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湖北一天新增1.4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武汉确诊患者单日新增1.3万,数据统计口径变化是主因。

为与全国其他省份对外发布的病例诊断分类一致,从2月12日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

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 马肃平

本文首发于2020年2月13日《南方周末》

为何湖北一天新增1.4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月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主任徐海波教授(白衣者)和同事查看患者的CT检查影像。新华社 | 图

一天内,湖北新增14840例新冠肺炎病例。

2020年2月13日清晨,迅猛增长的确诊患者数据让很多人怀疑“眼花了”。

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从当日起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也就是说,数据统计口径的变化,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被纳入,是确诊患者数量剧增的主因。

-1-

医生呼吁,CT影像终纳入诊断标准

十天前,一线医生强烈呼吁将CT影像作为新冠肺炎诊断依据的消息在全网刷屏。2月4日上午,发出这条“爆款”朋友圈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仅以核酸试剂检测结果作为标准,将出现很多漏诊。“可能要咳出很深的痰才能检测出阳性,但留痰质量不高,检测试剂盒本身的质量也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有假阴性可能。”

张笑春建议在湖北省疫情严重地区,尽快将CT影像作为诊断依据。已经看到“白肺”影像,但尚未进行核酸试剂检测的患者,需尽早隔离。“因为没有特效药,临床上对于普通的急性肺炎跟新冠肺炎,在我们重点疫区的治疗方法都是一样的,不存在报告详细的鉴别诊断。”张笑春说。

按照当时的诊疗指南,利用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是确诊的金标准。现实是,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开始,在疫情严峻的湖北,试剂盒短缺的问题、获得诊断结果需要一定时间的困境,始终未能妥善解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线医生在2020年1月份就提出过要将CT影像纳入诊断标准,但未获“正名”。

变化出现在2月5日,在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将 CT 影像学结果纳入新型肺炎疑似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暂限湖北地区。

也就是说,湖北省内的疑似病例患者,如果同时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即可计入确诊病例数。

-2-

湖北与全国看齐,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

2月8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在武汉市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指出要在两天之内将全市累积的所有疑似患者检测完毕。

数据亦可看出变化,自2月8日湖北开始公布疑似病例存量后,湖北省每日现有疑似病例出现大幅下降。2月8日-12日五日现有疑似病例数量分别为23638、18438、16687、11295、9028。

但在2月8日-12日,湖北省的确诊患者数增量并不大,2月11日,湖北省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仅有1638例。

武汉市数据同样如此,2月12日武汉报告新冠肺炎13436例,前一日仅有1104例。

2月13日,据湖北卫健委官网,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为与全国其他省份对外发布的病例诊断分类一致,从2月12日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

为何湖北一天新增1.4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新纳入的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武汉。武汉市新增的13436例确诊患者,包含临床诊断病例12364例。

对疫情严峻的武汉来说,为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明确标准、摸清底数是第一步。

为何湖北一天新增1.4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