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認為上市公司業績會受影響,為什麼股票就是大漲?

一週過去了,股市紅彤彤的,杯具的是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全天和第二個交易日早盤割肉賣出的;喜悅的是節後果斷抄底的。

今天專門說說為什麼大家都認為一季度的數據不好看,而股市就能止跌反彈?

無論是GDP、CPI等大數據,還是上市公司的數據,一季度都不會好看,復工日期一推再推。

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0年1月居民消費數據。2020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4%。


都認為上市公司業績會受影響,為什麼股票就是大漲?

2020年一月CPI增長5.4%

本人估計GDP二月份能在5%就算是不錯的了,一季度能在5.5%也是非常不錯的。

有權威機構在1月8日預測,2020年我國經濟將企穩回升,預計GDP增速為6.1%左右。

全年經濟走勢為前降後升、穩中有進,其中第一季度GDP增速為5.9%左右,第二、三季度為6.0%至6.1%,第四季度為6.2%左右。

畢竟後面出現了不可抗拒的因素,所以還是要打點折扣的。

就中小企業而言,2020年的春節是1月24日。對於某些生產型企業,一月中旬就開始陸續放假停產,自然一月份的業績也好不到哪兒去;二月份就是更加難看的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大數據不好看,小數據也不好看,股市數據卻還蠻好看的?

2020年春節之前上證指數收盤2976點,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大跌2.75%,下跌84點。

截止2月14日,上證指數收盤2917點,相對於節後第二個交易的最低點2685點上漲230點;上漲幅度為8.6%。

再來看看代表科技創新型上市公司的創業板指數,春節前收盤1927點,2月14日收盤2069點,上漲142點,漲幅為7.3%;

相對於最低點1769點上漲整整300點,漲幅達到17%。

驚喜不?詫異不?

其實上漲的邏輯在於三個原因:貨幣增量、公司業績、投資偏好,且聽我分析!

首先,股市是商品,供求關係決定了股價的上漲還是下跌。

當整個社會的貨幣量增大的時候,幾乎一切資產價格都是會水漲船高的,股市就符合這個規律。

年後,為解決貨幣流動性的問題,M2增速不減。

央行3日發佈公告稱,開展1.2萬億元逆回購操作。因當日有1.05萬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實現淨投放1500億元,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

央行10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共計9000億元的7天和14天期限逆回購操作。當日有9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實現零投放和零回籠。


都認為上市公司業績會受影響,為什麼股票就是大漲?

M21月底將近200萬億

請注意,這個原因是最近股市強烈反彈的主要因素!而且可以預計接下來還會有動作的。

第二,股票價格主要是受到公司業績影響的,雖然投資是投預期,但是肯定沒有人去投一個確定的長期業績下滑的公司的。

一季度的業績確實不好看,但是我們投資是投未來。股價經歷一個快速的下跌後,又出現了難的的反彈機會。

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確實受影響比較大,但是以高科技為主的公司短期受影響,中長期還是不會改變強勢發展的趨勢的。這就是科技股上漲厲害的第二個原因!

第三,投資偏好是決定股價是否上漲的第三個原因。

這兒又是老調重彈了,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的戰略決定了科技股最近幾年整體上漲趨勢是不會改變的。

去年GJ的大基金的動向是什麼?投資科技型公司,尤其是中國芯企業。而且動向很明確,扶持力度又很大。投資一家後又投資另一家,不斷扶持自主創新。

社會的偏好又是什麼?騰訊、阿里、紅杉資本等等都反哺科技公司,做科技的孵化器。

同樣,北向資金、公私募基金、社保基金都主要湧向科技型公司以及核心資產,這就是股市上漲的第三個原因!

以上不再展開,我們只需要記住三條股市上漲的原因就好:貨幣增量增加、公司業績轉好、投資偏好增強。

操作策略下回講!

關注股市正途,我在持續為您傳遞股市正能量!想長期獲取股市正途股市觀點的朋友,點擊這裡加入股市正途的圈子: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199能獲得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

何況我已經將我們的佈局標的已經明顯縮小範圍,股市正途圈子的性價比極高。

以上提到的個股和板塊僅供學習使用,不能作為任何投資參考!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