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氣,吃這些東西可以清肺?大錯特錯!應該這樣做

最近疫情嚴重,大家都窩在家裡,很多人自我安慰:外面空氣不好,還有霧霾,家裡空氣好,就不會得肺炎啦!

霧霾的確是引發肺炎的原因之一,從醫學的角度來看,<strong>小於2.5μm 的顆粒物(即PM2.5)則可深達肺泡並沉積,進入血液循環,導致與心肺功能障礙有關的疾病。在霧霾天氣,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減少出門,還要注意清潔衛生哦!

霧霾導致的疾病都有什麼呢?

<strong>1、急性呼吸道感染

兒童呼吸道非常嬌嫩、脆弱,嬰幼兒還沒有鼻毛、鼻腔比成人短、彎曲度沒有成人大,面對有害物質時,既沒有鼻毛這樣的過濾屏障,也因為直通的氣道,使得氣流暢通無阻,所以對不良空氣更敏感。

霧霾中的有害顆粒能直接進入並黏附在兒童的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急性支氣管炎等病症。

<strong>2、慢性呼吸道疾病加重

對於患有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兒童,霧霾天氣可使病情急性發作或急性加重。

空氣汙染物不容易擴散,吸附在顆粒物上的二氧化硫與水蒸氣形成極細微的硫酸霧,能更深地侵入到兒童的呼吸道,對肺泡有更強的毒性作用,嚴重時可導致兒童發生肺水腫或氣管炎。

<strong>3、情緒不穩定

陰霾天還會影響寶寶的情緒,因為整天天氣都陰沉沉的,太陽昏黃陰暗,寶寶身體會分泌出較多的松果體素,使得有“快樂因子”之稱的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濃度相對降低。

這兩種激素減少之後,細胞就會“偷懶”,變得很不活躍,寶寶也就會顯得無精打采。

<strong>4、佝僂病和傳染病增加

我們之前的文章裡已經介紹過,太陽中的紫外線照射可以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 ,所以長期霧霾天氣時,紫外線輻射的減弱可直接導致寶寶患小兒佝僂病的幾率增加

另外,紫外線是自然界中殺滅大氣部分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灰霾天氣導致近地層紫外線減弱,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傳染病增多。

霧霾天氣,吃這些東西可以清肺?大錯特錯!應該這樣做


在霧霾天氣裡,該如何對寶寶的呼吸道進行保護呢?

<strong>1、儘量減少外出

雖然戴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塵進入鼻腔,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即使是專業的醫用口罩,也是主要針對PM3以上的可吸入顆粒物,對PM2.5以下的可吸人顆粒物抵禦能力不強,所以避免兒童呼吸道損害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減少外出

有晨練習慣的兒童,在霧霾天氣應停止;一般早晨6點到11點是汙染較為嚴重的時間段,晚間的空氣相對較為清潔,家長不妨改在晚間帶孩子鍛鍊

現在跑步成為一種流行,對於運動狂人,空氣重度汙染的時候就不要去戶外跑步了。

<strong>2、少開窗通風,多種綠植

應當選擇中午陽光較充足、汙染物較少的時候開窗換氣,時間不宜過長。

可以在自家陽臺、露臺、室內種植多種綠色植物,如綠蘿、萬年青、虎皮蘭等綠色植物以淨化室內空氣。

這裡要說明一下:植物只能把落在葉片上的顆粒留下來,而不能像吸塵器那樣,這種截留和吸附是暫時的,所以需要定期擦洗植物的葉子。

<strong>3、清淡飲食

飲食是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對於霧霾天,總體的飲食原則是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還能夠潤肺除燥、祛痰止咳;還要做到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多飲水,多吃豆腐、牛奶等食品。

注意: 清肺 ≠ 清除肺部汙染

龍貓藥師發現在一些關於養生的帖子裡,梨、豬血、五花肉、青菜、胡蘿蔔等被寄予“清肺”的厚望。事實上,中醫裡的“清肺”是去肺火的意思,與清除肺部汙染物不是一個概念。食物進的是消化道,是無法直接“帶走”肺裡的有害物質。

青菜富含維生素C等抗氧化物,的確有助於對抗顆粒物引發的氧化應激損傷 ;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能增強呼吸系統免疫。

所謂吃豬血排毒,是因為攝入的鐵元素在體內變成黑色硫化鐵,導致大便呈黑色,讓人誤以為排出了“毒素”。目前沒有研究表明,梨等潤肺食材對霧霾有特效。


霧霾天氣,吃這些東西可以清肺?大錯特錯!應該這樣做

<strong>4、做好個人衛生

為避免兒童感染各類病毒,希望家長注意以下幾點:

a. 外出回家後應首先換掉外套和褲子,洗臉洗手,將室外的病毒隔離掉;

b. 家裡有人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時,不要或減少與孩子接觸。

c. 有近視的兒童,揚塵天氣不宜戴隱形眼鏡,因為粉塵進入眼睛,很容易造成沙塵與隱形眼鏡之間的摩擦,引發眼部疾病。

d. 適當保暖:在家中,要注關閉門、窗,室內溫度保持在18℃-22℃為宜,避免溫差過大。很多細心的家長甚至都準備了溼度儀,那麼請保持兒童居室的溼度在45%-55%,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溼潤。


歡 迎 轉 發

-END-

☻ 策劃/龍貓藥師

插畫/小景

你可能還想看:

霧霾天氣,吃這些東西可以清肺?大錯特錯!應該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