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破发的股票后来怎么样了?

星光明月伴我行


破发、破净往往是超跌的表现。

而大面积的破发和破净往往都是熊市末期的表现,常常表现为机会。

但是如果你能够遵循以下几个条件,那么买入这些破发,破净的个股,未来都会有不错的收益。

1、基本面不能有问题,如果基本面发生了变化,破发破净就是风险的扩大。

基本面包括公司没有重大违规,包括董事长和大股东不能出现问题,甚至包括主营的产品依然可以给公司提供稳定的收益等。

2、公司的业绩必须保持稳定,甚至持续盈利。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业绩支撑利润,利润支撑估值,估值决定价值,价值决定股价。所以,当一只个股的基本面没有问题,业绩也是稳定盈利的状态,那么短期的破发和破净更多的是情绪上的影响,一旦这个悲观情绪过去,自然就会估值回归,价值回归,股价回归。

3、周期的影响!

每一轮牛市大部分的破净,破发个股都会消失,因为牛市里的赚钱效应极强。但是在熊市里,利空会被放大,利好会被缩小。所以,周期和趋势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一旦熊市周期过去,进入了牛市周期,破净和破发的个股就会逐步减少,以至于消失。

结论:

所以,我们投资股票就是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慌。

从估值、基本面、业绩等角度去分析当下破净、破发的个股是否有问题,如果只是周期和情绪上的压力造成的短期现象。那就是错杀,应该大胆买入,坚持持有。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专栏】有干货,欢迎“品尝”。


琅琊榜首张大仙


形态各异,结局啥都有。

136万股民懵了!2019年A股最悲剧的新股:上市10秒便破发!


A股新股“中签必赚”的时代,结束了。

今日(11月26日),1000亿级“巨无霸”:浙商银行(601916)正式登陆A股,却令所有中签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09:25,集合竞价结束,浙商银行的开盘价为4.95元,仅高出发行价1分钱,直接将其推向破发的边缘;

09:30,正式开盘,浙商银行快速跳水、破发,最低价为4.88元,跌破发行价1.2%,仅用了10秒钟不到。

浙商银行股价1分钟走势图

虽然,破发后,其股价直线拉升10%并触发临停,但终究未能挽救颓势。截止到收盘,浙商银行上市第一天,涨幅仅0.61%,成为2012年以来“最惨”的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

据Wind数据显示,上市前夕,浙商银行的股东户数超136.6万户。

中签浙商银行的投资者,若开盘便卖出,大概率将亏损,若持有至收盘,每一签的账面浮盈仅30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A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从未出现过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而这一记录,今日便被浙商银行打破,A股新股“中签必赚”的时代,也宣告结束。

最惨新股:资产超17000亿的“巨无霸”

上市首日,便惨遭破发的浙商银行,之于A股无疑是一只“巨无霸”的存在:

2019年,浙商银行跻身“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前100名,位列第98名;

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浙商银行的总资产规模高达17205亿元;

2019年前三季度,浙商银行的净利润高达114亿元,成为浙江省最赚钱的A股上市公司;

……

如此体量的“巨无霸”,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企业,自然缺少了想象空间,二级市场给予的估值、定价必然会非常理性。

因此,对于浙商银行,其上市首日即破发虽然出乎意料,但其实在情理之中,主要原因还是估值:

一是估值在银行中偏高。浙商银行的发行价为4.94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9.39倍,发行市净率1倍,而同期A股银行指数的市盈率仅为6.7倍,市净率也仅为0.83倍。对比而言,无论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浙商银行都高出行业平均值近四成左右,这无疑大大影响了二级市场的预期炒作空间。

二是H股的估值锚。同时作为一家H股回A上市的公司,其H股的估值水平是一个最明确的锚:市盈率6.4倍、市净率0.87倍,同时AH溢价率达28%,浙商银行A股发行价的吸引力显然不足。

浙商银行在港股上市以来的周K线图

三是大盘银行股不是短炒资金的菜。浙商银行的总股本高达213亿股,总市值高达1052亿元,上市首日的流通市值也超100亿的规模。A股炒新资金更加青睐更容易带节奏的中小盘来炒作,这种毫无想象空间的“巨无霸”显然不是他们的菜。

破发前夕,1432万股遭弃购

事实上,在浙商银行的申购阶段,A股的打新资金便对其新股“提不起兴趣”。

据浙商银行披露的网上申购数据显示,其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096.61万户,成为2019年沪市主板最“冷清”的网上申购,网上申购户数创下新低,较渝农商行(601077)下降165万户。

同时,叠加发行数量巨大,最终浙商银行的网上中签率高达0.6881%,意味着,顶格申购,可至少中5签(5000股),创下2016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

申购户数创下新低,或许尚不足以反应市场资金,对浙商银行新股“索然无味”的态度。

当意识到破发风险存在时,中签者最理智的行为便是,放弃认购新股。这尴尬的一幕,便发生在浙商银行身上。

据浙商银行披露的发行结果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高达941.42万股,弃购金额达4651万元;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超400万股,弃购金额达1977.6万元,均创下2016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最高纪录。

最终,网上、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的股份,全部由联席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包销,联席主承销商包销股份的数量为1342万股,包销金额为6628.23万元。

打新资金甘愿冒着被禁止打新的风险,也毅然放弃缴款、认购浙商银行的新股,足以见得,资金的谨慎态度。

10万亿的邮储银行,瑟瑟发抖?

对于浙商银行新股的“滑铁卢”,最担心的或许是,另一只即将开启申购的银行“巨无霸”:邮储银行(601658)

据Wind数据显示,11月28日(周四),邮储银行将进行网上申购,其发行规模将超过重庆农商行、浙商银行,发行总股数高达51.72亿股,以发行价5.5元计算,募资金额高达284.4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邮储银行的网上申购上限为170.6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706万元,成为2016年以来网上申购上限最高的新股。

与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类似,邮储银行亦是H股回归A股上市的,其H股的最新市盈率(TTM)为6.23倍、市净率0.81倍,均低于发行市盈率、发行市净率。

而截至到2019年9月份,邮储银行的总资产规模更是高达101105亿元,迈过10万亿大关,明显高于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

诸多上市特征,均与破发的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一致,因此市场资金难免对邮储银行上市的破发风险,产生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浙商银行、邮储银行完成IPO,2019年便有多达8家商业银行登陆A股,远超2018年全年。

可见,自2019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奔赴A股IPO的步伐,明显提速。截止到11月22日,仍有16家商业银行正在IPO的排队区“候场”。


通过梳理各家商业银行的招股书,IPO募资的主要用途为:充实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不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良率都有所回升,部分商业银行面临着资本充足率的压力。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旦登陆资本市场完成上市融资,资本充足率将会得到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银行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

最惨的破发,最牛的中一签赚6万

A股“打新必赚”的时代结束,但并不意味,在A股打新中签已无利可图。

实际上,复盘近期上市的新股(剔除科创板),除了几只银行股以外,其他次新股表现相当亮眼,赚钱效益巨大。比如,左江科技(300799)、钢研纳克(300797)、瑞达期货(002961)、中科软(603927)等新股,上市后连续一字板均超过15个。

其中,中科软的赚钱效应最大,每中一签(1000股)持有至首次开板卖出,盈利将高达6.77万元。

另外,从涨幅情况来看,2019年四季度以来,A股的新股(剔除科创板)首次开板日的均价,较发行价平均涨幅达194.43%。且,创业板、中小板上市的新股,较沪市主板的新股相对更赚钱。

可见,在23倍发行市盈率的限制下,A股打新亏钱,只是少数,且主要集中于体量巨大的银行股。

而实行市场化询价发行的科创板,则风险相对较大。截止到今日收盘,已有8只科创板个股的最低价,跌破发行价,破发率已突破14%。

且,上市后的破发时间越来越快,最近一只破发的新股为卓越新能(688196),其于11月21日上市首日,涨幅不足20%,第2个交易日大跌11%,第3个交易日便跌破发行价,最低价的破发幅度超7%。

股市有风险,打新需谨慎


汇市金手张辰


说到A股历史上破发的股票,就不得不提起著名的华锐风电(601558)了。

华锐风电的著名就在于,该股从上市伊始就一直在发行价之下。可能现在的新股民并不知道这段悲伤的历史,那么我就来普及一下。

华锐风电以史上最贵的90元发行,当日大跌9.59%,收盘于81.37元。大成价值增长混合基金、中海稳健收益债券基金、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基金A分别浮亏446万元、267万元、223万元。当时它是顶着风电的光环而上市,未曾料到上市后形势突变,业绩一路下滑,再也没有回到发行价。由于这个股票一路大比例派发红股,按照现有的股份数计算,当时的发行价为14.52。

由于业绩实在太差,这个股票现在已经被st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股票最近复权后的走势。

今天收盘在1元5分。按照A股的交易规则,一个股票如果平均20日股价低于一元将会被自动退市。

这就是股票投资的风险!我一直说:“长线是金”这句话要值得三思,试问如果一个公司都没有了,长线投资又有什么价值呢?


旁解生活与投资


昨天的浙商银行上市5秒破发,创造最快破发记录,破发这个概念也就进入了广大投资者的视野,接下来我们来盘点近期破发的个股。

一、主板今年的破发个股

1、渝农商行

渝农商行在性质上和浙商银行类似,都是银行股,而且都先在港股上市的银行股。渝农商行发行价7.36,10月29日上市交易,但在11月11日破发。渝农商行在港股市场的近期高点是4.44港元,折合成人民币大概3.9左右,也就说是在A股的发行是溢价八成左右发行,破发也就不意外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渝农商行的价格和港股相比,依然存在溢价。

2、宝丰能源

宝丰能源5月16日上市,不过上市后第二天开板,其后一路震荡下行,8月1日跌破发行价,在跌破发行价之后,行情一路持续低位震荡,但都没有再回到发行价之上运行。


除此之外,元利科技、威尔药业、中国外运、麒盛科技都处于破发状态,这些破发的个股目前的价格都还没有回到发行价格之上。


二、科创板近期破发的个股

科创板昊海生科、久日新材、容百科技、杰普特、天准科技、新光光电、卓越新能这7只个股都在近期破发,以杰普达为例。杰普达发行价43.86,上市首日一度上涨55%,不过其后一路震荡下行,当日涨幅回吐,仅上涨33%,第二天大跌16%,后面就是持续阴跌,11月15号破发。


三、破发股将何去何从?

其实除了以上在今年破发的个股,还有很多之前的个股,例如天能重工、禾望电气、三角轮胎、养元饮品、中国石油等多只破发个股。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些破发的个股几乎很难再回到之前的上市发行价之上。

近几年股市扩容,市场资金对于个股的质地和价值的衡量越来越理性化。特别是渝农商行和浙商银行这一类已在港股上市,有了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标杆后,回归溢价发行的个股,股价都会向现有标杆价格看齐。


五维汇财


新股上市破发的情况并不少见,以A股为例,历史上破发的新股就有几十只,比如中国中冶、中国化学、招商证券、中国北车,其中不乏一些大家非常看好的新股,像工业富联,也就是富士康,同样难逃破发的命运。

破发、破净往往意味着超跌,可能因为发行价过高,有些时候大盘的环境不好也会导致新股破发。历史上,新股出现快速破发往往是熊市的一个征兆,同时预示着机会到来。

掌握新股季节性波动的特点才可能在新股中获利。破发在股市的历史里是很短暂的现象,如果新股破发后一路下跌出现见底形态,那么这时候介入相对风险较小,类似于盲点套利。

如果那些些破发、破净的个股情况没有超出下列范围,未来再创佳绩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首先,公司的基本面不能出问题,基本面要是发生了变化,破发、破净就代表着风险的加剧。

基本面包括公司的经营理念、战略计划、财务状况等基本情况,以及是否出现重大违规,无论是公司、大股东、董事还是高管。

其次,公司的业绩必须保持稳定和持续盈利,特别主营业务是否可以给公司提供稳定的收益。

因为一家公司的价值最终还是由经营业绩决定的,当业绩处于稳定盈利的状态,那么短期的破发和破净更多的是受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影响,一旦这个情绪过去,股价自然会回归。

最后,是周期的影响。历史上每一轮牛市中,极少出现破发现象,因为牛市的赚钱效应太过强大。但是在熊市里,利好会被缩小,利空会被放大,破发现象会增多。所以,周期和趋势的影响力极大。

总而言之,股票破发对于公司的影响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严重,不用太担心股票破发后不值钱,事实上有很多破发的股票后面都强势地涨起来了。

投资股票就是要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慌。从公司基本面为基础,多角度分析破发的个股是否真的有问题。如果只是周期或悲观情绪造成的短期现象,那只是错杀,可以大胆买入,长期持有。

如果基本面确实出现问题,或者业绩连续亏损的,就要谨慎了,破发可能就是一个强烈的预警信号,提醒你该收手了。


50计划


通常是指上市当天或初期阶段跌破发行价。

具体说明如下:

1、目前,我国的股票发行价格确定多采用两种方式:

一是固定价格方式,即在发行前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根据市盈率法来确定新股发行价格:新股发行价=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市盈率。

二是区间寻价方式,又叫“竞价发行”方式。即确定新股发行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在发行时根据集合竞价的原则,以满足最大成交量的价格作为确定的发行价。比如某只新股竞价发行时的上限是10元,下限是6元,发行时认购者可以按照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进行申购,结果是8元可以满足所有申购者最大的成交量,所以8元就成了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所有高于和等于8元的申购可以认购到新股,而低于8元的申购则不能认购到新股。这种发行方式,多在增发新股时使用。

2、确定发行价以后,依据上市流程,在二级市场公开发行上市,其开盘起始价格即以发行价为基价。目前由于20%的涨停板限制,最高涨幅为44%。如一只股票确定发行价为10元,则目前市场情况下,通常第一天的收盘价为14.4元,涨幅44%。

3、如果上市当天或上市后一段较短时间后盘中出现10元以下的价格成交(当前市场可能性不大),则为跌破发行价。


烟熏A股


今天的浙商银行,上市5秒即破发,打开了大A股尘封多年的破发魔盒。

这个破发好啊,警示人们打新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其实国外成熟的证券交易市场,破发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奇怪。

只不过大A股独特的制度,一直在压低发行价,导致上市后暴涨成为了常态。

破发的原因一般就是:

  • 公司还不错,但发行价定高了
  • 公司本身就不好,市场不买单

前者经过破发后股价的调整,只要公司本身优质,经过一段时间还能涨上去,只不过时间会长一点。

后者很可能就一破到底,或者躺在谷底半死不活。

今天的浙商银行,因为在H股也上市了,所以发行市盈率比H股高那么多,明显的价格贵了,加上发行量大,这种情况谁都看的出来要破发。

但可能大多数公司,普通散户是识别不出来的。

只能说,现在随着科创板的开板,创业板马上推注册制,以后新股破发的会越来越多。

破发的企业大部分是不好的,但也不一定绝对,也许只是发行价贵了。

但作为投资,买贵了就会亏钱。

买的便宜才能卖的便宜,这是朴素的真理。

看看最近破发的公司,以后打新,还是要多留点心。


欢迎关注”财经大表姐“,有趣的价值投资者,通俗易懂说财经!


财经大表姐


一、历史上破发的股后来怎样了

不同时期的IPO政策不一样,不同时期的行情性质不一样,所以不同时间段个股破发的概率不一样,比如像中国石油的发行价格为16.7元,破发之后,一直在发行价下方运行,目前股价为5.67元,这是相对较好的;

在ST股里随便抓一只个股,都是跌破发行价格的,比如ST鹏起,发行价是35元,目前股价为0.93元,已经连续在1元下方运行11个交易日,如果在未来9个交易日,依然未能收上1元,将会面临退市风险。

比如10月29日上市的渝农商行,第二天就破发,目前股价持续走弱,一直在发行价下方运行,11月26日刚上市的浙商银行,当天就破发,与其同病相怜;

当然也有跌破发行价之后,股价再次迎来大幅走强的,比如亿纬锂能300014,目前股价达44.8元,在此之前,股价曾多次在发行价18元下方运行。

二、并不能以破发来衡量股票的投资价值

股票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并不能以破发来衡量,而是由他的内在价值所决定。从长远观察,公司如果没有业绩支撑,是无法支撑股价持续上涨的,就算短期出现题材炒作,推动股价上涨,会造成股价远离其内在价值,等题材行情结束之后,就会出现价值回归之旅,而像贵州茅台600519一样的趋势股,都是由业绩、以及持续的高成长性驱动的。

所以破发,或者不破发,是由公司的内在价值决定,公司的是否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也是由公司的内在价值决定。

三、如何从破发股中寻找机会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破发分为3种情况,

1、发行市盈率过高,已经透支;这种情况下,大概率破发,并且破发之后,股价会长期在发行价下方运行,像上面的案例:中国石油就是这种情况,不但流通盘大,并且发行定价高;

2、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导致股价破发;这种情况下,重点关注业绩走势,一旦业绩转好,重新回到高速增长行列,后市股价还会重上发行价;如果业绩持续亏损,则会面临退市的风险。

3、公司基本面良好,但因市场因素被错杀;这是我们重点留意的投资机会,第一、因市场因素被错杀,一旦市场情绪企稳或者回暖,这类个股会率先企稳转强;第二、因个股消息面被错杀,当负面消息消除之后,股价会重新回归正轨;


波段战法


股票破发就是跌破上市的发行价格,破发的因素有很多,大势环境、个股定价虚高、企业内在因素等等。而新股最快的破发记录是2019年11月26日的上市的浙商银行,发行价4.94,开盘即破发,这也创下A股最快的破发记录。破发只代表一个的股价问题,不代表以后个股走势。破发其实也是成熟的标志之一,外围成熟市场,也不是没有破发的现象。反而破发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目前A股市场打破上市就连续一字上涨的惯性思维,减少人为的干预,把定价功能交给了市场本身,现在咱们大A 股也正在逐步的走向成熟市场。如果是一直都不会出现破发股才是奇怪的事情。

新股发行破发很多人一般都把破发的原因归咎于大盘,和发行量超量,供过于求打破了平衡,其实我觉得这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归结如下:

1、发行价格虚高:在新股发行重,券商担负着重要的功能,可以是保荐人、承销商,财务顾问等,一些券商公司在超额完成企业募集资金目标之后,对于超出的部分会收取更高的承销费,在利益的趋势下,会把价格定得更高,严重超过了合理估值区间,价格虚高也是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市盈率,市盈率是什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投资100万开公司,一年回报20万,5年回本,那么你对应的市盈率就是5,如果你要50年才回本,那么就是说你的盈利能力不高,有些股票,发行价格超过了合理的区间,而且市盈率高的吓人,这样的股票破发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3、个股自身没有料,股票本身没有硬核的逻辑支撑,所有的数据都只是通过包装而行,上市也是单纯就是为了鼓起自己的钱包,所以这样的股上市也肯定会破发。

破发之后的股票都怎么样了,是一路走熊还是屌丝逆袭呢。这里没有绝对的答案,只要把企业破发的一些因素解决之后也不发逆袭的,如果没有解决企业自身问题,一路走熊的也不少。举两个例子给大家

1、苏泊尔一路逆袭

苏泊尔2004年8月17日上市发行,发行价格12.21元,上市当日就破发了,收盘价格3.38,苏泊尔当时就是发行价格严重超过了一个合理的股价区间,上市破发之后一路震荡下行,直到价格回到最低的3.72,这个时候价格已经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了,由于公司本身并没有其他什么很大的问题,所以在之后价格企稳,开启了长达15年的牛市行情,目前苏泊尔截止上周五报价71.8元,相比破发之后最低价的3.72股价累计上涨了19.3倍,可谓是风光无限。

2. ST锐电一路走熊

ST锐电是华锐风电的前身,上市价格90元,也是严重超出合理的价格区域,2011年1月13日在上交所上市,也是上市当日就破发,上市当日收盘价13.28,要是打新中了一千股,当天就要亏损7万多元,破发之后一路下行,在15的的牛市有过一波不错的反弹,但是借牛市东风的上涨只是过眼云烟,打铁还是需要自身硬,截止上周五的收盘价格,只有1.05元,90元的发行价格,到现在的濒临退市,真的是让人嘘嘘不已。当日破发之后一路走低的还有典型的中国石油,当年石油上市被给予厚望,目前的价格不知道套牢的多少人。连一个像样的反弹都没有。

最后总结一下,破发除了大盘的走势,超量发行的小因素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发行的价格,市盈率等等,破发之后是持续性的走强还是一路下跌更多的也还是要看公司本身质量,业绩优良行情前景广阔这类破发的股票只会赢来市场疯抢,没有过硬的逻辑弄虚作假的股票也只会得到市场的抛弃。目前市场破发频繁,这也是市场成熟的必经之路,大家理性对待即可。


宋驰


破发股后来怎么样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下,其中一只破发股叫做养元饮品。

这只股票在上市的时候涨了44%,第2天就开始下跌,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超过它的上市,第1天上涨的价格。

也就是说在熊市的时候或者是在震荡市的时候,这种破发股基本上不会再上涨到第1天上涨的位置。

你还可以看一看中国石油,很多人不都是说嘛,当初中石油最高买进去的,一直套了十几年,叫做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当时如果买中石油的人直接买了房子,那就不只是套了几倍,应该是翻了好多翻。

所以一般来说破发股的股票基本上都是质地不好的,但是也要明白,如果一个市场出现破发的股票,就等于说是这个市场已经处于一个熊市的状态,一定要千万小心,不要再动手动脚去买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