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扎堆,生鮮零售還有入局機會嗎?

| 食品行業首選合作伙伴 |

巨頭扎堆,生鮮零售還有入局機會嗎?

行研報告

一般來說,我們將生鮮作為未經烹調、製作等深加工過程,只做必要的保鮮和簡單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級產品,以及麵包、熟食等現場加工品類的商品的統稱。生鮮所涵蓋的產品品類包括:水果、蔬菜、肉品、水產、乾貨、日配、熟食以及糕點。


整理 | 投哪兒研究部


產業鏈簡析

巨頭扎堆,生鮮零售還有入局機會嗎?

農產品零售產業鏈

上游生產:全國各地生產分散,品類種類多。生鮮產品的標準化難度較高。這樣的情況是由我們農村土地制度造成的“小農生產”所決定的。近年來,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上游的生產標準化也正在逐步提升。

中游流通:由於上游的難以標準化以及分散,導致產業中游需要較為繁複的環節來起到整合作用,所以產業的供應鏈比較冗長。另一方面,大部分生鮮產品具有保質期短、易受損、易腐爛的特點,所以在運輸過程中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中游流通環節的貨損率較其他發達國家均偏高。

下游渠道:生鮮農產品在經由流通之後,到達終端銷售者有如上三大渠道,根據數據統計,目前農貿市場所佔比例仍達70%以上,超市渠道佔20%左右,線上渠道佔比較低,但由於上游標準化加速、流通環節冷鏈技術的革新,下游消費者的線上購物習慣逐漸養成,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賽道深受互聯網巨頭和風險資本所喜愛。另一方面,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線上買菜的習慣被進一步培養,未來線上渠道的增速將越來越快。而傳統的農貿市場、超市目前也在加速轉型,未來有品牌力,更專業化的渠道會勝出,夫妻老婆店等社區小菜場會被取代。

價值鏈分佈情況方面,根據興業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水果蔬菜的生鮮價格從一級批發商到二級批發商的加價30-35%,二級批發商到農貿市場的平均加價倍率為30-40%,最後農貿市場會加價10-20%,綜合來看,從一級批發商到消費者手中價格平均加價80%-100%。


巨頭扎堆,生鮮零售還有入局機會嗎?

圖源:包圖網

市場體量及發展趨勢

據易觀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91萬億元,2019年將突破2萬億元。消費者對生鮮商品的需求較高,購買頻率保持在平均每週3次,其中水果蔬菜的每週購買頻次達到4.8次。生鮮市場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大體量、入局者多、競爭激烈的存量市場。

購買生鮮作為一個已經被滿足了的需求,市場上已經解決了“有沒有”的這個問題,消費者可以十分方便地通過各種渠道來購買到食材,市場處在一個比較明顯存量爭奪階段,而未來,市場的增量部分應屬於一些細分領域,比如食品安全,食材品質或者是服務質量等方面,屬於向“好不好”發展處在消費升級的階段。

例如近階段線上生鮮電商的快速增長,一方面來源於線上購物習慣養成,另一方面也在滿足消費者在購買生鮮上的便捷性需求,特別是對於工作忙,上下班通勤時間長的城市白領人群,

屬於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

巨頭扎堆,生鮮零售還有入局機會嗎?

圖源:包圖網

下游渠道橫向對比

巨頭扎堆,生鮮零售還有入局機會嗎?

△數據來源:網絡公開資料,投哪兒研究部整理

發展趨勢及機會點探討

巨頭扎堆,生鮮零售還有入局機會嗎?

生鮮超市(圖源:包圖網)

1、由於“小農經濟”的傳統,中國的上游農產品的種植和畜牧業仍處在“重人工,低效率”的階段。在未來,能夠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農業技術的進步,會成為好的發展契機。例如19年

“人造肉”逐漸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並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關注,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新技術引領產品創新。

2、中游流通方面,傳統流通環節的冗長、低效,一定會在未來得到整合和縮短。從目前來說,生鮮電商已經開始在做供應鏈整合方面的事項,但由於投入巨大,另一方面在消費者一端仍在補貼、培育階段,所以生鮮電商整體表現下來的毛利率偏低,屬於“髒活、累活”,但如果最終整合完成,將成為極強的壁壘。

3、下游渠道,在原有農貿市場、商超、生鮮電商卡位的情況下,特別是在線下,單純地比拼渠道已經很難戰勝他們,在渠道被卡位,而產品的同質化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加上服務的模式。通過服務來獲得顧客的青睞。在這方面的案例有,盒馬鮮生、海底撈、西貝筱面村等等,前者為購買產品可以提供代加工服務,後兩者則是在餐飲服務做好的基礎上售賣相應的標準化產品。疊加服務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客戶粘性。


數據參考:

2、中國產業信息網

3、中商情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