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医基础的人可不可以从《黄帝内经》入门?有何建议?

家具帮帮棒


《黄帝内经》不是医学书籍,只能当是一本消闲古文读物。今天的中医学已经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很多现代科学的文化知识做基础。不能把传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混淆。


介庸


我没有看过黄帝内经,学过一点经方火神派和各家医案。看过很多名医,吃过很多中药,才明白中医理论很多错误。盲目的崇古和迷信科学都是错误的。我经过中医误治,肝肾损伤,吃喝拉撒睡都没有了,后来艾灸一年,现在基本恢复了。我创立了自己的阴阳汽化灸理论,不是传统的穴位灸。



艾灸坚持者


没有中医基础的人,可不可以从《黄帝内经》入门?有何建议?

想学中医,又没中医基础,不知怎么入手,这得先了解中医。中医结病理、医理、药理,综合经验对症下药。病理即是疾病是如何形成,什么程度,什么方面的疾病和对这疾病的预估等。医理即中医者对中医常识的认知和实行能力。药理即是对其药物、药材的认知。学中医第一步就是对其药的认识。《本草纲目》结图文、疗法、配伍及用法用量都很详尽的书籍,这是初学中医者最好的初级教科书。学中医最好跟有非常好经验的老中医亲手亲口传授,选择怎么样的老师决定你以后的路和对应的成就。光从书籍、教程或网络知识来学中医是远远不够的,最多就学到点皮毛,是不能学到真正有价值,精湛的东西的。

中医讲究听、闻、问、诊。每处处方、量剂都得依据病人个体来开,生同样病的几个人,开出的处方是不一样的,量剂也各大不同,这都是根据经验总结得来的。书本上是没法告诉你的,如果认为有什么秘方的话,我认为这些提炼出来的经验就是真正的秘方了。

有关中医的书籍很多,《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等,至于可不可以从《黄帝内经》入门,也是可以的,《黄帝内经》是一部较为完整的有关诊疗的书籍。书籍是领进门的老师,修行如何就看自己了。


太杨之上


中医真正的基础就是黄帝内经,看懂了就是最好的基础,要看懂它还得做课外的作业,一是古文,象形字本义,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地理,思想哲学,宗教,器什,农林牧副渔及易经五行,结合难经,本草经,平行地阅读,一定要区别西医的逻辑思维,中医是类比思维,其内涵小,外延宽泛,要求人望文生义,举一返三,知此及彼,甚至无中生有,领悟真义,融汇贯通。比如阴阳二字,阴本义是太阳照不到的一面,代表着寒冷,收引,冰湿固封,受制约束,疼,结等等。一个阳字,本义太阳直射的地方,代表热,张力,向外喷发,开张膨胀,躁动,有余,兴奋,充血等等。一个虚字,本义上一个荒凉的平地上,旷然无物,寸草不生。实字本义像个仓库,里面货物码至屋顶,再也塞不进了。表里相当于大衣的面料与里衬,内外相当于外套,内衣。古代思想离不开天人合一,阴阳转化,五行生克,所谓主司,就是生,所谓邪客就是克,内外出入升降,与日月偕行,调摄阴阳,和合上下,规避寒暑,七情有节,精神内守,是为祛病之圭臬。


霧風亭記


我劝你不要费那事了,学好中医是不容易的,再说了,你应该在学习中医之前好好钻研一下我国的文言文,不然的话你就看不懂那些中医古书。所以,没有几十年功夫你是捉摸不到中医的实质的。中医现在基本上就是理论探讨,围绕着一些几百上千年的理论进行研究展开,不是实践学,不切合实际了。不与时俱进。学了也用处不大。


王文锦


大家好😊!万丈高楼平地起,为什么要想到从(黄帝内经)入门??你自己先看,(黄帝内经)又不是那个阶段,那一个人写出来的😁,你自己看,有些东西边看边寻找,专业中医教材入门,只要有这个想法,你一定😁会成功,为自己的身体加分;看看北京养生堂全集,应对你养生帮助很大。我是专业养生十年。


靳家申


之所以西医得到吹捧和流行,主要是与人们的崇洋媚外和医生的急功近利有很大的关系!西衣有他的重在医术,是表,见效快副作用大,但只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中医是根本,是医术系统有强大的理论医术文化基础<易经>,中医学起来比较难主要是没有阴阳五行生克思维模式,但中医一旦学会了,医治成本低,针灸推拿艾灸等就能治好病,几毛钱草药就能搞定的病,你能没良心狮子大开口指望以此赚大钱吗?这就是中医不被现代推崇根本原因!大家认为呢?


大钧按频乐道


学中医绝对要有悟性,记性也要好,能融会贯通,古文底子要打好,不然古医家著述你看起来象天书,根本看不懂。二是要记住几百种草药名称及药性,药味,归人身体哪个经,能治什么病。三是要记住中医经络穴位,用中药治病得记住六经辨治和疾病传变规律。如用针灸治病更得记住穴位。四是中医诊断四诊合参,其中把脉是中医诊断最重要的一环,但中医诊断必须随着看病人的比例数量增加,你的个人诊病经验和技术才能增长。这是学中医最难的一关。也与西医截然两分的不同点。西医看病靠仪器,而中医看病全凭个人经验,一个中医走了就把他的诊病技术也带走了,没法复制。而现在的学校,中西医在一起。两种教授系统的东西硬绑在一起,这怎么能行?这样下去中医会逐渐消亡成为历史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