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批股民“楊百萬”現在結局如何了?

“炒股的精髓是什麼呢?是投資而不是投機,雖然股市需要有投機,但是,根本是投資。投資的目標是什麼呢?當然是要贏。”   

每天開市前瀏覽一遍網上新聞,特別是財經新聞,9點半至下午3點,邊炒股邊給學員講授心得,收市後給學員發佈股市點評,4點左右下班回家,這就是楊百萬現在的生活。   

楊百萬,真名楊懷定,中國第一批散戶股民,股海十八載,從2000元起步,在人們渴望成為萬元戶時,他已成為百萬富翁。與他同期的股民,無數個黯然離開了股市,即便是千萬富翁,而惟有他屹立不倒。於是,這個只有初中文化的股民被人稱為“楊百萬”、“炒股大王”、“股神”和“不倒翁”。  

 眼下,楊百萬已把炒股當成了事業,當成了愛好,不僅自己越炒越有勁頭,而且傳道授業解惑,引來全國眾多“粉絲”追隨。他都給學員們講些什麼?對於炒股,他又有怎樣的心得與體會?於是,記者來到楊百萬證券工作室,跟隨他的學員一道聽他說炒股。   


“理念比操作更重要”   

楊百萬的證券工作室在上海北邊的一個住宅小區內。兩室一廳的房子裡,擺放著十幾臺電腦,學員們三三兩兩看著電腦上的行情並討論著。楊百萬坐在裡間的第一個位置,桌上擺著四臺電腦,每個電腦上顯示著不同的行情。有趣的是,屋裡的房間都沒有門,這樣,楊百萬在裡面發一句話大夥都能聽見。   

“我每年新增40名學員,這些學員來的第一個月,我都不讓他們操作,只讓他們看,讓他們感受,看看究竟什麼是股市。有些股民一來就急,包括一些虧了套了的股民,恨不得我馬上為他賺錢,可是,我給他們籤合同,上面寫清楚,你們是來跟我學習的,而不是請我來炒股的,更不是幫你賺錢的。我要讓他們明白,炒股其實理念比操作更重要,好的理念,遠比一時的盈虧更重要。炒股關鍵要掌握精髓,這樣才能自己學會贏。”楊百萬說。他指指身旁的一個男學員說:“這個學員來了3個月,10萬元已變成了17萬元,他會用我的理念自己把握,而不是把我當柺杖。”   

“炒股的精髓是什麼呢?是投資而不是投機,雖然股市需要有投機,但是,根本是投資。投資的目標是什麼呢?當然是要贏,否則大家忙什麼?”楊百萬說,“我經歷過四個牛市、四個熊市,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樣的話我們十八年前就聽過,可是現在,因為股民劇增,大家好像都忘了這句話,以為股市就是印鈔機。要知道,股市的風險最終還是要自己擔的,所以,怎樣學會贏很重要。”   

記者問:“什麼樣的理念會贏?”他說他的理念已寫成了一本書,但是歸納起來就一句話:“不做死多頭,不做死空頭,要做堅定的滑頭!”  

 

“自己抑制自己的貪慾”   

常常有人問楊百萬:“該買哪個股票?”楊百萬說:“我最害怕人家問這個問題,股市瞬息萬變,擊鼓傳花,傳到你是漲是跌很難說,誰又能給你一個承諾?但是,我只能傳授我進出股票的體驗。”   

說話間來了一位女學員,進門就說:“你看,那個股票沒拋,一下又跌了,一萬元沒了!”楊百萬解釋,這個學員買了一個股票,跌的時候一個勁要拋,要割肉,等漲了一元錢時,他說可以拋了,可這個女學員又不想拋了,偏要漲了幾元後才拋,不想,沒過幾天,又跌回原點,於是又後悔了:“一萬塊沒了,蠻好拋的!”   

楊百萬說,這麼多年他能不倒,重要的一點是信奉落袋為安,贏了錢就就從股市抽出來,而不是全投進去,這是自己抑制自己的貪慾。他對學員說,比方說你的投票由3萬變成6萬,就要把那3萬賺了的取出來,這樣就不至於丟本,還有資格做股民。   

十幾年來,他見過幾百個輸得精光的人。有一個與他一起炒股的人,當初也是幾千元起家,幾年就賺到了3500萬元,楊百萬勸他,好了,賺不少了,拿出500萬買套別墅,再存500萬元備用,留2500萬元在股市裡滾也不少了,可是,人家不聽,不僅不取出來,還借了3000萬投進去,心想滾一個多月就可以上億了。結果,股指一下從500多點跌到300點,一半沒了,到現在,這個人也沒買上房子,還欠著一屁股債。   

“炒股還需要寬廣的心胸”,楊百萬說,“有的人雖然拋了,可是,當這隻股票再漲上去時,他又開始後悔,又開始抱怨,雖然賺了,他也不快樂。可是,如果大家調整一下心態,把該賺的賺了,不賺全部,留點機會給他人,這樣心情就快樂了。而只要快樂,事情就能做得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