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的紙房子(賞析)作者:蓬山


袁枚的紙房子(賞析)作者:蓬山


袁枚的紙房子(賞析)作者:蓬山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論述了一門“書籍建築學”:“四子書如戶牖,九經如廳堂,十七史如正寢,雜史如東西兩廂,註疏如樞,類書如廚櫃,說部如庖湢井匽,諸子百家詩文詞如書舍花園。廳堂正寢,可以合賓;書舍花園,可以娛神。今之博通經史而不能為詩者,猶之有廳堂大廈,而無園榭之樂也;能吟詩詞而不博通經史者,猶之有園榭,而無正屋高堂也。”

這段論述形象地概括了古代士大夫的讀書觀。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各有不同位置,尊卑亦各有序。不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本身就是黃金屋,讀書人有書,就有了片瓦遮頭的精神家園。若能像袁枚那樣藏書豐富,就更可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了。

南美作家卡洛斯·瑪利亞·多明格斯的《紙房子》,是一本有趣又艱澀的小說。書中嗜書如命的布勞爾,原本搭建了一套完整的讀書、藏書體系,比如同年出生的莎士比亞和馬洛互控抄襲,兩個人的作品無法毗鄰陳列;略薩與馬爾克斯鬧翻了,兩個人的書也不能放在一起。

不幸的是,布勞爾的索引毀於大火,於是他不再顧及作家之間的交情或者思想脈絡,而是僱用工人在大西洋岸邊的沙丘上,用藏書建造了一所名副其實的紙房子。他交給工人一本博爾赫斯的書充作窗臺;一本巴列霍的詩集上頭放一本卡夫卡的作品,旁邊填上康德的著作,再鋪上一本海明威的小說當門檻;加繆和摩洛索裡的書砌在一塊兒;莎士比亞和馬洛的代表作,在砂漿的簇擁下終於難捨難分……相比之下,袁枚的“紙房子”還停留在理論層面。我瀏覽自己的書架,若按袁枚的“築書”法則,屬於缺少戶牖、廳堂不全的那種,好在有正寢、東西兩廂勉強可飲食起居,書舍花園也小有規模。不過結構有些混亂,小池挨著床榻,沙發與花壇連接。而看完《紙房子》,再看到書架上《朝花夕拾》與《雅舍小品》放在一起,我總想象著,兩位作者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