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收縮到廢墟旅行,繁華凋落,關於歷史與衰敗的思考

“城市”是個迷人的概念,或許在不少人心中,城市基本等同於大都市,等同於北上廣深。它們像是不斷膨脹的巢,吸引年輕勞動力蜂擁而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房價蒸蒸日上,城市進化成一隻八爪魚,觸手向郊區無限延伸,一座座衛星城拔地而起。

從城市收縮到廢墟旅行,繁華凋落,關於歷史與衰敗的思考

Photo by Denys Nevozhai on Unsplash

然而,當多數人還在談論城市的增長時,少數人卻將目光轉向了城市的收縮。收縮的城市,主角卻是從城市中退場的人。


從城市收縮到廢墟旅行,繁華凋落,關於歷史與衰敗的思考

Photo by Jorge Flores on Unsplash

有一本叫做《收縮的城市》的書,裡面是海量的案例。時至今日,這個詞已成為城市規劃領域的熱門議題,幾乎每年都有數個研討會召開。

從城市收縮到廢墟旅行,繁華凋落,關於歷史與衰敗的思考

Photo by Daniel Tuttle on Unsplash

世界地圖上,可以輕易找出這樣的城市:美國底特律,興於汽車工業,衰於汽車工業,如今仍有少數理想主義者,徘徊在犯罪瘋狂滋生的廢土之城,苦苦尋覓未來;

日本端島,為開採海底煤礦生造的人工島嶼,人口密度曾超過東京都區部,閉礦後人口迅速歸零……中國當然也有這種城市,比如甘肅玉門的老市區,鐵人王進喜的故鄉,中國第一口油井就是在此誕生,如今也人去樓空,淪為人們口中全中國房價最低的“鬼城”。


從城市收縮到廢墟旅行,繁華凋落,關於歷史與衰敗的思考

Photo by Jordy Meow on Unsplash

當蜂群離開了枯竭的蜂巢,那麼蜂巢還算不算蜂巢?

如今的玉門老城,雖然沒有種族問題嚴重的底特律那般頹敗灰暗,但也難以像端島那樣一下子成為廣受歡迎的觀光景點。偶有旅行者驅車前往,闖入一座廢棄醫院或居民樓,體味腎上腺素激增的快感。

從城市收縮到廢墟旅行,繁華凋落,關於歷史與衰敗的思考

Photo by Hieu Vu Minh on Unsplash

現實世界終究不如冒險小說精彩,中學地理課本也總能對各種 “鬼城”做出科學解釋,更何況還有一小撮執拗的留守者,情願陪靜默的城市一同消磨著時光。旅行者往往鎩羽而歸,彷彿離開時空落落的心才是那座真正的城。

已經失去蜜蜂的蜂巢,當然還是蜂巢,只不過變成了空巢。

各種植物蔓生包裹住失掉人氣的建築,荒蕪得久了,甚至會有飛禽野獸來此。這時,再遊走於空巢之中,彷彿人類才是突然闖入的他者。城市早已攜著所有遺留物件,在失去人口的同時,也失去了名字和功能,變回了它們自己。物即物,無關乎其他。

從城市收縮到廢墟旅行,繁華凋落,關於歷史與衰敗的思考

Photo by Jürgen Scheeff on Unsplash

身處上海,很難找到這種撲面而來的共鳴感,即使是老公房和小弄堂,煥然一新的可能仍在潛滋暗長。舊的屋子拆掉了,很快會有更高的新樓平地而起;舊的人接二連三地走了,很快也會有新的人填補進來。


從城市收縮到廢墟旅行,繁華凋落,關於歷史與衰敗的思考

Photo by LUFANG CAO on Unsplash

一般而言,空蕩蕩的狀態只會發生在春節,遠來者陸續回了家鄉,不少本地人也會選擇一家人外出旅行,讓此刻的城市變得更加清靜。


從城市收縮到廢墟旅行,繁華凋落,關於歷史與衰敗的思考

Photo by Benjamin Patin on Unsplash

曾經系沿絲綢之路中線考察,第一站是玉門關遺址,那是我距離玉門市最近也最遠的時候。近,是空間的近;遠,是時間的遠。夯土版築的障塢,此刻內部露天,一輛手推車和兩三張鐵皮靜躺在角落,環繞著不知何時就駐紮於此的一簇簇半枯萎狀的駱駝刺。衰落破敗的外表,很難讓人聯想到它西漢時身為玉門都尉府治所、東漢時身為玉門侯官制所的重要歷史地位。


從城市收縮到廢墟旅行,繁華凋落,關於歷史與衰敗的思考

不管小、大方盤,還是漢長城,或許是所有城市收縮過後的終極形態之一。我難以想象,上海或者任意一個大都市,終有一日也會這般,甚至被灰土掩埋,作為人類世的一點痕跡,融進未來的廢土圖景。

不過,如今倒是有不少人,迷戀上廢墟旅行,更準而言,是一種冒險。常在FB相關群組裡,看他們報出每個月發生不測而命喪廢墟的人數,只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