势”。就是说字可以写大,也可以写小,那也可介于大小之间的字。

3:小楷当然就是小字,普通小楷以数分见方。如:《灵飞经》。

经过练习一段时间的大字发现难于结构松散无间,然后又写小点的字时紧缩无张开,反复对比,还是觉得要先写好大字。

二:小楷的特点以初步临习过的《灵飞经》说

1:笔法中锋劲健精准。

2:结体方势左右张开 布局严谨。

3:字形大小长短变化自然。

谢谢!







文川阁


很显然,不管从书写方法上,还是从字体表现上,小楷不是中楷和大楷的简单缩小版。

常言道,习字须先习大字,而后再学小楷,这是由于小楷字形较小,要表达用笔和结构的美感,确实比较难。不会写小楷的人,总以为写字的动作只要比写大楷的动作小一些就行,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相比中楷和大楷,大楷强调紧密无间,小楷字形结构经常采用横向舒展的手法,使字形在整体上取得了“扁势”,造成一种“横放竖收”的宽绰的效果。”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结论。

相比中楷和大楷,小楷字形结构不宜过于平正,欲使在结体上有些许微妙的变化。使字体更得“惊险”的笔势。

相比中楷和大楷,小楷在布白上更注重通透性,以至于不会看上去情绪很紧张,视觉上也不会黑乎乎一片。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梁庆领


友问:书法小楷与中,大楷字有何区别的问题,我肯定的答复你,有区别。

虽然说小楷书法与中大楷书法形同相似,其实不然。小楷书法比较中大楷书法,难写,稍不注意就不中看。字小笔画细,非常考你的眼功和耐工。如果是米头大小的小楷书法,更加难写。一是间架结构不好适度,二是字里行间往往心到意不到,出现纰漏。三是通篇书法难于达到韵律一致的效果,要么脱节,要么出现偏离。四是手腕受到严格约束,字体出现拘禁的多,不流畅。


郁香墨


书法中的小楷不是中楷和大楷的微缩版,那么小楷的特点是什么呢?

文徵明《停云馆帖》中语:"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一如大字体段,诸美皆具也。″

小楷字小,应展其笔势,为了增加字内空白显疏朗,横画和竖画常用点代替。试观敦煌小楷《医药文献》(见例图)。雍容宽绰,舒展俊逸,神清气朗。

小楷用笔腕虚贴桌面,多以露锋入纸,收笔稍顿,减省了中楷和大楷的一些复杂运笔动作,点画要清晰、精劲。

小楷章法较难的形式如王献之小楷:纵行用的是行书曲线贯气法,而横无列。叁差错落,相互照应,前人评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帖》为章法第一,如丹穴舞凤,清泉跃龙。如星河灿烂,令人叹为观止。(见例图)。


神韵轩书法


小楷不是中楷大楷的缩写版,这种说法不正确。大楷、中楷和小楷,不能以字形的大小来区分,应该以结构、用笔等多方面去判断:大楷用笔要雄壮、厚重、圆润;中楷用笔注重顿挫、铿锵有力;小楷用笔娟秀、挺拔、整齐。小楷的特点:字形结构严谨,还有宽绰特点就是整体有种“扁势”造成一种“横放竖收”效果,执笔不宜过高,整体用八个字概括“大字宜紧,小字宜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