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天气变暖,小麦提前进入了疯涨期,对小麦的收获有影响吗?

乡村小二哥


肯定有影响。

前几天,我回到家乡。

我在麦田里看了以下,发现小麦疯长了。

原因有几点。

一,种麦有些早。渭北旱源,白露前后,就可种麦。根据这些年的气温,白露过后,等几天比较合适。

我们队上的有些人在白露前几天种麦,能早几天。

有人种麦早,有人种麦迟。种麦迟的麦田生长合适。

二,今年雨多,麦田墒情很好,这是小麦出苗快,长得快的原因之一。

三,今年开冻,天气温暖,有的地方的麦田还未停止生长。

这才是最可怕的。冬天必有大寒。

当大寒天气来临以后,就会冻坏长高的麦苗。到了明年春天,冻坏的麦苗难以恢复。

可以造成减产或其它损失。

同时,气温高,也不利冻死小麦害虫,过度消耗麦田肥力。


木二三装


我是山东农民刘哥。暖冬天气小麦旺长这个现象,在我们山东昌邑己连续多年了。暖冬对小麦危害很大。本人农民,不会用科学术语,下面就用土话对这个问题作如下回答。

冬小麦在我们家乡广范种植,正常年份在小雪至大雪节气,小麦进入冬眼状态,停止生长,壮根保苗安全越冬。

由于连年冬暖导至小麦旺长,老农们也有了应对之策。

1,减少下种量,适时晚播。原来秋分播种,下种15斤,现在寒露播种,10左右,到霜降才下16斤。

2,适当晚浇封冻水。原来霜降前浇完,现在大雪前浇完。

3,由于天暖,地下害虫不被冻死,在打除草剂时(温度l4度,无风天)加喷杀虫剂,高效低毒的杜帮康宽。减轻害虫对小麦根系的破坏。

4,严重疯长地快要进行切根措施。方法是用小麦播种机下种盘切割,深度5公分左右。就象播种一样,但要错开麦垄,沿麦苗间的空垄切割。意在切断部分根系,减轻疯长趣势。

因地域不同,气候,土质,水浇,种子等不同,实际操作有所不同,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如有更好建议欢迎留言讨论。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山东农民刘哥


随便聊聊

小麦由于冬季不冷气温偏高,导致有点冬旺现象,这是大自然所致,人并非可左右的,唯一办法就是开年后,提前早浇春灌水,按照往年正常时,春灌水要等小麦拔节孕穗期才浇,但今年遇到这种冬暧使小麦旺长,要减少损失,把损失尽量降到最低程度,那就要在开年后正月底以前着手春灌,并追施尿素,量适当加大一些,这是唯一人为可採取的措施,有时大自然造成的危害人类还真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今年小麦遇到冬旺现象,多′多少少会给小麦产量带来影响,这是无疑了,但只要春灌提早进行,追肥加大,影响也不会多严重的。

我们多年前遇到过一次,那年也是初冬气温不冷,导致小麦迟迟不冬眠连续长,后来到春天也是抓紧早浇水,损失也不是多严重的。


风雨人生3293


小麦是冬播夏收农作物,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在南北均广泛种植。

在南方地区,小麦播种在霜降之前进行,所以我们这里就有“寒露碗豆霜降麦"的农谚一说。每到这个时节,人们就忙着翻耕夏收后闲置了一段时间的土地,准备开始播种冬小麦了。

在播种小麦之前,人们还将田边地坎上的杂草砍掉晒干用来烧制成一堆堆用来拌小麦种的火粪,在拌种时还要加入土杂粪和碳铵或复合肥,为小麦生长提供必要的陪嫁肥。小麦播种后,大约十天半个月,小麦苗便破土而出了,加上之后又下了几场细雨,麦苗长得更加迅速碧绿,远远望去,田野里犹如一张碧绿的地毯,美极了。

冬天是气温寒冷的季节,然而,有的时候冬天也会呈现出春天的气息,加上长时间不下雨,这就会出现气候异常的暖冬天气。暖冬对人畜来说是非常好的越冬天气,而对于生长在冬季里的植物来说也打破了生长常规,就会随着气温升高而疯长,一旦遇到气温陡然下降,就会遭受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因此,小麦在暖冬气候条件下发生疯长对小麦生产丰收十分不利。那么,有什么方法控制小麦在冬季不发生疯长呢?办法是有的,下面就介绍几种方法:

【1】镇压法:一旦发现小麦发生疯长,可用土坷垃进行压苗镇压来控制其茎叶生长,镇压主要是埋压麦苗中部,露出头部。

【2】断根法:断根就是借助镇压时边松土,边用锄头划断小麦基部的一部分根须,以减轻小麦根系吸收水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生长的目的。

【3】放羊啃苗法:小麦一旦播种面积较大,如果单纯靠人工控制疯长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这样就可以利用羊来啃食麦苗来达到控制疯长的目的,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让羊重复在一个地块啃食,要依次进行放牧,以免过度啃食后造成小麦缓苗困难也会导致减产。

【4】化学控制法:化学控制法是一旦发现小麦苗发生疯长,就在大田里喷雾多效唑等矮壮素,从而达到矮苗叶厚的目的。

总之,小麦发生疯长现象是可以人为掌控的,只要行动及时,方法得当,小麦来年同样能获得大丰收。


大别山鹰


小麦苗期适宜在中低温的环境中生长,而中后期的拔节与扬花结实,则要有中高温天气才能满足其生理的需求。



今年的暖冬气候,加速了小麦的营养生长,尤其是播种早的小麦,已经出现了郁郁葱葱的景象,如不加以控制,对小麦的生长有害而无利。

由于冬天气温偏高,引起小麦旺长,会使小麦由营养生长提前进入生殖生长。在抽穗扬花阶段,外界气温低,小麦的花粉含精量不足,授粉不良,造成小麦瘪粒多,品质差,产量低。

另一方面,小麦苗生长过旺,田间郁闭,严重影响通风透光,易遭致病虫的危害和倒伏。其中,最易引起发病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发病和红蜘蛛的危害,由于小麦苗密度大,施药防治的效果不佳,药效也不持久。

题主说有人采用将小麦苗割除喂羊,让小麦苗再生长出新苗,这种办法不妥。小麦苗被割除后,就失去了吸收阳光雨露的营养器官,严重削弱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可用B9、矮壮素、多效唑等抑制农作物细胞生长的激素进行叶面喷雾,减弱小麦苗的旺长,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庆双


现在已经进入腊月了,也是咱们老百姓熟知的数九寒天了,说实话到现在我们豫东地区还没有下过一场雪呢!但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我们这里的气温会下降到零度以下。


小麦冬季出现旺长会导致在返青期的时候返青迟,早春生长不旺。旺长以后小麦的茎叶增多,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会导致小麦的纹枯病,白粉病爆发率增加,同时也使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大大降低,同时也会出现早衰的现象。对于小麦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对于小麦的影响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判断并且做出相对应的防治方法:

首先来说由于冬季气温过高会导致小麦出现旺长的情况,但是在腊月期间气温还是会下降到零度以下的,这样的话就会造成小麦受到冻害的危害。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这种情况,我们老百姓应该在种植小麦的时候推迟播种时间,向我们豫东地区可以选择在阳历10月下旬的时候犁地种植小麦,并且要对小麦种进行拌种处理。

对于种植的早的小麦现在已经出现了旺长,可以选择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来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

其次可以选择用旋耕机后面的那个“压地滚”来对旺长的小麦进行镇压。在晴天的中午可以选择用人力拉一遍,这样比较费力气。


第三点可以选择喷施除草剂的方式进行控旺。小麦除草剂最好能够在阳历11月份中下旬的时候喷施,除草剂不但能够杀死杂草再加上气温比较低,所以能够使小麦在15-30天内出现不生长,这样的话也能够起到控制旺长的目的。

鉴于题主现在的小麦已经出现了旺长的情况,可以选择在晴天的时候及时浇水施肥,这样的话就能够使小麦在返青期的时候不会出现缺水少肥而导致返青迟。并且要及时的再返青期的时候喷施控制旺长的农药,杀菌剂和杀虫剂,已做好预防为主的防止策略。



豫东小农


天气变暖,小麦旺长,对以后产量会有影响的。

以前在河南中部,种植小麦的季节一般在10月5号左右。有句农谚叫“秋分种蒜,寒露耩麦。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这些年由于地球温度升高,种麦季节一般推到10月15号,甚至20号左右。今年种麦季节地墒比较足,进入东季温度举高不下,小麦出现旺长,如果不采取措施,明年小麦产量会受影响的。应该在年前喷洒一次控旺药济,比如“多效挫”之类。过罢年每亩再追施10 ——15斤氮肥,确保小麦丰收。





铁道老兵


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对小麦的收获有影响,并且影响还不小呢。题目当中的描述是“看到有人用镰刀在地里面割麦子喂养,说是麦子割了还能够长上来。”说实话,这样的现象我是没有见过的,长不长得上来我不知道,反正这样的情况算是影响很大了。

1、题目当中这种情况我看多是出现在河南、山东、陕西南部接近中原的这些地方里面。因为在整个华北地区来看,进入冬季气温明显比较高的是中原地区了,形成“暖冬”的现象也是必然发生的。

2、题目当中描述“因为天气变暖”,既然之后会有这样的后果,那么怎么不在种植冬小麦的时间上面推迟一下呢?最起码你要等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后再去种植也是很不错的呢。

俗话不说的好嘛“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霜降种河滩”。那么按照现在这个“气候变暖”的现状,必须是在霜降节气后种植最好。

3、“小麦疯长”,题目当中是在越冬之前出现的,那么必然会使得冬小麦越冬“坎坎坷坷”,发生冻害现象的概率那是很大的,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冬季的冻害,气温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这个冬小麦疯长出现的。既然有的人用镰刀割掉这疯长出来的小麦苗喂羊,那也是迫不得已的一种现象,是在这种现象刚出现的时候没有去做“镇压”小麦的措施,所以算是一种很无奈的“补助”,有种“亡羊补牢”的感觉。

3、冬小麦疯长对于肥料的消耗肯定要比在一般生长的情况下要大得多了。这样一来必然会使得冬小麦在越冬的时候养分积累不起来,整体看上去就是“外强中干”的。

那么这样一来不但越冬有很大影响,就连来年“返青”影响都是很大的了,既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就要去采取措施了。

4、既然已经都割麦子喂羊了。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采取“镇压”的措施,然后再等上半个月的时间,如果长势不明显,稳下来了的话,那么可以在土壤进入封冻之前,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时间段去选择冬灌和补充肥料的措施,保证其在越冬的时候不要发生冻害和肥料的充足性,保证开春之后很好的返青,让这个既已出现的损失最小化。

总结

题目当中这样的情况对于小麦的收获肯定是有影响的了,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建议赶紧采取相应的措施,尤其是在种植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就更得这样去做了。


宁宁说的话


肯定有影响,小麦最怕旺长,这个需要采取措施,过年打多效唑,拔节前使用,切不可使用矮壮素,希望大家明白。

多效唑为化学药剂,将其兑水对秧苗喷洒后,能阻止秧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滋生。秧苗外观表现为矮壮多蘖,根系发达。便于种植者耕种,延迟几天移植..

矮壮素其生理功能是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即根茎叶的生长),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即花和果实的生长),使植株的间节缩短、矮壮并抗倒伏,促进叶片颜色加深,光合作用加强,提高植株的坐果率、抗旱性、抗寒性和抗盐碱的能力。。  

 多效唑对作物生长有控制作用,多用于作物苗期的时候, 矮壮素多用于作物开花结果期。

所以多效唑效果最好,矮壮素主要用于开花结果期,所以小麦喷洒多效唑效果最佳,大家千万不要使用矮壮素,对小麦生长不利,可以抑制生长。


大海传媒




题主询问因为天气变暖,小麦提前进入了疯长期,对小麦的收获有影响吗? 这个回答是肯定有影响的,肯定会影响来年小麦产量的。

题主在对问题的描述中说,看到有人在地里用镰刀割麦子喂羊。这其实是农民人为的抑制小麦疯长的一种方式,除了割麦苗以外,还有人采取在麦地里放羊的方式,目的就是想抑制小麦疯长,今年我们这里也有人在割麦苗。

农民说过冬天要冷,夏天要热,冬天不冷,这才是最可怕的。冬天不冷温度过高,就会导致小麦疯长,当霜冻、严寒天气来临后,会冻伤冻坏长高的麦苗。麦无二旺,到了来年春天,冻坏的麦苗难以返青起身,就会造成减产。同时气温偏高,不但会影响小麦冬眠,积累干物质,过度消耗麦田肥力,而且也不利冻死小麦越冬害虫。



导致小麦疯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小麦播种偏早。像我们渭北旱源,以前海拔比较高的地方,白露后就可以播种小麦。但是按照这些年气温什高的现实,继续在白露过后播种就不太合适了,应该注意根据气温变化来适时播种。播种早的小麦,容易发生旺长。

二是小麦播种量偏大。我们这里以前多数人在小麦播种时的下种量,每亩在25斤左右。现在来看随着气温升高,继续按照这个量来播种就有点多了。播种量偏多,小麦密度大,容易发生旺长。



三是今年秋冬季雨水偏多。由于雨水比较多,麦田土壤墒情好,因此小麦出苗快出苗齐,加之温度偏高,小麦出苗以后长得很快,导致旺长。

小麦播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壤商情,适时适量进行播种。小麦播种时,就要注意观察,在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况下,适当推迟播种。小麦适宜播种的温度为15~18度左右,应该尽量偏迟一点播种,比如在15度以后进行播种。

在气温回升,雨水比较多,土壤商情比较好的情况下,就要掌握好播种量。比如像我们这里以前每亩播种25斤,那么现在就应该适当减少,每亩播种18~20斤左右比较好,当然回茬小麦由于播种的比较迟,可以适当加大播种量。



小麦旺长后采取的补救措施。

首先是当发现小麦旺长趋势以后,就要及时进行镇压,就是用拖拉机带上石滚子,对麦田进行碾压,能起到控上促下的蹲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碾干不碾湿,碾早不碾迟。

其次是控水划锄。小麦旺长后要控制浇水,降低麦田土壤含水量,抑制小麦生长。同时对麦田进行划锄,就是中耕锄草,可以适当锄深一点,破坏一些小麦的根系,来抑制小麦旺长。

再次是可以采取化控,抑制小麦旺长。结合麦田病虫害发生率,采取化控与防治病虫害相结合的办法,噴施多效唑等化控药剂,达到控制旺长调解小麦生长的目的。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