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我被100通安慰電話吵醒”:無知的善良比疫情狠1萬倍


蘇格拉底曾說:無知的人是沒有資格行善的。

因為行善沒有加上智慧,

往往只是以善良之名行罪惡之事。

善良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奸詐狡猾的壞人。

而是那些數量龐大、缺乏常識、缺乏智慧的好人。

最近,擁有26萬粉絲的微博大V@Ababebaci 發了一條微博,引發了數百萬人關注。

她說,有一些人在網上求助,曝光了自己的手機號碼,明確說了希望【能給床位能給治療】的人聯繫他們。

我也理解大家的初衷,畢竟這次疫情的形勢嚴峻,很多人都想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

不過有的人對“善良”的定義太過狹隘,以為出於善良的動機,或者站在善良的一方,就是對別人的幫助。

問題是,這樣的“善良”真的是別人需要的嗎?這樣的“善良”真的能導致好的結果嗎?

生活中實在有太多這樣的例子的,人們出於好心去幫助別人,反而會變成“無意之惡”。

難怪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耶克說:

“世界上的壞事主要是好人乾的,壞人只能幹小的壞事。”

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是善意的石頭鋪成的。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自以為是、不經大腦的“善良”。

“凌晨3點,我被100通安慰電話吵醒”:無知的善良比疫情狠1萬倍


01

“凌晨3點,我被100通安慰電話吵醒”

網友@大波衝浪 曾曬出了這樣一張截圖,裡面是一名求助者的心酸經歷。

這名網友的爸爸入院治療,她發帖求助,沒想到手機一下子被打爆,直接被打到沒電。

這些電話,99%都沒有實際作用。

她一開始還有一點希望,到最後她越來越絕望,發現來電者只是在安慰她,根本給不了她任何實際幫助。

甚至凌晨三四點,電話也在響個不停。她沒有辦法,只能優先選擇武漢本地或者北上廣深地區的來回應。

結果馬上有短信發過來:“你不是求救嗎?求救你又不理人,你到底有沒有禮貌?”

這位求助者一邊要在醫院照顧爸爸,一邊要接無數個電話,甚至還要被謾罵、羞辱,身心俱疲,差點到了崩潰的邊緣。

她把求助帖刪掉,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說,“我可憐的爸爸,我沒有辦法了,你們去哪裡我都陪著你們好不好?”

幸好最後她的求助信息被作家文澤爾和他的團隊看到,她才得以得到幫助。

但她依然覺得後怕:“99條信息,差點淹沒了最重要的1條。”

“凌晨3點,我被100通安慰電話吵醒”:無知的善良比疫情狠1萬倍


我也能理解,當大家看到求助者的求助時,總想做點什麼來幫助他們。

但自己一沒有資源,二沒有人脈,覺得求助者需要鼓勵,那就打個電話鼓勵一下他們。

但你要知道,這個時候千言萬語的鼓勵,也比不過一張病床。

實實在在的幫助,才是求助者們最需要的,你以為自己只是打了個電話,不會浪費求助者多少時間,殊不知大家都是這麼想,一人一個電話,就能把求助者的手機打到沒電,甚至淹沒重要信息。

如果你是求助者,家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你急需一張病床,但手機湧進來的都是“加油”、“你要好好的”,你會不會心急如焚?

更不用說,你打進的電話,很可能讓求助者錯過了真正能夠幫助他們的電話。

我相信這些打電話的人,出發點都是好的,他們只是想幫助那些求助者。

但善良如果不加以思考,往往就會成為最大的惡,越想幫忙,越容易害死對方。

“凌晨3點,我被100通安慰電話吵醒”:無知的善良比疫情狠1萬倍


02

理性若不存在

善良就沒有意義

在微博上,有一個“肺炎患者求助超話”,求助者可以利用這個超話發佈求助信息,相關部門再和這些救助者聯繫。

可這個超話裡的信息,放眼望去都是送祝福的,相反,真正需要幫助的求助帖,反而被淹沒。

微博CEO 王高飛就說,這個超話裡無用信息太多,都是大家在發祝福,哪怕微博已經上了“禁言大法”,非求助者發佈信息會被禁言,裡面依然有80%的無用信息。

王高飛直言:“這會耽誤事兒的啊!”

“凌晨3點,我被100通安慰電話吵醒”:無知的善良比疫情狠1萬倍


自從疫情爆發後,類似的情況真的太多了:

不少熱心群眾給醫院捐口罩,但他們沒看清醫院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口罩,有什麼就捐什麼。

結果捐贈的口罩不符合醫用標準,接受的醫院還要派出人手去清點、辨認、處理這些口罩。

國際紅十字會就提醒:“捐贈不達標口罩,可能會‘幫倒忙’。”

“凌晨3點,我被100通安慰電話吵醒”:無知的善良比疫情狠1萬倍


有的人總是陶醉於自以為是的善良和正義之中,卻沒從另一個角度想過,這可能會給別人帶來麻煩。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氾濫的善良,缺的是理智和剋制。

正如哲學家羅素所說的:“若理性不存在,則善良無意義。”

結果很多人給這些求助者打電話,拼命地鼓勵加油說溫暖的話,實質性的幫助根本沒有,搞得人家不停接電話,手機沒電快累死了。

@Ababebaci 憤怒地說:“我真的看得氣死了,這些人能不能不要添亂啊,把你無處安放的愛心放一放好嗎?”

“凌晨3點,我被100通安慰電話吵醒”:無知的善良比疫情狠1萬倍


她還分享了一個求助者的故事,這名求助者的媽媽疑似感染,醫院卻沒有床位收治,她只能在網上發帖求助,希望大家能幫她媽媽找個床位。

結果一大堆人給她打電話、發信息,有人發紅包,有人跟她說加油,還有人跟她說要好好吃飯、好好照顧自己……

她接電話接到沒力氣,最後瀕臨崩潰,只能留言:

“我不要紅包,不要加油,不要和我說照顧好自己,不要和我說好好吃飯,不要安慰的話,我現在只想要一個可以讓媽媽吸氧打針的床位。”

“凌晨3點,我被100通安慰電話吵醒”:無知的善良比疫情狠1萬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