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我們平時是怎樣做決策的?以前還真沒想過,這太自然了,可是看完《思考快與慢》這本書,卻能讓我們多少知道一點,到底是什麼在影響著我們的這些行為,凡事背後必有道理。

本書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 ,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他開創了經濟學的重要分支——行為經濟學。

作為行為經濟學的代表作,這本《思考,快與慢》顛覆性地指出——

大多數情況下,人都並非是理性的,我們的直覺是存在缺陷的。並告訴我們,人類的思考模式可以拆分為快思考和慢思考,也叫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就像大腦的自動反應模式,它會根據生活經驗,總結無數下意識反應的套路,讓生活很簡化,不用動腦子,只是很多事情變成一件可執行的自動程序,節省我們日常中的腦力消耗。

所以,鬧鐘一響,我們不必思考要不要起床?怎麼刷牙?怎麼洗臉?這些常規動作,系統1會自動、快速地完成這些動作。那系統2什麼時候啟動呢?當系統1碰到複雜問題的時候,系統1已經懵了,沒法兒給出答案,這個時候,所有動腦筋的事情,它就一股腦兒地丟給系統2。

系統2接到系統1的求助以後,就集中注意力來處理這些事情。

《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但有一個問題就是,系統2很懶,它通常不會主動干預系統1的工作,除非系統1向它主動發出求助。而系統一又是隨時在線,沒法關閉,這就決定了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總是系統1先出面而不會直接面對系統2。

只要系統1認為自己可以處理並給出答案的東西,系統2是不會啟動的。這種模式配合有什麼好處呢?它們的協作非常高效能: 代價最小,效果最好。但是也因此,人們會因為經驗而存在成見,所以,經常犯錯。

但是對於這一點,我們甚至都一無所知,系統1和系統2就是這麼協作,這種協作導致我們在多數情況下靠直覺做判斷,而不是經過系統2的理性分析和計算。

書裡講了很多個建立在直覺思維上的現象,比如可得性偏差,啟動效應等多種,這裡我主要說說由大腦機制引起的心理學效應:光環效應和框架效應,以及大腦機制引起的直覺缺陷:錨定效應。

《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光環效應,你長得這麼好看,說什麼都對

光環效應,是指你先接受了事情的一些信息之後,這些信息可能會影響你對事情的整個判斷和理解,名人效應是一種典型的光環效應,不難發現,我們拍廣告,看到廣告多數都是很有名氣的歌星,影星,你很少見到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因為明星推出產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同,這個光環的意思,可不是明星頭上自帶光環,那個光環,而是因為明星的公眾形象,是大家對這位明星的認同,順帶認同的,他們所代言的東西,用一個詞,簡單的概括叫“ 愛屋及烏”,相對於愛屋及烏的反義詞叫他“ 恨屋及烏”,其實這也是一個光環效應。

它的缺點就是容易讓我們帶上粉絲濾鏡,會因為過度喜歡而變得盲目。

想明白光環效應,你看問題會更理智、客觀。

《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框架效應,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講個故事,有個吝嗇鬼不小心掉到河裡,好心人趕緊趴在岸上喊: “你快把手給我,我把你拉上來。”這個吝嗇鬼就死活不伸手,好心人很納悶兒,這是什麼情況,難道他不想活了?後來反應過來,他換了個詞兒,他衝著快下沉的吝嗇鬼大喊: “ 我把手給你,你快抓住我。” 吝嗇鬼一下子就抓住了這個好心人的手。

心理學上,把這種由於不一樣的表達導致不一樣結果的現象稱為框架效應。

舉個日常例子,病人需要動手術,事關生死,家屬需要簽字。如果醫生說: 手術成功率有90%。家屬可能很快就簽字了;如果醫生說死亡率有10%。家屬簽字可就猶豫不決了。

學會框架效應,你的思維提高不止一點點

《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錨定效應,來自內心深處的誤判

舉個生活案例,兩家賣早餐的小店,每天顧客數量和粥店提供的服務都差不多,可結算時,總是一家店的盈利高於另一家。究其原因,原來效益好的那家服務員盛好粥後總問: “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

而另一家店的服務員總問 : “加不加雞蛋?”收到第一個問題的顧客,也許他不需要加雞蛋,只是服務員的提問問題頗具技巧,把給顧客的判斷題換成了選擇題,將消費者的思考起點就定在了加幾個雞蛋,不知不覺就增加了銷量。

只是把對方的思考起點改了一下,獲得的結果卻大不相同,這種先入為主的信息會對我們的後續決策做出暗示的現象,叫錨定效應。

人們思考問題,可能更多地用比例來衡量,而不是用實際的數字。比如說工資,假設你的工資是5000塊錢,公司給你漲1000塊,你感覺就很好;可是,你工資要是有2萬,給你漲1000塊錢可就沒那麼有感覺了,同樣是1000塊,效果差別非常大,因為比例不一樣。

想明白錨定效應,我們的心理會少受傷害。

《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以上有光環效應,錨定效應和框架效應,它們共同說明一個問題: 先輸入的信息在判斷中能夠佔據優勢地位,不管這個信息是第一印象事先設定的參考值,還是描述的時候用到的詞語或修飾,都會極大影響我們後面的判斷,

我們看看奇葩說是怎麼用這幾個點的,每次一開場,馬東帶著那幾個導師和嘉賓的各種搞笑,各種搞怪,讓所有的觀眾都感覺這種娛樂的氛圍,對吧,這個過程呢,用丹尼爾.卡尼曼的話說是一個認知放鬆過程,也是一個啟發的、先入為主的過程

從一開始,大家感受到了那種搞笑,系統一直接把這個氛圍錨釘成一個搞笑的娛樂。大家沉浸在這種搞笑的氛圍中,辯手只要講到某一個有點搞笑的點,第一個笑的人可能會是誰?可能是帶著光環的蔡康永、李誕或者黃執中。這是他們感知力特別強的一種表現。

《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但同時,因為大家已經默認,這是一個搞笑的現場,當有人笑出來,其他人很容易被引發笑點,請注意一點,很多笑點是被別人引發出來的,蔡康永和黃執中的笑可以用作背景笑聲,就像我們看其他節目現場放出來的背景笑聲是一樣的。

這種笑聲還有一個循環效果,啟動想起來的作用,既然你發笑,就啟動了自己開心的感覺,這種開心又啟動後面的內容,更容易引發笑聲。更何況觀眾還受到光環效應的影響,在現場,想不笑都難。

這些心理效應,奇葩說運用得渾然天成,確實是厲害。

《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第一印象不好,只因我們知道的太少

另一個方面,我再再講一個跟我們影響巨大的一個動作 : 第一印象。請問一個人給你的最深刻印象,你覺得來自哪裡?你可能會說,根據峰終定律,來自體驗最深的點,加上最後的演講。

其實不一定,我們每個人的接觸,沒法很深入,所以我們很難對認識的每個人都有峰終體驗。但是一般認識或者說見過的印象還是容易有的,第一印象對我們一個人的判斷影響非常大,加上大家對第一次這個詞兒有那麼特殊的敏感,這個印象持續的時間更長,很難覆蓋掉。

分析有四種原因:

第一種,根據書中講的可得性偏差,人們會根據更容易進入大腦的信息做判斷,第一印象只是相對更容易被喚醒,第二種根據光環效應,人們會根據先獲得的信息對整體做判斷,我們會根據第一印象給一個人整體做出一定的評判,如果沒有什麼利益驅使,你可能會根據第一印象判斷,選擇跟這個人進一步接觸,還是直接遠離。

第三種,因為第一印象給大家的頭腦裡錨定了一個框架,後面你再跟這個人接觸的時候,很容易拿第一印象做對比。第四種,自己也很容易根據自己給別人的第一印象,自動保持和以後行動的一致性。所以很多人在公眾場合的自我介紹被看得很重,因為那是你給別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 思考,快與慢》想讓思維更高級,需要明白這三點


這本書很難讀,但是,多讀幾遍,從中還是能看到我們平時依賴的大腦是多麼的不靠譜,又是多麼的安全可靠,我們並不是時刻處於理性當中,我們的情緒時而崩潰,時而放縱,時而偷懶,時而失控。這些都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發生在我們自以為理性的時候,是理性還是非理性,這些都是思維層面的問題。

這本書號稱“能完全改變你思考的書”,並非虛言。多讀多思考,特別是我在上面提到的三種效應,在生活中經常用到,只要我們在原有的思維模式下改變一下習慣,你的思維也會變得更高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