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鼎专访:希望碧水青山常在


万鼎专访:希望碧水青山常在


华商报专访著名画家万鼎,他为此次活动专门创作山水画作《青山永在》,已得到爱心企业助捐。

  华商报:万鼎老师隔离期在家做些什么?

万鼎:因为疫情,一直在家。刚好工作性质也决定了居家的习惯,主要画画,看书,也是学习的机会。平常我们身处社会中,不可能真正的清静,偶尔也会被浮躁的社会裹挟。如今特殊情况下,读一读平常没时间读的书,思考平常想要画的内容,看一看画册,利用这样一段时间,能够令自己沉下来。

  华商报:作为艺术家您积极的参与这次义捐活动,公益之心令人赞佩,您如何看待这次义捐?

  万鼎:我已参加了北京、厦门等几个义捐活动。特殊时期,特殊事件,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尽自己微薄之力,很正常,很多人都是这样。华商报这次推动这次公益活动,我非常信任。当时看到倍受尊敬的老艺术家崔振宽先生倡议义捐,很受感动,崔老80多岁高龄仍然在为一线努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支持他,不去支持这个活动。我当时就说:坚决支持。作为一个画家,如果能够通过这支笔为社会做一点贡献,义不容辞。

  华商报:这次您创作的这部作品山水画作《青山永在》寓意如何?

万鼎:我们希望碧水青山常在。

疫情刚开始时,我创作的第一张画是一幅纯水墨《雪落黄河细无声》,黄河本身波涛汹涌,代表了中华民族兴盛不息的精神,但疫情就像一场雪落在黄河上,令黄河和落雪都哑然无声,我想这是一场大地殇雪。

紧接着疫情加剧,一线的专家学者和医务人员都在拼搏着,钟南山院士80多岁了,他毅然决然的到了一线。作为山水画家,平时画秦岭居多,所以画了南山不老松,致敬终南山,致敬像钟南山这样的院士们。

  疫情是谁都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然而在自然发展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正确的去对待它,想办法渡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我们所有的人应该引起深度的思考。我们为自然做了什么?做了好的还是坏的?这也为我们敲响警钟,应该善待自然。我们总说拯救自然,其实是自然在拯救着我们。

作为一个画风景的山水画家,几十年来我在各大名山大川里头行走,从自然里获益良多,我总说我们从秦岭获得太多,而给予的太少。如今我们即使不给予,能不能去关爱它、善待他?希望我们永远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

  华商报:这次义捐得到很多爱心企业家支持,您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万鼎:作为一个画家,我们被人民群众爱戴,应该庆幸。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你画一张画,这张画能去治病毒吗?能搭帐篷吗?不能。在疫情面前,很多爱心企业在尽最大的努力助力疫情,我们的这批作品如果能够支持着他们为这个社会捐赠更多的财和物支援灾区,我们同时应该感谢他们。感激支持我们的人,感激支持这项活动的人,感激能和我握起手来渡过这难关的人。

  华商报记者 刘慧 王宝红 吴成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