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懂電腦的人最後買了什麼電腦?

憑歌寄意


這麼說吧,不是真正的好朋友,我不會幫他寫配置單裝機。一般的給他個cpu和顯卡型號,其它的去電腦城讓他自己去談,或者直接讓他買個品牌機。


劍三老雲


以前某同學,計算機二級都過了,居然從來沒買過電腦,後來是父母礙於面子,非要買一臺。

讀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帶了個十寸的上網本去學校了。那屏幕小的,都夠懷疑人生了。

後來終於挺不住了,做編程真不行啊,於是換了個超大個的筆記本,配置不錯,大家以為得七千多那種,其實人家加上各種配件(包,膽,墊等等)才到四千。

後來人家各種編程都玩起來了。順便客串去女生宿舍,各種修電腦,裝系統,包括拆機清灰,給風扇軸承上個油什麼的。回來和我們說,學計算機的女生也不行啊,電腦跑起來還以為是拖拉機進村了。螺絲居然都能擰脫扣了。


溫情默默的兔子


這個問題很片面,因為懂電腦的人不在少數,但是懂電腦的人又分有經濟型,腦熱型。

好比我自己,我除了偶爾LOL其他基本上沒動過,你給我配合i7除非我腦子今天進了水。

我自己一套不到800塊,LOL無壓力,開機6-8S,立馬開機立馬開瀏覽器或者遊戲都不拖泥帶水。

有些人一輩子都用不到一個處理器的一半,但是就是傻愣愣的跟風的一堆。

再有,還有些人不懂裝懂腦殘型,一聽是i7就以為是很牛逼,諸不知現在都2018年了,還在YY2009年的一代i7,一聽隔壁電腦店才1500i7抱回家,你給我同樣1500卻配個沒聽過的垃圾雙核偽4核!果斷自己滾蛋,愛哪裡買哪裡買去!




每日精彩十分


我本人六年級時候搗鼓搗鼓硬件,初一時買了自己第一塊顯卡GTX690,慢慢的搗鼓搗鼓內存什麼的。圖吧基佬一名!!!組過幾個電腦但現在都不用了。

因為上大學,花了5萬買了筆記本買了個外星人17R5頂配[我想靜靜]就是那個人傻錢多的那個

基本遊戲都能流暢運行,至於處理多的和一些大型遊戲最高畫面運行不夠,所以最近要組一個臺式機,就在等3990x這款cpu了



KeithMeng


從小我就對電子產品比較喜愛甚至痴迷,而且買的筆記本電腦也有很多,自認為還是懂一點電腦的。那就以我的個人經歷來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剛開始參加工作那會,就拿了兩個月的薪水購買了一臺心儀已久的THINKPAD X61筆記本。當時的小黑真是很有吸引力,商務範的外觀設計,超爽的鍵盤手感,小巧便攜的體積,真是出差辦公之良品。運行起來也是超穩,從來不掉鏈子。

隨著使用時間越來越長,打開程序的速度隨著變慢,隨即就給小黑更換了固態硬盤,在當時更換固態還是很貴的。記得買了一塊128G的SSD,就花了1000元錢,現在1000元錢可以買到NVME協議的512G硬盤。同時還把內存條也加到了8G,運行也十分良好。

過了大概4年時間裡,我又看上了SONY的Z系列,然後咬牙購入了也是去電腦城看了好多次的SVZ13,它超薄的設計,超輕的重量,FHD高清屏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如果把它和小黑進行比較我覺得他們各有各的特點。一個是典型的商務範,一個是精緻的藝術品。唯一讓我詬病的就是SVZ13的鍵盤,鍵程短,回彈沒有力度。在這一點上SVZ13是完敗,雖然它有不完美的地方,但仍然不妨礙我視他為心頭好。出差、辦公都是一把利器,從沒發生什麼故障,SONY最高端的Z系列還是經得住考驗的。

時間來到2015年,為了圓自己的蘋果全家桶的願望,又狠心剁手了一臺MACBOOK PRO 15,這款筆記本也是心儀了好久,平時沒事去蘋果店閒逛的時候,也會不自覺的在哪把玩好久,帶回家後,由於之前很多年一直使用的是WINDOWS系統電腦,這個OSX還是有很多地方和WINDOWS不一樣,不過摸索了幾天也就適應了。說實話,OSX系統很多地方還是要由於WINDOWS的,界面美觀程度更是甩WINDOWS幾條街。過度動畫也做得很棒,視網膜屏幕真的只要你用了就會不去了。高分屏就是看著爽!

現在,很多情況下除非辦公非得使用電腦,一般情況下,都是用手機比較多。

所以對電腦的升級換代也沒有像以前那麼狂熱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分享,希望能幫到你!


海哥魚樂


我自己的電腦是8700加z390+2080ti+ddr4 2133的古董內存,搭配的不是很好因為買了顯卡之後沒錢換其它東西了。永遠不要要跟沒有二手觀念的人談電子設備,我有臺8700+b360+1050的機器要出(剛用半年左右)朋友正好也要配電腦我說我這臺想3500出給他好了(4000+配的),聽不進去說我的是二手的想2000+要當時就讓他滾蛋了,最後他自己花了5500買了9400f+b360+1066真的無語了都


岡板日川57515163


我是IT人士,做軟件工作的,說說我最後一次買電腦的想法。

首先我不打遊戲,但配置上快是很重要的,快的核心是運行內存足夠大目前最少8G,硬盤不必大一定要用固態才能保證快。

輕薄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每天扛著電腦還是很辛苦的,所以輕薄很重要。再然後找個續航就的電腦有必要的,因為我並不想下班還要帶著電源一起走來加重我的負擔。屏幕高清的確實很爽,但鍵盤一定要手感舒適。

所以我上次買的是thinkpad x250當時的新款。我覺得華為筆記本也不錯,hp的也不錯,但是如果遇到鍵盤局部發熱,就不要買了,不舒服。


ITer千里


懂電腦的人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買的,不同類型的電腦針對不同的人群,不存在有哪一款電腦是適合所有人,買了這種電腦才能叫懂電腦的。

臺式機不太好說,這裡只說筆記本。

現在的電腦基本可分為上網本、學生本、遊戲本、商務本/超極本、發燒級筆記本。

先說上網本

目前主流品牌上網本的價格一般都在1800-2600之間,CPU基本都是賽揚的四核,比如N4000、N4200,然後帶一個4GB內存和小固態盤。

這類筆記本輕薄,小巧,大多都是14寸,基本只適合上網辦公用,對於一些只想上個網、看個電影,又不想花太多錢的人非常適合。

再說學生本

其實學生本就是最普通的筆記本,這類型的筆記本基本都是學生在買,所以又叫學生本。特點就是配置中等,一般都是I5,有些是I7,內存4G或8G,有些帶單機械盤,稍微好點的就再帶個固態盤,顯卡基本都是入門級顯卡。

筆記本做工比較粗糙,一般都是塑料殼,顯示屏大部分是標清屏,總之性能中規中矩,能夠運行一般的網絡遊戲,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差,能夠滿足一般人大部分的上網需求。

然後是遊戲本

遊戲本這幾年非常火,華碩的飛行堡壘,戴爾的遊匣,惠普的暗夜精靈都是屬於遊戲本,這類筆記本真正開始火起來大概是在16年左右的樣子,市場佔有率自那之後快速提高。

這種本子CPU基本標壓的,標準的高性能CPU,帶固態,顯卡都是GTX級別以上的,屏幕是高分屏,並且都會帶個背光燈。

不過這類筆記本還是塑料殼比較多,不過做工、外觀設計方面比學生本好太多。適合喜高性能筆記本的學生購買。

商務本/超極本

這類筆記本跟學生本配置方面其實差距不大,一般都是顯卡稍微好一些,固態硬盤容量更大一點。

具體區別就是做工方面比學生本好很多,基本都是金屬殼,而且會做的非常薄,外觀很時尚漂亮,屏幕色域也很廣,顯示效果較之學生本更好,有些會帶有鍵盤背光燈。

這類筆記本職場人士購買的最多,輕便,好看,易攜帶,而且續航時間長,非常適合辦公。目前蘋果、華為、小米的筆記本就是屬於這類筆記本。

最後是發燒級遊戲本

這個無需介紹太多。戴爾的外星人、華碩的玩家國度就是典型代表,一切硬件配置都是頂配,而且會帶有閃瞎你眼睛的LED燈,亮閃閃的。

這類筆記本顧名思義,就適合那些不差錢的發燒級遊戲玩家購買。


EXCEL乾貨君


先說說我父親吧,他算是我身邊最親近,也是最懂電腦的人了。想當年我家第一臺電腦:搭載win98和奔騰2處理器的聯想1+1就是他花了近1萬元買來的,後期他還不斷地升級內存和硬盤,顯卡還升級到了Geforce 2MX系列,當時那可是塊好顯卡啊!可惜那幾年PC發展太快,奔騰2處理器已經成為了大瓶頸,即使顯卡和內存配置再高也帶不動了,後來我父親也就逐漸打消了升級電腦的念頭,隨著年紀增大對電腦也逐漸不感興趣了。

不過作為老一輩電腦愛好者,對Thinkpad還是情有獨鍾的,就在今年父親因為工作需求(家裡的電腦也不行了),想買一臺輕便的筆記本電腦,我給他推薦了幾款,一眼還是看重了5000多元的聯想thingpad,儘管如今的thingpad早已不是當年,但是經典的小紅點和相對靠譜的質量更適合他,i5 8250u+8G+500G的配置已經非常夠用了,就是win10他有些用不習慣,年紀大了學習能力也在下降,平常還是玩手機時間更長,這或許他買的最後一臺電腦了。

還有一個人是我表哥,前幾年對電腦硬件也是非常感興趣,幾乎每年都會為電腦升級硬件(玩遊戲居多),但是隨著孩子上了小學,個人精力和時間也不夠用了,對電腦的追逐也就停滯了幾年。

結果到了今年初突然讓我給他配一臺電腦,原因是為了工作和掙錢,用途是剪輯視頻。正好趕上英特爾八代酷睿大規模上市,但是內存和顯卡價格都在大漲,很不合算,於是就給他配了臺I7 8700+8G+GTX1050TI的電腦,還有一臺戴爾24寸顯示器,最終也正好在他預算之內。

其他還有一些之前懂電腦愛電腦的朋友,可惜有些開始向遊戲主機轉型,有些開始愛好手機產品,對電腦熱衷的人越來越少了,其實這也是大勢所趨。你們身邊懂電腦的愛好者們最後又怎麼樣了呢?


嘟嘟聊數碼


身邊懂電腦的人最後基本上都是自己配電腦了,至少我認識的玩電腦的從來沒有見過他們買過任何品牌電腦,因為大家都習慣了組裝的樂趣,雖然現在的樂趣和十幾年前已經不一樣了,因為那個年代電腦能夠給我帶來的歡樂和樂趣能夠取代很多的娛樂項目,但是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的崛起,更多的快樂都轉移到了手機上面了。

首先懂電腦的人,會以懂為自居,他們會鄙視那種買品牌電腦的人,因為同樣的配置自己組裝能省不少錢,並且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硬件配置,可以很誇張的說在十幾年前同樣的配置組裝機能夠比品牌電腦便宜近一千元,因為當年品牌機比配的是正版操作系統,這些操作系統的授權是需要收費的,最終還是要消費者買單的,但是組裝電腦一般都是安裝的盜版操作系統,這樣下來組裝系統在這一塊就能省不少錢,再加上品牌電腦有整機售後,因此成本也相對來說高一點。但是懂電腦的人真正樂趣還是在於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用最少的錢買最適合的硬件,還有更多的人喜歡個性化,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品牌機。比如現在燈光汙染,個性化機箱定製,什麼液冷等等之類的個性化需求是品牌電腦無法提供的。

其次由於電腦硬件可以升級,因為組裝電腦的升級空間會更大,因此懂電腦的人還是喜歡組裝電腦,不僅能夠以最低的價格可以實現最好的性能,而且可以一直不斷的使用最新的配置,當然品牌電腦也能升級,但是由於品牌電腦的機箱和電源等都是單獨定製,有時候你買的硬件不一定能夠裝進去,比如加長顯卡,可能真塞不進去。

在筆記本方面,懂電腦的人一般都是經過多家對比,一般都會購買某個品牌的經典系列,比如神州的戰神、聯想的小Y拯救者、惠普的暗影騎士、華碩的飛行堡壘等,很少有買部經典系列的筆記本。當然我這麼多年也是換了很不少電腦,臺式電腦方面主要是組裝電腦,筆記本我比較喜歡thinkpad系列,一直使用這個系列的筆記本,本人玩遊戲從來不用筆記本,玩遊戲還是喜歡用臺式電腦,畢竟屏幕可以更大,配置可以更高,外設可以更好,音響可以更棒。總之我知道的懂電腦的都是這樣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