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相對可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當地時間2月12日在華盛頓表示,IMF正在評估在中國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帶來的影響,希望這個影響是“V型”的,即經濟在短時間內得以快速恢復。

格奧爾基耶娃當日在IMF官網發表聲明說,IMF目前已經開始全面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但是還需要時間對每天更新的數據進行評估。IMF將於下週公佈更具體信息。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就目前形勢而言,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V型”影響,即在短時間內會出現經濟活動大幅減少的情況,但之後在短時間內經濟將得以快速復甦。“此種情況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是相對可控的。因此,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是可控的。”

格奧爾基耶娃指出,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時,必須要注意該傳染病“具有不確定性的本質”以及它對於不同產業和價值鏈的影響。格奧爾基耶娃說,各方經常拿新冠肺炎和2003年出現的SARS進行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病毒並不一樣。目前的中國和當時的中國不一樣。世界經濟此時和彼時也不一樣。”

格奧爾基耶娃說,當前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重要程度比SARS時期高出很多。當時的中國經濟僅佔世界經濟8%,如今的中國經濟則佔到世界經濟19%,並且中國經濟在與亞洲和世界其它地區經濟的一體化程度上都更高。因此,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更易於輻射到其它地區。此外,21世紀初的世界經濟增長勢頭強勁,而當前的世界經濟增長形勢則相對疲軟。這些都是在考慮疫情對世界經濟影響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此外,格奧爾基耶娃還向所有受到疫情影響的人群致以誠摯慰問。她說,必須認識到該疫情對於那些受到影響甚至死於疫情的人群及其家屬而言是一個“悲劇”。因此,將控制疫情傳播、避免更多的人感染作為“首要任務”是正確的做法。(記者 沙晗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