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利率4.0%和业绩基准4.0%有什么区别?

15990012612


您好,看您的问题应该是说银行理财方面,年利率4.0%是指该利率固定,收益预期是确定的,如一万块钱一年收益400元,而业绩基准是指一个预期利率,是否可以达到该数字还需看该只理财产品的收益如何,这就是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收益表述的转变,由预期收益区间变为业绩基准,一般而言,短期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大部分是可以达到该业绩基准的。谢谢



蓝桥倚梦


如果经常买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应该会注意到,前些年固收类理财产品基本都是按照预期年化收益来描述理财产品的。

如下图:

而近些年,几乎所有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全部将预期年化收益率改为业绩比较基准。

下面分析一下两者在描述与管理费收取方面的差异。


预期年化收益 与 业绩比较基准 的区别:

预期年化收益率:可以理解为一个预期的目标值,过去的理财产品最终基本与这个目标相同或基本接近。同时产品的管理费通常为固定费率!

因此容易让投资者将其误理解为承诺收益的意思。而目前由于理财产品大部分不再承诺保本,因此也将其改为业绩比较基准。

业绩比较基准:业绩比较基准可以理解为一个相对值,用以作为最终收益率的参考。

举例:某款产品说业绩比较基准为4%,可以理解为该款产品历史上,或过去几期的收益率曾经达到过4%,而今后多少并不确定,银行也不能做出承诺,最终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该值。

如下图,产品说明书中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解释:

与业绩比较基准对应的,还有浮动管理费率概念:

从上图产品说明中可以看出,使用业绩比较基准后,理财产品管理费开始按照浮动管理费率收取。

通常未达到业绩比较基准时,不收取或较少收取浮动管理费;而当年化收益超过业绩比较基准后,投资管理人会从超出的部分额外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作为奖励!


注意事项:

部分产品的设计比较坑,当产品年化收益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时,绝大部分超出的收益会被产品管理的公司获取,只有少部分会给客户。

如下图,超出部分只有20%归客户所有,而80%却被管理公司收取:


因此,现在挑选固收类理财产品,请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假如两种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相同或极其接近,一定要查看浮动管理费率的收取方式,比较产品的超出部分归属比例后再做选择!


不怕小猫


业绩基准指的是与职位的工作职责相对应的对职责完成的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打个比方说同样一万块钱业绩基准4%,一年下来他有可能是420元,有可能是380元,所以是不确定的。不知道有没有帮到您。若有其他问题在留言区留言哦!欢迎关注唐唐,了解更多健康险及养老金知识!




唐唐保险知识


区别不大,但值得细究。

过去银行理财基本上都用“预期收益率”,指的是银行根据产品的底层资产、期限、风险、流动性等测算出来的收益率,是未来的收益率,未必能拿到。但由于过去银行理财一直都是刚性兑付(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所以一般预期收益率都能如期拿到。\r

2018年4月27日,根据发布的资管新规,银行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型,以后“预期收益率”将会逐渐退出,被其它类型的收益率所替代。现在有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已经看不到“预期收益率”的字眼了,多用“业绩比较基准”展示。\r

所以在某个时期内,如果一只基金的收益好于其业绩比较基准的表现,那么无论它是否取得了绝对收益或是超越了它的同行,都应该说管理人对该基金的管理运作是合格的;反之则不合格。说白了,业绩比较基准可被视为基金的“及格线”,是基金在管理运作中所应追求的最低目标。\r

所以,“业绩比较基准”只能给投资者一个参考作用,不是能确定拿到的收益率。


华科大宝宝


这个相信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


  • 「预期年化收益」,是对实际收益率的一个预期。有一种对实际收益率暗示的感觉,且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 而「业绩比较基准」是理财产品收益的参考值,很明显能看出,这个数据并非实际收益率。

  • 实际上,它是根据该产品过往的业绩,或者本类别的所有产品的历史业绩,对其可能达到的收益率做出的预估,是一个更客观的表述。

  • 强烈暗示了:产品可能超越业绩基准,也可能达不到!



银行APP里,不只是「净值型」产品,是这个表述。就连「预期收益型」产品,也都改成业绩比较基准了。

预期收益型和净值型的主要区别有:

资金流动性:前者是固定期限;后者是随时可以申购、赎回。

信息披露程度:前者不会披露产品动向,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风险;后者可以时刻让你感受到产品的波动,可以匹配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风险:前者暗含刚性兑付,以「保本保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为主,风险等级一般是R1和R2;后者均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目前多为R2和R3。


包括信托这些也是,毕竟是传统金融出的产品。尤其是主要客群是保守型投资者的银行,步子是不会迈的那么大的。还是会以稳为主。

打开产品说明书,风险等级R1、R2的银行理财,收益大概率是能达到的,只是不会给你保证了。嗯,潜规则也不行,犯规了。

风险等级大概意思如下:


阳泉理财达人托尼


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存款利率。所谓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年利率4.0%就是指一定期限内利息额与存款本金或贷款本金的比率为4.0%。

业绩基准是一种理财专业术语,它是预测某理财产品在到期时能收到多少利息,也可以简单地理解成该理财产品想要达到的收益目标。业绩基准4.0%是指收益率为4.0%


股市快快报


年利率4%和业绩基准4%区别不大。

过去资管新规出台之前,金融机构使用的是年利率的字眼,比如理财说明书上写着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或年固定利率是多少,那么到期之后基本上就是这个利率不变,也有着给到投资者一种保本保息的感觉。

而资管新规之后,不允许金融机构进行刚性兑付,因为这很容易隐含着风险。因而监管要求金融机构不能出现保本保息的字眼,并且不允许使用年固定利率、年利率等字眼,一旦被发现,金融机构会面临着被处罚的情况。

自此之后,金融机构采取了业绩基准的统一说法,主要是为了避免投资者有保本保息的错觉,使理财更加市场化,比如业绩基准4%,最终收益有可能是高于4%,也有可能是小于4%,但是从目前来看,投资者拿到的收益是无限接近于业绩基准,偏差不大。


财思思


年利率为4%,是一年的存款利率,也就是所谓的利息,不管存多少,只要存够一年利息就是4%,而业绩基准利率,是一个收益的组合投资形态,可以算出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却算不出投资组合形态的总收益。



蓝晴浅


年利率4.0%,不考虑任何前提假设来看,年利率一般指一年的存款利率,确定的年化收益是4.0%。但从产品收益角度来看,目前的金融理财产品是无法承诺保本保收益的,所以一般表述为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其实是在表述这类产品基本是可以实现这个收益,但我不能保证一定或者必须。但很多投资者都会默认产品的固定收益是年化4%。

业绩基准4.0%,这种表述多半是在金融理财产品合同里出现,更多的是金融理财产品进行超额收益分配的一个比较基准。如超过业绩基准4%时,理财产品的管理人要如何进行超额收益的分配,以及业绩提成的提取。业绩基准不到4%的时候不进行超额收益分配及业绩提成。所以产品年化收益是3的时候,投资者拿的就是年化3的收益。这里的业绩基准是个参考指标,不是承诺实现业绩的指标。


晓鸥姐姐


年利率4.0%是确定的一个利率,一般来说是货币基金的收益率。

业绩基准4.0%是不确定性的,要看该产品投资的领域情况怎么样,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但是一般来说,这种产品风险也不高,毕竟业绩基准只有4.0%,安全垫可以做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