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企业一起做了件“有温度”的事儿

本期导读:

1月份以来,肺炎疫情牵动着14亿中国人的心。被称作“社会稳定器”的保险行业,积极承担起社会保障责任,发挥社会兜底作用,为抗击疫情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群人在支撑?

  • 北大方正人寿:一起做“有温度”的事

  • 阳光保险:传播阳光“最强音”

  • 珠江人寿:用“心”雕琢育人才

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疫情终将被战胜!同时,让我们一起致敬奋战在武汉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以及在抗疫中表现优秀的个人与企业!

本文是2020年2月推送的第17篇干货,计4300字,阅读时间8分钟。

来源 | 《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

关注疫情,关爱自身,“宅”在家里,与全国人民一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戳此查看:全国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来源:丁香园·丁香医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各行各业都有人在坚守岗位,为防控疫情提供保障,为万家团圆提供守护。这些最美“逆行者”,用他们的坚守与奉献,为人们构筑起一道健康防线。

其中,保险行业以尽心、贴心、暖心、实心的保险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履行好应尽的责任,以实际行动向全社会彰显保险业的行业价值和社会担当。

从第一时间出台应急举措,开通绿色理赔通道,启动特案预赔服务;到紧急推出保险支援方案、捐款发挥保险资金基石作用、调动供应链资源捐物。

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珠江人寿、阳光保险、太平洋产险、国寿财险……行动仍在持续。他们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群人在支撑?

01 北大方正人寿

一起做“有温度”的事

面对疫情,北大方正人寿快速反应,积极应对,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在做好公司内部防控同时,于1月21日、22日推出系列客户服务举措,包括24小时全方位受理客户报案咨询热线、实行电子化理赔申请、取消保险合同关于医院等级的限制、开通理赔绿色服务通道、住院医疗垫付服务、主动积极排查出险客户信息六项举措;

并针对投保补偿性医疗保险产品的客户再推取消药品限制、取消诊疗项目限制、取消等待期限制、取消免赔额“四大取消”人文关怀举措,为客户全力提供“高效便捷、温暖安心”的保险服务。

对外,北大方正人寿提供了高效便捷、温暖有爱心的保险服务;对内,北大方正人寿也是一支温暖有力量的队伍。

打造一支“有温度、有凝聚力、执行力强”的团队组织,是北大方正人寿不断追求的目标。

因此在企业内部关爱体系搭建方面,北大方正人寿相继完成了“关爱员工”“家庭开放日”、年度团建活动等一系列有温度的举措,让员工幸福满意度大大提升。

“有温度”的企业一起做了件“有温度”的事儿
  • 在对话中敞开心扉

营造一个坦诚、轻松的对话环境,可有效缓解、放松学员的心理压力。项目组设定“半月谈”机制,每次活动聚焦一个处室,领导管理层与该处室的全体成员就工作、生活以及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压力与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关心,激励、辅导其快速成长。

  • 在关爱中感受温暖

项目组不定期开展“关爱员工心理”活动,并引入压力管理训练,将其纳入部门日常的管理沟通。注重部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员工生日会”;关注员工家庭,成立部门员工“关爱互助基金”;组织员工PK健身和运动,规定每周三为“不加班日”,营造部门内部健康的工作环境。

  • 在秀场中展现自我

每月由员工自主发起关爱类团建活动并征集全体成员参与,部门予以支持,协助开展。比如,每月开展一次员工“核心技能秀”,让工作业绩、技能优秀的员工担任好讲师,分享自己的“独家秘籍”;另外,主任级以上成员还要自主认领一个小学习活动,搭建“成长TALK”平台。

  • 在亲情中找到归属

项目组还建立“家庭开放日”,通过邀请员工家人实地参观公司、感受公司发展历史,拉近公司与员工家属间的距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家庭才艺展示”和“集体生日会”让员工家庭之间更为了解、亲密;亲子讲座、心理咨询等安排为员工获得更好的亲子关系、婚恋关系等提供了专业指导。

  • 在团建中突破潜能

持续注入“家园文化”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员工满意度。因此,北大方正寿险每年定期组织集体进行“Outing团建活动”。

通过团建活动熔炼团队、增进信任、促进沟通、强化协作,促使员工挑战自我、挖掘潜力,进一步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比如2018年,公司组织“三清山团建活动”,主要包括“非洲鼓乐拓展训练”和“登顶三清山”两项内容。

大家互相设计脸部彩绘,配合完成非洲鼓演奏以及舞蹈表演,体验团队间默契,增进彼此间情感;

在登顶三清山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充分体现了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02 阳光保险

传播阳光“最强音

疫情期间,阳光保险迅速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启动特案预赔服务,简化理赔手续,取消定点限制,开通24小时全国统一客服专线95510。

向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的全体医护人员及各省市医疗支援人员及其家属捐赠每人50 万元保额的保险,价值超千亿,用以承担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的身故和全残责任。

阳光保险人的价值观和理念,从新员工开始就融入了每个人的内心中,逐步形成了组织的基因。

“心一致,行动一致”,是阳光大学文化培训阶段一直坚守的理念。为避免新员工在初始阶段道路跑偏、行为失当,阳光大学加强内容深化与文化形式的创新落地,创立了科学的文化培训体系,传播阳光“最强音”。

用知识导入,让理论先行

企业文化培训既要“狂风暴雨”,更要“润物细无声”。为强化员工对文化的认可与融入,阳光大学在培训初期组织新员工参观“阳光金融城”和“阳光博物馆”,实地体验、感受阳光的历史与文化。学员参观完以后,被要求书写不少于500字的参观感悟,并于次日完成提交。

在知识考核上,阳光大学形成了“线上考试+文化通关+线下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

“有温度”的企业一起做了件“有温度”的事儿

新员工培训文化考试

  • 线上考试主要包含阳光文化核心理念、企业发展历程、保险基础知识等内容;

  • 线下考试主要考核阳光文化的理解、公司战略与制度理解、阳光管理工具和工作法、阳光礼仪等。

如何凝聚团队?文化因子不可缺

文化是“阳光之魂”。为让文化融入理念、注入灵魂,深化新员工的理解,阳光大学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规则。

诵唱司歌——《阳光时代》,要求学员们脱稿清唱,歌声嘹亮;

背诵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风格以及企业精神与文化定位,并对选择其中一项展开“阳光文化”主题演讲,每组演讲5分钟。

在文化拓展实践训练中,阳光大学带着对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设计拓展项目,让员工“在玩中学、学中思”。

从拓展项目“急速60秒”中,学习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统一——激情与理性、速度与品质、灵活与专注;

从拓展项目“盗梦空间”中,感悟企业精神,战胜自我,创新变革等。

“有温度”的企业一起做了件“有温度”的事儿

“急速60秒”“盗梦空间”拓展训练

礼仪规范,树立企业完美形象

礼仪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和形象,尤其作为保险行业,它不仅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企业文化以及员工修养、品德的“名片”。

阳光大学特地召开“礼仪规范”小讲堂。培训课上,礼仪讲师寓教于乐,用风趣的语言,生动的示例,针对员工工作中常见的形象,办公室、会议、餐宴、座次及乘车等礼仪展开了趣味教学和互动。

小至“微笑、站、坐、行、走”规范,大至企业归属感、荣誉感的塑造,从形体、心态、意识不同层次的对员工进行提升。

“有温度”的企业一起做了件“有温度”的事儿

仪表规范示例

03 珠江人寿

用“”雕琢育人才

珠江人寿向广州市慈善会捐款50万元,专项用于助力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一线医护人员抗击疫情。

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客户开通了理赔绿色通道、积极排查出险客户信息、免保单快速理赔、取消定点医院限制以外,珠江人寿还增加以下三项举措,做到快速响应,客户安心理赔:一是24小时理赔报案受理;二是因治疗新冠肺炎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取消自费药品及诊疗项目的限制;三是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医疗产品、门急诊医疗产品取消等待期和免赔额。

同时,针对于短期个人及团体意外险,将保险责任扩展至开放了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身故及伤残,且适用于所有有效的短期个人及团体意外险保险保单。

人才制胜的今天,企业要从“心”着手,将组织的愿景、资源和优秀人才联结到一起,才有可能真正激活人才成长的内驱力,实现员工成长和组织发展的双赢。因此,珠江人寿正式启动了“选锋”人才培养计划暨珠江人寿内勤兼职讲师培养项目。

“心愿力”:充分融入学员的想法

项目组在兼职讲师队伍的文化、理念和使命的形成中,充分融入学员自己的想法,以共创、重温的方式加强学员们的归属感、认同感、成就感、使命感,实现团队愿景、文化、使命与学员之间的链接,有效地提升每位学员的“心愿力”。

项目之初召开“项目愿景交流会”——内勤兼职讲师俱乐部成立仪式,对兼职讲师队伍的发展愿景和文化理念进行探讨。

交流会打破了以往的“说教”模式,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围绕着兼职讲师团队未来的发展愿景,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度交流,充分倾听了每位学员对团队文化建设和价值理念的设想,经过讨论,最终形成了具有珠江人寿特色的使命——成长为“组织发展的尖兵连、知识的传承者、文化的布道者”。为加强学员对项目的认同感,项目组发起了LOGO共创的活动邀请。学员分小组,利用世界咖啡研讨形式,进行集体共创。

“心桥梁”:

用户思维建立信任

项目组分析、梳理每一次与学员调研交流的结果,洞见了学员“被看见”“被反馈”的内在需求,并以此为着力点设计项目活动,赢得了学员的普遍认可,在项目组与讲师队伍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心桥梁”。

通过调研,项目组明确了学员的学习需求和个体能力差异,这将有助于培训资源的精准提供,同时也让学员感受到了组织的关爱。

意识到项目的关键问题后,项目组经过反复的研讨剖析,最终将问题聚焦在学员“被看见”“被反馈”“被支持”的深层次需求,并以此为着力点,引入“荣誉讲师”的角色。

荣誉讲师由公司高管,以及具备资深授课经验的核心管理层领导承担,他们除了起到号召、模范带头作用之外,还会参与到一次线下活动之中,与学员一起共同成长。

除了“荣誉讲师”的支持外,公司内、外部的培训交流与分享,对学员的成长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对内,学员可以参加授课技能培训、领导力培训等,这些技能将有助于其全面发展;

  • 对外,项目组会不定期在社群中发布外部学习交流活动,包含最新的培训理念、技术学习交流、模拟沙盘活动等,吸引有兴趣的学员前往学习。

“心信念”:让社群思维引爆“卓越”

项目组通过“选锋”计划,将优秀人才凝聚在了一起,通过运营线上社群、线下工作坊,实现了优秀人才的跨部门交流协助,让“卓越”成为一群人的共同追求。

通过优秀人才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强化了学员对选锋项目的使命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坚定了其追求卓越的成长“心信念”。

通过社群,项目组将学员们聚集在一起,并倡导“分享就是最好的学习”理念,鼓励他们在社群中分享与培训有关的文章,以及在参加外部交流活动的收获。分享形式可以多样化,语音、文字、图片都可以更好地呈现信息。

除了线上分享外,项目组也会安排学员对公司新员工或对外交流授课。为了激励学员分享,项目组制定了积分互动机制,并将积分与兼职讲师的职级评定关联。以制度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了社群的学习分享理念。

为了帮助各小组进行课程优化,项目组启动了系列课程打磨活动,并将其命名为“雕课工作坊”。

“雕课”与“雕刻”谐音,寓意每一位讲师都将秉持着一颗“匠心”和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通过平台不断地进行课程打磨与试讲,实现课程的迭代优化及自我的快速提升。

写在最后

抗击疫情,大爱无疆 ,保险行业在行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此次疫情中,各保险公司响应及时且“硬核”。从捐献物资至一线,到取消相关理赔限制;从免费不记名为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保险保障,再到开通绿色理赔通道,无一不体现了保险公司的担当。让我们一起为在这次抗疫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和企业表达深深的敬意!

“有温度”的企业一起做了件“有温度”的事儿

用知识抗击疫情

《培训》杂志2月刊电子版开放公益阅读

尊敬的读者,

因受到疫情的影响,《培训》杂志2月刊纸质版印刷和物流时间都有所推迟,具体出刊时间待定。对此,我们深表歉意。纸质版杂志恢复印刷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公告。

即可获取《培训》杂志2月刊电子版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心系武汉,不添乱,正确的加油姿势是这样的!

面对疫情,这样的鼓励才能转化成真正的力量!

如果新年的愿望清单只能留一个,我希望……

真正的敌人是病毒,莫让恐慌成为疫情的衍生伤害

“有温度”的企业一起做了件“有温度”的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