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雨前麦价高,雨后麦价低呢?降雨对小麦质量影响很大吗?

龙百晓生


芒种时节,小麦成熟,要及时收割。俗话说“宁吃八升不吃一斗”,这就告诉我们要及时抢收,不要贪多无厌,求好求全。如麦收时遇雨,那可就有损失喽!麦收时遇上大雨,随下随晴,那还损失不大。如遇小到中雨,时间超过一天一宿,那可就有损失了。此时麦籽吸足了水分,在高温的作用下,发胖发白,胚芽开始发育。遇上晴天,虽没有发芽,但品质降低,卖不上好价‘(经雨麦子)。麦收遇上连阴雨天可就糟透了。此时麦籽在穗上发芽,品质更是不好。芽麦面粉吃着发粘,口感差。如发芽厉害,只能作饲料处理。常言说“争秋夺麦”,各位农友要调度好农机,组织精兵強将,适时收割小麦,做到丰产丰收!


太虚幻境123


我记得365平凡之路,很高兴来回答问题。

最近正是农忙的好时节,芒种刚过,南方在栽种水稻,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开始收割小麦了。

农业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果流年风调雨顺,农民就会笑开了花,反之,农民辛苦一年望天唉叹,损失不少。


小麦在成熟的时候,正是我国梅雨季节,天气不稳定,受冷暖气流的影响,经常会出现雷暴大风,加下强降雨,所以我们广大麦农在快要收割小麦的时候,对天气特敏感,天气有个风吹草动,农民就会急的吃不下饭,他们是担心地里的麦子。


我们当天有个说法,雨前麦价高,雨后麦价低。所以我们当地农民都期盼在收割小麦期间天要是大晴天就好了。

雨前的小麦收割,小麦损耗的少,麦粒含水量低,收割机好脱粒,最主要的是小麦的颗粒饱满硬实,成色金黄漂亮,质量好,所以这样的小麦价钱就自然就高些。

雨后的小麦,小麦倒伏厉害,收割比较困难,小麦麦粒含水量高,麦粒发胖,口变白炸开,容易发霉变质,有的麦粒已经发芽,麦粒成色变暗,变黑,产量降低,加上收购商压价,价钱就压的很低,这样农民损失很大,但是这也没有办法,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都控制不了,所以农民只有在雨之前辛苦的收割小麦。

所以下雨够的小麦,质量降低不少,麦粒成色不好,加工出来的面粉也就没有了雪花白。


“雨前麦价高,雨后麦价低”是有道理的。


三六五平凡之路


农村人自古以来有一句老话叫做“隔夜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意思是说在搞农业的时候,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想得十全十美,这个世界上最善变的莫过于天气,尤其在立夏到芒种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很容易出现气象异常,根本无法人为揣测天气究竟会怎么样,但是立夏到芒种这个时候恰恰又是收小麦的时候,因此下雨对小麦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大的。



“雨前麦价高,雨后麦价低”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说麦子如果收割在下雨之前,那么麦子的就能卖个好价钱,与此相反的是,如果麦子在雨后收割,那么麦子的价格恐怕卖不上高价钱。说到这里,肯定咱们经常和小麦打交道的老农民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这就来和大家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去年也就是说2018年,小麦在收割之前连续性的下雨长达一个礼拜,这个时候是小麦灌浆的中后期,老张这边很多的小麦都出现了倒伏现象,小麦倒伏意味着小麦的收割成本会大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小麦倒伏在田地里面,被浸泡在水里,小麦就发芽了,于是我们这的小麦只能以麦芽形式出售。要知道麦芽是不能够长期储存的,所以当时来我们这边收小麦的粮贩子除了麦芽,价格只有0.4元/斤,所以去年我们这的小麦可谓是赔惨了。



反观今年我们这里虽然出现了一点干旱,可是好在人工灌溉的及时,所以今年的小麦生长状况还是比较好的,记在小麦收割之前一直没有出现比较大范围的降雨,所以今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不错,目前我们这边的青麦出售价格是0.92元/斤,目前看来这个价格还算能够接受。通过这个例子,老张就是想告诉大家,去年在小麦收割之前天气降雨,结果小麦你的质量和产量都出现了下滑,价格肯定卖不上去。而到了今年,小麦比较顺畅,因此价格就要高一些。



通过这个事情,老张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现在粮食的价格主要以品质说话,没有品质,一切都是空谈!所谓的拼夕夕那一套的弊端只会越来越体现出来,市场消费越来越趋于理性,因此民众对于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议在种植小麦的时候,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质品种。


老张谈三农


雨前麦价高,雨后麦价低(成熟的麦子)降雨特别是对于成熟期的小麦质量影响最大。

就拿去年来说,雨前雨后的小麦的收购价相差一毛多。后期的差价更大,大概在两毛左右,就是价格低也不受收购商欢迎。

雨后的小麦成色赖,出面率低况且严重着雨的还有异味,已经影响到面粉品质了。现在生活提高了,就是质量好的面粉价格贵点也愿意买单,品质差的面粉就是价格低点也很少有人问津。

雨后的小麦对品质影响是很大的,所以麦收季节农民都会尽力把小麦抢收回来。麦收期间的天气预报农民都会时刻盯着,可见农民对气象关注是多么重要。雨前把小麦抢收回来已经形成共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