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下,感觉我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影响有多大?

用户76094498933


首先对餐饮,旅游造成的冲击最为明显,然后对房地产业也有影响,人们短期内焦虑心理很难散去,网上购物应该发展得更好,对实体店影响会更明显,不过也会催生一些新的事物,比如在家办公,网上教育等,整体来说今年的gdp增速肯定会放缓,得拉低0.3-0.5%个点吧


东昌湖边的小辉辉


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餐饮、娱乐和旅游业。

餐饮店、KTV和酒吧等几乎不能开门营业了,各种聚餐活动全部取消,甚至连结婚酒宴都取消,对餐饮业的冲击不可谓不大。本来是一年中最火爆的时间,确关门歇业,高昂的房租,还有人员工资照付,现金流不是特别充沛的企业,不知要倒闭多少。KTV和酒吧等,亦是如此。

以往,春节黄金周各大旅游景点人山人海,有些景点甚至走路都是被别人推着走的。而现在通通关闭,旅游景点,一年也就靠那几个大的节假日。

其实除了医疗物资领域高速增长,不受影响外,其他各行各业都收到了很大影响。就连医院未能幸免。一个朋友在某生活城市的一个很不错的医院上班,他说以前都住满,现在就几个病人,奖金可能都没了。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一切恢复正常运转,经济马上复苏,不然很多企业真的扛不住了。今年的GDP,很有可能下滑1个点以上了。


校园创客


先总结一句话就是:不用太恐慌!


网上出现了很多经济崩盘论,特别是美国的网上。。其实大家不用慌,我从数据上给大家讲讲疫情对宏观、科技、医疗、旅游、房地产、银行、食品等行业的影响,每项都有对应的数据。篇幅较长,但都是干货。


这次疫情其实和非典非常像,不管是传播的力量(非典和新冠病毒的R0都是2-3,也就是一个人得病平均会传染给两三个人),还是传播的方式(粘液传播),或者对中国的考验,就像奔赴前线的逆行者说的一样:这是一场大考,我们要去解答一个个的问题。我认为这也是对全中国的一次大考。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恰逢中国新年之际,A股还未开盘的时候,在中国香港的港股已经开盘,恒生指数明显也被影响,开盘即大跌。A股也不例外,A股开始后第一天,就狂跌了180点,A股不容乐观:


恒生指数日k情况


上证指数


对影视:所有院线关闭,导致所有贺岁档电影推迟档期,电影院、各大电影投资方损失惨重。

对酒店、交通、旅游业:春节本是旅游最旺的时候,但今年大家都纷纷取消了行程,旅游公司也要无条件退还游客的所有费用,酒店关闭,航班取消,无疑也是损失惨重,大利空消息。

澎湃新闻报道

而因为对这些行业的影响,也会连带着对其他行业造成影响,比如金融业,比如房地产行业。

具体大盘的走势其实可以参考2003年SARS非典的走势,我认为这次新冠病毒的走势会一摸一样:

2003年走势

在最低点1307.4的时候,是2003年7月,也是中国消灭最后一例非典的时候,之后便是一路高歌猛进,并且突破了之前的阻力。我认为新冠病毒在股市的反映也会如此。


接下来细分宏观和各个行业出来分析:

  1. 从大方向来说,看GDP

下方数据是从国家统计局得来

资料整理:一杯思考

可以看到03年的GDP增长不仅没有减速,反而有小幅的上升,并且04年GDP增速比之前几年都高,仿佛丝毫不受影响,但是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年全球经济不错,处于经济上升期,所以部分影响被抵消。

看全国的GDP可能看不错什么端倪,03年受到最严重影响的是广东和北京,那么我们把北京广东的GDP单拎出来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

北京2002年增速为11.5%,03年是11%,04年达到了14.1%,广东02年增速为11%,03年14.8%,04年14.8%。

所以可以看到,即使是从这两个受影响最严重的省和直辖市来看,北京受到0.5%的影响,但是下一年却报复性反弹,而广东甚至比非典前一年的GDP增速还要高3.8%。这是第一个原因大家不需要恐慌。


2. 受益的行业

疫情不同行业之间的影响可谓是天差地别,其中像钉钉、网课这些提供在线办公、在线教学的平台,或者像王者荣耀、吃鸡这种手游,医疗方面的企业,就是这次疫情的受益者。


2.1 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无疑受益最多,无论是作为在线办公的钉钉,还是作为在线教育平台,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都因为这次疫情获益匪浅。下面是钉钉近期在各大app市场下载排行榜排名,基本是一跃成为app下载免费版第一名

钉钉下载量

而整个信息服务板块也在19年12月后迅速攀升,与综指的走势形成鲜明对比。


2.2 传媒企业

再看游戏厂商所属的传媒行业:

可以看到在12月后,股价明显暴涨。

其中,据极光大数据,《王者荣耀》在春节期间的 DAU 同比增长 59%、《和平精英》DAU 同比增长 115%。(DAU也就是日活量)。

上海证券研报

其中,王者荣耀一月份的流水达到了恐怖的90亿,盈利能力可见一斑,以下是其中几款皮肤的销量。

中信证券研报


2.3 医疗企业

而医疗方面,有一些企业确实本来就生产口罩、防护服等这次疫情急缺并且需要的东西,但是大部分的医疗企业都是在“蹭热度”,这就不多说了,最近很多人都在看好医疗板块,还是那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3.受影响的行业

航空公司、旅游、酒店、线下超市、KTV、电影院、电影公司、游乐园,以及因此被连带的其他行业。举个例子,航空公司不飞航班,那么对航空汽油的需求就降低,因而导致生产或者说提炼原油的企业受到影响,各企业受到影响,那么就会使银行受到影响,因为银行靠的是给这些企业的借贷服务而盈利,并且银行会因具有社会责任,被迫降低贷款利率,甚至是对重灾区,譬如武汉,免息。所以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事情。

像“魅KTV”的吴老板(桔子酒店创始人)、西贝莜面村都纷纷在网上爆出自己不开业只能撑两三个月。下面我们逐个逐个看。


3.1 银行的情况

下面是海通证券发布的研报:

可以看到确实货币政策是处于先放松后缩紧的状态,银行在本身也受到疫情波及的情况下,仍需要给企业低息放贷。这虽说有点伤口上撒盐的意思,但是其实银行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很多企业就会因此倒闭,银行的客户也就不见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互相帮助。


3.2 酒店、旅游、金融等服务业

要说我国03年和20年差别最大的地方,那肯定是服务业,也就是第三产业,从03年的43%增长到了现在的55%:

因此,酒店、旅游、金融这些领域可能受影响的程度就要比03年的时候重些。下面看旅游板块的情况:

华创证券研报

可以看到随着确诊人数的上升,中青旅由本来被普遍看好,等待春节一波春游行情的情况,形势突然一变,开始下跌,没有过渡。而酒店也同样遭受着打击。

华创证券研报

但是,还没完,有趣的来了,看下面这个图表:

虽说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在非典时期显著减少,但在非典过去之后,旅游人次和收入出现报复性增长,可见老百姓的需求在非典时期呆在家里被憋坏了,那么这次同理。


3.3 房地产

最近有很多消息称房价会将,从数据上看,其实降房价已经是趋势了,但是这次疫情可能会加快降价的速度,具体原因如下:

看这张表:

中信证券研报

从这图可以看出,一线城市房价从2018年初开始,增速已经为零,直到现在。二线、三线城市的房价增长也从17年到现在逐步放缓,现在增长率都小于5%。

但不同的是,二线、三线城市房价增长分化严重!

这是一些二线城市的房价增长,可以看到像西宁19年二手房价仍然上涨接近14%之多,而像青岛则下降了6%左右。之间的房价变化相差20%之多。

中信证券研报

下面再看一部分三线城市:

中信证券研报

同样像唐山也是增长了14%,而像很多城市都开始逐步放缓,居于5%以下。

再说回这次疫情,主要影响的其实是楼市销售,而楼市销售的降低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楼市销售降低——房价下跌——居民因为房价下跌更不愿买房——销售持续降低——房价下跌。

这种情况在2011年11月—2012年5月以及2014年1月—2015年4月都出现过:

天风期货研报

3.4 商品

最后说说商品的价格,就非典时期来讲,猪肉价格并没有明显的,但是猪瘟问题还是存在,所以猪肉价格可能会再“飞”一段时间,然而因为疫情的原因,猪肉的需求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因为餐馆流水不好,导致进货量变少,所以因此猪肉价格也有可能出现下降。

这是国家统计局统计的CPI指数,可以看到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4%。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4%;食品价格上涨4.4%,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价格上涨1.0%。

下面是其他商品的涨跌幅:


总结:

新冠病毒带来的对中国经济的重创,各行各业可能需要一个季度来缓和,举个例子像贺岁片《唐人街探案3》,万达肯定是希望《唐探3》的上映给自己已经不太好看的财报回回血,但是这一推迟,万达肯定损失很多,这需要时间来恢复元气。其他公司也是一样。财报表现不好,那么当然反映到股票上也不会太好,所以造成下跌。

但是因为央妈强势介入,回购1.2万亿元,现金流入股市,稳定住了“军心”,随即第二天,A股以红色收盘。我的看法是,这波行情会使大盘回到年前的位置。

但是大家要知道,此下跌并不是万达或者其他企业本身出了问题,所以此时的股价就是被低估的,这些就是机会,至于具体时间点,还是可以参考2003年的走势。

同样,every coins has two sides(事物具有两面性),新冠病毒也带来了好处,那就是促进了各行业的转型,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这种转型本身就是趋势,但是因为新冠病毒的“功劳”,转型被大幅提速了。

像这两天各企业陆续推出网上办公系统,很多企业让员工在家,用自己的电脑登陆公司系统办公。还有像电影《囧妈》在头条的播放,从线下电影院转到了线上。像美团、饿了么、肯德基外卖,纷纷推出了放心送,并且更加快捷,服务升级。

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可能未来有一套完善的线上办公体系,真正实现在家办公,那么公司能够减少场地带来的费用,提高了效率。可能未来都是线上看电影,不用去电影院,但是却能体验到在电影院一样的氛围。可能未来大型商场人将越来越少等等。

就像金融业,以前我们都需要去营业厅盯着玻璃屏幕,买卖需要打电话,然而现在,我们享受着金融转型带来的便利,我们能够在手机上随时随地买卖股票,我们能在支付宝、微信上买保险,买基金,买黄金,买各种理财。

所以,这次疫情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也是我们的一次契机,向世界再次展示中国制造以及我们的顽强。并且打败疫情后,我们将再一次迈出大步,引领全球进行转型。


一杯思考


别的行业不说,就说服务业,吃,穿,住,用,行各方面都收到限制,尤其是行,旅游业,酒店,交通等等,光是第三产业就已经够我们喝一壶了,举个例子,西贝莜面村,这么牛逼的企业,人家说撑不过三个月,还有其他撑不过一个月,还有直接倒闭了的。为什么倒闭?因为没钱,没有现金流,企业运转不起来,可不就倒闭了吗?还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我认识好多餐饮店老板,直接关门了,正规的企业工资照发,这是多大的负担?我们小老百姓无法想象。看看股市就能看出一二了,开盘狂跌,不过影响是暂时的,所以股市慢慢会回来的。


韩小寒233


餐饮、旅游、文娱,这些吃喝玩乐的产业,即便是现有企业亏损倒闭,也动摇不了根本。因为一旦疫情过去,相关的需求势必会重新释放,大家该吃的饭,该旅的游,该看的电影都会继续。产业内的人才和模式都是现成的,旧餐厅黄了,一定会有新的餐厅开张。短期里会减缓GDP增速,看起来血肉模糊,但是长远看只是纤芥之疾,静养即可痊愈。

值得担心的反而是工业。

与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第三产业不同,工业企业由复杂而精密的链条相互联系。生产一台汽车,只要缺一个零件,那所有供应商就都要等着。生产一部手机,万事俱备了,只缺一个按键,所有人就都要停下来。

工业生产是一台爬坡的火车,哪怕歪歪扭扭,但只要在开着,就有修补的机会。但这辆火车一旦停下来,再想启动,就需要很大力的推一把。

别的地方复工之后,湖北的供应商无法交付,那么就会有外省的供应商顶上。

外国正常生产,中国的供应商无法交付,那么就会有其他国家的供应商顶上。

有时候这种顶替是暂时的。但是也有的时候,这种顶替有较高的固定投入,比如修路通电,建造厂房,设备的联调对接等等,那么一旦替换完成,相关的业务就长期的被替换了。

中国62%的GDP来自于中小企业,而九成中小企业属于制造业。西贝餐饮说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但是只要它撑到了疫情过去,一口气立马就能续上,损失的只是疫情期间的账面收入。

但是如果制造业停工,等你两三个月以后开工了,会发现自己已经被移出了链条,然后这些出局者的下游供应商也一并出局。工业生产的滚滚车轮,不会为了人道关怀而停止,所有这种出局都是不可逆的。

前几天看到梁建章老师的观点,仅从生命健康角度看,一次大流感的影响,等于把人均寿命减少1.5天。即便把此次疫情的严重性扩大五倍,对人均寿命的减少也只有7.5天左右。但是,经济停摆造成的人均收入减少,会导致对医疗、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投入的退步。资金少了,医疗条件和营养水平就跟不上,人均寿命一样会降低。

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债务问题。不论是企业贷款还是政府地方债,长期以来都在滚动着刺激经济的前进。但是债务的滚动都是基于“对未来的信心”,如果丧失信心,债务也会出现“挤兑”。

因此,我估计在本月之内,全国大部分地区会以各种形式恢复生产,在经济的火车尚未冷却前重新发动。否则即使是灾区,继续停工的后果也难以承受。

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这次疫情是中国多年未遇的大挑战,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影响肯定不是几千亿或者一两万亿那么简单。这对中国未来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从国际层面上看,对中国也有一些好处,不便明说,只希望大家一起共克时艰。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是嘉杰本人


今天在西瓜视频上看了这么个故事,看的我是心里酸酸的,在新型冠状病毒影响下我们都知道的传统业旅游,餐厅,KTV娱乐业都被迫关门不能营业,同时餐厅和KTV包间果盘的水果供应商她们的水果也卖不出去,这个女老板供应商她也是刚刚入行,没有经验进了几十万的水果一箱箱的堆在家里,餐厅和KTV不营业了她的水果卖不出去了,自己也不会用电脑和手机线上销售,还是好心的邻居帮忙拍了这个视频才被大家发现。

我是通过这个视频才知道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面之大,波及的传业之广。虽然这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打击很大,但通过03年的非典的数据能看出来,等疫情结束后经济呈井喷状发展。相信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通过国家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家都能渡过这个难关的。


丫妈wxl


这次疫情的处理方式和03年的非典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群”为中心去设置所有的流程/措施/目标,“人群”的问题解决了,疫情就稳住了。

同样的逻辑:

传统的社会格局是按“商品”划分的,不同的商品划分到不同的场所,然后人们要围绕这些场所去转,比如美食街,家具城,小商品市场,服装一条街等等;

未来的社会格局是按“人群”划分的,不同的人群生活在不同的社区里,然后商品和服务要围绕人群去转,整个社会都是以“人群”为中心,或者说“社群”是未来社会的基本单位。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红开创自己的品牌,就像一个蜂王一样,配合的团队就像雄蜂一样,紧密配合蜂王,而数量众多的粉丝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网红,购买网红推荐的产品。未来也会有小而美的团队,独立运作自己的精众品牌(只服务于垂直细分领域的一小部分精众群体),他们愿意为品质买单,愿意为情怀买单,愿意为圈层买单。而围绕这个品牌聚合起来的一个“蜂群”,又会形成一定的自运营和自裂变机制。

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小众品牌,借助小红书、抖音等媒介迅速攻占年轻消费群体的心智,在中国哪怕抢占1‰的市场,也有庞大的1400万群体,也足够让一个品牌活好、做强。


翔宇财富教育系统


浅谈一下我认为好的变化方向:

变化1:宅经济兴起

现在虽然网络购物盛行,但线下购物仍然活跃,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商业街依旧繁华,人们活跃在商场,聚集了大量线下流量。可经历这次病毒疫情,人们会更习惯通过网络购买物品,形成懒人经济,促进宅经济的发展。

变化2:手游、线上观影迎来发展

因为不能出门,人们的消遣会全面转向线上娱乐,手游用户越来越多,看网络小说的人越来越多,追剧的人越来越多,而那些传统的线下娱乐场景基本都处于停业状态。

电影在春节档取消,庙会取消,所有需要聚集大量人群的娱乐场景通通关门,即便病毒过后,视频、直播、游戏、音乐的用户也不会随着线下娱乐的恢复全部消失,必然会迎来一段增长。

有数据显示,1月21-27日上升最快50款应用前三类为,休闲游戏类、视频影音、医药相关,分别占比52%、8%和6%。游戏成为了这个春节档期间最大的赢家,王者荣耀崩了、彩虹岛崩了、和平精英崩了、狼人杀崩了,这样的消息屡见不鲜。

2019年大年三十,《王者荣耀》创下了单日流水13亿的历史纪录;2020年大年三十,有机构预计其单日流水可能达到了20亿元,或创下人类历史上单款娱乐产品单日收入的最高纪录。游戏厂商们虽然刻意收敛了大规模的氪金活动,但仍然抵挡不住玩家争相掏钱的热情。

变化3:个人交通工具使用有望大幅提升,新能源迎来曙光

疫情过后,人们还要出门工作,聚集大量人流的交通工具可能都会给人内心蒙上一层阴影,个人交通工具的使用幅度会大幅提升,不论是单车、电瓶车,还是汽车,拥有一个一定个人交通工具,会在未来成为趋势,相比公共交通工具,个人交通工具将获得消费者更多青睐。今年车市有望爆发,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新时代将迎来曙光。

变化4:传统实体店转型,无人店铺有所增长

前面曾说到,人们会越来越看中线上消费,那么是不是线下的店面必然会迎来转型,线下实体店的价值在于体验感,未来可能出现更多新型店铺,支付完成肯定会走线上,线下店铺提供体验机会。同时,无人店铺因其人流量小,流动快,会更加受人欢迎。

变化5:教育模式革新,知识付费、在线教育快速增长

长达1个月的自我隔离时间,必定有很多人会在家里通过网课等线上途径进行学习,充实自己。同时重大疫情来临,学生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假期延长,必然会出现线上授课的情况,各大直播软件,线上办公软件在这次隔离期间,都会出现使用的高峰,并且疫情结束后,也会有一段明显的永久性增长。

变化6:传统城市管理模式被替代,智慧城市价值显现

疫情后,智慧城市必将被充分重视起来,传统城市结构会被取代,万物互联会成为区域发展主流,哪里有人出现情况,马上就有人知道,哪块遇到麻烦,第一时间信息会被反馈到城市中控台。试想,如果武汉的每一个市民的情况都被掌握,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精确追踪,每一个流出人口都可以被定位,那么我们这次处理起来会更加井然有序,这就是智慧城市的价值。


林清说创业


疫情情况下,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影响。

1、餐饮业首当其冲,由于全国各地都禁止人员外出,餐饮行业损失是巨大的,不能开张营业,还要缴房租,这种影响肯定很大。

2、娱乐、商场这些都没有人流量了损失一样很大。

3、地产行业一样有很大影响。

4、制造业,很多工厂不能开工。

总之,至少在今年一季度整个经济是受到比较大的影响,gdp可能至少降0.5下来。但是随着疫情逐渐控制住,二季度应该会逐步提升经济。现在就是,关键要疫情控制下来,不然人心惶惶。确实比较恼火。


工控人之家


也许影响没你想象中那么大,这次疫情,对湖北省以外的人可能就是几天没上班亏损一些钱而已,对湖北省内就比较大,个人估计湖北省内封城会持续到4月份,就是说今年的收入可能比去年少。对经济的影响也没你想象中那么大,可能对航空,旅游,娱乐这些行业从业者有一些较大负面影响,但是也对医疗,公共卫生,游戏等有正面影响,对总体经济可能GDP增长会有0.1~0.2%的影响,2020年国家GDP增长至少5.8%,不要太过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