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之下,請為他們點贊

戰“疫”之下,請為他們點贊

人民網上海2月14日電 今年的春節不同往常,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有些措手不及。春節假期延長了,很多企業停工停產了,作為航天八院後勤保障一體化服務平臺,上航實業的工作不能停,工作人員依然堅守在疫情防控的後勤保障工作中。

入職8年,他在單位過了7個春節

張必容是航天城的一名門崗保安員,從2012年加入上航實業保安公司至今,算是一位“老兵”了。當問起他為什麼沒有回老家過年時,他笑道:“我不止今年沒回老家,加入保安公司8年了,春節期間,我只回過一次家!”

保安公司很多員工都來自外地,每到春節,回家過年都是大家心中最期待的事,來自江蘇鹽城的張必容也是如此。但整個隊伍中,無論從年紀還是從入司時間來說,他都是少有的“老資格”。把回老家的機會留給年輕的兄弟們,讓他們回老家陪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過春節,在他心裡成了一種理所當然。另外,由於張必容的兒子當兵5年,作為軍人家屬,有一種無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著他這樣選擇。

春節期間,本來值守的人手就不夠,加上肺炎疫情,有些外地返滬的保安員要居家隔離14天才能上班,張必容就更忙了。“我不是白衣天使,沒辦法衝到前線去救治感染病人,但我選擇了安保這一行業,兄弟們都回家過年也不現實,不管什麼情況,我都要站好我的每一班崗。”

战“疫”之下,请为他们点赞

春節遇上疫情,除了工作時間拉長,張必容的工作內容比以往也更多了。他要對所有進入園區的人員測量體溫、進出查證。他聊起了量體溫中的“虛驚一場”,一天早上一輛車駛來,搖下車窗,車內人員未佩戴口罩,他按公司測量體溫預案提示其戴好口罩,舉起額溫槍對準額頭,顯示體溫高於標準值,車內車外人員都有那麼一小會兒的愣神,車子在暫停區域休息片刻後再行體溫測量,體溫正常,分析下來可能由於車內空調溫度較高,造成監測體溫的升高,所以就有了後來關於“開車員工提早關掉車內熱空調,搖下車窗,避免因熱空調影響體溫測量”的友情提醒。

近30天無休,有感動就不怕累

陸嘉偉是上航實業保安公司的一名副隊長,原本三名副隊長輪流工作是日常模式,春節期間,有一位副隊長回家過年,他和另外一名副隊長開始了白班——夜班的交替工作。疫情期間,返滬人員隔離14天的要求讓他和另外一名副隊長暫時不能恢復正常的作息。

在春節和疫情交織的特殊時期,陸嘉偉的工作時間是白班從早七點到晚七點,夜班從晚七點到早七點。只要是上白班,不管陰天還是下雨,他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六點半之前趕到崗位。作為副隊長,他主要負責節假日期間園區突發情況的上報與解決,統籌安排保安隊員們一天的工作內容。

战“疫”之下,请为他们点赞

從1月13日工作至今近30天,他沒有休息過一天。一是因為疫情期間隔離的同事不能及時上崗,二是安保崗位一刻都不能缺人。近30天工作無休總會疲憊吧?陸嘉偉說,“中間確實有一段時間很難熬,渾身不舒服,可是幹著幹著,也慢慢適應了。現在是特殊時期,都相互體諒一下。”

作為航天八院守衛安全的屏障,每天面對那麼多人,防護物資是否到位?陸嘉偉表示,疫情防控以來,口罩、消毒液、手套等成為緊俏貨,整個上海更是一物難求,公司領導帶領了幾位同事親自去外地緊急採購了一批口罩、手套等防護物資,“人肉”揹回來,分幾個批次親自發放到值崗兄弟們的手中。“我們覺得很感動,還有去年大年三十公司還給閔行航天城外的保安員送來了年夜飯,兄弟們聊起這來覺得很暖心,在航天當保安很有歸屬感、自豪感。”

帶傷負責5個樓層,一時沒忍住落下了淚

上航實業作為後勤保障單位,積極應對較多一線操作人員因外地返滬需居家隔離造成的人手緊缺,合理調配人員,提前一天安排保潔人員對各辦公公共區域進行大保潔及消毒工作。顧國英就是保潔員中的一個。

此時,有的保潔人員春節回老家尚未返滬,而返滬的保潔員也因居家隔離而不能立即到崗,現有保潔人員捉襟見肘。顧國英是保潔員中少有的上海阿姨,今年春節也未離開過上海,她積極響應公司提前上崗的號召,從2月2號就正式開始工作了。疫情當前,保潔與消毒任務量大,平均分配到每一位保潔員身上的工作就更不輕鬆了。

战“疫”之下,请为他们点赞

顧國英負責了5個樓層所有區域的保潔與消毒工作,她帶著保潔工具與消毒物品,5層樓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走上走下,每個區域都不敢有絲毫遺漏。負責的區域多,工作的任務繁重,每天還有冒著疫情風險來回上下班的心理擔憂,這是她多年工作不曾遇到過的。有天中午,項目負責人到現場,剛說了幾句關心慰藉的話,顧阿姨一時間沒有忍住,當場流下了眼淚,“每天晚上到家後,我都不想吃飯了,洗漱一下倒頭就睡,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累過。”再聊起來才得知,其實她前些天手上受了點傷,本不能多做手部的勞動,這兩天是忍著疼痛完成這麼高強度的工作。

電話那頭“你能回來嗎”,他退掉返鄉車票

桂東峰是閔行航天城一食堂的點心師傅,年前被派往基地參與後勤保障工作,從2019年11月開始,他都在執行外場後勤工作任務。按計劃,從小年夜到正月初四,桂東峰可以回陝西老家過年。早早地,他就在網上搶到了從基地往返的車票。

1月19日下午兩點多,剛忙完試驗隊員的午餐,桂東峰就接到了一食堂負責人張中儒的電話,電話那頭言語間有些支吾,搭檔多年的桂東峰意識到,這個電話不是普通的工作問詢,“有什麼事兒你就直說吧!”張中儒告訴他,春節期間航天城各單位都有員工在崗,他們的吃飯問題都由一食堂解決,本來今年一食堂該輪到另一位大廚值守,但這位大廚的兒子春節期間結婚。“去年春節就是你在食堂值守的,今年春節,不知道你能回來嗎?”張中儒語氣很誠懇,桂東峰也很實誠,想都沒想,“沒問題,我明天就回上海!”

交代好外場廚房的事情,桂東峰立刻訂了回上海的車票,並把回家過年的往返車票退掉了,接著他給家人打電話,“同事家裡有事走不開,我得去支援一下,回家的車票已經退了,年後我再找時間回家看看。”

1月21日,桂東峰就出現在一食堂的後廚,從21日下午直到22日凌晨,他跟同事幾乎沒有休息,在正常三餐的基礎上準備好了幾百份航天職工預定的年夜飯。

1月23日,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讓武漢封城了,全國各地開始了嚴格的疫情防控,還有很多同事堅守崗位,一食堂依然要正常開伙。作為點心師傅的帶頭人,早飯是桂東峰的工作重點,每天凌晨三點多起床,四點就要到食堂煮粥、做餅、包包子、做燒麥、蒸饅頭、炸油條……

战“疫”之下,请为他们点赞

隨著疫情的發展,一些返滬人員需要隔離14天,食堂人手緊缺的情況下,還要考慮越來越多返滬隔離且沒有開伙條件的員工們的用餐,除了正常的食堂用餐,桂東峰要按照登記本上訂餐人數來準備打包的盒飯,每天200份左右的早餐,各600份左右的中餐和晚餐,燒好後桂東峰會和師傅們一份份打包。

疫情期間,在食堂每天面對那麼多人,會擔心個人安全嗎?桂東峰說,個人覺得沒問題,八院的防護措施做的很到位,領導們很關心,廚房、餐廳等所有區域每天都要消毒幾次,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也早早發放到位,所有人員上崗都要量體溫。“特殊時期,大家齊心協力,雖然時間緊張,但也不覺得辛苦,看到員工們把我們做的飯菜吃完打包完,我們就很開心。”(周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